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处带有防水保温补强结构的铝板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38966发布日期:2021-03-19 12:2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处带有防水保温补强结构的铝板幕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铝板幕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封处带有防水保温补强结构的铝板幕墙。



背景技术:

铝单板幕墙采用优质高强度铝合金板材,其常用厚度为1.5、2.0、2.5、3.0mm,型号为3003,状态为h24。其构造主要由面板、加强筋和角码组成。角码可直接由面板折弯、冲压成型,也可在面板的小边上铆装角码成型。加强筋与板面后的电焊螺钉(螺钉是直接焊在板面背面的)连接,使之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极大增强了铝单板幕墙的强度与刚性,保证了长期使用中的平整度及抗风抗震能力。如果需要隔音保温,可在铝板内侧安装高效的隔音保温材料。

铝板幕墙通常固定安装在城市高楼中,而高楼林立的大城市通常在夏天会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城市中的热空气挥发不出,为保证城市降温通常采用洒水车洒水降温处理,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由于蒸汽层上层温度低,水蒸气体积缩小比重增大,蒸汽下降,由于蒸汽层下面温度高,下降过程中吸热,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这就形成云。云团逐渐变大,云内部上下云团上下温差越来越小,水蒸气分子升降幅度越来越大,云内部上下对流越来越激烈,云团下面上升的水蒸气直向上升,水蒸气分子在上升过程中受冷体积缩小越来越小,呈漏斗状。上升的水蒸气分子受冷体积不断缩小,云下气体分子不断补充空间便产生了大风,由于水蒸气受冷体积缩小时,周围补充空间的气体来时不均匀便形成龙卷风。一般城市内的小型龙卷风在发生的过程中卷动空气中的可燃灰尘以及树叶影响环境的同时难以清除,龙卷风持续时间较长,而在炎热干燥的情况下,此处的龙卷风强劲的风势若刮过火焰则会形成火龙卷,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同素异形体,其在高温情况下会发生自燃或经局部摩擦同样会发生自然现象。

因此,设计集中处理城市灰尘,同时有效避免铝板幕墙所包裹的高楼外部温度过高,实现楼内外空气置换降温升温的一种密封处带有防水保温补强结构的铝板幕墙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处带有防水保温补强结构的铝板幕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处带有防水保温补强结构的铝板幕墙,包括幕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板之间设置有柔性拉伸膜,所述柔性拉伸膜的内部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柔性拉伸膜的内部设置有风力调节机构,所述幕墙板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调节机构,所述幕墙板的内部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幕墙板的外部还设置有旋转助力机构;转向机构的作用在于判别幕墙外部的风是否为龙卷风从而改变装置的运行方向,风力调节机构的作用在于对高楼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置换的同时区分被吸引进装置的物料,旋转调节机构的作用在于导通不同的管路实现不同的工作状态,开合机构的作用在于根据需要开启或闭合,解决城市灰尘杂质的同时保证高楼内温度稳定,旋转助力机构的作用在于辅助生成不同形态的龙卷风解决不同形态龙卷风所带来的问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向机构与柔性拉伸膜传动连接,所述风力调节机构与转向机构固定,所述旋转调节机构与幕墙板传动连接,所述开合机构与旋转调节机构固定,所述旋转助力机构包括火助力组件和水助力组件,所述火助力组件和水助力组件分别固定在开合机构的左右两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柔性拉伸膜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外侧固定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外侧固定有旋转盘,所述第一驱动轴贯穿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内部设置有轮齿,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贯穿旋转盘,所述第二驱动轴上固定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旋转盘上位于第二驱动轴的外侧开设有窄滑道,所述旋转盘的顶端与柔性拉伸膜固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风力调节机构包括主旋转筒,所述主旋转筒的外侧设置有旋转轴承,所述主旋转筒的前后端固定在柔性拉伸膜的内部,所述主旋转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轴固定,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三块第一弧形扇叶,所述弧形扇叶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主旋转筒的顶端套接有进风管,所述主旋转筒的下端固定有出水管,所述主旋转筒与出水管固定的位置焊接有滤板,所述主旋转筒的左右端均开设有贯穿通道;

