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雨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3198发布日期:2020-12-22 10:5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雨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雨棚。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钢结构雨棚雨水流向都是从后向前方流,后高前低,雨水从雨棚前檐上盖板上流出。在雨天时,钢结构雨棚前流水经过汇集后落下会比外面下雨量都大,从正面进入非常不方便,只能从两侧进入,使得十分不方便,并且对于一些侧面无法进入的地方,从正面进入身上会淋到很多雨水,使人十分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雨棚,整个雨棚采取前高后低,上盖板雨水不从整个前檐向下流出而是通过后面的集水槽从单侧流出,便于工人从正面及两侧进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雨棚,包括上盖板以及与上盖板下表面相连的钢结构框架,所述上盖板的端部开设有u型集水槽,所述u型集水槽包括中间的u型凸起以及位于u型凸起两侧的滑坡,所述滑坡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导水坡。

进一步的,所述钢结构雨棚还包括下封板、侧封板,所述上盖板、下封板和侧封板形成的一空腔,所述钢结构框架位于所述空腔内,且钢结构框架分别与上盖板和下封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多根钢横杆以及多根钢竖杆,所述所述钢横杆与所述钢竖杆之间垂直设置,且钢竖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连接有吸盘,通过所述吸盘与上盖板和下封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封板的宽度,从而使得排水孔不会被下封板遮住,也使得水不会流入空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侧封板与上盖板、下封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层。

进一步的,所述滑坡最底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50°。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下表面还安装有导水板,以对排水孔内排出的雨水进行导向,使得雨水能够沿着建筑物墙壁流下,不会出现直接滴落的现象。

该钢结构雨棚在安装时,将带有u型集水槽的一侧朝向建筑物安装,并通过上盖板上的导水坡从而形成雨水朝向建筑物流的效果,并且当雨水流入u型集水槽后,通过滑坡使雨水向两侧流动,最后通过端部的排水孔排出。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结构雨棚,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
中通过设置u型集水槽,并且将u型集水槽朝向建筑物一侧安装,从而使得形成前高后低的效果,使雨水朝后流入u型集水槽内,同时,通过u型集水槽内的滑坡使得雨水从两侧的排水孔流出,方便人员从正面通过。

同时,设置有侧封板和下封板,从而将钢结构框架包裹于其中,起到外形美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所述雨棚的前视图。

图2显示为所述雨棚的俯视图。

图3显示为所述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所述u型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所述上盖板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1、上盖板,2、下封板,3、侧封板,4、钢竖杆,5、钢横杆,6、上吸盘,7、下吸盘,8、u型集水槽,9、排水孔,10、导水坡,11、u型凸起,12、滑坡,13、导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一种钢结构雨棚,包括上盖板1以及与上盖板1下表面相连的钢结构框架,通过钢结构框架与建筑物连接,从而将钢结构雨棚安装于建筑物上,

其中,所述上盖板1的端部开设有u型集水槽8,通过u型集水槽8来集雨水并对雨水进行排出,且在安装过程中,将u型集水槽8朝向建筑物安装,以使得雨水朝向建筑物流下,使得人员从建筑物正面进入时不会被雨水淋到,

所述u型集水槽8包括中间的u型凸起11以及位于u型凸起11两侧的滑坡12,所述u型凸起11和滑坡12上均设置有防水软垫,从而防止雨水直接打到上面出现雨水弹起的现象,通过所述u型凸起11对雨水起到一个分配的效果,使得雨水流到两侧的滑坡12上,同时所述滑坡12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9,雨水经过滑坡12后通过排水孔9流出。

同时,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导水坡10,所述导水坡10向u型集水槽8倾斜,从而使得上盖板1上的雨水通过导水坡10的导向朝向u型集水槽8流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导水板13,所述导水板13位于排水孔9底部,并且所述导水板13朝向建筑物,使得排水孔9流出的雨水通过导水板13流向建筑物,从建筑物的墙壁上滑落,避免出现直接水滴滴落的现象。

同时,所述钢结构雨棚还包括下封板2、侧封板3,所述上盖板1、下封板2和侧封板3形成的一空腔,所述钢结构框架位于所述空腔内,且钢结构框架分别与上盖板1和下封板2相连,通过该结构将钢结构框架包裹于其中,起到一个美观的作用。

同时,所述上盖板1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封板2的宽度,从而使得排水孔9不会被下封板2遮住,也使得水不会流入空腔内,从而防止空腔内部积水。

同时,所述侧封板3与上盖板1、下封板2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层,该弹性密封层一方面能够防止雨水通过连接处进入到空腔内,另一方面当上盖板1、下封板2和侧封板3由于热胀冷缩原因涨缩时,能够压缩或拉伸弹性密封层,从而防止产品的损坏。

且,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多根钢横杆5以及多根钢竖杆4,所述所述钢横杆5与所述钢竖杆4之间垂直设置,钢竖杆4的上表面连接有上吸盘6,下表面上连接有吸盘,通过所述上吸盘6和下吸盘7与上盖板1和下封板2连接。

同时,为了保持牢固度,在上吸盘和下吸盘处开设有螺纹孔,从而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钢结构框架与上盖板1和下封板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坡12最底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该角度的设定使得雨水能够滑落,但是又不会快速滑落,导致雨水都积累在排水孔9处无法流下。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雨棚,包括上盖板(1)以及与上盖板(1)下表面相连的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的端部开设有u型集水槽(8),所述u型集水槽(8)包括中间的u型凸起(11)以及位于u型凸起(11)两侧的滑坡(12),所述滑坡(12)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上设置有导水坡(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雨棚还包括下封板(2)、侧封板(3),所述上盖板(1)、下封板(2)和侧封板(3)形成一空腔,所述钢结构框架位于所述空腔内,且钢结构框架分别与上盖板(1)和下封板(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多根钢横杆(5)以及多根钢竖杆(4),所述钢横杆(5)与所述钢竖杆(4)之间垂直设置,且钢竖杆(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连接有吸盘,通过所述吸盘与上盖板(1)和下封板(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封板(2)的宽度,从而使得排水孔(9)不会被下封板(2)遮住,也使得水不会流入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封板(3)与上盖板(1)、下封板(2)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坡(12)最底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下表面还安装有导水板(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雨棚,包括上盖板以及与上盖板下表面相连的钢结构框架,所述上盖板的端部开设有U型集水槽,所述U型集水槽包括中间的U型凸起以及位于U型凸起两侧的滑坡,所述滑坡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本申请中通过设置U型集水槽,并且将U型集水槽朝向建筑物一侧安装,从而使得形成前高后低的效果,使雨水朝后流入U型集水槽内,同时,通过U型集水槽内的滑坡使得雨水从两侧的排水孔流出,方便人员从正面通过。

技术研发人员:杨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