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水泥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2868发布日期:2021-01-26 13:4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水泥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水泥的主原料为石灰或硅酸钙,硬化后能够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0003]
人们在修建建筑时,需要使用水泥,工人在制作水泥时,一般将水泥原料倒在地上,然后对水泥原料加一定量的水,然后工人使用工具对水泥原料和水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完成后,再将搅拌完成的水泥进行收集,移送至需要使用水泥的位置。上述搅拌水泥的过程中没需要人工手动对水泥原料和水进行下料,且搅拌的过程中,需要工人手动使用工具不断对水泥进行搅拌,使得水泥搅拌的过程较长。
[0004]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自动下料,且可以快速对水泥进行搅拌的建筑用水泥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克服人工手动对水泥进行搅拌速度较慢,且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下料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自动下料,且可以快速对水泥进行搅拌的建筑用水泥搅拌装置。
[0006]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建筑用水泥搅拌装置,包括有:底板,底板用于安装整个装置;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底板上部中间一侧;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设置在底板上部一侧;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部;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上料机构,上料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与搅拌机构之间;下料机构,下料机构设置在底板上部。
[0007]
进一步的是,搅拌机构包括有:搅拌框,搅拌框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设置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空心轴,空心轴转动式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转动式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锥齿轮,锥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及空心轴上,中间的锥齿轮分别与上下两侧的锥齿轮啮合;第一搅拌架,第一搅拌架设置在空心轴上;第二搅拌架,第二搅拌架设置在第一转轴上。
[0008]
进一步的是,上料机构包括有:装料框,装料框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部;水箱,水箱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部;支撑柱,支撑柱设置在装料框下部;第一转杆,第一转杆转动式设置在支撑柱下侧;扭簧,扭簧设置在第一转杆与支撑柱之间;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设置在第一转杆上;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装料框下部;第四转轴,第四转轴转动式设置在第一转杆内;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滑动式设置在支撑板内,第四转轴与第一活动杆连接;阻水板,阻水板设置在第一活动杆上,阻水板与水箱滑动式接触;挡杆,挡杆滑动式设置在第一固定块下侧,挡杆与第一搅拌架接触配合;阻料板,阻料板设置在第一转杆上,阻料板与装料框底部接触配合。
[0009]
进一步的是,下料机构包括有:内齿环,内齿环设置在搅拌框底部;第二转杆,第二转杆设置在第一转轴上;全齿轮,全齿轮设置在第二转杆上,全齿轮与内齿环啮合;固定柱,固定柱设置在全齿轮下部偏心位置;挡料板,挡料板滑动式设置在搅拌框下侧;活动架,活动架设置在挡料板上;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设置在搅拌框下部靠近活动架的位置;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二固定块与活动架之间;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滑动式设置在底板上部;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活动杆与底板之间,第二活动杆与固定柱接触配合。
[0010]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推柄,推柄设置在第二活动杆中间。
[0011]
进一步的是,底板上部开有两个弧形槽。
[0012]
进一步的是,第一搅拌架的材质为铁制材料。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达到了可以自动下料,且可以快速对水泥进行搅拌的效果;通过将水泥原料和水分别放置在装料框内和水箱中,通过第一搅拌架间歇性推动第一转杆,使得装料框及水箱可以进行间歇性下料,从而无需人工手动进行下料;通过将水泥原料和水倒在搅拌框内,通过第一搅拌架及第二搅拌架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对水泥进行搅拌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五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7为本发明的第六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七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以上附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伺服电机,5:搅拌机构,50:搅拌框,51:第一转轴,52:空心轴,53:第二转轴,54:锥齿轮,55:第一搅拌架,56:第二搅拌架,6:上料机构,60:装料框,61:水箱,62:支撑柱,63:扭簧,64:第一转杆,65:第一固定块,66:支撑板,67:第四转轴,68:第一活动杆,69:阻水板,610:挡杆,611:阻料板,7:下料机构,70:内齿环,71:第二转杆,72:全齿轮,73:固定柱,74:活动架,75:挡料板,76:第二固定块,77:第一弹簧,78:第二活动杆,79:第二弹簧,8:推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4]
