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循环混凝土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7147发布日期:2020-12-11 20:5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循环混凝土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立式循环混凝土搅拌器。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因混凝土的使用量大且使用范围广,因此对于混凝土的搅拌仅仅依靠人工进行搅拌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混凝土搅拌机的使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需求,同时利用机械进行搅拌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市场上混凝土搅拌机形式多种多样,基本上都是通过搅拌桶或搅拌叶片单方向循环转动,使得混凝土原料之间形成交叉的运动,进而达到物料混合的效果,由于单向循环转动的搅拌桶或搅拌叶片带动原料之间的交叉混合的速度较慢,进而存在混凝土在搅拌桶内搅拌质量差,混合的不均匀、混合程度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立式循环混凝土搅拌器。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桶内混凝土因单向循环转动的搅拌桶或搅拌叶片带动原料之间的交叉混合的速度较慢,而导致交混凝土原料之间混合不均匀、混合程度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循环混凝土搅拌器,包括搅拌桶、螺旋叶片辊、横杆、支撑块、输送筒、电机、一号带轮、二号带轮、一号皮带和转动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桶包括进料桶体、筒状搅拌部和出料桶体;所述出料桶体的上方设置所述筒状搅拌部;所述筒状搅拌部的上方设置所述进料桶体;所述筒状搅拌部内设置所述转动搅拌机构;所述转动搅拌机构用于搅拌搅拌桶内的混凝土;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所述螺旋叶片辊;所述螺旋叶片辊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杆上;所述横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桶体的上部;所述螺旋叶片辊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桶体的下部;所述螺旋叶片辊位于所述进料桶体内的螺旋叶片呈喇叭状;所述螺旋叶片辊外侧套设所述输送筒;所述输送筒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桶体连接;所述输送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桶体连接;所述出料桶体的出料口通过密封插板封闭;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密封插板一侧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所述一号带轮;所述一号带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旋叶片辊的转轴上;所述电机的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桶体的外壁上;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带轮;所述二号带轮与所述一号带轮之间通过所述一号皮带连接。

工作时,将待搅拌的混凝土原料按比例从进料桶体的上方开口注入搅拌桶内,随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二号带轮转动,二号带轮通过一号皮带带动一号带轮转动,一号带轮带动螺旋叶片辊转动,进而转动的螺旋叶片辊带着出料桶体底部的混凝土原料顺着输送筒运输到进料桶体内,过程中上升的混凝土原料之间开始逐渐混合,随后混凝土原料从输送筒靠近出料桶体一端向四周排除并进入筒状搅拌部,运动的转动搅拌机构对筒状搅拌部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进而使得混凝土原料进一步混合,随着出料桶体内的混凝土被螺旋叶片辊不断的被输送至进料桶体内后落入筒状搅拌部,进而从筒状搅拌部内的混凝土落入出料桶体内,进而混凝土顺着漏斗状的出料桶体内壁向螺旋叶片辊运动,进而实现对搅拌桶内的混凝土原料在循环的过程中进行搅拌,进而使得混凝土原料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混合;因为螺旋叶片辊位于进料桶体内的螺旋叶片呈喇叭状,随着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直径不断增大,进而随着螺旋叶片辊上升的混凝土原料受到的离心力不断增大,进而使得原本聚集在一起的同种混凝土原料均匀分散的抛向进料桶体内并落入筒状搅拌部内,进而使得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的混合;当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后,将运输混凝土的的小车放置在出料桶体下方的出口处,随后抽出密封插板并控制电机反转,进而使得螺旋叶片辊反转,进而混凝土顺着螺旋叶片辊被排除搅拌桶内,进而实现将混凝土快速的排除。

