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隔涂胶式瓷砖翻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58656发布日期:2021-01-15 13:5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隔涂胶式瓷砖翻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隔涂胶式瓷砖翻新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分为:(1)无机材料,它包括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天然石材、烧土制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盐制品等)。(2)有机材料,它包括植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涂料、粘胶剂)和沥青材料。(3)复合材料,它包括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一般由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而成。

目前现有一种液体瓷砖,现有技术中在翻新厨房或卫生间时,因为不一定能够立即购买到与原瓷砖花纹相同的瓷砖,而且整体替换新瓷砖花费高昂,因此将旧瓷砖翻新是常用的方法,一般的翻新方式完全依靠人工涂刷液体瓷砖,在涂刷时,相邻的两个涂刷区域互相紧贴,在涂刷第二涂刷区域时,刷子的刷毛会接触到第一涂刷区域的边缘,使其产生一道刷痕,液体瓷砖流动性极差,无法依靠自身的流动来修补痕迹,如果不经任何处理,最终形成的翻新瓷砖表面会留下痕迹,影响其美观和实用性,瓷砖拆下后瓷砖边角会携带有部分装饰填料,导致旧瓷砖的四个侧面并不平整,不便于进行后续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间隔涂胶式瓷砖翻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翻新厨房或卫生间时,因为不一定能够立即购买到与原瓷砖花纹相同的瓷砖,而且整体替换新瓷砖花费高昂,因此将旧瓷砖翻新是常用的方法,一般的翻新方式完全依靠人工涂刷液体瓷砖,在涂刷时,相邻的两个涂刷区域互相紧贴,在涂刷第二涂刷区域时,刷子的刷毛会接触到第一涂刷区域的边缘,使其产生一道刷痕,液体瓷砖流动性极差,无法依靠自身的流动来修补痕迹,如果不经任何处理,最终形成的翻新瓷砖表面会留下痕迹,影响其美观和实用性,瓷砖拆下后瓷砖边角会携带有部分装饰填料,导致旧瓷砖的四个侧面并不平整,不便于进行后续使用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间隔涂胶式瓷砖翻新装置。

技术方案为:一种间隔涂胶式瓷砖翻新装置,包括有机床主板、支脚架、第一架高板、第二架高板、集合顶板、固定传送机构、平边机构、间隔涂胶机构、补胶机构和运行控制屏;机床主板下方与支脚架进行焊接;机床主板上方一侧与第一架高板相连接,并且机床主板上方另一侧与第二架高板相连接;第一架高板上方与集合顶板相连接;集合顶板下方与第二架高板相连接;第二架高板与运行控制屏相连接;机床主板上方与固定传送机构相连接;固定传送机构上方与集合顶板相连接;机床主板上方与平边机构相连接;平边机构上方与补胶机构相连接;补胶机构与集合顶板相连接;补胶机构与间隔涂胶机构相连接;间隔涂胶机构与机床主板相连接;间隔涂胶机构与集合顶板相连接。

固定传送机构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座、第一电动升降柱、第一电动转盘、承载夹板、下压夹板、第二电动转盘和第二电动升降柱;第一电动滑轨与第一电动滑座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座上方与第一电动升降柱相连接;第一电动升降柱上方与第一电动转盘相连接;第一电动转盘上方与承载夹板相连接;承载夹板上方设置有下压夹板;下压夹板上方与第二电动转盘相连接;第二电动转盘上方与第二电动升降柱相连接;第二电动升降柱上方与集合顶板相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下方与机床主板相连接。

