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基站用通信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9957发布日期:2020-10-28 12:2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基站用通信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基站用通信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电话和手机的广泛使用,国家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加快,很多地方都需要进行网络的覆盖,在网络覆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通信杆,通信杆可以对通信基站进行安装固定以加快数据的交换,使得人们在通话的时候更加快捷和方便,数据交换加快,然而,现有的通信杆安装较为费时费力,且在高处安装通信杆时较为不便,降低了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通信杆安装费力且在高处安装时安装不便,降低了安全系数的问题,提供一种通信基站用通信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通信基站用通信杆,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底部固连连接板一,所述套管的外侧壁沿套管的长度方向等距固连有多个卡块一,所述套管顶部的外柱面关于其中心线等角度固连有多个固定座一,所述套管上滑动卡接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接环,所述卡接环为灯泡状结构,所述卡接环灯头位置处的外侧等角度固连有多个固定座二,所述卡接环上对应灯尾的位置处的内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二,所述卡槽与卡块二之间固连有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座二的一端通过螺栓一紧固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固定座一的一端通过螺栓二紧固连接有连接杆二,且连接杆二靠近固定座一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一,所述圆形通孔一的内侧通过轴杆一与连接杆一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二的一端通过螺栓三紧固连接有连接板二,使用时,将连接板一与放置面连接,向上推动卡接机构,使卡块二挤压卡块一,从而使卡块二挤压压缩弹簧,进而使卡接机构继续向上移动,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卡块二弹出,当停止滑动卡接机构时,卡块二的底部与对应位置处卡块一的顶部卡接,继续移动卡接机构,使得卡块二与另一卡块一卡接,通过逐层的向上推动卡接机构,使得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使用时更加省力,且当在高处安装通信杆操作不便时,使用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增强了安装时安全性,将卡接机构移动到适当位置时,连接杆一将连接杆二撑开,并将通信器材与连接板二连接,完成安装,在需要拆卸时,向下滑动卡接机构,使得连接杆二与套管相互平行,减小了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收纳后的占据面积,使收纳后的通信基站用通信杆便于携带和放置。

进一步在于,所述卡接环对应灯尾位置处的顶部固连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立杆,两个所述立杆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二,两个所述立杆上圆形通孔二内侧转动连接有轴杆二,且轴杆二的外柱面滑动套接有辅助机构。

进一步在于,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卡接杆靠近套管一侧的顶部固连有卡块三,且卡块三与对应位置处的卡块一卡接,随着卡接机构的移动,使得轴杆二沿滑槽滑动,从而使卡接杆上的卡块三与对应位置处的卡块一分离,当卡接机构停止时,在辅助机构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卡接杆向下滑动,使得卡块三与对应位置处的卡块一卡接,提高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安装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板一与连接板二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便于连接板一与放置面连接,便于连接板二与通信器材连接。