实施例1一种建筑用水泥搅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伺服电机4、搅拌机构5、上料机构6和下料机构7,底板1上部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架2,底板1上部设有第二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3上部设有伺服电机4,第一支撑架2上设有搅拌机构5,第一支撑架2与搅拌机构5之间连接有上料机构6,底板1上部设有下料机构7。
[0025]
当使用者需要对水泥进行搅拌时,可以使用本设备,首先将制作水泥的原料放置在上料机构6内,然后打开伺服电机4,通过伺服电机4带动上料机构6进行间歇下料,然后通过搅拌机构5对水泥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使用者可以在搅拌机构5下方放置一辆小车,然后通过下料机构7进行下料,搅拌完成后,关闭伺服电机4。
[0026]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8所示,搅拌机构5包括有搅拌框50、第一转轴51、空心轴52、第二转轴53、锥齿轮54、第一搅拌架55和第二搅拌架56,第一支撑架2上设有搅拌框50,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转轴51,第二支撑架3上转动式设有空心轴52,第一转轴51转动式穿过空心轴52,第二支撑架3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53,第一转轴51、第二转轴53及空心轴52上均设有锥齿轮54,中间的锥齿轮54分别与上下两侧的锥齿轮54啮合,空心轴52上设有第一搅拌架55,第一转轴51上设有第二搅拌架56。
[0027]
伺服电机4带动第一转轴51及上侧的锥齿轮54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搅拌架55顺时针转动,通过中间的锥齿轮54与两侧的锥齿轮54啮合,带动下侧的锥齿轮54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空心轴52进行逆时针转动,空心轴52带动第二搅拌架56逆时针转动,第一搅拌架55和第二搅拌架56可以对水泥进行充分搅拌。
[0028]
上料机构6包括有装料框60、水箱61、支撑柱62、扭簧63、第一转杆64、第一固定块65、支撑板66、第四转轴67、第一活动杆68、阻水板69、挡杆610和阻料板611,第一支撑架2上部后侧设有装料框60,第一支撑架2上部前侧设有水箱61,装料框60下部设有支撑柱62,支撑柱62下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杆64,第一转杆64与支撑柱62之间连接有扭簧63,第一转杆64上设有第一固定块65,装料框60下部设有支撑板66,支撑板66内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杆68,第一转杆64内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67,第四转轴67与第一活动杆68连接,第一活动杆68前侧设有阻水板69,阻水板69与水箱61滑动式接触,第一固定块65下侧滑动式设有挡杆610,挡杆610与第一搅拌架55接触配合,第一转杆64右侧设有阻料板611,阻料板611与装料框60底部接触配合。
[0029]
使用者可以在装料框60内放入石灰,在水箱61内装入水,第一搅拌架55顺时针转动至与挡杆610接触,并向后推动挡杆610,挡杆610带动第一固定块65及第一转杆6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阻料板611向后侧转动,此时扭簧63发生形变,阻料板611不再位于装料框60下方,装料框60内的石灰向下移动至搅拌框50内,同时,第一转杆64带动第四转轴67、第一活动杆68及阻水板69向后侧移动,从而水箱61内的水向下流动至搅拌框50内,当第一搅拌架55转离挡杆610,在扭簧63的复位作用下,阻料板611及阻水板69复位,从而装料框60及水箱61不再下料,第一搅拌架55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装料框60及水箱61间歇下料,当使用者不需要再进行下料时,使用者可以向左侧拉动挡杆610,使得第一搅拌架55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再与挡杆610接触。
[0030]
下料机构7包括有内齿环70、第二转杆71、全齿轮72、固定柱73、活动架74、挡料板75、第二固定块76、第一弹簧77、第二活动杆78和第二弹簧79,搅拌框50底部设有内齿环70,第一转轴51上设有第二转杆71,第二转杆71上转动式设有全齿轮72,全齿轮72与内齿环70啮合,全齿轮72下部偏心位置设有固定柱73,搅拌框50下侧滑动式设有挡料板75,挡料板75左侧连接有活动架74,活动架74与固定柱73滑动式连接,搅拌框50下部左侧设有第二固定块76,第二固定块76与活动架74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7,底板1上部左侧滑动式第一第二活
动杆78,第二活动杆78与固定柱73接触配合,第二活动杆78与底板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79。
[0031]
第一转轴51转动带动第二转杆71及全齿轮72转动,通过全齿轮72与内齿环70啮合,从而在内齿环70内转动,全齿轮72转动带动固定柱73转动,从而固定柱73在活动架74内进行前后移动,由于第一弹簧77抵住活动架74,活动架74只能轻微进行左右移动,当搅拌框50内的水泥搅拌完成后,使用者可以使用小推车推动至搅拌框50下方,小推车在向后侧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二活动杆78向后移动并抵住固定柱73,第二活动杆78对固定柱73的力大于第一弹簧77的作用力,此时第二弹簧79被压缩,固定柱73被限位后,固定柱73只能在活动架74内移动一小段距离,从而活动架74带动挡料板75进行左右移动,此时,搅拌框50内搅拌完成的水泥开始间歇下料,在此过程中,第一弹簧77间歇性被压缩,然后复位,当下料完成后,使用者推出小推车,小推车不再抵住第二活动杆78,从而在第二弹簧79的作用力下,第二活动杆78向前移动复位,在第一弹簧77的作用力下,固定柱73在活动架74内进行前后移动,活动架74只进行轻微左右移动,挡料板75再次挡住搅拌框50的下方。
[0032]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推柄8,第二活动杆78中间设有推柄8。
[0033]
小车向后移动时,若没有将第二活动杆78向后带动,使用者可以推动推柄8将第二活动杆78向后推动。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