所述主旋转筒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辅助转筒,所述第一辅助转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辅助转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四块第二弧形扇叶,所述第一辅助转筒的右侧与主旋转筒接触的位置开设有贯穿通道,所述第一辅助转筒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辅助风筒,所述第一辅助风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辅助风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侧均匀设置有第一螺旋扇叶,所述第一辅助风筒的上端固定有第一上导向管,所述第一辅助风筒的下端固定有第一下导向管,所述第一辅助风筒与主旋转筒外侧旋转轴承的左侧固定;

所述主旋转筒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辅助转筒,所述第二辅助转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三旋转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辅助转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三旋转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两块第三弧形扇叶,所述第二辅助转筒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辅助风筒,所述第二辅助风筒的内部设置有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与第三旋转杆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辅助转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侧均匀设置有第二螺旋扇叶,所述第二螺旋扇叶与第一螺旋扇叶的朝向相同,所述第二辅助转筒的顶端固定有第二上导向管,所述第二辅助转筒的下端固定有第二下导向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幕墙板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三通球阀,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三通球阀,所述三通球阀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球,所述三通球阀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与出水管套接,所述三通球阀的左端设置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设置在主旋转筒的下方左侧并与第一下导向管贴合,所述三通球阀的右端设置有第三进料管,所述第三进料管设置在主旋转筒的下方右侧并于第二下导向管贴合,所述三通球阀的下端套接有出料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出料管固定,所述连接筒的一端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方型块,所述方型块的内侧开设有方型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固定有三角卡块,所述三角卡块的一侧设置有气囊,若干方型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连接圆盘,所述连接圆盘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弧形滑道,所述弧形滑道与滑杆的上端滑动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火助力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盘,所述第一轴承盘的一端与连接筒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轴承盘的另一端均匀固定有三块螺旋叶,所述第一轴承盘的内壁上固定有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中央固定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部设置有固体物质,三块所述螺旋叶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轴承盘,所述第二轴承盘的结构与第一轴承盘相同,所述第二轴承盘内壁上的三角支架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侧中央固定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有圆锥挡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助力组件包括积水盘,所述积水盘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若干三角弧板,若干所述三角弧板的一侧固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助力组件位于火助力组件的上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幕墙板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幕墙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通过轴承连接有l型连接板,若干组所述幕墙板的两侧位于l型连接板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转向机构,判别幕墙外部的风是否为龙卷风从而改变装置的运行方向;通过设置有风力调节机构,对高楼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置换的同时区分被吸引进装置的物料;通过设置有旋转调节机构,导通不同的管路实现不同的工作状态;通过设置有开合机构,根据需要开启或闭合,解决城市灰尘杂质的同时保证高楼内温度稳定;通过设置有旋转助力机构,辅助生成不同形态的龙卷风解决不同形态龙卷风所带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柔性拉伸膜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柔性拉伸膜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主旋转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风力调节机构第一工作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风力调节机构第二工作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转向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旋转调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风力调节机构和旋转调节机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风力调节机构和旋转调节机构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风力调节机构和旋转调节机构第三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风力调节机构和旋转调节机构第四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火助力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开合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水助力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幕墙板;101、l型连接板;102、第一连接杆;103、第一齿轮;104、柔性拉伸膜;200、主旋转筒;2001、出水管;2002、进风管;201、第二驱动轴;202、第一辅助转筒;203、第二辅助转筒;204、第一旋转杆;205、第三旋转杆;206、第一辅助风筒;2061、第一下导向管;2062、第一上导向管;207、第二辅助风筒;2071、第二下导向管;2072、第二上导向管;300、第一驱动轴;301、第一主动齿轮;302、旋转盘;303、第一从动齿轮;400、三通球阀;401、阀门杆;500、第一轴承盘;501、螺旋叶;502、第二轴承盘;503、圆锥挡板;504、连接筒;505、方型块;506、三角卡块;507、连接圆盘;508、弧形滑道;509、积水盘;510、三角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5,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密封处带有防水保温补强结构的铝板幕墙,包括幕墙板100之间设置有柔性拉伸膜104,柔性拉伸膜104的内部设置有转向机构,柔性拉伸膜104的内部设置有风力调节机构,幕墙板100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调节机构,幕墙板100的内部设置有开合机构,幕墙板100的外部还设置有旋转助力机构;转向机构的作用在于判别幕墙外部的风是否为龙卷风从而改变装置的运行方向,风力调节机构的作用在于对高楼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置换的同时区分被吸引进装置的物料,旋转调节机构的作用在于导通不同的管路实现不同的工作状态,开合机构的作用在于根据需要开启或闭合,解决城市灰尘杂质的同时保证高楼内温度稳定,旋转助力机构的作用在于辅助生成不同形态的龙卷风解决不同形态龙卷风所带来的问题。