进一步在于,所述圆形通孔一处于连接杆二的四分之一位置处,使得连接杆一能够将连接杆二撑开。

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杆二的长度小于套管的长度,避免对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收纳时连接杆二与连接板一发生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套管的外侧滑动卡接有卡接机构,利用压缩弹簧,使得卡块二与卡块一分离后弹出,从而使得停止滑动卡接机构时,卡块二的底部与对应位置处卡块一的顶部卡接,通过逐层的向上推动卡接机构,能够避免出现卡接机构滑落的情况,使用便捷,且当在高处安装通信杆操作不便时,使用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增强了安装时安全性,且利用辅助机构增强了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安装后的稳定性,通过将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与通信器材拆卸后转动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使得连接杆二与套管相互平行,减小了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收纳后的占据空间,便于对收纳后的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进行携带和放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接机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b-b处定向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套管与连接板一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连接机构;11、套管;12、连接板一;13、卡块一;14、固定座一;2、连接杆一;3、连接杆二;4、连接板二;5、卡接机构;51、卡接环;52、立杆;53、固定座二;54、卡块二;55、压缩弹簧;6、辅助机构;61、卡接杆;62、滑槽;63、卡块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所示,一种通信基站用通信杆,包括连接机构1,连接机构1包括套管11,套管11的底部固连连接板一12,套管11的外侧壁沿套管11的长度方向等距固连有多个卡块一13,套管11顶部的外柱面关于其中心线等角度固连有多个固定座一14,套管11上滑动卡接有卡接机构5,卡接机构5包括卡接环51,卡接环51为灯泡状结构,卡接环51灯头位置处的外侧等角度固连有多个固定座二53,卡接环51上对应灯尾的位置处的内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二54,卡槽与卡块二54之间固连有压缩弹簧55,固定座二53的一端通过螺栓一紧固连接有连接杆一2,固定座一14的一端通过螺栓二紧固连接有连接杆二3,且连接杆二3靠近固定座一14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一,圆形通孔一的内侧通过轴杆一与连接杆一2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杆二3的一端通过螺栓三紧固连接有连接板二4,使用时,将连接板一12与放置面连接,向上推动卡接机构5,使卡块二54挤压卡块一13,从而使卡块二54挤压压缩弹簧55,进而使卡接机构5继续向上移动,在压缩弹簧55的作用下,卡块二54弹出,当停止滑动卡接机构5时,卡块二54的底部与对应位置处卡块一13的顶部卡接,继续移动卡接机构5,使得卡块二54与另一卡块一13卡接,通过逐层的向上推动卡接机构5,使得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使用时更加省力,且当在高处安装通信杆操作不便时,使用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增强了安装时安全性,将卡接机构5移动到适当位置时,连接杆一2将连接杆二3撑开,并将通信器材与连接板二4连接,完成安装,在需要拆卸时,向下滑动卡接机构5,使得连接杆二3与套管11相互平行,减小了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收纳后的占据空间,使收纳后的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便于携带和放置。

卡接环51对应灯尾位置处的顶部固连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立杆52,两个立杆52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二,两个立杆52上圆形通孔二内侧转动连接有轴杆二,且轴杆二的外柱面滑动套接有辅助机构6,辅助机构6包括卡接杆61,卡接杆6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62,卡接杆61靠近套管11一侧的顶部固连有卡块三63,且卡块三63与对应位置处的卡块一13卡接,随着卡接机构5的移动,使得轴杆二沿滑槽62滑动,从而使卡接杆61上的卡块三63与对应位置处的卡块一13分离,当卡接机构5停止时,在辅助机构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卡接杆61向下滑动,使得卡块三63与对应位置处的卡块一13卡接,提高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安装后的稳定性。

连接板一12与连接板二4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便于连接板一12与放置面连接,便于连接板二4与通信器材连接,圆形通孔一处于连接杆二3的四分之一位置处,使得连接杆一2能将连接杆二3撑开,连接杆二3的长度小于套管11的长度,避免对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收纳时连接杆二3与连接板一12发生碰撞。

连接板一12对应套管11内部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便于线束与该通信基站用通信杆上安装的通信器材进行连接,且通过套管11对线束进行保护。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连接板一12与放置面连接,向上推动卡接机构5,使卡块二54挤压卡块一13,从而使卡块二54挤压压缩弹簧55,进而使卡接机构5继续向上移动,在压缩弹簧55的作用下,卡块二54弹出,当停止滑动卡接机构5时,卡块二54的底部与对应位置处卡块一13的顶部卡接,且随着卡接机构5的移动,使得轴杆二沿滑槽62滑动,从而使卡接杆61上的卡块三63与对应位置处的卡块一13分离,当卡接机构5停止时,在辅助机构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卡接杆61向下滑动,使得卡块三63与对应位置处的卡块一13卡接,继续移动卡接机构5,使得卡块二54与另一卡块一13卡接,当将卡接机构5移动到适当位置时,连接杆一2将连接杆二3撑开,并将通信器材与连接板二4连接,完成安装,在需要拆卸时,向下滑动卡接机构5,使得连接杆二3与套管11相互平行,完成收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