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可调节的定型化后浇带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63022发布日期:2020-10-09 18:4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循环利用、可调节的定型化后浇带支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可调节的定型化后浇带支撑。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顶板后浇带支撑普遍采用钢管支架或素砼支撑,钢管支架需与其他部位支模架分开搭设,操作较为繁琐,素砼支撑则需支模后浇筑,施工完成后需破碎处理,施工周期长且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可循环利用的、可调节的定型化后浇带支撑。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循环利用、可调节的定型化后浇带支撑,包括钢管立柱支撑和底板,所述钢管立柱支撑下部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立柱支撑两侧面对称焊接设置两个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可调托座,所述可调托座包括螺杆、托板和手柄,所述托板固定安装在螺杆的上端,螺杆的下端贯穿手柄并与手柄螺纹旋合固定连接,可调托座安装时,手柄的下端放置在套筒的上端,螺杆的下端插入套筒中,并能相对套筒上下调节高度,所述托板上设有若干个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托板为u型结构,中部设有矩形槽,所述支撑件固定放置在矩形槽内,所述支撑件固定放置在矩形槽内时,支撑件上部的高度高于托板上端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方形木板或圆形钢管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中部为圆管结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圆管结构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杆的外部开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圆管结构的内螺纹与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长度为300mm,螺杆的长度大于套筒长度,所述螺杆的长度45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调托座和套筒,调节可调托座中螺杆与手柄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调节固定安在螺杆上端的托板与固定在钢管立柱支撑上的套筒的相对距离,进而实现钢管立柱支撑和托板之间相对距离的调节,完成支撑装置整体的高度调节,且可调托座高度调节范围在0~300mm内,螺杆的长度450mm,适用于大多数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支撑,并可在同一项目多个部位或多个项目重复循环利用,节约了施工材料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施工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的可调托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管立柱支撑;2、底板;3、套筒;4、可调托座;41、螺杆;42、托板;43、手柄;5、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一种可循环利用、可调节的定型化后浇带支撑,包括钢管立柱支撑1和底板2,钢管立柱支撑1下部固定安装在底板2的上端;钢管立柱支撑1两侧面对称焊接设置两个套筒3,套筒3上设有可调托座4,可调托座4包括螺杆41、托板42和手柄43,托板42固定安装在螺杆41的上端,螺杆41的下端贯穿手柄43并与手柄43螺纹旋合固定连接,手柄43的下端放置在套筒3的上端,螺杆41的下端插入套筒3中,托板42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支撑件5。

托板42为u型结构,中部设有矩形槽,支撑件5固定放置在矩形槽内,支撑件5固定放置在矩形槽内时,支撑件5上部的高度高于托板42上端的高度。

支撑件5为方形木板或圆形钢管中的一种。

手柄43的中部为圆管结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圆管结构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螺杆41的外部开设有外螺纹结构,圆管结构的内螺纹与螺杆41的外螺纹相匹配。

如图所示,套筒3的长度为300mm,螺杆41的长度大于套筒3长度,螺杆41的长度450m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钢管立柱支撑1的高度为3500mm,即3500mm长度的钢立柱支撑可适用于支撑高度为3500~3800mm的顶板后浇带支撑,适用于大多数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支撑,并可在同一项目多个部位或多个项目重复循环利用,节约了施工材料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施工操作简单快捷。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安装时,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有:

实施例:

步骤一、工厂定制:根据地下室层的高度裁切φ140mm,4mm厚圆钢作为钢管立柱支撑1,裁切长度为300mm的φ48*3.6钢管作为套筒3,裁切200mm*200mm厚度为5mm的钢板作为底板2,焊接成型;

步骤二、将可调托座4放置在套筒3上,将支撑装置摆放到施工位置;

步骤三、调整支撑装置整体的垂直度,旋转托板42,调整可调托座4与钢管立柱支撑1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调整支撑装置的高度到施工需要的位置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循环利用、可调节的定型化后浇带支撑,包括钢管立柱支撑(1)和底板(2),所述钢管立柱支撑(1)下部固定安装在底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立柱支撑(1)两侧面对称焊接设置两个套筒(3),所述套筒(3)上设有可调托座(4),所述可调托座(4)包括螺杆(41)、托板(42)和手柄(43),所述托板(42)固定安装在螺杆(41)的上端,螺杆(41)的下端贯穿手柄(43)并与手柄(43)螺纹旋合固定连接,可调托座(4)安装时,手柄(43)的下端放置在套筒(3)的上端,螺杆(41)的下端插入套筒(3)中,并能相对套筒(3)上下调节高度,所述托板(42)上设有若干个支撑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可调节的定型化后浇带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42)为u型结构,中部设有矩形槽,所述支撑件(5)固定放置在矩形槽内,且支撑件(5)上部的高度高于托板(42)上端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可调节的定型化后浇带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为方形木板或圆形钢管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可调节的定型化后浇带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3)的中部为圆管结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圆管结构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杆(41)的外部开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圆管结构的内螺纹与螺杆(41)的外螺纹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可调节的定型化后浇带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的长度为300mm,螺杆(41)的长度大于套筒(3)长度,所述螺杆(41)的长度为450mm。


技术总结
一种可循环利用、可调节的定型化后浇带支撑,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它包括钢管立柱支撑和底板,所述钢管立柱支撑下部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端;所述钢管立柱支撑两侧面对称焊接设置两个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可调托座,所述可调托座包括螺杆、托板和手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调托座和套筒,调节钢管立柱支撑和托板之间相对距离的调节,完成支撑装置整体的高度调节,适用于大多数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支撑,并可在同一项目多个部位或多个项目重复循环利用,节约了施工材料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施工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徐钢;吴志余;敖海军;余云辉;张宇;邱传奇;方亚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3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