平边机构包括有第一集合板、第一安装架板、第一电动推杆、滑槽连接板、t型滑块、集合滑柱、第一传动轮、打磨盘、第二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齿杆、第一架高柱、第一斜齿轮、长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一转轴杆、第二架高柱、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二转轴杆、第一控制转盘、第一联动凸柱、第一中空联动杆、扇形齿轮、t形滑槽板、正位簧杆和第三平齿轮;第一集合板上方与第一安装架板相连接;第一安装架板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与滑槽连接板相连接;滑槽连接板与t型滑块进行滑动连接;t型滑块与集合滑柱相连接;集合滑柱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轴心与打磨盘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与集合滑柱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轴心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三平齿轮与集合滑柱相连接;集合滑柱与第一齿杆相连接;第一集合板上方与第一架高柱相连接;第一架高柱与第一斜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斜齿轮轴心与长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斜齿轮下方与第二斜齿轮进行啮合;第二斜齿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一转轴杆与第二架高柱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三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轴心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二架高柱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杆与第一控制转盘进行固接;第一控制转盘与第一联动凸柱进行固接;第一联动凸柱外表面与第一中空联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中空联动杆下方与扇形齿轮相连接;扇形齿轮与第二架高柱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集合板上方与t形滑槽板相连接;t形滑槽板内侧与集合滑柱进行滑动连接;t形滑槽板上方设置有正位簧杆;第一集合板下方与机床主板相连接;第四传动轮上方与补胶机构相连接。

间隔涂胶机构包括有第三电动转盘、第一连接架、第二集合板、第一承载l形板、第二承载l形板、第二齿杆、衔接滑套、长柱刷、第一喷胶管头、复位电动推杆、第二联动凸柱、第二电动滑轨、微型蓄电池、集合转盘、第三转轴杆、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一平齿轮、安装竖板、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二平齿轮、第十传动轮、传动齿轮和承接滑动板;第三电动转盘下方与第一连接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连接架下方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二集合板下方依次与第一承载l形板和第二承载l形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承载l形板内侧与承接滑动板进行滑动连接;承接滑动板与第二承载l形板进行滑动连接;承接滑动板下方与第二齿杆相连接;承接滑动板外表面与衔接滑套进行滑动连接;衔接滑套下方与长柱刷相连接;长柱刷与第一喷胶管头相连接;承接滑动板与复位电动推杆相连接;复位电动推杆与第二承载l形板相连接;衔接滑套上方与第二联动凸柱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联动凸柱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与集合转盘相连接;集合转盘与微型蓄电池相连接;微型蓄电池与第二电动滑轨相连接;集合转盘上方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三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二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轴杆上方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与第二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二集合板后侧设置有安装竖板;安装竖板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轴心与第八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轴心与安装竖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轴心与安装竖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下方轴心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轴心与安装竖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轴心与传动齿轮进行固接;安装竖板下方与机床主板相连接;第三电动转盘上方与集合顶板相连接;第十传动轮与补胶机构相连接;。

补胶机构包括有动力电机、第十一传动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四转轴杆、第十二传动轮、第十三传动轮、第一轴架柱、滑动框条、第二安装架板、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移动控制柱、限位滑块、安装块、第二喷胶管头和第三安装架板;动力电机输出轴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轴心与第四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四转轴杆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轴心与第一轴架柱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架柱下方与滑动框条相连接;滑动框条一侧与第二安装架板相连接,并且滑动框条另一侧与第三安装架板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轴心与第一联动杆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联动杆与移动控制柱进行转动连接;移动控制柱下方与限位滑块相连接;限位滑块与滑动框条进行滑动连接;限位滑块下方与安装块相连接;安装块与第二喷胶管头相连接;第三安装架板上方与集合顶板相连接;第二安装架板上方与集合顶板相连接;动力电机下方与集合顶板相连接;第五锥齿轮下方与集合顶板相连接;第四转轴杆与集合顶板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下方与第四传动轮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与第十传动轮相连接。