优选的,所述转动搅拌机构包括一号转桶、二号转桶、三号转桶、支撑轴承、齿圈、一号转动轴、二号转动轴、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三号齿轮、四号齿轮、三号带轮、二号皮带和密封圈;所述出料桶体的上方设置所述一号转桶;所述一号转桶的上方设置所述二号转桶、所述二号转桶的上方设置所述三号转桶;所述一号转桶与所述二号转桶之间和所述二号转桶与所述三号转桶之间均通过所述密封圈连接;所述一号转桶、所述二号转桶和所述三号转桶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螺旋间隔设置螺旋搅拌板;所述一号转桶和所述三号转桶与所述二号转桶内壁上的所述螺旋搅拌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一号转桶、所述二号转桶和所述三号转桶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一组所述支撑轴承和所述齿圈;所述筒状搅拌部对应所述支撑轴承的位置处设置凸台;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转桶的外壁上;所述支撑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凸台上;所述一号转动轴和所述二号转动轴贯穿所述凸台和所述出料桶体;所述二号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凸台和所述出料桶体上;所述二号转动轴上对应所述二号转桶上所述齿圈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齿轮;所述二号转动轴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齿轮;所述一号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凸台和所述出料桶体上;所述一号转动轴上对应所述一号转桶和所述二号转桶上所述齿圈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三号齿轮;所述一号转动轴对应所述二号齿轮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四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与所述四号齿轮啮合传动;所述一号转动轴靠近所述电机一端固定连接三号带轮;所述三号带轮与所述二号带轮通过所述二号皮带传动;所述一号转桶靠近所述出料桶体的一端与所述出料桶体转动连接;所述三号转桶靠近所述进料桶体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桶体转动连接。

工作时,电机带动二号带轮转动,进而二号带轮通过二号皮带带动三号带轮转动,进而三号带轮带动一号转动轴转动,进而一号转动轴带动三号齿轮和四号齿轮转动,进而三号齿轮带动齿圈转动,进而齿圈带动一号转桶和三号转动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搅拌板转动,同时,四号齿轮带动二号齿轮转动,进而二号齿轮带动二号转动轴转动,进而二号转动轴带动一号齿轮转动,进而一号齿轮带动齿圈转动,进而齿圈带动二号转桶转动,进而实现了对筒状搅拌部内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搅拌,进而提高了混凝土原料参与运动的次数,进而加快了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的速度,进而提高了混凝土搅拌的效率;因为二号齿轮与四号齿轮啮合传动,进而一号转桶和三号转桶与二号转桶的旋转方向相反,进而增加了混凝土原料运动轨迹的交叉频率,进而增加了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的程度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搅拌的效率;又因为一号转桶和三号转桶与二号转桶内壁上设置的螺旋搅拌板的螺旋方向相反,进而螺旋搅拌板上的混凝土沿筒状搅拌部轴线方向上的运动方向一致,进而避免在搅拌的过程中混凝土在筒状搅拌部内分布不均匀,进而保证了混凝土原料之间的充分混合。

优选的,所述输送筒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桶体之间通过一号弹簧连接;所述一号弹簧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一号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筒的外壁上;所述一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桶体的内壁上;所述输送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桶体之间通过二号弹簧连接;所述二号弹簧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二号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筒的外壁上;所述二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桶体的内壁上。

工作时,输送筒的一端与进料桶体之间通过一号弹簧连接,输送筒的另一端与出料桶体之间通过二号弹簧连接,进而防止混凝土原料跟随螺旋叶片辊在输送筒内运动时较大颗粒原料卡在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之间,进而避免造成螺旋叶片辊和输送筒的损坏,进而提高了螺旋叶片辊和输送筒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了混凝土输送的连续性,进而提高了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的的程度;混凝土跟随螺旋叶片辊在输送筒内运动时,较大颗粒的混凝土原料在输送的过程中不同的撞击输送筒,进而输送筒产生振动,进而防止混凝土粘附在输送筒上,进而减小了输送筒的输送阻力,进而提高了混凝土由出料桶体输送到进料桶体的顺畅性;同时,振动的输送筒将较大颗粒的混凝土原料弹离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之间的间隙,进一步防止较大颗粒原料卡在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之间。

优选的,所述输送筒靠近所述出料桶体一端的端面上均匀间隔设置凸起;所述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的外沿处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上;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输送筒靠近所述出料桶体一端的端面下方。

