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37174发布日期:2020-10-02 10:3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手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脚手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多使用钢管搭设脚手架,以便进行高空作业。脚手架作业面上通常铺设脚手板,以方便施工人员行走以及建筑物料的运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脚手板与脚手架钢管固定处可能会出现脱落的情况,人员在踩踏脚手板时可能会使得脚手板翘起失去平衡,以致人员出现危险。为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减小在高空作业过程中脚手板脱落的现象,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相邻的两个脚手板连接在一起的脚手板连接结构,可以减小脚手板失去平衡或者脱落的现象,提高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脚手板连接结构,通过连接件可以将相邻的两个脚手板连接在一起,且可以将相邻的两个脚手板与其底部的脚手架钢管连接在一起,可以减小脚手板失去平衡或者脱落的现象,提高施工安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脚手板连接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相邻的脚手板a和脚手板b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边缘对称设有限位柱(分别为限位柱a、限位柱b),所述脚手板a上设有与限位柱a相适应的第一限位孔a,所述脚手板b上设有与限位柱b相适应的第一限位孔b。

所述脚手板a的顶部边缘设有若干个与顶板相适应的凹槽a,所述脚手板b的顶部边缘设有若干个与顶板相适应的凹槽b,所述凹槽a和凹槽b的顶侧和外侧均为开口结构,所述顶板可以置于凹槽a和凹槽b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顶板的底部中心设有连接柱,所述脚手板a的边缘设有若干个与连接柱相适应的通槽a,所述脚手板b的边缘设有若干个与连接柱相适应的通槽b,所述通槽a和通槽b的外侧均为开口结构,所述通槽a和通槽b形成的空间供连接柱穿过。

所述连接柱远离顶板的一侧设有底板。

所述底板上设有与限位柱a相适应的第二限位孔a、与限位柱b相适应的第二限位孔b,所述连接柱上螺连螺母,所述螺母位于底板的外侧。

所述连接柱的底部设有箍圈。

所述箍圈包括上箍圈和下箍圈,所述上箍圈设置在连接柱的底部,所述上箍圈和下箍圈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或者上箍圈和下箍圈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顶板为圆形板或椭圆形板或长方形板,相对应的所述凹槽a和凹槽b为半圆形槽或椭圆形槽或长方形槽。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连接件可以将相邻的两个脚手板连接在一起,减小脚手板失去平衡或者脱落的可能,提高施工安全。

2、本发明通过连接柱的底部设有的箍圈,可以将相邻的两个脚手板与其底部的脚手架钢管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减小脚手板失去平衡或者脱落的可能,提高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附图1中i部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3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脚手板a和脚手板b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箍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多个脚手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脚手板a;2、脚手板b;3、连接件;4、顶板;5、限位柱a;6、限位柱b;7、第一限位孔a;8、第一限位孔b;9、凹槽a;10、凹槽b;11、连接柱;12、通槽a;13、通槽b;14、底板;15、第二限位孔a;16、第二限位孔b;17、螺母;18、箍圈;19、钢管;20、上箍圈;21、下箍圈。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一种脚手板连接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相邻的脚手板a1和脚手板b2的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包括顶板4,所述顶板4的底部边缘对称设有限位柱(分别为限位柱a5、限位柱b6),所述脚手板a1上设有与限位柱a5相适应的第一限位孔a7,所述脚手板b2上设有与限位柱b6相适应的第一限位孔b8。脚手板a1和脚手板b2的底部可以设有紧箍,用于将脚手板a1和脚手板b2安装在脚手架的钢管19上,将脚手板a1和脚手板b2平铺在脚手架的钢管19上后,将连接件3上的限位柱a5插入脚手板a1上的第一限位孔a7内,同时将连接件3上的限位柱b6插入脚手板b2上的第一限位孔b8内,此时,通过连接件3可以将相邻的两个脚手板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个脚手板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连接件3,可以减小脚手板失去平衡或者脱落的现象,提高施工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脚手板a1的顶部边缘设有若干个与顶板4相适应的凹槽a9,所述脚手板b2的顶部边缘设有若干个与顶板4相适应的凹槽b10,所述凹槽a9和凹槽b10的顶侧和外侧均为开口结构,所述顶板4可以置于凹槽a9和凹槽b10形成的空间内,优选的,当顶板4置于凹槽a9和凹槽b10形成的空间内时,顶板4的顶面与脚手板的顶面齐平,且脚手板a1和脚手板b2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4的底部中心设有连接柱11,所述脚手板a1的边缘设有若干个与连接柱11相适应的通槽a12,所述脚手板b2的边缘设有若干个与连接柱11相适应的通槽b13,所述通槽a12和通槽b13的外侧均为开口结构,所述通槽a12和通槽b13形成的空间供连接柱11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11远离顶板4的一侧设有底板14,底板14与连接柱11可以螺纹连接,通过顶板4和底板14将脚手板a1、脚手板b2夹在中间,从而将相邻的两个脚手板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个脚手板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连接件3,进一步提高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4上设有与限位柱a5相适应的第二限位孔a15、与限位柱b6相适应的第二限位孔b16,所述连接柱11上螺连螺母17,所述螺母17位于底板14的外侧,此时底板14与连接柱11可以套接或者滑动连接,通过拧紧螺母17可以将脚手板a1、脚手板b2夹在顶板4和底板14中间,从而将相邻的两个脚手板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个脚手板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连接件3。

在脚手板底部是脚手架的钢管19位置处安装连接件3时,可以在所述连接柱11的底部设有箍圈18,通过箍圈18将连接件3安装在脚手架的钢管19上,可以将相邻的两个脚手板与其底部的脚手架钢管19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稳固性。

所述箍圈18包括上箍圈20和下箍圈21,所述上箍圈20设置在连接柱11的底部,所述上箍圈20和下箍圈21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或者上箍圈20和下箍圈21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顶板4为圆形板或椭圆形板或长方形板,相对应的所述凹槽a9和凹槽b10为半圆形槽或椭圆形槽或长方形槽。

如图7所示,在使用本发明时,将脚手板a1和脚手板b2平铺在脚手架的钢管19上后,脚手板a1和脚手板b2的底部设有紧箍安装在脚手架的钢管19上,将连接件3上的限位柱a5插入脚手板a1上的第一限位孔a7内,将连接件3上的限位柱b6插入脚手板b2上的第一限位孔b8内,此时,通过连接件3可以将相邻的两个脚手板连接在一起;将底板14安装在连接柱11上,限位柱a5插入第二限位孔a15、限位柱b6插入第二限位孔b16,然后将螺母17拧紧在连接柱11上,从而将脚手板a1、脚手板b2夹紧在顶板4和底板14中间;对于脚手板底部是脚手架的钢管19位置处安装连接件3时,在所述连接柱11的底部设有箍圈18,通过箍圈18将连接件3安装在脚手架的钢管19上,可以将相邻的两个脚手板与其底部的脚手架钢管19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稳固性,本发明可以减小脚手板失去平衡或者脱落的现象,提高施工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