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特种储料仓的料场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1071发布日期:2020-08-18 17:5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特种储料仓的料场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储料仓的骨料输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具有特种储料仓的料场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也称砼,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在制造成品混凝土的时候需要对骨料进行输送。

现有技术中的骨料输送系统包括骨料集料输送机和骨料倾斜输送机,骨料集料输送机和骨料倾斜输送机均呈倾斜状设置,骨料集料输送机位于骨料集料输送机上方并与其平行设置,骨料集料输送机和骨料倾斜输送机均包括至少两条运输带,用于输送不同的骨料;运输带由控制系统控制,根据骨料用量的不同,控制系统对运输带进行分别控制,使其运输速度不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骨料的输送。

但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骨料输送系统对骨料输送时,需要大量的铲车和人工铺助作业,这样不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增加了对骨料的输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特种储料仓的料场输送系统,用于解决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骨料输送系统对骨料输送时,需要大量的铲车和人工铺助作业,从而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增加了对骨料的输送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特种储料仓的料场输送系统,包括河砂筛分系统,所述河砂筛分系统连接有一号储仓上料系统,所述一号储仓上料系统连接有搅拌站骨料储物仓,所述搅拌站骨料储物仓通过输送机构连接有搅拌站计量仓,所述搅拌站计量仓连接有搅拌站;还包括二号储仓上料系统,所述二号储仓上料系统连接有机制砂原料储料仓,且二号储仓上料系统与搅拌站骨料储物仓连接,所述机制砂原料储料仓通过共用输送组件与输送机构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河砂筛分系统包括三号后台计量仓,所述三号后台计量仓连接有十四号胶带机,所述十四号胶带机连接有圆振筛,所述圆振筛连接有十五号胶带机,所述十五号胶带机与一号储仓上料系统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一号储仓上料系统包括一号后台计量仓,所述一号后台计量仓连接有一号胶带机,所述一号胶带机连接有二号胶带机,所述二号胶带机连接有三号胶带机,所述三号胶带机与搅拌站骨料储料仓连接,所述十五号胶带机与一号胶带机连接,所述二号胶带机与三号胶带机间设有零号卸料小车,所述三号胶带机与搅拌站骨料储料仓间设有一号卸料小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与搅拌站骨料储料仓连接的砂配料胶带机,所述砂配料胶带机连接有七号胶带机,所述七号胶带机依次连接有八号胶带机、九号胶带机、十号胶带机,所述十号胶带机依次通过二号卸料小车、一号翻板门与搅拌站计量仓连接,所述九号胶带机与十号胶带机间设有二号翻板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二号储仓上料系统包括二号后台计量仓,所述二号后台计量仓连接有四号胶带机,所述四号胶带机连接有五号胶带机,所述五号胶带机依次通过三号卸料小车、三号翻板门连接有六号胶带机,所述六号胶带机通过四号卸料小车与搅拌站骨料储物仓连接,所述三号翻板门与机制砂原料储料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共用输送组件包括与机制砂原料储料仓连接的一号石弧门给料器,所述一号石弧门给料器连接有十一号胶带机,所述十一号胶带机连接有十二号胶带机,所述十二号胶带机与八号胶带机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还包括制砂原料过渡仓,所述制砂原料过渡仓连接有二号石弧门给料器,所述二号石弧门给料器连接有十三号胶带机,所述十三号胶带机连接有制砂楼中转料仓,所述十二号胶带机与十三号胶带机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搅拌站包括搅拌机,所述搅拌机的下部设有出料斗,所述搅拌站的下部位于出料斗下方设有出货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河砂筛分系统、一号储仓上料系统、搅拌站骨料储物仓、搅拌站计量仓、搅拌站、二号储仓上料系统和机制砂原料储料仓等,可以把不同规格品种的骨料送至指定位置,在此过程中可以极大的减少铲车和人工铺助作业,从而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降低对骨料的输送成本。

(2)本发明中通过在河砂筛分系统、一号储仓上料系统、搅拌站骨料储物仓、搅拌站计量仓、搅拌站、二号储仓上料系统和机制砂原料储料仓等间设置多个皮带机,通过这些皮带机可以使骨料从上料并输送至搅拌站的速度快、效率高,能保证大方量生产时的供料需求,体现了人性化和智能化生产。

(3)本发明的骨料从船载来后,通过码头吊将骨料输送至多个后台计量仓,并通过多个胶带机将骨料输送至搅拌漏中,一次卸料,最终出成品混凝土,不需要二次人工加铲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输送系统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简图;

图3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简图;