工作时,连接杆跟随螺旋叶片辊做圆周运动,连接杆与输送筒的端面留有间距,转动的连接杆接触并挤压输送筒靠近出料桶体一端的端面上的凸起,进而使得弹簧的变形量增加,当连接杆离开凸起后,在弹簧的弹离作用下使得输送筒的振动幅度增大,进而防止混凝土粘附在输送筒上,进而减小了输送筒的输送阻力,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由出料桶体输送到进料桶体的顺畅性;同时,振动的输送筒将较大颗粒的混凝土原料弹离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之间的间隙,进而防止较大颗粒原料卡在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之间。

优选的,所述输送筒靠近所述出料桶体一侧设置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为喇叭状;所述导流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筒上;所述导流筒为弹性材质制得。

工作时,通过在输送筒靠近出料桶体一侧设置导流筒,进而使得混凝土沿着喇叭状的导流筒向外运动,进而防止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上的混凝土从输送筒的外壁直接下落,进而保证了从输送筒排除的混凝土落在螺旋搅拌板上,进而使得混凝土经过螺旋搅拌板层层搅拌,进而提高了混凝土原料的混合程度;因为导流筒为弹性材质制得,进而避免了因输送筒振动带动导流筒与螺旋叶片辊碰撞而造成导流筒和螺旋叶片辊的损坏,同时避免了较大颗粒的混凝土原料卡在导流筒与与螺旋叶片辊之间,进而提高了混凝土排除的顺畅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一号转桶、所述二号转桶和所述三号转桶上距离所述出料桶体较远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内径大于距离所述出料桶体较近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径;所述二号转桶上距离所述出料桶体较近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内径大于所述一号转桶距离所述出料桶体较远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径;所述三号转桶上距离所述出料桶体较近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内径大于所述二号转桶距离所述出料桶体较远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径。

工作时,通过圆锥滚子轴承对一号转桶、二号转桶和三号转桶进行支撑,并且一号转桶、二号转桶和三号转桶上距离出料桶体较远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内径大于距离出料桶体较近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径,同时二号转桶上距离出料桶体较近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内径大于一号转桶距离出料桶体较远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径,三号转桶上距离出料桶体较近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内径大于二号转桶距离出料桶体较远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径,进而在对一号转桶、二号转桶和三号转桶顺序安装时,其上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与之不对应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互不干涉,进而便于一号转桶、二号转桶和三号转桶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分为密封内圈和密封外圈;所述密封内圈的上端厚度小于下端厚度;所述密封外圈的上端厚度大于下端厚度;所述一号转桶与所述二号转桶之间的所述密封圈的所述密封内圈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二号转桶上;所述密封内圈的下端端面距离所述一号转桶的上顶面留有0.5mm-1mm间隙;所述一号转桶与所述二号转桶之间的所述密封圈的所述密封外圈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转桶上;所述密封外圈的上端端面距离所述二号转桶的下底面留有0.5mm-1mm间隙;所述二号转桶与所述三号转桶之间的所述密封圈的所述密封内圈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三号转桶上;所述密封内圈的下端端面距离所述二号转桶的上顶面留有0.5mm-1mm间隙;所述二号转桶与所述三号转桶之间的所述密封圈的所述密封外圈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二号转桶上;所述密封外圈的上端端面距离所述三号转桶的下底面留有0.5mm-1mm间隙。

