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屋面板的运输小车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52077发布日期:2020-06-02 20:11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屋面板的运输小车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高空屋面板安装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屋面板的运输小车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钢结构厂房应用越来越广泛,工厂复合型tpo屋面板的应用也随之越来越广泛,尤其大跨度厂房这种短距离屋面板运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从屋面板结构看,内板为钢板,中间采用优质岩棉板与内板和面层复合;面层为tpo防水卷材。所有屋面板均在工厂内复合完成,由于屋面板心部保温材料夹层的存在且tpo面层较薄,故不能承受过大荷载,受力点必须处于四角。运输过程中,当屋面板由吊钩吊起时,要求尽可能水平,倾角不得超过±10°,且震动要很小,基于该屋面板的特点,若用普通吊车,存在悬臂较短自重不足的问题,采用大型吊车经济性又不好,采用固定起吊装置起吊又无合适车辆。故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设计专用的运输小车辆来解决该问题。

在钢结构屋面运输时,鉴于屋面檩条凹凸不平、运输距离、屋顶风荷载、屋面承载力等原因,通常是先在屋面敷设行走通道,再投入大量的人力去运输,或者采用普通运输小车运输,但扔需投入大量人力去抬板,无形中会增大运输人员数量,造成运输成本增加,如果运输人员不足,也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屋面板因载重量大、施工时需要多人抬板,施工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屋面板运输小车,不仅方便屋面的移动,更方便屋面板的就位卸载和安装。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小车,其具体结构是: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屋面板的运输小车,包括车架,车架下面设有两组轨道轮,两组轨道轮的间距与厂房屋面上部檩条间距相同;车架上部固接固定槽钢,固定槽钢倒扣焊接于车架表面,固定槽钢腹板上固定安装滚轮,滚轮至少设置两组,每组滚轮上部设有承载滑道,承载滑道一端通过绳状物与车架相连。

本运输小车的各轨道轮安装于两块限位板之间,两限位板间距大于轨道轮宽度5-8cm,限位板上部与车架固接,下部安装能够轴向移动的轴杆,轨道轮轮轴与轴杆相连。

本运输小车的承载滑道设有销孔,销孔中安装固定杆,固定杆穿过销孔与车架固接。

此运输小车制作简单,方便屋面板的运输,并且在屋面板卸载时不需要人工搬抬或吊装,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钢结构屋面板搬台不便、影响安装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采用上述屋面板运输小车进行屋面板安装的方法,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首先,用吊车将上述运输小车吊至屋面,使两侧轨道轮的凹槽套入屋面原有檩条之上,插入固定杆将承载滑轨与车架相固定;

第二步,将1-2块码放整齐的屋面板吊至运输小车上面,屋面板与运输小车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

第三步,由两人同时向安装点推动运输小车;

第四步,当屋面板推至安装点后,拔出固定杆,向前同步推动两承载滑道,使承载滑道向车架前方倾斜,屋面板随承载滑道一起向车架前方下滑,此时承载滑道与车架连接的绳状物处于绷直状态;

第五步,向后拉动运输小车并拽取绳子收回承载滑道,屋面板便能够轻松且完好的卸下。

此方法屋面板运输方便,屋面卸载从运输小车上直接滑下,不仅不需要人工搬运,卸载落点可以直接落在安装位置上,不仅节省人工,更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运输小车结构图;

图2为车架之上的滚轮与承载滑道结构图;

图3为轨道轮安装结构图;

图4为承载滑道固定结构图;

图5车架上部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运输小车运输屋面板状态图;

图7为屋面板卸载状态示意图。

图中:车架1、轨道轮2、承载滑道3、滚轮4、固定杆5、限位板6、轴杆7、屋面板8、绳状物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屋面板运输小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下面设有两组轨道轮2,两组轨道轮2的间距与厂房屋面上部檩条间距相同;车架1上部固接固定槽钢,固定槽钢倒扣焊接于车架1表面,固定槽钢腹板上固定安装滚轮4,滚轮4至少设置两组,每组滚轮上部设有承载滑道3,承载滑道3一端通过绳状物9与车架1相连。

车架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杆以及位于两平行横杆两端和中间的五根平行纵杆,纵杆均焊接于两横杆间,从而和横杆形成矩形框架。因车架采用杆件连接而成,具有结构简单、刚度大、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