承载夹板顶部设置有橡胶块。

传动齿轮侧面部分设置的齿占侧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正位簧杆设置有前后两组,以t形滑槽板前后方向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第二喷胶管头设置有前后两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翻新厨房或卫生间时,因为不一定能够立即购买到与原瓷砖花纹相同的瓷砖,而且整体替换新瓷砖花费高昂,因此将旧瓷砖翻新是常用的方法,一般的翻新方式完全依靠人工涂刷液体瓷砖,在涂刷时,相邻的两个涂刷区域互相紧贴,在涂刷第二涂刷区域时,刷子的刷毛会接触到第一涂刷区域的边缘,使其产生一道刷痕,液体瓷砖流动性极差,无法依靠自身的流动来修补痕迹,如果不经任何处理,最终形成的翻新瓷砖表面会留下痕迹,影响其美观和实用性,瓷砖拆下后瓷砖边角会携带有部分装饰填料,导致旧瓷砖的四个侧面并不平整,不便于进行后续使用的问题。

设计了固定传送机构,平边机构,间隔涂胶机构和补胶机构,在使用时首先固定传送机构将瓷砖固定,然后平边机构对旧瓷砖的四条边进行打磨修平,将旧瓷砖四个边的装饰填料进行修平处理,然后固定传送机构将旧瓷砖运送至间隔涂胶机构下方,然后间隔涂胶机构对旧瓷砖反面进行间隔涂胶,涂胶完成,固定传送机构将旧瓷砖运送至补胶机构下方,补胶机构将间隔涂胶后剩余的间隔部分没有胶的位置进行补胶操作。

实现了对瓷砖的自动侧面整平,防止翻新时无法对瓷砖进行水平固定,同时简化了最终的安装工作,同时还能够进行间隔式涂胶,防止刷子对已经完成涂刷的胶层产生干扰,保持了胶层平面的完整性,最后对相邻胶层的间隙进行补充填胶,使瓷砖表面一次性成型平整而光滑的胶层,防止多次返工补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固定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平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间隔涂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补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t形滑槽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机床主板,2:支脚架,3:第一架高板,4:第二架高板,5:集合顶板,6:固定传送机构,7:平边机构,8:间隔涂胶机构,9:补胶机构,10:运行控制屏,601:第一电动滑轨,602:第一电动滑座,603:第一电动升降柱,604:第一电动转盘,605:承载夹板,606:下压夹板,607:第二电动转盘,608:第二电动升降柱,701:第一集合板,702:第一安装架板,703:第一电动推杆,704:滑槽连接板,705:t型滑块,706:集合滑柱,707:第一传动轮,708:打磨盘,709:第二传动轮,7010:第一锥齿轮,7011:第二锥齿轮,7012:第一齿杆,7013:第一架高柱,7014:第一斜齿轮,7015:长齿轮,7016:第二斜齿轮,7017:第一转轴杆,7018:第二架高柱,7019:第三传动轮,7020:第四传动轮,7021:第五传动轮,7022:第二转轴杆,7023:第一控制转盘,7024:第一联动凸柱,7025:第一中空联动杆,7026:扇形齿轮,7027:t形滑槽板,7028:正位簧杆,7029:第三平齿轮,801:第三电动转盘,802:第一连接架,803:第二集合板,804:第一承载l形板,805:第二承载l形板,806:第二齿杆,807:衔接滑套,808:长柱刷,809:第一喷胶管头,8010:复位电动推杆,8011:第二联动凸柱,8012:第二电动滑轨,8013:微型蓄电池,8014:集合转盘,8015:第三转轴杆,8016:第六传动轮,8017:第七传动轮,8018:第一平齿轮,8019:安装竖板,8020:第三锥齿轮,8021:第四锥齿轮,8022:第八传动轮,8023:第九传动轮,8024:第二平齿轮,8025:第十传动轮,8026:传动齿轮,8027:承接滑动板,901:动力电机,902:第十一传动轮,903:第五锥齿轮,904:第六锥齿轮,905:第四转轴杆,906:第十二传动轮,907:第十三传动轮,908:第一轴架柱,909:滑动框条,9010:第二安装架板,9011:第一联动杆,9012:第二联动杆,9013:移动控制柱,9014:限位滑块,9015:安装块,9016:第二喷胶管头,9017:第三安装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间隔涂胶式瓷砖翻新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机床主板1、支脚架2、第一架高板3、第二架高板4、集合顶板5、固定传送机构6、平边机构7、间隔涂胶机构8、补胶机构9和运行控制屏10;机床主板1下方与支脚架2进行焊接;机床主板1上方一侧与第一架高板3相连接,并且机床主板1上方另一侧与第二架高板4相连接;第一架高板3上方与集合顶板5相连接;集合顶板5下方与第二架高板4相连接;第二架高板4与运行控制屏10相连接;机床主板1上方与固定传送机构6相连接;固定传送机构6上方与集合顶板5相连接;机床主板1上方与平边机构7相连接;平边机构7上方与补胶机构9相连接;补胶机构9与集合顶板5相连接;补胶机构9与间隔涂胶机构8相连接;间隔涂胶机构8与机床主板1相连接;间隔涂胶机构8与集合顶板5相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间隔涂胶式瓷砖翻新装置时,首先将此装置稳定固定至工作平面,将间隔涂胶机构8和补胶机构9接通至外部进胶管,然后将旧瓷砖反面朝上固定至固定传送机构6内部,然后外接电源,手动打开运行控制屏10,通过运行控制屏10接通装置内部动力系统,然后固定传送机构6将瓷砖固定,然后平边机构7对旧瓷砖的四条边进行打磨修平,将旧瓷砖四个边的装饰填料进行修平处理,然后固定传送机构6将旧瓷砖运送至间隔涂胶机构8下方,然后间隔涂胶机构8对旧瓷砖反面进行间隔涂胶,涂胶完成,固定传送机构6将旧瓷砖运送至补胶机构9下方,补胶机构9将间隔涂胶后剩余的间隔部分没有胶的位置进行补胶操作,实现了对瓷砖的自动侧面整平,防止翻新时无法对瓷砖进行水平固定,同时简化了最终的安装工作,同时还能够进行间隔式涂胶,防止刷子对已经完成涂刷的胶层产生干扰,保持了胶层平面的完整性,最后对相邻胶层的间隙进行补充填胶,使瓷砖表面一次性成型平整而光滑的胶层,防止多次返工补胶的效果。

