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器材领域,具体涉及吊顶线槽连接龙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诸如大型商场、展览馆等这样的场所,这种场所的灯光和电器所用电缆并不像普通家居装修一样埋线安装,因为这种场所所需要安装的电器较多,电缆也很多,所以一般都是通过吊顶线槽安装的。顾名思义,吊顶线槽就是把安装电缆的线槽通过吊顶的方式安装在天花板下,线槽上方一般为开放式的,当然也有封闭式的。安装的时候,先将线槽安装好,然后铺线即可,但由于线缆的方向众多,因此并非一条两条线槽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往往还需要安装龙骨连接件,龙骨连接件主要起到承重和导向的作用。目前市面上这类产品设计都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安装的时候需要焊接或者铆合实现紧固,这样就给会导致效率低下,也不能二次利用。如果工厂生产的时候就加工好,也增加了成本,同时也固定了产品的结构,在安装的时候,可能用到十字形连接件,也可能用到t字形连接件或者直角转弯连接件,所以工厂加工的后期难以改变;同时现有的产品,当我们抬头看时候,密密麻麻的连接结构影响美观。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cn109723181中,公开了一种方便拆装的吊顶线槽连接头,本申请是在上述在先申请的基础上,对技术方案做了进一步的优化,以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吊顶线槽连接龙骨。
为解决本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吊顶线槽连接龙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金属材质制成的主龙骨和副龙骨,两者均呈u型槽状,在所述主龙骨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副龙骨插入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与所述副龙骨的两侧壁间的宽度相当;所述主龙骨的侧壁顶部设有对向延伸的折弯部,在靠近所述开口的折弯部上设有相对的两个插口;所述主龙骨的侧壁上设有朝所述开口对向延伸的一对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所述主龙骨的侧壁之间形成与所述插口相匹配的间隙,所述弹性片上设有通孔;所述副龙骨的两侧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一对外翼,所述外翼上设有带斜面的凸起部;所述外翼依次通过所述插口及所述间隙插入到所述主龙骨上,所述外翼上的凸起部卡入到所述通孔中。
较优的,在主龙骨的底壁上设有用于与建筑物屋顶相连的连接部。
较优的,所述副龙骨的侧壁顶部设有对向延伸的折弯部,设于主龙骨及副龙骨上的折弯部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线槽的固定连接孔。
较优的,所述插口及所述间隙的宽度均略大于所述外翼的厚度,所述插口及所述间隙的长度均略大于所述外翼的长度,以使安装时所述外翼可由上而下穿过所述插口及所述间隙而支撑于所述主龙骨上。
较优的,所述开口、所述插口及所述通孔均通过冲裁成型,所述外翼上的凸起部通过冲压拉深成型。
较优的,所述外翼的下侧设有利于滑动的导向斜面。
较优的,所述通孔为矩形孔。
较优的,所述开口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主龙骨的两侧壁上,所述副龙骨为两个,通过所述的开口对称安装在所述主龙骨上。
较优的,所述开口为一个,所述副龙骨为一个,所述主龙骨与所述副龙骨构成t字形或l形。
较优的,所述弹性片通过冲裁及弯曲工艺成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吊顶线槽连接龙骨,包括由金属材质制成的主龙骨和副龙骨,两者均呈u型槽状,在主龙骨的侧壁上设有供副龙骨插入的开口,开口的宽度与副龙骨的两侧壁间的宽度相当;主龙骨的侧壁顶部设有对向延伸的折弯部,在靠近开口的折弯部上设有相对的两个插口;主龙骨的侧壁上设有朝开口对向延伸的一对弹性片,弹性片与主龙骨的侧壁之间形成与插口相匹配的间隙,弹性片上设有通孔;副龙骨的两侧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一对外翼,外翼上设有带斜面的凸起部;外翼依次通过插口及间隙插入到主龙骨上,外翼上的凸起部卡入到通孔中。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方便、安装及拆卸方便,通过凸起部与通孔的配合,在安装过程中能够起到自锁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美观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主龙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主龙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主龙骨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副龙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主龙骨与副龙骨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主龙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主龙骨与副龙骨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副龙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考图1-5所示,示出了一种吊顶线槽连接龙骨100,包括:由金属材质制成的主龙骨10和副龙骨20,两者均呈u型槽状,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中的主龙骨10和副龙骨20可以通过型材制成,一般地选用铁质材料或铝材,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选用其它金属材料。