转向机构与柔性拉伸膜104传动连接,风力调节机构与转向机构固定,旋转调节机构与幕墙板100传动连接,开合机构与旋转调节机构固定,旋转助力机构包括火助力组件和水助力组件,火助力组件和水助力组件分别固定在开合机构的左右两侧。

如图1,幕墙板100为若干组,若干组幕墙板10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齿轮103,第一齿轮10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外侧通过轴承连接有l型连接板101,若干组幕墙板100的两侧位于l型连接杆101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02;通过齿轮啮合,旋转第一齿轮103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使得二者对应固定的幕墙板100相互靠近折叠,使得幕墙板100之间的柔性拉伸膜104凸起或凹陷,能够更好的感受幕墙板100外部的风力以及压强。

如图2、图3、图7,转向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轴300,第一驱动轴300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柔性拉伸膜104的内部,第一驱动轴300的外侧固定有第一主动齿轮301,第一驱动轴300的外侧固定有旋转盘302,第一驱动轴300贯穿旋转盘302,旋转盘302的内部设置有轮齿,第一驱动轴30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驱动轴201,第二驱动轴201贯穿旋转盘302,第二驱动轴201上固定有第一从动齿轮303,旋转盘302上位于第二驱动轴201的外侧开设有窄滑道,旋转盘302的顶端与柔性拉伸膜104固定;当幕墙板100外部起风时,若此时气压不变则当风力撞击柔性拉伸膜104时,柔性拉伸膜104呈现图2的状态,此时逆时针旋转第一驱动轴300,第一驱动轴300带动其外侧固定的主动齿轮301以及旋转盘302进行旋转,此时柔性拉伸膜104成凹陷状,旋转盘302下移使得第一主动齿轮301与第一从动齿轮303啮合使得第一从动齿轮303顺时针旋转,若幕墙板100外部起风时气压降低,则柔性拉伸膜103呈现图3的凸起状,旋转盘302上移第二驱动轴201在窄滑道内滑动,第一从动齿轮303与旋转盘302内壁上的轮齿啮合进行逆时针运动,该步骤通过感知外界气压的变化实现装置的不同状态运行。

如图5、图6、图9和图10,风力调节机构包括主旋转筒200,主旋转筒200的外侧设置有旋转轴承,主旋转筒200的前后端固定在柔性拉伸膜104的内部,主旋转筒20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旋转杆,第一旋转杆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轴201固定,第一旋转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三块第一弧形扇叶,弧形扇叶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透水孔,主旋转筒200的顶端套接有进风管2002,主旋转筒200的下端固定有出水管2001,主旋转筒200与出水管2001固定的位置焊接有滤板,主旋转筒200的左右端均开设有贯穿通道;

主旋转筒200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辅助转筒202,第一辅助转筒20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旋转杆204,第二旋转杆204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辅助转筒202的内壁上,第二旋转杆204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四块第二弧形扇叶,第一辅助转筒202的右侧与主旋转筒200接触的位置开设有贯穿通道,第一辅助转筒20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辅助风筒206,第一辅助风筒20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旋转杆204的另一端固定,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辅助风筒206的内壁上,第一旋转轴的外侧均匀设置有第一螺旋扇叶,第一辅助风筒206的上端固定有第一上导向管2062,第一辅助风筒206的下端固定有第一下导向管2061,第一辅助风筒206与主旋转筒200外侧旋转轴承的左侧固定;

