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2850发布日期:2020-08-21 16:1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用的材料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由于混凝土的组合材料较厚实、难搅拌均匀,而建筑过程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一旦混凝土的混合质量不过关,就会对建筑的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现有的混凝土的处理装置的结构复杂且处理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处理装置,解决了结构复杂且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处理装置,该建筑用混凝土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置于所述底座下端转角处的支撑脚、置于所述支撑脚下端的万向轮、置于所述底座上搅拌桶、置于所述搅拌桶内的研磨组件、置于所述搅拌桶内且置于所述研磨组件下方的搅拌组件、置于所述搅拌桶下端且输出端与所述搅拌组件连接的驱动结构、置于所述搅拌桶下端一侧的出料结构,

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搅拌桶从所述通孔内穿过,

所述搅拌桶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研磨组件置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

所述搅拌桶内壁设有与所述搅拌组件配合的研磨片,所述搅拌组件在所述驱动结构的作用下可上下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研磨组件包括第一滚筒、与所述第一滚筒在同一水线上且与所述第一滚筒配合的第二滚筒,

所述第一滚筒与所述第二滚筒靠近的一端置于所述搅拌桶顶部开口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搅拌桶外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滚筒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滚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置于所述搅拌杆上的搅拌片,

所述搅拌杆下端与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搅拌片交错分布且与所述研磨片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置于所述搅拌桶下端的壳体、置于所述壳体底部内侧的驱动电机、置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且通过杆体连接的直线电机、置于所述直线电机输出端的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直线电机的一端穿过所述搅拌桶与所述搅拌组件通过联轴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料结构包括置于所述搅拌桶下端的出料口、置于所述出料口上的出料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对于建筑用的混凝土的处理效果好,提高建筑的质量;其中的粉碎组件能有效的将混凝土进行研磨粉碎,提高混凝土的颗粒均匀度,置于粉碎组件下方的搅拌组件与研磨片的组合,搅拌组件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上下转动,与研磨片接触研磨,使得置于搅拌桶内的混凝土得到多方位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支撑脚、3.万向轮、4.搅拌桶、5.研磨组件、6.搅拌组件、7.驱动结构、8.出料结构、51.第一滚筒、52.第二滚筒、53.电机、61.搅拌杆、62.搅拌片、9.研磨片、71.壳体、72.驱动电机、73.直线电机、74.连接杆、81.出料口、82.出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一:

图1-图2示出了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处理装置,该建筑用混凝土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置于所述底座1下端转角处的支撑脚2、置于所述支撑脚2下端的万向轮3、置于所述底座1上搅拌桶4、置于所述搅拌桶4内的研磨组件5、置于所述搅拌桶4内且置于所述研磨组件5下方的搅拌组件6、置于所述搅拌桶4下端且输出端与所述搅拌组件6连接的驱动结构7、置于所述搅拌桶4下端一侧的出料结构8,

所述底座1上设有通孔,所述搅拌桶4从所述通孔内穿过,

所述搅拌桶4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研磨组件5置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

所述搅拌桶4内壁设有与所述搅拌组件6配合的研磨片9,所述搅拌组件6在所述驱动结构7的作用下可上下转动。

所述研磨组件5包括第一滚筒51、与所述第一滚筒51在同一水线上且与所述第一滚筒51配合的第二滚筒52,

所述第一滚筒51与所述第二滚筒52靠近的一端置于所述搅拌桶4顶部开口的正下方。

所述搅拌桶2外设有电机53,所述电机53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滚筒51连接,所述电机53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滚筒52连接。

所述搅拌组件6包括搅拌杆61、置于所述搅拌杆61上的搅拌片62,

所述搅拌杆61下端与所述驱动结构7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搅拌片62交错分布且与所述研磨片9配合。

所述驱动结构7包括置于所述搅拌桶4下端的壳体71、置于所述壳体71底部内侧的驱动电机72、置于所述驱动电机72输出端且通过杆体连接的直线电机73、置于所述直线电机73输出端的连接杆74。

所述连接杆74远离所述直线电机73的一端穿过所述搅拌桶4与所述搅拌组件6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述出料结构8包括置于所述搅拌桶4下端的出料口81、置于所述出料口81上的出料阀8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前,先检查各个部件的连接是否到位,各个部件是否存在损坏,对于影响使用的部件及时的更换,保证使用的质量和效果,使用时,将该装置通过万向轮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将待处理的混凝土通过开口进入到研磨组件5上,通过第一滚筒51和第二滚筒52的配合使得混凝土得到一定程度的粉碎,粉碎后的混凝土落入到搅拌结构6上,启动驱动电机72和直线电机73,使得搅拌组件6上下转动,配合置于搅拌桶4内壁上的研磨片9使得混凝土得到搅拌以及进一步的研磨,搅拌后的混凝土落到出料口81处,开启出料阀82,处理后的混凝土从出料结构8中出来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