其中,固定传送机构6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601、第一电动滑座602、第一电动升降柱603、第一电动转盘604、承载夹板605、下压夹板606、第二电动转盘607和第二电动升降柱608;第一电动滑轨601与第一电动滑座602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座602上方与第一电动升降柱603相连接;第一电动升降柱603上方与第一电动转盘604相连接;第一电动转盘604上方与承载夹板605相连接;承载夹板605上方设置有下压夹板606;下压夹板606上方与第二电动转盘607相连接;第二电动转盘607上方与第二电动升降柱608相连接;第二电动升降柱608上方与集合顶板5相连接;第一电动滑轨601下方与机床主板1相连接。

首先将旧瓷砖反面朝上固定放置在承载夹板605上方,然后控制第二电动升降柱608向下伸出,进而第二电动升降柱608带动下压夹板606和第二电动转盘607向下运动,进而下压夹板606运动至承载夹板605上方将旧瓷砖压住固定,然后在平边机构7运行处理过程中,控制第一电动转盘604和第二电动转盘607进行同步转动,进而第一电动转盘604和第二电动转盘607带动旧瓷砖进行转动,使平边机构7依次为旧瓷砖四个边进行修平处理,然后控制第二电动升降柱608抬起,进而控制第一电动滑轨601带动第一电动滑座602运动,第一电动滑座602带动第一电动升降柱603、第一电动转盘604和承载夹板605向右运动,即承载夹板605带动其上方的旧瓷砖向右依次运动至间隔涂胶机构8和补胶机构9下方,进而完成了对旧瓷砖的固定和运送。