厂房屋面上部檩条一般为c型钢或z型钢,本运输小车的轨道轮2采用槽型轨道轮,轨道轮根据屋面上的c型或z型钢间距设置。要求运输小车轨道轮同方向、同直线安装在以横杆中心线为基准的对称两侧。轨道轮周沿设有环形的凹槽。当运输小车在屋面c型或z型钢上走行时,位于轨道轮两侧的凹槽可套入c型或z型钢的横向卷边,确保运输小车走行时具有良很好的导向作用,有效避免运输小车脱轨现象,增加运输小车走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为避免运输小车走行时对檩条轨面的损伤及减少震动,轨道轮的外周缘镶嵌有橡胶或尼龙材料。

由于厂房屋面跨度大,安装时,檩条间距难免具有少许误差,为了使轨道轮适应于这种安装误差并保持在轨道在走行,如图3所示,本运输小车的各轨道轮2安装于两块限位板6之间,两限位板6间距大于轨道轮2宽度5-8cm,限位板6上部与车架1固接,下部安装能够轴向移动的轴杆7,轨道轮2轮轴与轴杆7相连。此结构设计活动的轴杆结构能够为轨道轮提供一定的摆动量,实现轨道轮根据檩条安装误差调整间距。

如图4所示,本运输小车的承载滑道3的设有销孔,销孔中安装固定杆5,固定杆5穿过销孔与车架1固接。固定杆5在运输小车承载屋面板移动时保持稳定,防止移动过程中意外倾翻。具体的,固定杆5可以是螺杆,在c型承载滑道正下方将车架上焊接螺母,螺杆或钢筋棍插入销孔与螺母拧紧,完成承载滑道固定,防止屋面板运输过程中扣板脱离。当然也可以在车架上直接制螺纹孔,或者采用其它更便于拆卸的方式实现承载滑道的临时锁定。

在车架1的上部根据屋面板8长度将两根平行的固定槽钢对称焊接在车架横杆上部,并在每根固定槽钢上部均匀焊接三个支撑滚轮4,滚轮距固定槽钢两侧间距宜为2cm左右。滚轮4上部放置c型钢承载滑道3,承载滑道3一侧打两个直径为2cm的小孔,该小孔一个用于安装绳子或链条将承载滑道3与车架1连接,另一个用于安插固定杆5将承载滑道3与车架1固接,从而锁定承载滑道。要求承载滑道3另一侧滑到地面时,绳子处于完全绷直状态,防止扣板脱离运输小车。

此运输小车每次仅需2人便可完成两块300kg的屋面板运输工作。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

采用上述屋面板运输小车进行屋面板安装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用吊车将运输小车吊至屋面,要求运输小车轨道轮两侧的凹槽套入屋面原有檩条之上,檩条一般是c型或z型钢,所述轨道轮放置在c型或z型钢的横向卷边上。在向运输小车上放置屋面板前应先确定固定杆已经插入,使承载滑道与车架固定,以防止承载滑道滑动。

第二步,将1-2块码放整齐的屋面板用吊车(带有吊装架)吊至运输运输小车上面,尽量保证屋面板与运输小车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以防止屋面板出现倾倒现象。

第三步,由两人同时向安装点推动运输小车,本运输小车的轨道轮有凹槽,不易出现脱轨,但仍需注意两人推车行进速度尽量保持一致,运输过程中注意观察屋面板是否有侧滑现象。

第四步,结合图6所示,当屋面板推至安装点后,拔出固定杆,两人同时向前推动承载滑道,因承载滑道下部有滚轮,作业人员可以很轻松的推动承载滑道,承载滑道向车架前方倾斜,屋面板随承载滑道一起向车架前方下滑,此时扣板与车架连接的绳子处于绷直状态(防止扣板滑落)。根据计算可以使屋面板下滑的落点直接为安装点。

第五步,结合图7所示,两人同时向后拉动运输小车并拽取绳子收回承载滑道,此时屋面板便轻松完好的卸下。

最后,按上述操作,可完成所有屋面板的运输工作,最后用吊车将运输运输小车吊离屋面。

本发明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安装钢结构屋面板运输中存在的运输不便、影响安装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更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施工工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