工作时,筒状搅拌部内的混凝土挤压密封内圈,秘方内圈的下端发生弯曲变形,进而密封内圈的下端端面与一号转桶、二号转桶的上顶面接触,进而实现一号转桶与二号转桶、二号转桶与三号转桶之间的密封;当密封内圈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密封内圈的下端端面与一号转桶、二号转桶的上顶面接触面增大,进而增加了一号转桶与二号转桶、二号转桶与三号转桶之间的密封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将待搅拌的混凝土原料按比例从进料桶体的上方开口注入搅拌桶内,随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二号带轮转动,二号带轮通过一号皮带带动一号带轮转动,一号带轮带动螺旋叶片辊转动,进而转动的螺旋叶片辊带着出料桶体底部的混凝土原料顺着输送筒运输到进料桶体内,过程中上升的混凝土原料之间开始逐渐混合,随后混凝土原料从输送筒靠近出料桶体一端向四周排除并进入筒状搅拌部,运动的转动搅拌机构对筒状搅拌部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进而使得混凝土原料进一步混合,随着出料桶体内的混凝土被螺旋叶片辊不断的被输送至进料桶体内后落入筒状搅拌部,进而从筒状搅拌部内的混凝土落入出料桶体内,进而混凝土顺着漏斗状的出料桶体内壁向螺旋叶片辊运动,进而实现对搅拌桶内的混凝土原料在循环的过程中进行搅拌,进而使得混凝土原料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混合;因为螺旋叶片辊位于进料桶体内的螺旋叶片呈喇叭状,随着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直径不断增大,进而随着螺旋叶片辊上升的混凝土原料受到的离心力不断增大,进而使得原本聚集在一起的同种混凝土原料均匀分散的抛向进料桶体内并落入筒状搅拌部内,进而使得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的混合。

2.本发明中电机带动二号带轮转动,进而二号带轮通过二号皮带带动三号带轮转动,进而三号带轮带动一号转动轴转动,进而一号转动轴带动三号齿轮和四号齿轮转动,进而三号齿轮带动齿圈转动,进而齿圈带动一号转桶和三号转动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搅拌板转动,同时,四号齿轮带动二号齿轮转动,进而二号齿轮带动二号转动轴转动,进而二号转动轴带动一号齿轮转动,进而一号齿轮带动齿圈转动,进而齿圈带动二号转桶转动,进而实现了对筒状搅拌部内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搅拌,进而提高了混凝土原料参与运动的次数,进而加快了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的速度,进而提高了混凝土搅拌的效率;因为二号齿轮与四号齿轮啮合传动,进而一号转桶和三号转桶与二号转桶的旋转方向相反,进而增加了混凝土原料运动轨迹的交叉频率,进而增加了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的程度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搅拌的效率;又因为一号转桶和三号转桶与二号转桶内壁上设置的螺旋搅拌板的螺旋方向相反,进而螺旋搅拌板上的混凝土沿筒状搅拌部轴线方向上的运动方向一致,进而避免在搅拌的过程中混凝土在筒状搅拌部内分布不均匀,进而保证了混凝土原料之间的充分混合。

3.本发明中输送筒的一端与进料桶体之间通过一号弹簧连接,输送筒的另一端与出料桶体之间通过二号弹簧连接,进而防止混凝土原料跟随螺旋叶片辊在输送筒内运动时较大颗粒原料卡在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之间,进而避免造成螺旋叶片辊和输送筒的损坏,进而提高了螺旋叶片辊和输送筒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了混凝土输送的连续性,进而提高了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的的程度;混凝土跟随螺旋叶片辊在输送筒内运动时,较大颗粒的混凝土原料在输送的过程中不同的撞击输送筒,进而输送筒产生振动,进而防止混凝土粘附在输送筒上,进而减小了输送筒的输送阻力,进而提高了混凝土由出料桶体输送到进料桶体的顺畅性;同时,振动的输送筒将较大颗粒的混凝土原料弹离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之间的间隙,进一步防止较大颗粒原料卡在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之间。

4.本发明中连接杆跟随螺旋叶片辊做圆周运动,连接杆与输送筒的端面留有间距,转动的连接杆接触并挤压输送筒靠近出料桶体一端的端面上的凸起,进而使得弹簧的变形量增加,当连接杆离开凸起后,在弹簧的弹离作用下使得输送筒的振动幅度增大,进而防止混凝土粘附在输送筒上,进而减小了输送筒的输送阻力,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由出料桶体输送到进料桶体的顺畅性;同时,振动的输送筒将较大颗粒的混凝土原料弹离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之间的间隙,进而防止较大颗粒原料卡在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之间。

