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顶棚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26188发布日期:2020-06-09 19:5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顶棚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建筑顶棚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楼房建筑领域中,楼房的顶棚需要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所以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板用做楼房顶棚,然而由于钢筋混凝土板的重量较大,所以在对钢筋混凝土板进行安装时,需要吊机等设备进行辅助作业,比较麻烦,并且由于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板是通过水泥浇缝后进行对接,所以稳定性较差,时常容易出现顶棚裂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建筑顶棚的结构及其方便进行安装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顶棚的结构,包括相互搭接配合的端头板体、侧边板体和中间板体组成的棚体,其结构要点是,端头板体的上表面设有与三个侧面连通的插口槽,端头板体的下表面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配合道,所述的侧边板体的一个侧面上设有与端头板体上的插口槽配合的第一搭接板,侧边板体的下表面上设有与配合道平行设置的底托道,所述的中间板体的周面上设有分别与插口槽和第一搭接板配合的第二搭接板和撑托槽,中间板体的下表面设有位于配合道的延长线上的条形贯穿槽,所述的棚体的下方设有位于位于配合道、底托道和条形贯穿槽内的托杆,托杆的下方设有与棚体连接的且对托杆形成定位的底托板。

进一步的,底托板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长度方向与托杆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筋板,筋板上设有流通口和用于配合托杆的豁口。

进一步的,凹槽内设有无需人工抹平的填充料,填充料包括均匀混合的自流平水泥和泡沫铝粉末。

进一步的,底托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底面槽,底面槽的中心位置向上贯穿设置有穿过第二搭接板和第一搭接板设置的螺栓杆,螺栓杆的下端设有托位盘。

进一步的,底面槽内设有围绕螺栓杆进行环形阵列设置的插槽,插槽内配合有固定在托位盘上的插入板。

一种建筑顶棚的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技术要点是,施工步骤如下:

s1.将托杆等间距进行排列,并两端固定在建筑的墙体上,并且在墙体上设置侧边槽;

s2.将端头板体和侧边板体放置在托杆上,并且端头板体上的配合道和侧边板体上的底托道均与托杆配合,通过拉动的方式将端头板体和侧边板体移动至侧边位于侧边槽内;

s3.将中间板体放置在托杆上,并且中间板体上的条形贯穿槽与托杆进行配合,然后将中间板体与侧边板体和端头板体进行搭接配合,直至中间板体与侧边板体和端头板体组成了无缝隙的棚体;

s4.将自流平水泥与泡沫铝粉末和水进行均匀混合,其中的自流平水泥与泡沫铝粉末的用量占比为3∶1,然后将混合后形成的填充料放置在底托板上的凹槽内;

s5.待填充料在凹槽内自由流动至表面为水平面后,通过撑托装置将底托板托送至托杆的下方,并且将螺栓杆由底托板穿过后由第二搭接板和第一搭接板上穿出,并将托位盘与螺栓杆连接后使托位盘位于底托板的底面槽内。

s6.在螺栓杆的上端拧接上定位螺母后,在棚体的上表面涂抹一层混合有沙粒的水泥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顶棚安装时,无需一直实用辅助设备进行吊运,能够通过人工方便的将各个组成板体进行移动,并且在进行组装配合后,具有稳定的组成结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端头板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边板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中间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底托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底面槽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端头板体,2-侧边板体,3-中间板体,4-插口槽,5-配合道,6-第一搭接板,7-底托道,8-第二搭接板,9-撑托槽,10-条形贯穿槽,11-托杆,12-底托板,13-凹槽,14-筋板,15-流通口,16-豁口,17-底面槽,18-螺栓杆,19-托位盘,20-插槽,21-插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建筑顶棚的结构,包括相互搭接配合的端头板体1、侧边板体2和中间板体3组成的棚体,所述的端头板体1的上表面设有与三个侧面连通的插口槽4,端头板体1的下表面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配合道5,所述的侧边板体2的一个侧面上设有与端头板体1上的插口槽4配合的第一搭接板6,侧边板体2的下表面上设有与配合道5平行设置的底托道7,所述的中间板体3的周面上设有分别与插口槽4和第一搭接板6配合的第二搭接板8和撑托槽9,中间板体3的下表面设有位于配合道5的延长线上的条形贯穿槽10,所述的棚体的下方设有位于位于配合道5、底托道7和条形贯穿槽10内的托杆11,托杆11的下方设有与棚体连接的且对托杆11形成定位的底托板12,而底托板12的上表面设有凹槽13,凹槽13内设有长度方向与托杆1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筋板14,筋板14上设有流通口15和用于配合托杆11的豁口16,凹槽13内设有无需人工抹平的填充料,填充料包括均匀混合的自流平水泥和泡沫铝粉末,通过填充料增加棚体与底托板12之间的粘结性,并且具有降噪的效果,而底托板12的下表面上设有底面槽17,底面槽17的中心位置向上贯穿设置有穿过第二搭接板8和第一搭接板6设置的螺栓杆18,螺栓杆18的下端设有托位盘19,并且通过螺栓杆18的设置,使底托板12与棚体进行连接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增加稳定性,底面槽17内设有围绕螺栓杆18进行环形阵列设置的插槽20,插槽20内配合有固定在托位盘19上的插入板21,通过插入板21和托位盘19能够增加螺栓杆18与底托板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一种建筑顶棚的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s1.将托杆11等间距进行排列,并两端固定在建筑的墙体上,并且在墙体上设置侧边槽;

s2.将端头板体1和侧边板体2放置在托杆11上,并且端头板体1上的配合道5和侧边板体2上的底托道7均与托杆11配合,通过拉动的方式将端头板体1和侧边板体2移动至侧边位于侧边槽内;

s3.将中间板体3放置在托杆11上,并且中间板体3上的条形贯穿槽10与托杆11进行配合,然后将中间板体3与侧边板体2和端头板体1进行搭接配合,直至中间板体3与侧边板体2和端头板体1组成了无缝隙的棚体;

s4.将自流平水泥与泡沫铝粉末和水进行均匀混合,其中的自流平水泥与泡沫铝粉末的用量占比为3∶1,然后将混合后形成的填充料放置在底托板上的凹槽内;

s5.待填充料在凹槽13内自由流动至表面为水平面后,通过撑托装置将底托板12托送至托杆11的下方,并且将螺栓杆18由底托板12穿过后由第二搭接板8和第一搭接板6上穿出,并将托位盘19与螺栓杆18连接后使托位盘19位于底托板12的底面槽17内。

s6.在螺栓杆18的上端拧接上定位螺母后,在棚体的上表面涂抹一层混合有沙粒的水泥平面。

通过本方法施工,无需吊装设备进行全程辅助,工人就可以方便的对端头板体1、侧边板体2和中间板体3进行移动后组装,相较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的组装施工方式,具有效率高、周期短的特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