其中,平边机构7包括有第一集合板701、第一安装架板702、第一电动推杆703、滑槽连接板704、t型滑块705、集合滑柱706、第一传动轮707、打磨盘708、第二传动轮709、第一锥齿轮7010、第二锥齿轮7011、第一齿杆7012、第一架高柱7013、第一斜齿轮7014、长齿轮7015、第二斜齿轮7016、第一转轴杆7017、第二架高柱7018、第三传动轮7019、第四传动轮7020、第五传动轮7021、第二转轴杆7022、第一控制转盘7023、第一联动凸柱7024、第一中空联动杆7025、扇形齿轮7026、t形滑槽板7027、正位簧杆7028和第三平齿轮7029;第一集合板701上方与第一安装架板702相连接;第一安装架板702与第一电动推杆703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703与滑槽连接板704相连接;滑槽连接板704与t型滑块705进行滑动连接;t型滑块705与集合滑柱706相连接;集合滑柱706与第一传动轮7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707轴心与打磨盘708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70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709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9轴心与集合滑柱70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9轴心与第一锥齿轮7010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7010与第二锥齿轮7011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7011轴心与第三平齿轮7029进行固接;第三平齿轮7029与集合滑柱706相连接;集合滑柱706与第一齿杆7012相连接;第一集合板701上方与第一架高柱7013相连接;第一架高柱7013与第一斜齿轮7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斜齿轮7014轴心与长齿轮7015进行固接;第一斜齿轮7014下方与第二斜齿轮7016进行啮合;第二斜齿轮7016轴心与第一转轴杆7017进行固接;第一转轴杆7017与第二架高柱7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7017外表面依次与第三传动轮7019和第四传动轮7020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701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7021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7021轴心与第二转轴杆7022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7022外表面与第二架高柱7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杆7022与第一控制转盘7023进行固接;第一控制转盘7023与第一联动凸柱7024进行固接;第一联动凸柱7024外表面与第一中空联动杆7025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中空联动杆7025下方与扇形齿轮7026相连接;扇形齿轮7026与第二架高柱7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集合板701上方与t形滑槽板7027相连接;t形滑槽板7027内侧与集合滑柱706进行滑动连接;t形滑槽板7027上方设置有正位簧杆7028;第一集合板701下方与机床主板1相连接;第四传动轮7020上方与补胶机构9相连接。

首先控制第一电动推杆703推出带动滑槽连接板704、t型滑块705和集合滑柱706向右运动,进而集合滑柱706在t形滑槽板7027内侧向右运动至正位簧杆7028的位置,待集合滑柱706运动至第三平齿轮7029与长齿轮7015啮合的位置时,此时打磨盘708接触到旧瓷砖的侧面,第一齿杆7012上方与扇形齿轮7026啮合,同时第十二传动轮906带动第四传动轮7020进行转动,然后第四传动轮7020带动第一转轴杆7017进行转动,然后第一转轴杆7017带动第二斜齿轮7016进行转动,然后第二斜齿轮7016带动第一斜齿轮7014进行转动,进而第一斜齿轮7014带动长齿轮7015进行转动,进而长齿轮7015带动第三平齿轮7029进行运动,进而第三平齿轮7029带动第二锥齿轮7011进行转动,然后第二锥齿轮7011带动第一锥齿轮7010进行转动,进而第一锥齿轮7010带动第二传动轮709进行转动,然后第二传动轮709带动第一传动轮707进行转动的,进而第一传动轮707带动打磨盘708进行转动,即打磨盘708对旧瓷砖侧面进行打磨处理,同时第一转轴杆7017带动第三传动轮7019进行转动,然后第三传动轮7019带动第五传动轮7021进行转动,然后第五传动轮7021通过第二转轴杆7022带动第一控制转盘7023进行转动,进而第一控制转盘7023带动第一联动凸柱7024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联动凸柱7024带动第一中空联动杆7025进行往复运动,进而第一中空联动杆7025下方带动扇形齿轮7026进行往复摆动,进而扇形齿轮7026带动第一齿杆7012进行往复运动,即第一齿杆7012带动集合滑柱706在t形滑槽板7027内侧进行前后滑动,同时正位簧杆7028保证集合滑柱706能够在不受力之后自动复位,进而集合滑柱706的前后运动带动打磨盘708进行前后运动,进而打磨盘708在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进行前后运动,对旧瓷砖的侧面进行打磨,然后固定传送机构6带动旧瓷砖进行转动,进而依次对瓷砖四个侧面进行打磨,完成了对旧瓷砖的四条边进行打磨修平的操作。