5.本发明中通过在输送筒靠近出料桶体一侧设置导流筒,进而使得混凝土沿着喇叭状的导流筒向外运动,进而防止螺旋叶片辊的螺旋叶片上的混凝土从输送筒的外壁直接下落,进而保证了从输送筒排除的混凝土落在螺旋搅拌板上,进而使得混凝土经过螺旋搅拌板层层搅拌,进而提高了混凝土原料的混合程度;因为导流筒为弹性材质制得,进而避免了因输送筒振动带动导流筒与螺旋叶片辊碰撞而造成导流筒和螺旋叶片辊的损坏,同时避免了较大颗粒的混凝土原料卡在导流筒与与螺旋叶片辊之间,进而提高了混凝土排除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混凝土搅拌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混凝土搅拌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混凝土搅拌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中一号转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搅拌桶1、进料桶体11、筒状搅拌部12、凸台121、出料桶体13、密封插板14、螺旋叶片辊2、横杆21、支撑块22、凹槽221、输送筒3、凸起31、电机4、一号带轮41、二号带轮42、一号皮带43、转动搅拌机构5、一号转桶50、二号转桶51、三号转桶52、支撑轴承53、圆锥滚子轴承530、齿圈54、一号转动轴55、二号转动轴56、一号齿轮57、二号齿轮58、三号齿轮59、四号齿轮60、三号带轮61、二号皮带62、密封圈63、密封内圈630、密封外圈631、螺旋搅拌板64、一号弹簧7、二号弹簧71、连接杆72、导流筒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立式循环混凝土搅拌器,包括搅拌桶1、螺旋叶片辊2、横杆21、支撑块22、输送筒3、电机4、一号带轮41、二号带轮42、一号皮带43和转动搅拌机构5;所述搅拌桶1包括进料桶体11、筒状搅拌部12和出料桶体13;所述出料桶体13的上方设置所述筒状搅拌部12;所述筒状搅拌部12的上方设置所述进料桶体11;所述筒状搅拌部12内设置所述转动搅拌机构5;所述转动搅拌机构5用于搅拌搅拌桶1内的混凝土;所述搅拌桶1内设置所述螺旋叶片辊2;所述螺旋叶片辊2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杆21上;所述横杆21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桶体11的上部;所述螺旋叶片辊2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块22上;所述支撑块22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桶体13的下部;所述螺旋叶片辊2位于所述进料桶体11内的螺旋叶片呈喇叭状;所述螺旋叶片辊2外侧套设所述输送筒3;所述输送筒3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桶体11连接;所述输送筒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桶体13连接;所述出料桶体13的出料口通过密封插板14封闭;所述支撑块22靠近所述密封插板14一侧设置凹槽221;所述凹槽221内设置所述一号带轮41;所述一号带轮41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旋叶片辊2的转轴上;所述电机4的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桶体13的外壁上;所述电机4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带轮42;所述二号带轮42与所述一号带轮41之间通过所述一号皮带43连接。

工作时,将待搅拌的混凝土原料按比例从进料桶体11的上方开口注入搅拌桶1内,随后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二号带轮42转动,二号带轮42通过一号皮带43带动一号带轮41转动,一号带轮41带动螺旋叶片辊2转动,进而转动的螺旋叶片辊2带着出料桶体13底部的混凝土原料顺着输送筒3运输到进料桶体11内,过程中上升的混凝土原料之间开始逐渐混合,随后混凝土原料从输送筒3靠近出料桶体13一端向四周排除并进入筒状搅拌部12,运动的转动搅拌机构5对筒状搅拌部12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进而使得混凝土原料进一步混合,随着出料桶体13内的混凝土被螺旋叶片辊2不断的被输送至进料桶体11内后落入筒状搅拌部12,进而从筒状搅拌部12内的混凝土落入出料桶体13内,进而混凝土顺着漏斗状的出料桶体13内壁向螺旋叶片辊2运动,进而实现对搅拌桶1内的混凝土原料在循环的过程中进行搅拌,进而使得混凝土原料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混合;因为螺旋叶片辊2位于进料桶体11内的螺旋叶片呈喇叭状,随着螺旋叶片辊2的螺旋叶片直径不断增大,进而随着螺旋叶片辊2上升的混凝土原料受到的离心力不断增大,进而使得原本聚集在一起的同种混凝土原料均匀分散的抛向进料桶体11内并落入筒状搅拌部12内,进而使得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的混合;当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后,将运输混凝土的的小车放置在出料桶体13下方的出口处,随后抽出密封插板14并控制电机4反转,进而使得螺旋叶片辊2反转,进而混凝土顺着螺旋叶片辊2被排除搅拌桶1内,进而实现将混凝土快速的排除。

