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6514发布日期:2020-07-04 04:4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屋面防水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受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这种应力常常使建筑物产生裂缝甚至被破坏。为减少应力对建筑物的影响,在设计时预先在变形敏感的部份将结构断开,预留缝隙,即变形缝,以保证建筑物被断开的各部份有足够的变形空间而不使建筑物破损或产生裂缝。按照不同的设计概念,变形缝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变形缝的设置减少了很多工程上难以处理的变形裂缝,保证了结构的安全。

现有的技术方案可参考申请公开号为cn182150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楼地面或屋面变形缝防漏水构造,变形缝上方设置有盖板,变形缝的外侧部设有排水沟,盖板的下侧外端部设有向下扣置于排水沟内的支撑脚,所述排水沟的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层,所述盖板及其支撑脚底部与排水沟接触的地方设有位于防水层上表面的防水隔离层,排水沟底部设有通往地下排水系统的排水管道。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目前进行变形缝防水的结构有很多种,但在真正的使用环境下,不可避免的,防水结构之间的缝隙必然存在,而缝隙的存在虽然在短期内不会导致防水效果下降,但经历一段时间的雨水侵蚀之后,缝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松动或放大,继而防水结构的防水性能难免有所损失,影响防水结构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在经历雨水侵蚀的情况下维持防水效果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的屋面变形缝防水构造。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屋面,屋面顶面中部开设有贯穿屋面设置的变形缝,屋面对应变形缝顶部的位置处卡接有横截面能够覆盖变形缝横截面的端盖,端盖靠近屋面的面靠近变形缝的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沿变形缝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块,限位块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卡接板,卡接板均与变形缝等长,卡接板均能够在限位块的纵切面内转动,限位块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卡接板位置的限位组件,卡接板均能够与屋面抵接;限位块对应卡接板上方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吸水槽,吸水槽中均滑动连接有吸水块,吸水块均与变形缝等长,当卡接板与屋面抵接时,吸水块均与对应的卡接板顶面抵接,吸水块由吸水树脂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屋面防水的时候,将端盖安装在变形缝的位置处,端盖便可起到阻止水进入变形缝的效果,在端盖安装好后,限位块插接于变形缝中,调节卡接板的位置,可让卡接板与屋面抵接,一旦出现水浸入端盖,沿屋面滑入变形缝中的情况,水会被卡接板阻挡,并沿卡接板继续流动,流到吸水块与卡接板抵接的位置处,便会被吸水树脂制成的吸水块吸收,吸水树脂作为一种能够高效吸水缩水的材料,在吸水时候会出现体积膨胀,吸水块的体积因此增大,从而吸水块与卡接板的抵接会越发紧密,从而起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依旧能够保持高效阻水的作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卡接板远离端盖一面上的限位弹簧,限位弹簧远离卡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远离端盖的端部,限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卡接板转动至垂直于限位块的位置处;屋面对应每个限位板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均由靠近变形缝的一端向远离变形缝并远离限位弹簧的方向倾斜设置,卡接板均能够插接于限位槽中,同时,使用限位弹簧在变形缝出现变化的时候也能够自然调整卡接板的角度,从而保持卡接板能够有效使用,降低卡接板因为变形缝变化而损伤损坏的概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端盖的时候,限位块插入变形缝中,此时,限位弹簧被拉伸,给卡接板施加向下转动的力,当卡接板经过限位槽的时候,卡接板向上提限位块便可让卡接板插接于限位槽中,通过限位弹簧持续给卡接板的力,便可保持限位块稳定卡接于变形缝中,在有水流过的时候,也能够有效避免水通过卡接板,保障水流沿卡接板滑动到卡接板和吸水块抵接的位置处被吸收。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限位块两端面上均开设有连通两吸水槽设置的导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旦水流端盖端面流入变形缝的时候,水流会经过限位块的端面,当水流流到导水槽的位置处时,会顺导水槽流向导水槽两端的吸水块位置处被吸收,从而有效降低水流从端盖端部流入变形缝的概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端盖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阻水块,阻水块均沿变形缝的长度方向设置,阻水块均与变形缝等长,阻水块均由靠近端盖的一侧向远离端盖并靠近屋面的一侧倾斜设置,屋面对应阻水块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阻水槽,阻水块均能够插接于阻水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水块和阻水槽的配合能够有效降低水流侵蚀浸入端盖与屋面缝隙的速度,在水流从端盖两侧流下后,水流会先被阻水块阻挡,从而提高端盖和限位块相关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屋面靠近阻水槽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均沿阻水块的长度方向设置,阻水块对应密封槽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密封条均能够卡接于密封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条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降低水流通过阻水槽的效率,通过多层结构阻止水进入端盖和屋面的缝隙中。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阻水块靠近端盖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沿阻水块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燕尾块,端盖侧壁上开设有沿变形缝的长度方向开设的燕尾槽,燕尾块能够滑动连接于燕尾槽中,阻水块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燕尾块滑动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燕尾块和燕尾槽,对于一些可以定期进行检查的位置,可方便的对失效的阻水块进行更换,从而在阻水块失效的时候更换新的阻水块来进一步延长端盖和限位块相关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固定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于阻水块上的螺栓,螺栓垂直于燕尾块的长度方向设置,端盖上对应螺栓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孔,螺栓能够螺纹连接于螺纹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栓对阻水块和端盖进行连接,能够有效提高端盖和阻水块连接的稳定性,配合燕尾块和燕尾槽,既能够有效降低水流从阻水块和端盖之间的缝隙进入端盖和屋面缝隙的概率,从而既能够提高阻水效率又能够保持阻水块和端盖稳定连接。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端盖靠近屋面的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沿变形缝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条,屋面对应加强条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加强槽,加强条均能够卡接于加强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条的设置能够在水开始浸入端盖和屋面之间缝隙的时候对水流进行阻挡,从而延缓水流的流速,延长端盖阻水的时间,提高端盖的阻水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吸水效果,能够在经历雨水侵蚀的情况下维持防水效果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2.通过多层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对结构进行部分更换并且能够方便对结构进行生产和搬运;

