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钢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0614发布日期:2021-01-24 08:0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建筑钢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房屋建筑钢筋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房屋建筑结构中,主要是采用灌胶式钢筋连接结构,在对带肋钢筋和光圆钢筋进行连接时,主要是采用铁丝对钢筋进行捆绑以将两个钢筋相互连接安装,但是这样的连接方式不够稳定,会使带肋钢筋与光圆钢筋发生相对滑动,从而降低了钢筋固定效果,同时铁丝易被腐蚀,经过长期的使用会容易断裂,这样会造成钢筋的脱离,从而对灌胶的墙体造成一定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钢筋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钢筋连接结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套管的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套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栓,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固定环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环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
[0005]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分为两块,所述固定杆设置于固定环的内部。
[0006]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开设有通孔,上述通孔与滑槽固定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形状为半圆形的管体,所述套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套管相互配合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筒。
[0008]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轴呈对称形式分别固定安装于套管的顶部和底部。
[0009]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呈对称形式开设于两个套管的侧壁。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房屋建筑钢筋连接结构,通过上层套管和固定环的配合,可将带肋钢筋稳定的固定连接在光圆钢筋上,且不需要使用铁丝,避免铁丝生锈坏掉的问题,且固定环可调节,可以固定不同型号的钢筋,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更加的牢固不易松脱,避免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套管、凹槽和固定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固定环、第二连接板和滑槽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2]
图中:1、套管;2、固定板;3、凹槽;4、固定轴;5、固定环;6、第一连接块;7、螺栓;8、第二连接块;9、滑槽;10、固定块;11、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4]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房屋建筑钢筋连接结构,包括套管1,套管1的形状为半圆形的管体,所述套管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套管1相互配合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筒,套管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套管1的侧壁开设有凹槽3,凹槽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3呈对称形式开设于两个套管1的侧壁,套管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4,固定轴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轴4呈对称形式分别固定安装于套管1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轴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5,固定环5的一端开设有通孔,上述通孔与滑槽9固定连接,固定环5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6,第一连接块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栓7,固定环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8,固定环5的侧壁开设有滑槽9,固定环5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1,固定环5分为两块,固定杆11设置于固定环5的内部,固定杆11是弧形的,且固定环5的一端只有让固定环5滑动的通孔,固定块10不会离开固定环。
[0015]
工作原理:使用上层套管1配合下层套管1将钢筋包裹在里面,使用螺栓7,穿过固定板2将两个套管1固定起来,然后将另一个钢筋放在固定环5中,为了能靠近固定环5,要将钢筋推进凹槽3中,靠近固定轴4,使用固定环5包在里面,然后使用螺栓7,将第二连接块8连接在一起,如果需要根据钢筋的型号调节固定环5的话,则将第一连接块6中的螺栓7取下来,然后拉动固定环5,固定杆11在滑槽9中滑动固定块10不离开固定环5,将固定环5进行连接,调节好之后,使用螺栓7将第二连接块8连接在一起。
[0016]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