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2759发布日期:2020-05-20 00:21阅读:1105来源:国知局
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棚加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雨棚是设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顶部阳台上方用来挡雨、挡风、防高空落物砸伤的一种建筑装配。

在日常的生活中,通常,雨棚刚开始搭建时,雨棚较小,随着周围需要停车的车辆的增多或者展览的展位的增加,会对雨棚进行扩建;当需要停车的车辆数量稳定下来之后或展位数量稳定下来之后,雨棚则会停止扩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雨棚包括棚顶以及安装在棚顶朝向地面一侧的立柱,棚顶一般是由若干个小的模块拼接安装在一起;仅仅依靠立柱对棚顶进行支撑,棚顶的固定强度能够达到使用要求,但是棚顶的固定强度仍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其具有提高棚顶的固定强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杆以及抵压杆;支撑杆的一端设于地面上并位于棚顶下方,支撑杆的另一端朝向棚顶的边沿处延伸并位于棚顶侧壁的一侧;抵压杆的一端设于支撑杆远离地面的一侧,抵压杆的另一端朝向棚顶背向地面的一侧延伸并抵压于棚顶背向地面一侧的边沿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以及抵压杆的设定,实现对棚顶背向地面一侧的边沿处进行抵压,进而形成对棚顶施加一个朝向棚顶下方的拉持力,使得棚顶进一步抵压在立柱上,提高棚顶对立柱的抵压强度,进而提高棚顶的固定强度;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可以使得棚顶放在立柱背向地面的一侧,再通过多组支撑杆和抵压杆在棚顶的四周对棚顶进行抵压,使得棚顶抵压在立柱上,实现对棚顶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提高棚顶的固定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包括第一倾斜段以及第二倾斜段;第一倾斜段的一端设于棚顶下方地面上,第一倾斜段的另一端朝向棚顶延伸;第二倾斜段的一端设于第一倾斜段背向地面的一端,第二倾斜段的另一段朝向棚顶的边沿处延伸并位于棚顶侧壁的一侧;第一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第二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均呈锐角设置,第一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为支撑杆的设定建立基础;另一方面使得支撑杆自身的结构强度得到保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设为伸缩杆,支撑杆铰接于地面上,通过限制机构对支撑杆与地面之间的铰接处进行固定;抵压杆铰接于支撑杆上,通过固定机构对抵压杆与支撑杆之间的铰接处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同一雨棚,在雨棚升高的前后以及雨棚扩建的前后,均能对棚顶进行加固;伸缩支撑杆,使得支撑杆的长度与棚顶的大小、棚顶的高度均相适配;转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的上端位于棚顶侧壁的一侧,再通过限制机构对支撑杆与地面之间的铰接处进行固定;朝向棚顶转动抵压杆,使得抵压杆抵压在棚顶背向地面的一侧,再通过固定机构对抵压杆与支撑杆之间的铰接处进行固定;最终,实现对棚顶进行加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限制机构包括:底座、凸耳、转轴以及动力组件;底座设于地面上并位于棚顶的下方;两凸耳在底座背向地面的一侧间隔设置;支撑杆靠近地面的一侧插接于两凸耳之间;转轴的一端设于一凸耳上,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杆与凸耳相插接的部分、再穿过另一凸耳;凸耳沿平行于转轴的方向滑动装配于底座背向地面的一侧;动力组件设于底座上并用于驱动两凸耳相对或相背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组件驱动两