如图2、图3、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转动搅拌机构5包括一号转桶50、二号转桶51、三号转桶52、支撑轴承53、齿圈54、一号转动轴55、二号转动轴56、一号齿轮57、二号齿轮58、三号齿轮59、四号齿轮60、三号带轮61、二号皮带62和密封圈63;所述出料桶体13的上方设置所述一号转桶50;所述一号转桶50的上方设置所述二号转桶51、所述二号转桶51的上方设置所述三号转桶52;所述一号转桶50与所述二号转桶51之间和所述二号转桶51与所述三号转桶52之间均通过所述密封圈63连接;所述一号转桶50、所述二号转桶51和所述三号转桶52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螺旋间隔设置螺旋搅拌板64;所述一号转桶50和所述三号转桶52与所述二号转桶51内壁上的所述螺旋搅拌板64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一号转桶50、所述二号转桶51和所述三号转桶5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一组所述支撑轴承53和所述齿圈54;所述筒状搅拌部12对应所述支撑轴承53的位置处设置凸台121;所述支撑轴承53的内圈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转桶50的外壁上;所述支撑轴承53的外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凸台121上;所述一号转动轴55和所述二号转动轴56贯穿所述凸台121和所述出料桶体13;所述二号转动轴56转动连接在所述凸台121和所述出料桶体13上;所述二号转动轴56上对应所述二号转桶51上所述齿圈54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齿轮57;所述二号转动轴56靠近所述电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齿轮58;所述一号转动轴55转动连接在所述凸台121和所述出料桶体13上;所述一号转动轴55上对应所述一号转桶50和所述二号转桶51上所述齿圈54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三号齿轮59;所述一号转动轴55对应所述二号齿轮58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四号齿轮60;所述二号齿轮58与所述四号齿轮60啮合传动;所述一号转动轴55靠近所述电机4一端固定连接三号带轮61;所述三号带轮61与所述二号带轮42通过所述二号皮带62传动;所述一号转桶50靠近所述出料桶体13的一端与所述出料桶体13转动连接;所述三号转桶52靠近所述进料桶体11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桶体11转动连接。

工作时,电机4带动二号带轮42转动,进而二号带轮42通过二号皮带62带动三号带轮61转动,进而三号带轮61带动一号转动轴55转动,进而一号转动轴55带动三号齿轮59和四号齿轮60转动,进而三号齿轮59带动齿圈54转动,进而齿圈54带动一号转桶50和三号转动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搅拌板64转动,同时,四号齿轮60带动二号齿轮58转动,进而二号齿轮58带动二号转动轴56转动,进而二号转动轴56带动一号齿轮57转动,进而一号齿轮57带动齿圈54转动,进而齿圈54带动二号转桶51转动,进而实现了对筒状搅拌部12内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搅拌,进而提高了混凝土原料参与运动的次数,进而加快了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的速度,进而提高了混凝土搅拌的效率;因为二号齿轮58与四号齿轮60啮合传动,进而一号转桶50和三号转桶52与二号转桶51的旋转方向相反,进而增加了混凝土原料运动轨迹的交叉频率,进而增加了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的程度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搅拌的效率;又因为一号转桶50和三号转桶52与二号转桶51内壁上设置的螺旋搅拌板64的螺旋方向相反,进而螺旋搅拌板64上的混凝土沿筒状搅拌部12轴线方向上的运动方向一致,进而避免在搅拌的过程中混凝土在筒状搅拌部12内分布不均匀,进而保证了混凝土原料之间的充分混合。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输送筒3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桶体11之间通过一号弹簧7连接;所述一号弹簧7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一号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筒3的外壁上;所述一号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桶体11的内壁上;所述输送筒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桶体13之间通过二号弹簧71连接;所述二号弹簧71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二号弹簧7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筒3的外壁上;所述二号弹簧7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桶体13的内壁上。