3.能够有效降低水从端盖端部流入变形缝的概率,从而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阻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吸水块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屋面;11、变形缝;12、限位槽;13、阻水槽;2、端盖;21、限位块;22、卡接板;23、限位组件;231、限位弹簧;24、吸水槽;241、吸水块;25、导水槽;3、阻水块;31、燕尾块;32、燕尾槽;33、固定组件;331、螺栓;332、螺纹孔;4、密封槽;41、密封条;42、加强槽;43、加强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屋面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包括屋面1,屋面1顶面中部开设有贯穿屋面1设置的变形缝11,屋面1对应变形缝11顶部的位置处卡接有横截面能够覆盖变形缝11横截面的端盖2。在建设时使用端盖2覆盖变形缝11,便可降低水浸入变形缝11的概率。

参照图1和图2,端盖2靠近屋面1的面靠近变形缝11的位置处螺栓331连接有沿变形缝1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块21,限位块21与变形缝11等长。限位块21两侧均铰接有卡接板22,卡接板22均与变形缝11等长,卡接板22均能够在限位块21的纵切面内转动。限位块2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卡接板22位置的限位组件23,限位组件23包括固定连接于卡接板22远离端盖2一面上的限位弹簧231,限位弹簧231远离卡接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21远离端盖2的端部,限位弹簧231处于自然状态时,卡接板22转动至垂直于限位块21的位置处。屋面1对应每个限位板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均由靠近变形缝11的一端向远离变形缝11并远离限位弹簧231的方向倾斜设置,卡接板22均能够插接于限位槽12中。在安装端盖2的时候,限位块21插入变形缝11中,此时,限位弹簧231被拉伸,给卡接板22施加向下转动的力,当卡接板22经过限位槽12的时候,卡接板22向上提限位块21便可让卡接板22插接于限位槽12中,通过限位弹簧231持续给卡接板22的力,便可保持限位块21稳定卡接于变形缝11中。在有水流入变形缝11的时候,会沿屋面1滑落,并落在卡接板22上,而不会直接流入变形缝11深处。

参照图1和图2,限位块21对应卡接板22上方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吸水槽24,吸水槽24中均滑动连接有吸水块241,吸水块241均与变形缝11等长,当卡接板22与屋面1抵接时,吸水块241均与对应的卡接板22顶面抵接,吸水块241由吸水树脂制成。当水沿卡接板22滑落的时候,会流到吸水块241和卡接板22抵接的位置处,被吸水块241吸收,吸水树脂吸水之后,会体积膨胀,从而进一步抵紧卡接板22,从而阻止水流到限位块21和卡接板22的铰接处,保持变形槽中干燥。

参照图1和图2,限位块21两端面上均开设有连通两吸水槽24设置的导水槽25。当有水从端盖2端部渗入变形缝11的时候,水会流到限位块21上,并在水流过导水槽25的时候,会顺导水槽25流到导水槽25两端,被吸水块241吸收,实现对端盖2端部进行防水。

参照图2和图3,端盖2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阻水块3,阻水块3均沿变形缝11的长度方向设置,阻水块3均与变形缝11等长,阻水块3均由靠近端盖2的一侧向远离端盖2并靠近屋面1的一侧倾斜设置。屋面1对应阻水块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阻水槽13,阻水块3均能够插接于阻水槽13中。阻水块3靠近端盖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沿阻水块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燕尾块31,端盖2侧壁上开设有沿变形缝11的长度方向开设的燕尾槽32,燕尾块31能够滑动连接于燕尾槽32中,阻水块3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燕尾块31滑动的固定组件33。固定组件33包括螺纹连接于阻水块3上的螺栓331,螺栓331垂直于燕尾块31的长度方向设置,端盖2上对应螺栓331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孔332,螺栓331能够螺纹连接于螺纹孔332中。在安装的时候,先将燕尾块31滑动连接于燕尾槽32中,再将螺栓331穿过阻水块3螺纹连接于螺纹孔332中,便可固定住阻水块3的位置。阻水块3和阻水槽13的配合,能够有效降低当有水从端盖2和阻水块3之间的位置处渗入的时候,燕尾块31能够有效降低水直接渗入端盖2下方的概率,从而保障端盖2和阻水块3的连接稳定且不漏水。

参照图2和图3,屋面1靠近阻水槽1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密封槽4,密封槽4均沿阻水块3的长度方向设置,阻水块3对应密封槽4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41,密封条41均能够卡接于密封槽4中。端盖2靠近屋面1的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沿变形缝1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条43,屋面1对应加强条4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加强槽42,加强条43均能够卡接于加强槽42中。加强条43和密封条41均由橡胶、吸水树脂等材料制成。通过密封条41和加强条43,能够有效提高阻水块3以及端盖2与屋面1连接的密封性,从而抑制水渗透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体构造的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先将端盖2和限位块21连接,并将阻水块3和端盖2固定,其后,将端盖2扣在变形缝11上,让限位块21通过卡接板22卡接在变形缝11中,并对准阻水块3插接于阻水槽13中,便完成了屋面1的防水构造安装,在水浸的时候阻水块3和端盖2会有效减缓水渗入变形缝11的效率,经过长时间的渗透,即便水渗透进变形缝11,也会随卡接板22流下并被吸水块241吸收,从而保障变形缝11干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