凸耳相对运动,进而驱动两支撑杆沿转轴相对滑动,直至两支撑杆的相对侧相贴合,同时,两凸耳分别在两支撑杆的相背侧对两支撑杆进行夹持,进而限制支撑杆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动力组件包括滑槽、滑块、丝杆以及把手;滑槽沿平行于转轴的方向开设于底座背向地面的一侧;滑块设于凸耳朝向底座的一侧,两滑块相对侧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两凸耳相对侧之间的垂直距离;丝杆置于滑槽内;丝杆上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每种旋向的螺纹处与一个滑块螺纹连接;丝杆的一端转动装配于滑槽的内壁上,丝杆的另一端伸出基座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正反转动带动丝杆的正反转动,丝杆的正反转动带动两滑块沿滑槽相对滑动或相背滑动,进而带动两凸耳相对运动或相背运动,进而对两支撑杆进行夹持固定或解除对两支撑杆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与抵压杆之间通过转动杆连接,转动杆的一端固设于抵压杆上,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支撑杆与抵压杆之间的铰接连接建立基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机构包括齿轮、齿条、定板以及弹性件;齿轮设于抵压杆背向支撑杆的一侧并与转动杆同轴;定板设于支撑杆朝向抵压杆的一侧并位于转动杆下方;弹性件的一端设于定板朝向抵压杆的一端,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啮合于齿轮上的齿条;齿条啮合于齿轮上时,弹性件自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朝向定板拉动齿条,直至齿条与齿轮分离;转动抵压杆,使得抵压杆抵压在棚顶背向地面一侧的边沿处;之后,松开齿条,在弹性件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驱使齿条朝向齿轮运动并啮合在齿轮上;进而,实现对抵压杆的转动进行限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棚顶朝向抵压杆的一侧设有与抵压杆间隔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朝向抵压杆的一侧设有与转动杆相平行的绕线筒;绕线筒上绕设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设于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支撑杆与棚顶之间的连接强度;当只改变棚顶的高度时,可以将拉绳从绕线筒上绕下或缠在绕线筒上,使得拉绳的长度与棚顶改变后的高度相适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通过支撑杆以及抵压杆的设定,对棚顶形成一个朝向地面的拉持力,使得棚顶朝向立柱进行抵压,进而提高棚顶的固定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倾斜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棚顶;2、立柱;31、支撑杆;311、第一倾斜段;3111、矩形框;3112、滑动槽;3113、滑动块;312、第二倾斜段;32、抵压杆;4、限制机构;41、底座;42、凸耳;43、转轴;44、动力组件;441、滑槽;442、滑块;443、丝杆;444、把手;5、转动杆;6、固定机构;61、齿轮;62、齿条;63、定板;64、弹性件;71、安装板;72、绕线筒;73、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提高棚顶1的固定强度,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支撑杆31以及抵压杆32。两支撑杆31在地面上相间隔安装,支撑杆31的一端安装在地面上并位于棚顶1的下方,支撑杆31的另一端朝向棚顶1的边沿处延伸并位于棚顶1侧壁的一侧;两个抵压杆32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杆31上,抵压杆32安装在两支撑杆31的相对侧上,抵压杆32的一端安装在支撑杆31竖直侧上远离地面的一端,抵压杆32的另一端朝向棚顶1背向地面的一侧延伸并抵压在棚顶1背向地面一侧的边沿处。

