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下构造柱钢筋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8080发布日期:2020-09-08 13:3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梁下构造柱钢筋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梁下构造柱钢筋预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梁下构造柱钢筋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中,为提升结构抗剪能力多在建筑物墙体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的留置作为提升建筑物抗震能力的一项措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造柱钢筋需要与主体构件有可靠连接,才能起到良好的抗震作用。现今的建筑施工中,梁下构造柱钢筋留置的主要方法为化学植筋法,所执行标准规范主要是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现有的梁下构造柱钢筋预埋施工中,普遍存在以下技术难题:一是植筋过程中钻孔深度不足、清孔不够彻底、植筋胶不够饱满等因素会降低化学植筋拉拔试验的合格率,导致重复返工整改;二是受主体结构钢筋的限制,化学植筋钻孔位置会产生较大偏差,导致构造柱钢筋产生垂向位置偏移;三是繁琐的工艺流程对施工效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定位、钻孔、清孔、灌胶、植筋、试验等一系列施工工序复杂冗长,施工效率低下,影响工期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梁下构造柱钢筋施工装置,以解决传统化学植筋拉拔试验合格率低,钢筋垂向位置偏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梁下构造柱钢筋施工装置,设于构造柱底模板的预留槽处,包括卡设在预留槽内的预埋件、悬挂固定于预留槽底部边缘木方上的支撑件以及将预埋件和支撑件连为一体的托撑;

所述预埋件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预留孔,顶板底面预留孔位置垂直焊接扶直管,扶直管内径与构造柱钢筋外径相适配;

所述支撑件整体为一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u型臂的顶端悬挂在木方上,u型支撑件的底板平行于顶板设置,构造柱钢筋自上而下穿过扶直管后抵靠在u型支撑件的底板上,底板中部开设螺纹通孔,通孔内螺纹连接托撑,所述托撑竖直设置,顶端抵靠在顶板底面,底端穿过支撑件底板中部通孔并向下延伸。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对应设于装置两侧的角铁挂件,所述角铁挂件与顶板分离设置,开口向外,其水平面插入木方的卡槽内,竖直面两侧对应焊接悬挂臂,所述悬挂臂底部两侧面对应焊有插口横杆,插口横杆和悬挂臂围成插槽,插槽内设调节臂,调节臂上开设若干调节孔,插口横杆上方的第一个调节孔内设有销轴,销轴将插口横杆和调节臂卡接在一起,两调节臂底端内侧对应焊有支撑板,支撑板与调节臂、悬挂臂和角铁挂件组成高度可调的u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悬挂臂于插口横杆之上焊接止倾杆,所述止倾杆平行插口横杆设置,中部对应调节孔开设销孔,销孔内置销轴将悬挂臂和止倾杆卡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悬挂臂和插口横杆围成插槽内于调节臂前后两侧对应设有限位片。

优选地,所述顶板底面固定设有t型把手。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水平设有限位垫块,所述限位垫块对应焊接于顶板前后两侧底面四角处,安装完成后,限位垫块顶面抵靠在侧模板底面处。

优选地,所述扶直管内侧与构造柱钢筋之间设有止浆垫圈。

优选地,所述预留孔有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实现梁下构造柱钢筋的埋设,简化了钢筋埋设步骤,避免了化学植筋法的各道施工工序对植筋质量的影响,解决了拉拔试验合格率低的问题;

2、结构简单,组装快捷,施工效率高,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梁下构造柱钢筋预埋,适用范围广;

3、拆卸方便,并可周转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4、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实现梁下构造柱钢筋的埋设,可以对主体钢筋和构造柱钢筋进行合理调整,有效解决了构造柱钢筋垂向位置偏移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梁下构造柱钢筋施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梁下构造柱钢筋施工装置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梁下构造柱钢筋施工装置的使用方法中步骤八所述的钢筋绑扎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板、2-预留孔、3-扶直管、4-角铁挂件、5-悬挂臂、6-插口横杆、7-调节臂、8-调节孔、9-销轴、10-限位片、11-支撑板、12-托撑、13-把手、14-限位垫块、15-底模板、16-侧模板、17-木方、18-止倾杆、19-构造柱钢筋、20-框梁主筋、21-框梁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梁下构造柱钢筋施工装置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梁下构造柱钢筋施工装置,设于构造柱底模板15的预留槽处,包括卡设在预留槽内的预埋件、悬挂固定于预留槽底部边缘木方17上的支撑件以及将预埋件和支撑件连为一体的托撑12;