工作时,输送筒3的一端与进料桶体11之间通过一号弹簧7连接,输送筒3的另一端与出料桶体13之间通过二号弹簧71连接,进而防止混凝土原料跟随螺旋叶片辊2在输送筒3内运动时较大颗粒原料卡在螺旋叶片辊2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3之间,进而避免造成螺旋叶片辊2和输送筒3的损坏,进而提高了螺旋叶片辊2和输送筒3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了混凝土输送的连续性,进而提高了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的的程度;混凝土跟随螺旋叶片辊2在输送筒3内运动时,较大颗粒的混凝土原料在输送的过程中不同的撞击输送筒3,进而输送筒3产生振动,进而防止混凝土粘附在输送筒3上,进而减小了输送筒3的输送阻力,进而提高了混凝土由出料桶体13输送到进料桶体11的顺畅性;同时,振动的输送筒3将较大颗粒的混凝土原料弹离螺旋叶片辊2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3之间的间隙,进一步防止较大颗粒原料卡在螺旋叶片辊2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3之间。

如图9所示,所述输送筒3靠近所述出料桶体13一端的端面上均匀间隔设置凸起31;所述螺旋叶片辊2的螺旋叶片的外沿处设置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旋叶片辊2的螺旋叶片上;所述连接杆72位于所述输送筒3靠近所述出料桶体13一端的端面下方。

工作时,连接杆72跟随螺旋叶片辊2做圆周运动,连接杆72与输送筒3的端面留有间距,转动的连接杆72接触并挤压输送筒3靠近出料桶体13一端的端面上的凸起31,进而使得弹簧的变形量增加,当连接杆72离开凸起31后,在弹簧的弹离作用下使得输送筒3的振动幅度增大,进而防止混凝土粘附在输送筒3上,进而减小了输送筒3的输送阻力,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由出料桶体13输送到进料桶体11的顺畅性;同时,振动的输送筒3将较大颗粒的混凝土原料弹离螺旋叶片辊2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3之间的间隙,进而防止较大颗粒原料卡在螺旋叶片辊2的螺旋叶片与输送筒3之间。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输送筒3靠近所述出料桶体13一侧设置导流筒73;所述导流筒73为喇叭状;所述导流筒7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筒3上;所述导流筒73为弹性材质制得。

工作时,通过在输送筒3靠近出料桶体13一侧设置导流筒73,进而使得混凝土沿着喇叭状的导流筒73向外运动,进而防止螺旋叶片辊2的螺旋叶片上的混凝土从输送筒3的外壁直接下落,进而保证了从输送筒3排除的混凝土落在螺旋搅拌板64上,进而使得混凝土经过螺旋搅拌板64层层搅拌,进而提高了混凝土原料的混合程度;因为导流筒73为弹性材质制得,进而避免了因输送筒3振动带动导流筒73与螺旋叶片辊2碰撞而造成导流筒73和螺旋叶片辊2的损坏,同时避免了较大颗粒的混凝土原料卡在导流筒73与与螺旋叶片辊2之间,进而提高了混凝土排除的顺畅性。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所述支撑轴承53为圆锥滚子轴承530;所述一号转桶50、所述二号转桶51和所述三号转桶52上距离所述出料桶体13较远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外圈内径大于距离所述出料桶体13较近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内圈外径;所述二号转桶51上距离所述出料桶体13较近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外圈内径大于所述一号转桶50距离所述出料桶体13较远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内圈外径;所述三号转桶52上距离所述出料桶体13较近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外圈内径大于所述二号转桶51距离所述出料桶体13较远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内圈外径。