主旋转筒20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辅助转筒203,第二辅助转筒2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旋转杆205,第三旋转杆205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辅助转筒203的内壁上,第三旋转杆205的外侧均匀设置有两块第三弧形扇叶,第二辅助转筒203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辅助风筒207,第二辅助风筒207的内部设置有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的一端与第三旋转杆205的另一端固定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辅助转筒203的内壁上,第二旋转轴的外侧均匀设置有第二螺旋扇叶,第二螺旋扇叶与第一螺旋扇叶的朝向相同,第二辅助转筒203的顶端固定有第二上导向管2072,第二辅助转筒203的下端固定有第二下导向管2071;

当幕墙板100外部起风时,若此时气压不变,外部风夹杂着空气中的可燃灰尘以及飘落的树叶通过进风管2022进入装置,此时第二驱动轴201为顺时针旋转状态,第二驱动轴201带动外部固定的三块第一弧形扇叶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二驱动轴201外部的第一弧形扇叶顺时针旋转产生的风流使得左侧第一辅助旋转筒202内的第二旋转杆204以及其外部固定的四块第二弧形扇叶进行逆时针旋转,同时右侧第二辅助旋转筒203内的第三旋转杆205和其外侧固定的两块第三弧形扇叶逆时针旋转,而左侧四块第二弧形扇叶产生的风速大于右侧两块第三弧形扇叶产生的风速,则主旋转筒200内的可燃灰尘通过透水孔进入左侧第一辅助旋转筒202内,剩余的树叶则通过旋转间隙通过主旋转筒200右侧的贯穿通道进入第二辅助旋转筒203内,主旋转筒200下方的滤板目的在于防止其内部的树叶卡入出水管2001内,此时实现将吸进装置内的物料进行初步分离,左侧第二旋转杆204与第一旋转轴固定带动第一旋转轴进行逆时针旋转,右侧第三旋转杆205与第二旋转轴固定带动第二旋转轴进行逆时针旋转,因为两旋转轴上螺旋扇叶朝向相同,则此时左侧螺旋扇叶对室内进行吹风二右侧螺旋扇叶对室内进行抽风,该步骤实现了高楼室内的空气循环,同时左侧第一辅助旋转筒202内的灰尘受离心力影响被甩至第一辅助旋转筒202的内壁上,被第二弧形扇叶挤压进入第一下导向管2061内,右侧第二辅助旋转筒203内的树叶受抽出风吹动不会反向进入室内,树叶受重力下落进入第二下导向管2071内,当幕墙板100外部起风,若此时气压减小第二驱动轴201反向旋转,使得左右两侧的第一辅助旋转筒202和第二辅助旋转筒203围绕主旋转筒200进行旋转180度交换位置,此时装置工作状态运行方向与上一步骤相反,在实现室内空气循环的同时将上一步骤中处于第一下导向管2061内的灰尘排出。

如图9-10,旋转调节机构包括阀门杆401,阀门杆401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幕墙板100的内部,阀门杆401的外侧设置有三通球阀400,阀门杆401贯穿三通球阀400,三通球阀400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球,三通球阀40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料管,第一进料管与出水管2001套接,三通球阀400的左端设置有第二进料管,第二进料管设置在主旋转筒200的下方左侧并与第一下导向管2061贴合,三通球阀400的右端设置有第三进料管,第三进料管设置在主旋转筒200的下方右侧并于第二下导向管2071贴合,三通球阀400的下端套接有出料管;当幕墙板100外部起风时,若此时气压不变,三通球阀400处于图9的状态,将分离出的树叶单独排出避免堵塞装置运行,当幕墙板100外部起风,若此时气压减小,旋转阀门杆401使得三通球阀400处于图10的状态,伴随此时主旋转筒200左侧为抽出风,将分离出的可燃灰尘排进第二进料管从三通球阀400下端的出料管排出,对装置内部进行除尘,同时幕板墙100外部刮起的龙卷风包裹被排出的可燃灰尘和树叶形成尘卷风使得灰尘和树叶被集中聚集。

