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钢管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4932发布日期:2021-02-23 21:0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装式钢管脚手架。


背景技术:

[0002]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施工工具,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目前钢管脚手架中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稳定性好,承载力高的脚手架存在灵活性差,装拆速度慢的问题;灵活性好,装拆速度快的脚手架却又存在稳定性差,承载力较低的问题。
[0003]
例如:申请号为201721611215.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组装式钢管脚手架,包括若干个立杆和横杆,立杆的上端外壁套设有圆形的上盘扣,上盘扣至少设有两个对称的上连接部,上连接部设有垂直贯穿上盘扣的上盘扣插孔,立杆的下端外壁套设有与上盘扣相配套的下盘扣,下盘扣设有与上连接部对应的下连接部,下连接部上向下延伸地设有能够插入上盘扣插孔的插杆,横杆的两端均设有径向贯穿横杆的横杆插孔,横杆插孔与上盘扣插孔的直径相同,其缺点在于该脚手架在安装时需要将横杆插孔和盘扣插孔对齐后才能插入插杆,安装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式钢管脚手架,组装速度快、连接稳定性好。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组装式钢管脚手架,包括立杆、横杆和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扣件和插接件,所述扣件设置在立杆上,所述插接件设置在横杆的端部,所述扣件包括上扣件和下扣件,所述下扣件固定安装在立杆上,所述上扣件套装在立杆上并可相对下扣件上下移动,所述插接件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插设在下扣件上,所述上扣件抵靠在插接件的上端,且所述上扣件和下扣件之间通过锁定机构进行锁定连接。
[0006]
作为优选,所述下扣件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下扣件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插接部插设在对应的定位槽内。
[0007]
作为优选,所述下扣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插接部,所述上扣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插接部插设在限位槽内。
[0008]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为环形槽。
[0009]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扣和锁钩,所述锁钩固接在上扣件上,所述锁扣的一端连接在下扣件上,另一端用于钩住锁钩。
[0010]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扳手,所述扳手的一端通过铰轴连接在下扣件上,另一端相对铰轴上下翻转,所述锁扣的端部铰接在扳手的中部。
[0011]
作为优选,所述铰轴上套装有驱动扳手向下翻转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下扣件上,另一端固定在扳手上。
[0012]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件的端面为与立杆表面相贴合的弧形面。
[0013]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件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横杆的端部插接在连接孔内。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接件下端通过第一插接部与下扣件连接,上端通过第二插接部与上扣件连接,这种插接结构能够高效快速的进行组装,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同时上扣件与下扣件通过锁定机构进行连接,防止上扣件与下扣件分离,避免横杆与立杆搭接后出现脱离,连接稳定性好、安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立杆,2-横杆,3-下扣件,301-定位槽,4-上扣件,401-限位槽,5-插接件,501-第一插接部,502-第二插接部,503-弧形面,6-锁定机构,601-扳手,602-锁扣,603-锁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2]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组装式钢管脚手架,包括立杆1、横杆2和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包括扣件和插接件5,扣件设置在立杆1上,插接件5设置在横杆2的端部并与横杆2一体连接。
[0023]
扣件包括上扣件4和下扣件3,下扣件3固定安装在立杆1上,如焊接或螺栓连接。上扣件4套装在立杆1上并可相对下扣件3上下移动。其中上扣件4位于插接件5的上端,并抵靠在插接件5的上端,下扣件3位于插接件5的下端,上扣件4和下扣件3之间通过锁定机构6进行锁定连接。插接件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插接部501,下扣件3上设置有定位槽301,第一插接部501插设在定位槽301内。定位槽301数量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槽301数量为四个,沿下扣件3周向间隔分布。其中第一插接部501的宽度由上向下逐渐减小,插接件5的端面为与立杆1表面相贴合的弧形面503。
[0024]
下扣件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插接部502,上扣件4上设置有限位槽401,第二插接部502插设在限位槽401内。限位槽401为环形槽,第二插接部502的横截面形成与环形槽相匹配。
[0025]
如图2和图3所示,锁定机构6包括扳手601、锁扣602和锁钩603,扳手601的一端通过铰轴连接在下扣件3上,另一端相对铰轴上下翻转。锁钩603固接在上扣件4上,锁钩603与上扣件4的外壁形成一个开口朝上的锁槽。锁扣602的一端通过扳手601连接在下扣件3上,且该端铰接在扳手601的中部并可上下翻转,另一端用于翻入锁槽内钩住锁钩603。
[0026]
当扳手601向上翻转时,锁扣602的上端向上移动至锁钩603的上方,并将锁扣602
的上端扣入锁槽内,然后向下翻转扳手601将锁扣602的上端拉入锁槽底部,防止锁扣602从锁钩603内脱出。同时铰轴上套装有驱动扳手601向下翻转的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在下扣件3上,另一端固定在扳手601上,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将锁扣602自动钩住锁钩603。
[0027]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插接件5设置有连接端,连接端设置有连接孔,横杆2的端部插接在连接孔内,方便横杆2维修更换。为防止横杆2与连接端脱离,两者通过固定销或螺栓进行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