如图1所示,在所述主龙骨10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副龙骨20插入的开口11,所述开口11的宽度与所述副龙骨20的两侧壁间的宽度相当,这样,如图5所示,副龙骨20能插入到主龙骨10上。
作为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口11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主龙骨10的两侧壁12上,所述副龙骨20为两个,通过所述的开口11对称安装在所述主龙骨10上。
参考图1所示,所述主龙骨10的侧壁12顶部设有对向延伸的折弯部13,在靠近所述开口11的折弯部13上设有相对的两个插口14,两个插口14形成供副龙骨20插入的入口。
为了能使副龙骨20插入到主龙骨10上,在所述主龙骨10的侧壁12上设有朝所述开口11对向延伸的一对弹性片15,所述弹性片15与所述主龙骨10的侧壁12之间形成与所述插口14相匹配的间隙16,这样,插口14与间隙16共同形成供副龙骨20插入的通道。作为较优的实施方式,当副龙骨20插入时,其侧壁17的底部与主龙骨10的底壁18大致相抵接,这样可以使产品稳定性更好,同时也更美观。需要说明的是,弹性片通过冲裁及弯曲工艺成型。因此,除了成形需要的塑性变形外,该弹性片还具有弹力。
参考图1、图3-5所示,所述弹性片15上设有通孔151;所述副龙骨20的两侧壁17上设有向外延伸的一对外翼19,所述外翼19上设有带斜面190的凸起部191;装配时,所述外翼19依次通过所述插口14及所述间隙16插入到所述主龙骨10上,通过所述弹性片的弹力作用,所述外翼19上的凸起部191卡入到所述通孔151中。为了使外翼19伸入到主龙骨10内,副龙骨20的底壁20口沿与外翼19的端面之间设有一定距离,该距离由主龙骨10的壁厚决定。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通孔151优选为矩形孔,这样便于与凸起部191相卡接。当然,并不限定于矩形孔,只要利用该原理进行卡接,都属于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原理。
参考图1-3所示,为了将本实用新型的吊顶线槽连接龙骨100安装到建筑物内,在主龙骨10的底壁18上设有用于与建筑物屋顶相连的连接部。具体地,作为较优的实施方式,该连接部包括通过冲裁拉深形成的连接片182,连接片182设置有螺栓连接孔183。
为了将本实用新型的吊顶线槽连接龙骨100与线槽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副龙骨20的侧壁17顶部设有对向延伸的折弯部21,设于主龙骨10上的折弯部13及副龙骨20上的折弯部21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线槽的固定连接孔2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口14及所述间隙16的宽度均略大于所述外翼19的厚度,所述插口14及所述间隙16的长度均略大于所述外翼19的长度,以使安装时所述外翼19可由上而下穿过所述插口14及所述间隙16而支撑于所述主龙骨10上。
作为较优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开口11、所述插口14及所述通孔151均通过冲裁成型,所述外翼19上的凸起部191通过冲压拉深成型。
实施例2,参考图6-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开口11为一个,所述副龙骨20为一个,所述主龙骨10与所述副龙骨20构成t字形。当然,作为再一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将主龙骨10上开口11一侧多余的侧壁切除(未图示),这样便可以构成l形连接。
参考图8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所述外翼19的下侧设有利于滑动的导向斜面195。这样,在装配时,只要保证大致位置匹配即可将副龙骨20插入到主龙骨10上。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将副龙骨20拿起,从主龙骨10的上方沿插口14往下插入,副龙骨的外翼19在下滑过程中进入到间隙16内,继续用力下压,由于斜面190的作用将弹性片15顶起,当外翼19上的凸起部191卡入到通孔151中,而外翼的侧壁下端大致抵接到主龙骨的底壁上,弹性片15在弹力作用下回弹,将外翼19卡住,因此限制了外翼上下移动,间隙和插口则限制外翼19往前后方向移动;在拆卸时,只需将弹性片翘起,取出副龙骨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方便、安装及拆卸方便的优点,通过凸起部与通孔的配合,在安装过程中能够起到自锁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美观可靠的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