工作时,通过圆锥滚子轴承530对一号转桶50、二号转桶51和三号转桶52进行支撑,并且一号转桶50、二号转桶51和三号转桶52上距离出料桶体13较远的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外圈内径大于距离出料桶体13较近的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内圈外径,同时二号转桶51上距离出料桶体13较近的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外圈内径大于一号转桶50距离出料桶体13较远的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内圈外径,三号转桶52上距离出料桶体13较近的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外圈内径大于二号转桶51距离出料桶体13较远的所述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内圈外径,进而在对一号转桶50、二号转桶51和三号转桶52顺序安装时,其上的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内圈与之不对应的圆锥滚子轴承530的外圈互不干涉,进而便于一号转桶50、二号转桶51和三号转桶52的安装。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密封圈63分为密封内圈630和密封外圈631;所述密封内圈630的上端厚度小于下端厚度;所述密封外圈631的上端厚度大于下端厚度;所述一号转桶50与所述二号转桶51之间的所述密封圈63的所述密封内圈630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二号转桶51上;所述密封内圈630的下端端面距离所述一号转桶50的上顶面留有0.5mm-1mm间隙;所述一号转桶50与所述二号转桶51之间的所述密封圈63的所述密封外圈63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转桶50上;所述密封外圈631的上端端面距离所述二号转桶51的下底面留有0.5mm-1mm间隙;所述二号转桶51与所述三号转桶52之间的所述密封圈63的所述密封内圈630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三号转桶52上;所述密封内圈630的下端端面距离所述二号转桶51的上顶面留有0.5mm-1mm间隙;所述二号转桶51与所述三号转桶52之间的所述密封圈63的所述密封外圈63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二号转桶51上;所述密封外圈631的上端端面距离所述三号转桶52的下底面留有0.5mm-1mm间隙。

工作时,筒状搅拌部12内的混凝土挤压密封内圈630,秘方内圈的下端发生弯曲变形,进而密封内圈630的下端端面与一号转桶50、二号转桶51的上顶面接触,进而实现一号转桶50与二号转桶51、二号转桶51与三号转桶52之间的密封;当密封内圈630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密封内圈630的下端端面与一号转桶50、二号转桶51的上顶面接触面增大,进而增加了一号转桶50与二号转桶51、二号转桶51与三号转桶52之间的密封效果。

工作时,将待搅拌的混凝土原料按比例从进料桶体11的上方开口注入搅拌桶1内,随后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二号带轮42转动,二号带轮42通过一号皮带43带动一号带轮41转动,一号带轮41带动螺旋叶片辊2转动,进而转动的螺旋叶片辊2带着出料桶体13底部的混凝土原料顺着输送筒3运输到进料桶体11内,过程中上升的混凝土原料之间开始逐渐混合,随后混凝土原料从输送筒3靠近出料桶体13一端向四周排除并进入筒状搅拌部12,运动的转动搅拌机构5对筒状搅拌部12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进而使得混凝土原料进一步混合,随着出料桶体13内的混凝土被螺旋叶片辊2不断的被输送至进料桶体11内后落入筒状搅拌部12,进而从筒状搅拌部12内的混凝土落入出料桶体13内,进而混凝土顺着漏斗状的出料桶体13内壁向螺旋叶片辊2运动,进而实现对搅拌桶1内的混凝土原料在循环的过程中进行搅拌,进而使得混凝土原料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混合;因为螺旋叶片辊2位于进料桶体11内的螺旋叶片呈喇叭状,随着螺旋叶片辊2的螺旋叶片直径不断增大,进而随着螺旋叶片辊2上升的混凝土原料受到的离心力不断增大,进而使得原本聚集在一起的同种混凝土原料均匀分散的抛向进料桶体11内并落入筒状搅拌部12内,进而使得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的混合;当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后,将运输混凝土的的小车放置在出料桶体13下方的出口处,随后抽出密封插板14并控制电机4反转,进而使得螺旋叶片辊2反转,进而混凝土顺着螺旋叶片辊2被排除搅拌桶1内,进而实现将混凝土快速的排除。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