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转半预埋式夹底螺栓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9212发布日期:2020-05-26 16:5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周转半预埋式夹底螺栓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周转半预埋式夹底螺栓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外墙边、楼梯间内侧等临边部位上下层接缝处砼不会产生涨模、漏浆现象,通常会采用夹底螺栓固定模板根部。

申请号为cn201120216980.0的中国专利,涉及一种可周转使用的组合型梁柱模板夹底螺栓,由内螺杆、外螺杆、圆锥型堵头组件、卡板和锁紧螺母组成,所述内螺杆前端弯曲呈“l”型;圆锥型堵头组件由金属六角螺母套筒与塑料圆锥型外壳复合而成;外螺杆、内螺杆别与金属六角螺母套筒的两端螺纹相连接;卡板套于外螺杆,锁紧螺母与外螺杆后端以螺纹相配合。但是,上述的夹底螺栓在使用完成后,呈“l”型的内螺杆仍在墙体内部,无法取出,从而无法重复利用,存在资源浪费,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周转半预埋式夹底螺栓组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夹底螺栓在使用完成后,呈“l”型的内螺杆仍在墙体内部,无法取出,从而无法重复利用,存在资源浪费,使用效果不理想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预埋筒的取出,操作简单便捷,从而实现重复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使用效果好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周转半预埋式夹底螺栓组合结构,包括预埋筒,所述预埋筒端口处一体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坏内部贯穿设置有顶出螺纹孔;所述预埋筒外壁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固定安装有承载管,所述承载管位于所述预埋筒内部,所述承载管内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承载管底部外侧转动安装有承载套,所述承载套底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侧安装有蜗轮,所述固定板中心贯穿设置有驱动螺纹孔,所述驱动螺纹孔内部贯穿安装有升降丝杠,所述升降丝杠上端伸入所述承载管内部,且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外侧底部外侧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间隙配合,用于对所述升降柱进行限位导向;

所述预埋筒内部靠近端口处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内部贯穿转动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所述承载板中心贯穿设置有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螺纹孔内部安装有外螺杆,所述外螺杆外侧套装有卡板,所述外螺杆外侧通过螺纹安装有六角螺母,用于推动卡板压紧竖向背楞。

采用上述一种周转半预埋式夹底螺栓组合结构,在进行下层主体结构的浇筑时,在下层主体的模板表面加工用于穿过所述预埋筒的通孔,将所述预埋筒穿过通孔,使所述限位环与下层主体的模板表面相接触,旋拧所述蜗杆,利用所述蜗杆和所述蜗轮进行传动,使所述旋转板带动所述承载套在所述承载管外侧转动,通过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槽进行限位导向,利用螺纹传动,使所述升降丝杠带动所述升降柱上升,直至所述升降柱穿出所述预埋筒,进行下层主体的浇筑,从而将所述预埋筒预埋在下层主体内部,进行上层主体的浇筑时,将所述外螺杆旋入所述安装螺纹孔内部,在已施工的下层主体外侧初步安装上层墙、柱内侧模板和背楞,接着按常规施工工艺安装墙、柱临空部位墙、柱模板和竖向背楞,并将临空部位墙、柱模板和竖向背楞从上、下楼层施工接缝处分别下挂150~200mm和500mm,接着将水平背楞安放在所述外螺杆的上、下两侧,并用所述卡板的弧形凹槽加以定位,将所述六角螺母拧紧,墙、柱模板和竖向背楞及水平背楞被压紧,致使上层墙、柱模板紧紧地贴合到下层混凝土墙、柱的表面,从而在上层混凝土浇筑时,可避免上、下层施工接缝处发生错缝、漏浆等质量通病;上层主体浇筑完成后,将旋松所述六角螺母,移出所述卡板,拆除相关模板,并将所述外螺杆从所述安装螺纹孔内部旋出,反向旋拧所述蜗杆,利用所述蜗杆和所述蜗轮进行传动,使所述旋转板带动所述承载套在所述承载管外侧转动,通过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槽进行限位导向,利用螺纹传动,使所述升降丝杠带动所述升降柱下降,直至所述升降柱上端完全进入所述预埋筒内部,拿取螺栓,并将螺栓旋入所述顶出螺纹孔内部,使螺栓内端与下层主体的模板接触,继续旋拧螺栓,通过螺栓对所述限位环施加远离下层主体的推力,从而将所述预埋筒从下层主体内部顶出,实现所述预埋筒的取出,从而实现装置的整体重复利用,操作简单便捷,使用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预埋筒呈柱型结构,且其直径从密封端向开口端逐渐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管的上端部与所述预埋筒的外壁相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套内壁上部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定位槽,所述承载管底部外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槽内部,用于实现所述承载管和所述承载套的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柱与所述承载管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丝杠底端设置有限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蜗杆外端设置有旋转板。

