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家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3052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可变家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变家居。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领域技术的革新,以前由墙体承重的结构体系逐步被钢结构、框架结构所替代,这一结构的进步使得移动式墙体有了广阔的前景。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来移动墙体,以改变房屋内部的空间结构,作不同用途。对于家居住宅而言,房屋内的墙体移动时需简单方便、省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可变家居,以解决如何省力、方便快捷地移动墙体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

可变家居,包括屋顶板和墙体;所述墙体包括上墙部、中墙部和下墙部,所述上墙部的上端设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内设有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伸缩缸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移动体,第一移动体的上端设有若干插柱,所述屋顶板上设有若干与插柱配合的插孔;所述下墙部的下端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内设有第二伸缩缸,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移动体,第二移动体的下端设有若干滑轮。

可选地,所述上凹槽内竖直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移动体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支撑柱间隙配合;所述下凹槽内竖直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移动体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支撑柱间隙配合。

可选地,所述中墙部的侧壁上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上设有挡门。

可选地,所述中墙部包括若干第三支撑柱和若干连接板,所述第三支撑柱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第三支撑柱竖直贯穿连接板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柱之间填充有隔音材料。

可选地,所述屋顶板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内凹槽,所述内凹槽中一体成型有向外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小于内凹槽的深度,所述插孔设置在凸台上;内凹槽中可插入设有上盖,上盖的下端面与屋顶板的下端面齐平;所述上盖的下端面铰接有扣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块上竖直设有通槽,通槽能够与上凹槽联通。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中在墙体上设有第一伸缩缸、第二伸缩缸、第一移动体、第二移动体等结构,当需要移动墙体时,控制第一伸缩缸的输出端缩回,插柱从插孔中退出,控制第二伸缩缸的输出端伸出,滑轮与地面相抵,即可推动墙体,便于移动墙体的位置。

2、本方案中设置有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墙体承重能力好,且第三支撑柱之间填充隔音材料,墙体整体质量轻、隔音效果好。

3、本方案中设有容纳孔,容纳孔中用于容纳第一伸缩缸和第二伸缩缸的电源接头和控制面板,电源接头的电线长度可设置稍长,便于移动。

4、本方案中设有上盖,上盖能够遮挡插孔,使屋顶板更加美观。

5、墙体上可设置电路的插线板,第一移动块上设有通槽,通槽用于连接线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墙体的上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墙体的下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墙体的中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墙体的部分结构纵剖视图;

图7为屋顶板和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屋顶板1、墙体2、挡门3、第一移动体4、通槽5、第一支撑柱6、插柱7、容纳孔8、反弹器9、下凹槽10、第二移动体11、第二支撑柱12、滑轮13、第三支撑柱14、连接板15、上凹槽16、第一伸缩缸17、第二伸缩缸18、内凹槽19、凸台20、插孔21、上盖22、扣板23、柜体24。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

可变家居,包括屋顶板1和墙体2。

结合图2-图6,墙体2包括上墙部、中墙部和下墙部。上墙部的上端设有上凹槽16,上凹槽16内固定设有两个第一伸缩缸17,第一伸缩缸17的输出端上固定设有呈长方体状的第一移动体4,第一移动体4的外壁与上凹槽16的内壁接触。第一移动体4的上端竖直固定设有若干插柱7,第一移动体4上还竖直设有通槽5,通槽5与上凹槽16联通。上凹槽16内还竖直固定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柱6,第一移动体4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支撑柱6间隙配合,第一支撑柱6的上端面设有耐磨垫,耐磨垫与屋顶板1相抵。下墙部的下端设有下凹槽10,下凹槽10内固定设有两个第二伸缩缸18,第二伸缩缸18的输出端朝下且固定设有第二移动体11,第二移动体11的下端设有若干滑轮13。下凹槽10内竖直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柱12,所述第二移动体11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支撑柱12间隙配合。中墙部包括外墙板、若干第三支撑柱14和若干连接板15,外墙板内部中空且上端与上墙部一体成型,下端与下墙部一体成型。第三支撑柱14竖直固定设置在外墙板的内部,连接板15水平固定设置在外墙板的内部,且第三支撑柱14竖直贯穿连接板15且与连接板15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柱14之间填充有隔音材料。中墙部中留有线路槽,用于容纳电线;中墙部的侧壁上设有容纳孔8,容纳孔8用于容纳第一伸缩缸17、第二伸缩缸18的电源结构和控制面板;容纳孔8上设有挡门3,挡门3的设置方式为:挡门3的一端与容纳孔8的一侧铰接,容纳孔8中固定设有反弹器9,挡门3能够与反弹器9相抵。

结合图7,屋顶板1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内凹槽19,所述内凹槽19中一体成型有向外凸出的凸台20,所述凸台20的高度小于内凹槽19的深度,所述插孔21设置在凸台20上;内凹槽19中可插入设有上盖22,上盖22的下端面与屋顶板1的下端面齐平;所述上盖22的下端面铰接有扣板23。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墙体2安装完成时的状态:第一伸缩缸17的输出端伸出,第一移动体4上的插柱7插入到屋顶板1的插孔21中,第二伸缩缸18的输出端缩回,滑轮13不与地面接触。

移动墙体2前,先扣出上盖22的扣板23,通过手持扣板23将上盖22取出,露出凸台20和插孔21。然后打开挡门3,将电源接头取出并插入电源插板中,通过控制面板来控制第一伸缩缸17的输出端缩回,插柱7退出插孔21,第二伸缩缸18的输出端伸出,滑轮13与地面相抵。然后手动推动墙体2至指定位置,再次通过控制面板来控制第一伸缩缸17的输出端伸出,第一移动体4上的插柱7插入到屋顶板1的插孔21中,第二伸缩缸18的输出端缩回,滑轮13与地面分离。墙体2安装好后,将电源接头放回到容纳孔8中,再关闭挡门3即可。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墙体上与容纳孔相对的一侧上一体成型有木制的柜体24,柜体24上设有若干形成网格状的储物格。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可变家居,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板和墙体;所述墙体包括上墙部、中墙部和下墙部,所述上墙部的上端设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内设有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伸缩缸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移动体,第一移动体的上端设有若干插柱,所述屋顶板上设有若干与插柱配合的插孔;所述下墙部的下端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内设有第二伸缩缸,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移动体,第二移动体的下端设有若干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家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槽内竖直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移动体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支撑柱间隙配合;所述下凹槽内竖直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移动体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支撑柱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家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墙部的侧壁上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上设有挡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家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墙部包括若干第三支撑柱和若干连接板,所述第三支撑柱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第三支撑柱竖直贯穿连接板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柱之间填充有隔音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家居,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板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内凹槽,所述内凹槽中一体成型有向外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小于内凹槽的深度,所述插孔设置在凸台上;内凹槽中可插入设有上盖,上盖的下端面与屋顶板的下端面齐平;所述上盖的下端面铰接有扣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家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块上竖直设有通槽,通槽能够与上凹槽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家居,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柜体,所述柜体包括若干网格状的储物格。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可变家居,包括屋顶板和墙体;所述墙体包括上墙部、中墙部和下墙部,所述上墙部的上端设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内设有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伸缩缸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移动体,第一移动体的上端设有若干插柱,所述屋顶板上设有若干与插柱配合的插孔;所述下墙部的下端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内设有第二伸缩缸,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移动体,第二移动体的下端设有若干滑轮。本实用新型意在解决如何省力、方便快捷地移动墙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方明富;唐中荣;于建;刘锴;陈虹屹;赵孔;汪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金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