参照图1所示,支撑杆31包括:第一倾斜段311以及第二倾斜段312。第一倾斜段311的一端安装在棚顶1下方的地面上,第一倾斜段311的另一端朝向棚顶1边沿处与地面之间延伸;第二倾斜段312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倾斜段311远离地面的一端,第二倾斜段312与第一倾斜段311的连接处呈圆弧状,第二倾斜段312的另一端朝向棚顶1的边沿处延伸并位于棚顶1侧壁的一侧。

第一倾斜段3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倾斜段312与水平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优选地,第一倾斜段3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倾斜段3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参照图1至图3,为了能够对不同大小的雨棚进行加固,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限制机构4以及固定机构6。支撑杆31设为伸缩杆,即第一倾斜段311为伸缩杆;支撑杆31的下端与地面铰接连接,限制机构4安装在地面上,限制机构4的作用是对支撑杆31和地面的铰接处进行固定,以限制支撑杆31的转动;抵压杆32与支撑杆31之间铰接安装;固定机构6安装在支撑杆31上,固定机构6的作用是对抵压杆32与支撑杆31的铰接处进行固定,以限制支撑杆31的转动。

参照图4,第一倾斜段311由多个矩形框3111组成;对于相连的两个矩形框3111,靠近地面的矩形框3111的内壁侧沿第一倾斜段311的倾斜方向开设有滑动槽3112,远离地面的矩形框3111的外壁端部安装有滑动连接在滑动槽3112内的滑动块3113。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实现支撑杆31和抵压杆32之间的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一抵压杆32朝向支撑杆31的一侧,转动杆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支撑杆31后固定安装在另一抵压杆32朝向支撑杆31的一侧。转动杆5呈圆柱体状,转动杆5与转轴43相平行,支撑杆31上开设有与转动杆5相适配的穿孔。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固定机构6包括:齿轮61、齿条62、定板63以及弹性件64。齿轮61安装在抵压杆32背向支撑杆31的一侧,齿轮61与转动杆5同轴;定板63安装在一支撑杆31朝向抵压杆32的一侧,定板63位于转动杆5下方;弹性件64的一端安装在定板63朝向抵压杆32的一侧,弹性件64的另一端连接有齿条62;齿条62的齿侧背向弹性件64,齿条62啮合在齿轮61上。齿条62啮合于齿轮61上时,弹性件64自由。

优选地,弹性件64设为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64还可以设置为弹块或弹片。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提高支撑杆31的固定强度,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有:安装板71、绕线筒72以及拉绳73。安装板71安装在棚顶1朝向抵压杆32的一侧,安装板71位于两抵压杆32相背侧的一侧;绕线筒72安装在安装板71朝向抵压杆32的一侧,绕线筒72与转动杆5的轴线平行;拉绳73的一端绕设在绕线筒72上,拉绳73的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杆31上。

结合图1和图3所示,限制机构4包括:底座41、凸耳42、转轴43以及动力组件44。在棚顶1初步建成后,底座41通过水泥堆砌的方式安装在棚顶1下方的地面上;两凸耳42在底座41背向地面的一侧间隔安装,两凸耳42分别位于两支撑杆31相背侧的一侧,两支撑杆31靠近地面的一侧插接在两凸耳42之间;转轴43呈圆柱体状,转轴43的轴线水平,转轴43的一端安装一凸耳42朝向支撑杆31的一侧,转轴4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支撑杆31与凸耳42相插接的部分、再穿过另一凸耳42;两支撑杆31上以及转轴43穿过的凸耳42上均开设有与转轴43相适配的通孔;凸耳42沿平行于转轴43轴线的方向滑动连接在底座41背向地面的一侧;动力组件44安装在底座41上,动力组件44用于驱动两凸耳42相对或相背运动。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动力组件44包括:滑槽441、滑块442、丝杆443以及把手444。滑槽441沿平行于转轴43轴线的方向开设在底座41背向地面的一侧;滑块442安装在凸耳42朝向底座41的一侧,两滑块442相对侧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两凸耳42相对侧之间的垂直距离;丝杆443置于滑槽441内;丝杆443上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即:左螺纹和右螺纹,左螺纹处与一个滑块442螺纹连接,右螺纹处与另一滑块442螺纹连接;丝杆443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滑槽441竖直的内壁上,丝杆443的另一端伸出基座后连接与把手444相连。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对雨棚进行加固时:

第一:伸缩支撑杆31的第一倾斜段311,使得支撑杆31的长度与棚顶1的大小、棚顶1的高度均相适配;

第二:转动手柄,进而带动丝杆443的转动,丝杆443的转动带动两滑块442沿滑槽441相对滑动,进而带动两凸耳42相对运动,直至两支撑杆31相对侧相贴合,两凸耳42在两支撑杆31的相背侧对两支撑杆31进行夹持;对支撑杆31绕转轴43的转动进行限制;

第三:背向齿轮61拉动齿条62,使得齿条62和齿轮61分开,对弹性件64进行挤压,转动抵压杆32,使得抵压杆32抵压在棚顶1背向地面的一侧;

第四:松开齿条62,在弹性件64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驱动齿条62啮合在齿轮61上;对抵压杆32的转动进行限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