其中,间隔涂胶机构8包括有第三电动转盘801、第一连接架802、第二集合板803、第一承载l形板804、第二承载l形板805、第二齿杆806、衔接滑套807、长柱刷808、第一喷胶管头809、复位电动推杆8010、第二联动凸柱8011、第二电动滑轨8012、微型蓄电池8013、集合转盘8014、第三转轴杆8015、第六传动轮8016、第七传动轮8017、第一平齿轮8018、安装竖板8019、第三锥齿轮8020、第四锥齿轮8021、第八传动轮8022、第九传动轮8023、第二平齿轮8024、第十传动轮8025、传动齿轮8026和承接滑动板8027;第三电动转盘801下方与第一连接架802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连接架802下方与第二集合板803相连接;第二集合板803下方依次与第一承载l形板804和第二承载l形板805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承载l形板804内侧与承接滑动板8027进行滑动连接;承接滑动板8027与第二承载l形板805进行滑动连接;承接滑动板8027下方与第二齿杆806相连接;承接滑动板8027外表面与衔接滑套807进行滑动连接;衔接滑套807下方与长柱刷808相连接;长柱刷808与第一喷胶管头809相连接;承接滑动板8027与复位电动推杆8010相连接;复位电动推杆8010与第二承载l形板805相连接;衔接滑套807上方与第二联动凸柱8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联动凸柱8011与第二电动滑轨8012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8012与集合转盘8014相连接;集合转盘8014与微型蓄电池8013相连接;微型蓄电池8013与第二电动滑轨8012相连接;集合转盘8014上方与第三转轴杆8015进行固接;第三转轴杆8015外表面与第二集合板8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轴杆8015上方与第六传动轮8016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801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8017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8017轴心与第二集合板8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8017轴心与第一平齿轮8018进行固接;第二集合板803后侧设置有安装竖板8019;安装竖板8019与第三锥齿轮8020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8020与第四锥齿轮8021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8021轴心与第八传动轮8022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8022轴心与安装竖板8019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802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8023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8023轴心与安装竖板8019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8023下方轴心与第二平齿轮8024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8020外环面后侧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8025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8025轴心与安装竖板8019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8025轴心与传动齿轮8026进行固接;安装竖板8019下方与机床主板1相连接;第三电动转盘801上方与集合顶板5相连接;第十传动轮8025与补胶机构9相连接;。

首先控制第三电动转盘801带动第一连接架802和第二集合板803进行转动,从上往下看进行顺时针转动九十度,然后第二集合板803带动左右方向的第一承载l形板804和第二承载l形板805转动为前后方向的第一承载l形板804和第二承载l形板805,然后固定传送机构6带动旧瓷砖运动至第一承载l形板804和第二承载l形板805上方进行放置固定,此时第二集合板803从上往下看进行顺时针转动九十度后,第一平齿轮8018运动至其与第二平齿轮8024啮合的位置,第二齿杆806运动至其下方与传动齿轮8026啮合的位置,同时第十一传动轮902带动第十传动轮8025进行转动,然后第十传动轮8025带动传动齿轮8026进行转动,然后第十传动轮8025带动第三锥齿轮8020进行转动,进而第三锥齿轮8020带动第四锥齿轮8021进行转动,然后第四锥齿轮8021下方带动第八传动轮8022进行转动,进而第八传动轮8022带动第九传动轮8023进行转动,进而第九传动轮8023带动第二平齿轮8024进行转动,然后第二平齿轮8024带动第一平齿轮8018进行转动,进而第一平齿轮8018带动第七传动轮8017进行转动,进而第七传动轮8017带动第六传动轮8016进行转动,然后第六传动轮8016通过第三转轴杆8015带动集合转盘8014进行转动,进而集合转盘8014带动第二联动凸柱8011进行转动,进而第二联动凸柱8011带动衔接滑套807在承接滑动板8027外表面进行往复滑动,进而衔接滑套807带动长柱刷808和第一喷胶管头809在瓷砖顶端表面进行涂胶刷胶操作,同时传动齿轮8026带动第二齿杆806进行运动,每次传动齿轮8026与第二齿杆806啮合,第二齿杆806就会带动承接滑动板8027前进一定距离,即第二齿杆806带动承接滑动板8027在第一承载l形板804和第二承载l形板805内侧进行滑动,进而在衔接滑套807带动长柱刷808和第一喷胶管头809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每完成一次往复喷胶,承接滑动板8027带动衔接滑套807、长柱刷808和第一喷胶管头809就前进一定距离,进而将整个旧瓷砖表面进行喷涂。