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预埋筒的取出,操作简单便捷,从而实现重复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埋筒俯视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承载管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预埋筒;101、安装孔;2、升降柱;201、导向块;3、限位环;301、顶出螺纹孔;4、外螺杆;5、卡板;6、六角螺母;7、承载管;701、导向槽;702、定位块;8、承载板;801、安装螺纹孔;9、蜗杆;901、旋转板;10、蜗轮;11、固定板;1101、驱动螺纹孔;12、升降丝杠;1201、限位块;13、承载套;130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周转半预埋式夹底螺栓组合结构,包括预埋筒1,预埋筒1端口处一体设置有限位环3,限位坏内部贯穿设置有顶出螺纹孔301;预埋筒1外壁贯穿设置有安装孔101,安装孔101内部固定安装有承载管7,承载管7位于预埋筒1内部,承载管7内壁设置有导向槽701,承载管7底部外侧转动安装有承载套13,承载套13底部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外侧安装有蜗轮10,固定板11中心贯穿设置有驱动螺纹孔1101,驱动螺纹孔1101内部贯穿安装有升降丝杠12,升降丝杠12上端伸入承载管7内部,且连接有升降柱2,升降柱2外侧底部外侧设置有导向块201,导向块201与导向槽701间隙配合,用于对升降柱2进行限位导向;

预埋筒1内部靠近端口处设置有承载板8,承载板8内部贯穿转动安装有蜗杆9,蜗杆9与蜗轮10相啮合,承载板8中心贯穿设置有安装螺纹孔801,安装螺纹孔801内部安装有外螺杆4,外螺杆4外侧套装有卡板5,外螺杆4外侧通过螺纹安装有六角螺母6,用于推动卡板5压紧竖向背楞。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预埋筒1呈柱型结构,且其直径从密封端向开口端逐渐增加,这样设置便于将预埋筒1从下层主体内部取出。

承载管7的上端部与预埋筒1的外壁相平齐,这样设置便于将预埋筒1从下层主体内部取出。

承载套13内壁上部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定位槽1301,承载管7底部外侧设置有定位块702,定位块702位于定位槽1301内部,用于实现承载管7和承载套13的转动连接。

升降柱2与承载管7间隙配合,这样设置,能够防止下层墙体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进入承载管7内部。

升降丝杠12底端设置有限位块1201,这样设置通过限位块1201对升降丝杠12进行限位,防止升降丝杠12与驱动螺纹孔1101脱离。

蜗杆9外端设置有旋转板901,这样设置,便于通过旋转板901旋拧蜗杆9。

采用上述结构,在进行下层主体结构的浇筑时,在下层主体的模板表面加工用于穿过预埋筒1的通孔,将预埋筒1穿过通孔,使限位环3与下层主体的模板表面相接触,旋拧蜗杆9,利用蜗杆9和蜗轮10进行传动,使旋转板901带动承载套13在承载管7外侧转动,通过导向块201和导向槽701进行限位导向,利用螺纹传动,使升降丝杠12带动升降柱2上升,直至升降柱2穿出预埋筒1,进行下层主体的浇筑,从而将预埋筒1预埋在下层主体内部,进行上层主体的浇筑时,将外螺杆4旋入安装螺纹孔801内部,在已施工的下层主体外侧初步安装上层墙、柱内侧模板和背楞,接着按常规施工工艺安装墙、柱临空部位墙、柱模板和竖向背楞,并将临空部位墙、柱模板和竖向背楞从上、下楼层施工接缝处分别下挂150~200mm和500mm,接着将水平背楞安放在外螺杆4的上、下两侧,并用卡板5的弧形凹槽加以定位,将六角螺母6拧紧,墙、柱模板和竖向背楞及水平背楞被压紧,致使上层墙、柱模板紧紧地贴合到下层混凝土墙、柱的表面,从而在上层混凝土浇筑时,可避免上、下层施工接缝处发生错缝、漏浆等质量通病;上层主体浇筑完成后,将旋松六角螺母6,移出卡板5,拆除相关模板,并将外螺杆4从安装螺纹孔801内部旋出,反向旋拧蜗杆9,利用蜗杆9和蜗轮10进行传动,使旋转板901带动承载套13在承载管7外侧转动,通过导向块201和导向槽701进行限位导向,利用螺纹传动,使升降丝杠12带动升降柱2下降,直至升降柱2上端完全进入预埋筒1内部,拿取螺栓,并将螺栓旋入顶出螺纹孔301内部,使螺栓内端与下层主体的模板接触,继续旋拧螺栓,通过螺栓对限位环3施加远离下层主体的推力,从而将预埋筒1从下层主体内部顶出,实现预埋筒1的取出,从而实现装置的整体重复利用,操作简单便捷,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