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雷架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3105发布日期:2020-07-07 14:0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贝雷架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贝雷架夹具。



背景技术:

贝雷架做为建筑施工中的支撑结构,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和使用范围。通常贝雷架使用的位置均在高处,因此在施工时往往采用吊车起吊,然后人工在高空作业处接取。但是,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因为贝雷架的使用数量一般都较大,所以在吊车起吊时逐一吊取比较麻烦,而且还要包括每次吊起前的固定,及吊到工位后的取下工作,因为贝雷架整体结构较大,所以对于贝雷架起吊时的固定也需要耗费一定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贝雷架夹具。

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水平的主杆,主杆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设置凸台,凸台远离所述主杆的一侧铰接副杆;

沿所述主杆与副杆的杆体分别阵列开设有若干竖直的档杆通孔,通孔内插接档杆;对应每个所述档杆通孔,位于所述主杆和副杆的杆体一侧开设有锁紧通孔,锁紧通孔内设置对应所述档杆的锁紧螺栓;

所述主杆与副杆的杆体两个端部下侧均开设有凹槽。

优选为,所述档杆的杆体上对应所述锁紧螺栓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孔径大于等于锁紧螺栓的外径。

优选为,所述主杆与副杆的杆体两端下部通过竖直杆转动连接下挡板;

所述竖直杆位于靠近所述主杆与副杆端部的第二、三个所述档杆通孔之间,所述竖直杆上端与所述主杆与副杆的杆体固定连接,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挡板的一端。

优选为,所述下挡板远离所述竖直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杆和副杆的一端设置卡扣挂钩组合。

优选为,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主杆与副杆端部的第一、二个所述档杆通孔之间。

优选为,所述主杆和副杆端部的两个所述档杆通孔内插接端部杆,端部杆包括直杆体,及设置在直杆体底端的底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主杆和副杆的下表面之间设置压簧。

优选为,所述直杆体为圆柱体,所述底板为圆盘状,所述底板的外径大于等于直杆体外径的两倍。

优选为,所述档杆及端部杆的顶端均设置有水平的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简单地使用主副杆结合档杆,即可实现对贝雷架中部的夹持,且通过本装置自身的结构,可以有效的结合各自不同的吊索,无须捆绑即可将吊索卡在本装置的两端。大大节省了在吊取贝雷架组时的捆绑固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主杆;2、副杆;3、凸台;4、档杆;5、锁紧通孔;6、凹槽;7、竖直杆;8、下挡板;9、卡扣挂钩;10、端部杆;101、底板;102、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见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贝雷架夹具,包括水平的主杆1,主杆1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设置凸台3,凸台3远离主杆1的一侧铰接副杆2;主杆1与副杆2另一端为自由端;

沿主杆1与副杆2的杆体分别阵列开设有若干竖直的档杆通孔,通孔内插接档杆4;对应每个档杆通孔,位于主杆1和副杆2的杆体一侧开设有锁紧通孔5,锁紧通孔内设置对应档杆4的锁紧螺栓;

主杆1与副杆2的杆体两个端部下侧均开设有凹槽6。

虽然市面上的贝雷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贝雷架为了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通常都在架体中部设置有一根纵杆作为内部支撑结构的一环,或者在中部设置一个固定点来焊接内部的加强筋。当需要吊起的贝雷架放置好后,将本装置的主副杆穿过贝雷架中部,使主杆1和副杆2分别位于纵杆两侧,而一端的铰接结构,可以方便的使主副杆打开一定角度,从而穿过贝雷架阵列时更加容易。

当穿好本装置后,只需根据实际贝雷架组起吊的情况,在适当的档杆通孔内插入档杆4,并用锁紧螺栓锁紧,即可实现档杆4对贝雷架组的限位。然后将吊索挂在主副杆两端的凹槽6内,便可实现起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档杆4的杆体上对应锁紧螺栓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的孔径大于等于锁紧螺栓的外径。

通过螺栓孔,可以将锁紧螺栓直接插入到档杆4的杆体内,使档杆4更加稳固。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仧,主杆1与副杆2的杆体两端下部通过竖直杆7转动连接下挡板8;

竖直杆7位于靠近主杆1与副杆2端部的第二、三个档杆通孔之间,即竖直杆7朝向主副杆端部的方向预留有两个档杆通孔,竖直杆7上端与主杆1与副杆2的杆体固定连接,下端转动连接下挡板8的一端。

下挡板8远离竖直杆7的一端、与主杆1和副杆2的一端设置卡扣挂钩组合9。

凹槽6位于主杆1与副杆2端部的第一、二个档杆通孔之间。

主杆1和副杆2端部的两个档杆通孔内插接端部杆10,端部杆10包括直杆体,及设置在直杆体底端的底板101,底板101和主杆1和副杆2的下表面之间设置压簧102。

直杆体为圆柱体,底板101为圆盘状,底板101的外径大于等于直杆体外径的两倍。

档杆4及端部杆10的顶端均设置有水平的限位板。通过限位板,放置档杆4和端部杆10自上而下滑脱。

因为无论贝雷架组的具体宽度为多少,吊索通常都是吊取本夹具两端。在使用时,首先将下挡板8旋拧至一侧,然后将吊索弯成u形,套放在两个端部杆10之间,最好是可将吊索卡入到凹槽6内。然后将下挡板8复位,端部杆10的底板101在压簧102的作用下与下挡板8上表面紧密相贴,通过卡扣挂钩组合9固定下挡板8,便完成了对于吊索端部的固定。本结构的好处在于,可以进一步防止吊索从凹槽6内脱出的情况,或者现场吊索的外径大于凹槽6内部空间的情况。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使本装置的使用更具灵活性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