如图14开合机构包括连接筒504,连接筒504的外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出料管固定,连接筒504的一端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方型块505,若干方型块505的内侧开设有方型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外侧固定有三角卡块506,所述三角卡块506的一侧设置有气囊,若干方型块50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连接圆盘507,连接圆盘507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弧形滑道508,弧形滑道508与滑杆的上端滑动连接;当幕墙板100外部起风时,若此时气压不变,则柔性拉伸膜104呈图2状态,此时气囊被压缩,带动与至固定的三角卡块506聚拢,三角卡块506一端的滑杆在方向滑道与弧形滑道508内滑动收缩使得连接圆盘507一侧的通道闭合,使得可燃灰尘和树叶导通至指定机构内为后续装置启动做准备,当幕墙板100外部起风此时气压减小,柔性拉伸膜104呈图3状态此时气囊膨胀使得三角卡块506分离打开连接圆盘507一侧的通道同时气囊膨胀堵塞另一端的通道使得后续流通的物质改变走向。

如图13,火助力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盘500,第一轴承盘500的一端与连接筒504的另一端固定,第一轴承盘500的另一端均匀固定有三块螺旋叶501,第一轴承盘500的内壁上固定有三角支架,三角支架的中央固定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外部设置有固体物质,三块螺旋叶50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轴承盘502,第二轴承盘502的结构与第一轴承盘500相同,第二轴承盘502内壁上的三角支架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侧中央固定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有圆锥挡板503;当幕墙板100外部形成尘卷风的过程中,上一步骤中的气囊收缩使得可燃灰尘和树叶通过连接筒504的另一端排放至火助力组件内,此时旋转第二连接杆使得整个火助力组件进行旋转,可燃灰尘和树叶不断与第二连接杆外部的固体物质进行摩擦,本发明中该固体物质优选为一种固态同素异形体,在不断摩擦的过程中自燃,三块螺旋叶501旋转形成的螺旋风带动自燃产生的火进行螺旋上升,撞击至圆锥挡板503的底部进行扩散与外部的尘龙卷混合,尘龙卷旋转提供足够的流动氧气以及尘龙卷内包含的可燃灰尘被点燃助长火势使得尘龙卷形成火龙卷,火焰在扩大的过程中点燃消耗可燃灰尘和树叶对外界的灰尘进行清除。

如图11-12和图15,水助力组件包括积水盘509,积水盘509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若干三角弧板510,若干三角弧板510的一侧固定;火龙卷在扩大的过程中,装置还在不断运行形成新的风龙卷,外部气压持续减小,新产生的龙卷风与火龙卷温差过大造成冷空气下降形成雨和冰雹撞击柔性拉伸膜时由进风管2022进入装置内,此时风力调节机构处于图6的状态,第二驱动轴201逆时针旋转将吸收进的冰雹排至右侧,而吸收进的水直接落入下方出水管2001内,第二驱动轴201右侧的四块第二弧形扇叶不断旋转切碎冰雹,同时产生的循环风将冰雹融化产生的冷气吹入房间降低房间内温度避免火龙卷温度过高造成房内持续升温造成高压,抽出的室内空气因为夹杂水汽被抽出时吸附在第二进料管内将第二进料管内的灰尘清除,此时水汽通过出料管进入连接筒504内,此时通往火助力组件的通道关闭,液化水穿过连接圆盘507进入水助力组件,旋转三角弧板510使得水助力组件内的水汽旋转上升形成小型水龙卷,在外部龙卷风的低压下迅速扩张与火龙卷接触熄灭火龙卷,避免燃烧过长时间造成损伤。

水助力组件位于火助力组件的上方;水助力组件位于火助力组件的上方的目的在于使得产生的火龙卷包裹水龙卷,使得内部水龙卷迅速扩张对火龙卷进行消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