其中,补胶机构9包括有动力电机901、第十一传动轮902、第五锥齿轮903、第六锥齿轮904、第四转轴杆905、第十二传动轮906、第十三传动轮907、第一轴架柱908、滑动框条909、第二安装架板9010、第一联动杆9011、第二联动杆9012、移动控制柱9013、限位滑块9014、安装块9015、第二喷胶管头9016和第三安装架板9017;动力电机901输出轴与第十一传动轮902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9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锥齿轮9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五锥齿轮903与第六锥齿轮904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904轴心与第四转轴杆905进行固接;第四转轴杆905与第十二传动轮906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9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三传动轮907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907轴心与第一轴架柱9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架柱908下方与滑动框条909相连接;滑动框条909一侧与第二安装架板9010相连接,并且滑动框条909另一侧与第三安装架板9017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907轴心与第一联动杆9011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杆9011与第二联动杆9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联动杆9012与移动控制柱9013进行转动连接;移动控制柱9013下方与限位滑块9014相连接;限位滑块9014与滑动框条909进行滑动连接;限位滑块9014下方与安装块9015相连接;安装块9015与第二喷胶管头9016相连接;第三安装架板9017上方与集合顶板5相连接;第二安装架板9010上方与集合顶板5相连接;动力电机901下方与集合顶板5相连接;第五锥齿轮903下方与集合顶板5相连接;第四转轴杆905与集合顶板5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906下方与第四传动轮7020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902与第十传动轮8025相连接。

首先固定传送机构6带动旧瓷砖运动至补胶机构9下方,同时动力电机901带动第十一传动轮902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一传动轮902带动第十三传动轮907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三传动轮907带动第一联动杆9011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联动杆9011转动带动第二联动杆9012进行运动,即第二联动杆9012带动移动控制柱9013实现左右往复运动,进而移动控制柱9013带动限位滑块9014在滑动框条909内侧进行左右往复运动,进而限位滑块9014带动安装块9015和第二喷胶管头9016进行左右往复运动,进而第二喷胶管头9016对其下方的旧瓷砖进行补胶,将间隔涂胶机构8涂胶后留下的间隔进行补胶。

其中,承载夹板605顶部设置有橡胶块。

以便于提高摩擦力,减小固定压力,吸收震动,减小打磨噪音。

其中,传动齿轮8026侧面部分设置的齿占侧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以便于传动齿轮8026每次啮合带动第二齿杆806和承接滑动板8027移动一定距离,即最终带动长柱刷808和第一喷胶管头809进行间隔式喷涂。

其中,正位簧杆7028设置有前后两组,以t形滑槽板7027前后方向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以便于辅助t形滑槽板7027内侧的集合滑柱706进行前后方向的复位。

其中,第二喷胶管头9016设置有前后两组。

以便于对间隔涂胶机构8涂胶后留下的间隔进行补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