图4为本发明搅拌站的侧面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1搅拌站,2搅拌站计量仓,3三号胶带机,4搅拌站骨料储物仓,5七号胶带机,6八号胶带机,7六号胶带机,8十二号胶带机,9十一号胶带机,10十三号胶带机,11制砂原料过渡仓,12圆振筛,13十四号胶带机,14三号后台计量仓,15十五号胶带机,16一号后台计量仓,17五号胶带机,18一号胶带机,19四号胶带机,20二号胶带机,21九号胶带机,22十号胶带机,23二号后台计量仓,24搅拌机,25出料斗,26出货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特种储料仓的料场输送系统,包括河砂筛分系统,河砂筛分系统连接有一号储仓上料系统,一号储仓上料系统连接有搅拌站骨料储物仓4,搅拌站骨料储物仓4通过输送机构连接有搅拌站计量仓2,搅拌站计量仓2连接有搅拌站1;还包括二号储仓上料系统,二号储仓上料系统连接有机制砂原料储料仓,且二号储仓上料系统与搅拌站骨料储物仓4连接,机制砂原料储料仓通过共用输送组件与输送机构连接。

工作原理:当船等运输工具将骨料运送来后,通过码头吊将骨料输送至河砂筛分系统、一号储仓上料系统和二号储仓上料系统,进入河砂筛分系统和一号储仓上料系统的骨料被输送到搅拌站骨料储物仓4,搅拌站骨料储物仓4中的骨料再通过输送机构输送到搅拌站1中;进入二号储仓上料系统的骨料被输送至机制砂原料储料仓和搅拌站骨料储物仓4中,搅拌站骨料储物仓4中的骨料同样通过输送机构输送到搅拌站1中,机制砂原料储料仓中的骨料通过输送组件输送到输送机构中,再由输送机构将骨料输送至搅拌站1中,最后进入搅拌站1中的骨料搭配其他制造混凝土的原料,最终制造出成品混凝土。

可见,通过合理设置河砂筛分系统、一号储仓上料系统、搅拌站骨料储物仓4、搅拌站计量仓2、搅拌站1、二号储仓上料系统和机制砂原料储料仓等,可以把不同规格品种的骨料送至指定位置,在此过程中可以极大的减少铲车和人工铺助作业,从而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降低对骨料的输送成本。

为了使骨料能更好输送到各个指定位置,以及最终输送到搅拌站1中,特别给出了系统的如下具体结构:河砂筛分系统包括三号后台计量仓14,三号后台计量仓14连接有十四号胶带机13,十四号胶带机13连接有圆振筛12,圆振筛12连接有十五号胶带机15,十五号胶带机15与一号储仓上料系统连接,一号储仓上料系统包括一号后台计量仓16,一号后台计量仓16连接有一号胶带机18,一号胶带机18连接有二号胶带机20,二号胶带机20连接有三号胶带机3,三号胶带机3与搅拌站骨料储料仓连接,十五号胶带机15与一号胶带机18连接,二号胶带机20与三号胶带机3间设有零号卸料小车,三号胶带机3与搅拌站骨料储料仓间设有一号卸料小车。

骨料通过码头吊输送至三号后台计量仓14和一号后台计量仓16中,三号后台计量仓14中的骨料再通过十四号胶带机13输送到圆振筛12中,十四号胶带机13的功率为37kw,圆振筛12配有2台振动电机,单台振动电机功率为37kw,圆振筛12对骨料筛分后输送到十五号胶带机15上,十五号胶带机15功率为22kw,十五号胶带机15再将骨料输送到一号胶带机18上,一号胶带机18的功率为75kw,一号后台计量仓16中的骨料也可以输送到一号胶带机18上,一号胶带机18上的骨料再输送到二号胶带机20,二号胶带机20上的骨料再通过一号卸料小车输送到三号胶带机3,零号卸料小车设置在二号胶带机20的上方,二号胶带机20带有四个限位开关,零号卸料小车共四个停车位置,零号卸料小车四个停车位置和三号胶带机3的四个停车位置互锁时,通过三号胶带机3的四个停车位置向搅拌站骨料储料仓供料;零号卸料小车的四个停车位置和三号胶带机3的四个停车位置非互锁时,三号胶带机3避开卸料位置,通过二号胶带机20的四个停车位置直接向搅拌站骨料储料仓供料。

进一步的,输送机构包括与搅拌站骨料储料仓连接的砂配料胶带机,砂配料胶带机连接有七号胶带机5,七号胶带机5依次连接有八号胶带机6、九号胶带机21、十号胶带机22,十号胶带机22依次通过二号卸料小车、一号翻板门与搅拌站计量仓2连接,九号胶带机21与十号胶带机22间设有二号翻板门。

搅拌站骨料储料仓的骨料依次输送到砂配料胶带机和七号胶带机5上,七号胶带机5上的骨料再依次输送到八号胶带机6、九号胶带机21、十号胶带机22上,十号胶带机22上的骨料再通过二号卸料小车和一号翻板门输送到搅拌站计量仓2中。其中七号胶带机5的功率为功率为18.5kw,八号胶带机6的功率为22kw,九号胶带机21功率为110kw,十号胶带机22的功率为22kw,九号胶带机21头部带二号翻板门,均由一个两位五通双电控的电磁气阀(dc24v,具有记忆功能)控制气缸转换通道,有两个磁性开关反馈三通分料阀通道状态信号,二号翻板门控制方向分别向两条十号胶带机22供料,二号翻板门方向与十号胶带机22互锁。十号胶带机22共两条互锁,每次只运行一条,每条十号胶带机22上方有一台二号卸料小车,每个二号卸料小车头部带有一个气动翻板门,均由一个两位五通双电控的电磁气阀(dc24v,具有记忆功能)控制气缸转换通道,有两个磁性开关反馈三通分料阀通道状态信号,二号卸料小车自带一个小型空压机(空压机功率为1.1kw)。单条十号胶带机22上方有五个限位开关,单个二号卸料小车有五个停车位置,每个位置二号翻板门有两个方向,共十个下料点。