所述预埋件包括水平设置的钢质顶板1,根据设计图纸标定的位置,所述顶板1上开设四个构造柱钢筋19预留孔2,顶板1底面预留孔2位置垂直焊接扶直管3,所述扶直管3内径与构造柱钢筋19外径相适配,为进一步避免浇筑阶段混凝土进入扶直管3影响拆模,混凝土浇筑时,在扶直管3内侧与构造柱钢筋19之间设置橡胶止浆垫圈;

所述支撑件整体为一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u型臂的顶端悬挂在木方17上,u型支撑件的底板平行于顶板11设置,包括对应设于装置两侧的角铁挂件4,角铁挂件4与顶板1分离设置,开口向外,角铁挂件4水平面插入木方17的卡槽内,竖直面两侧对应焊接悬挂臂5,悬挂臂5底部两侧面对应焊有插口横杆6,插口横杆6和悬挂臂5围成插槽,插槽内设调节臂7,所述调节臂7上沿竖直方向均匀开设若干调节孔8,插口横杆6上方的第一个调节孔8内设有销轴9,所述销轴9将插口横杆6和调节臂7卡接在一起,为了保证调节臂7竖向位置的稳定,在悬挂臂5于插口横杆6之上焊接止倾杆18,所述止倾杆18平行插口横杆6设置,中部对应调节孔8开设销孔,销孔内置销轴9,销轴9穿过销孔和与之对齐的调节孔8,将悬挂臂5和止倾杆18卡接在一起,同时,为了避免调节臂7在插槽内晃动,进一步固定调节臂7,在插槽内于调节臂7前后两侧对应设有限位片10;

两调节臂7底端内侧对应焊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与调节臂7、悬挂臂5和角铁挂件4组成高度可调的u型结构,所述支撑板11由方管制作,平行于顶板1设置,构造柱钢筋19自上而下穿过扶直管3后抵靠在支撑板11顶面上,所述支撑板11中部开设螺纹通孔,通孔内螺纹连接托撑12,所述托撑12竖直设置,顶端抵靠在顶板1底面,底端穿过支撑板11中部通孔并向下延伸,装置安装完成后,托撑12将顶板1紧紧抵在底模板15的预留槽内,为了避免托撑12上顶过度,在顶板1前后两侧底面的四角处水平焊有限位垫块14,安装完成后,限位垫块14顶面抵靠在侧模板16底面处;

为了使安装和拆卸操作更加方便,在顶板1底面固定设置t型把手13。

利用上述一种梁下构造柱钢筋施工装置进行构造柱钢筋19预埋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设梁下构造柱底模板15和侧模板16;

步骤二、底模板15下钉设木方17;

步骤三、依据设计图纸,在底模板15对应位置开设预留槽,在预留槽下方左右两侧木方17上开设角铁挂件4卡槽;

步骤四、将角铁挂件4卡入木方17卡槽内;

步骤五、将调节臂7插入悬挂臂5和插口横杆6围成插槽内,根据构造柱钢筋19底部预留长度调整调节臂7至适当高度,在插口横杆6上方的第一个调节孔8及止倾杆18的销孔内插入销轴9,在调节臂7前后两侧的插槽内插入限位片10,对调节臂7进行固定;

步骤六、将构造柱钢筋19插入扶直管3内,同时在扶直管3内侧与构造柱钢筋之间设置止浆垫圈;

步骤七、向上旋进托撑12,将顶板1顶入预留槽内并上顶牢固;

步骤八、将构造柱钢筋19和框梁主筋20通过框梁箍筋21绑扎固定;

步骤九、顶板1顶面涂刷脱模剂,进行构造柱混凝土浇筑;

步骤十、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达到拆模标准后,依次向下旋进托撑12并拆除销钉9,借助把手13把顶板1从预留槽内拽出后将拆除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