进一步的,二号储仓上料系统包括二号后台计量仓23,二号后台计量仓23连接有四号胶带机19,四号胶带机19连接有五号胶带机17,五号胶带机17依次通过三号卸料小车、三号翻板门连接有六号胶带机7,六号胶带机7通过四号卸料小车与搅拌站骨料储物仓4连接,三号翻板门与机制砂原料储料仓连接;搅拌站骨料储料仓共用输送组件包括与机制砂原料储料仓连接的一号石弧门给料器,一号石弧门给料器连接有十一号胶带机9,十一号胶带机9连接有十二号胶带机8,十二号胶带机8与八号胶带机6连接。

骨料通过码头吊输送至二号后台计量仓23,二号后台计量仓23中的骨料再依次通过四号胶带机19、五号胶带机17、六号胶带机7输送到搅拌站骨料储料仓和机制砂原料储料仓中,到达搅拌站骨料储料仓中的骨料再通过上述方式输送到搅拌站计量仓2中;机制砂原料储料仓中的骨料再进入一号石弧门给料器中,一号石弧门给料器中的骨料再依次通过十一号胶带机9、十二号胶带机8进入八号胶带机6中,再通过八号胶带机6按照上述方式将骨料输送到搅拌站计量仓2中。

其中四号胶带机19功率为75kw,五号胶带机17功率为18.5kw,六号胶带机7功率为11kw,1十一号胶带机9功率为7.5kw,十二号胶带机8功率为15kw,三号卸料小车的移动功率为5.5kw,四号卸料小车移动功率为5.5kw。五号胶带机17的上方有一台三号卸料小车,三号卸料小车头部带有一个气动翻板门,均由一个两位五通双电控的电磁气阀(dc24v,具有记忆功能)控制气缸转换通道,有两个磁性开关反馈三通分料阀通道状态信号,三号卸料小车自带一个小型空压机(空压机功率为1.1kw)。翻板门方向和位置与六号胶带机7位置互锁时,输送骨料至六号胶带机7,骨料至六号胶带机7时,五号胶带机17带有五个限位开关,三号卸料小车共五个停车位置,四个停车位置和六号胶带机7的四个停车位置互锁。三号翻板门方向和位置与六号胶带机7的位置非互锁时,六号胶带机7避开卸料位置,输送骨料至机制砂原料储料仓,五号胶带机17带有五个限位开关,三号卸料小车共五个停车位置,每个位置翻板门有两个方向,共十个下料点。六号胶带机7的上方有一台四号卸料小车,根据限位开关停留四个位置,六号胶带机7受五号胶带机17的三号翻板门骨料,输送至搅拌站骨料储料仓,四号卸料小车根据限位开关停留四个位置。六号胶带机7的四个停车位置和五号胶带机17上的三号卸料小车的四个停车位置互锁。

进一步的,还包括制砂原料过渡仓11,制砂原料过渡仓11连接有二号石弧门给料器,二号石弧门给料器连接有十三号胶带机10,十三号胶带机10连接有制砂楼中转料仓,十二号胶带机8与十三号胶带机10连接。制砂原料过渡仓11中的骨料通过二号石弧门给料器输送到十三号胶带机10中,再通过十三号胶带机10将骨料输送到制砂楼中转料仓中,其中十三号胶带机10的功率为22kw。

通过上述方式最终将骨料输送到搅拌站计量仓2中,再将搅拌站计量仓2中的骨料计量后输送到搅拌站1中,再通过搅拌站1中的设备制成成品混凝土。在此过程中可以极大的减少铲车和人工铺助作业,从而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降低对骨料的输送成本;各种皮带机的设置可以使骨料从上料并输送至搅拌站1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能保证大方量生产时的供料需求,体现了人性化和智能化生产。

进一步的,搅拌站1包括搅拌机24,搅拌机24的下部设有出料斗25,搅拌站1的下部位于出料斗25下方设有出货门26。混凝土的其他原料通过常规方式到达搅拌机24中与骨料混凝,通过搅拌机24制成成品混凝土,成品混凝土再通过出料斗25从漏下,而在搬运成本混凝土的车辆可以直接位于出料斗25下方,这样从出料斗25楼下来的混凝土会直接漏到车辆内,从而可以直接将成品混凝土通过车辆输送到相应的地方,因此操作方便高效。

特别说明:输送系统流程图中的“#”代表“号”。

如上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发明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