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2950发布日期:2020-12-22 10:5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



背景技术:

铝合金型材是以铁、钢或者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如塑料、铝、玻璃纤维等)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建筑、装修、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各种形状的铝型材需求日益增多,现有型材的内部结构通常具有十字形加强筋,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这样结构的型材不适合应用阳光棚的上轨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和结构简单的新型阳光棚上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沿型材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包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通过横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立板、所述横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三者相接围成“凹”字形,所述第一立板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凹槽、第一凹面和凸起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横板相接处通过第一圆弧角和第二圆弧角进行过度相接,所述第一圆弧角为内角,所述第二圆弧角为外角,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横板之间呈垂直关系,所述第二立板设有上横板、下横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将所述上横板和所述下横板相连接,所述下横板上设有第二凹面和第三凹面,所述第二凹面设在所述下横板的左部,所述第三凹面设在所述下横板的左部,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横板通过第三圆弧角和第四圆弧角进行过度相接,所述第二立板端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立板内侧设有斜面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第一凹槽和凸起板设于第一立板正面,所述第一凹面设于所述第一立板的背面,所述第一卡槽设于所述第一立板的端部,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下方,所述凸起板垂直设于所述第一立板的正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板、所述上横板、所述下横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围成左腔体,所述左腔体设于所述横板的左部,所述左腔体内设有圆弧形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立板、所述上横板、所述下横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围成右腔体,所述右腔体设于所述横板的右部,所述右腔体内设有圆弧形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的顶端设于同一水平直线。

优选的,所述斜面板与所述上横板之间的角度大于95°。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面、第二凹面和第三凹面均为梯形凹面,所述第二凹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凹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滑轨分别卡扣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这样利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能够与滑轨进行支撑,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从而便于阳光棚的组装和搭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立板1、第一卡槽101、第一凹槽102、第一凹面103、凸起板104、第一圆弧角105、第二圆弧角106、横板2、下横板201、第二凹面202、第三凹面203、上横板204、左腔体205、右腔体206、连接板207、第二立板3、第三圆弧角301、第四圆弧角302、斜面板303、第二卡槽3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所示,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沿型材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包括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3,所述第一立板1与所述第二立板3之间通过横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立板1、所述横板2和所述第二立板3之间三者相接围成“凹”字形,所述第一立板1上设有第一卡槽101、第一凹槽102、第一凹面103和凸起板104,凸起板104端部设有圆球卡接部,所述第一立板与1所述横板2相接处通过第一圆弧角105和第二圆弧106角进行过度相接,所述第一圆弧角105为内角,所述第二圆弧角106为外角,第一圆弧角105与上横板204相接,第二圆弧角106与下横板201相接,所述第一立板1与所述横板2之间呈垂直关系,所述第二立板3设有上横板204、下横板201和连接板207,所述连接板207将所述上横板204和所述下横板201相连接,所述下横板201上设有第二凹面202和第三凹面203,所述第二凹面202设在所述下横板201的左部,所述第三凹面203设在所述下横板201的左部,所述第二立板3与所述横板2通过第三圆弧角301和第四圆弧角302进行过度相接,第四圆弧角302与上横板204相接,第三圆弧角301与下横板201相接,所述第二立板3端部设有第二卡槽304,所述第二立板3内侧设有斜面板303。

所述第一卡槽101、第一凹槽102和凸起板104设于第一立板1正面,所述第一凹面103设于所述第一立板1的背面,所述第一卡槽101设于所述第一立板1的端部,所述第一凹槽102设于所述第一卡槽101的下方,所述凸起板104垂直设于所述第一立板1的正面。

所述第一立板1、所述上横板204、所述下横板201和所述连接板207之间围成左腔体205,所述左腔体205设于所述横板2的左部,所述左腔体205内设有圆弧形卡槽。

所述第二立板3、所述上横板204、所述下横板201和所述连接板207之间围成右腔体206,所述右腔体206设于所述横板2的右部,所述右腔体206内设有圆弧形卡槽,左腔体205的体积大于右腔体206的体积。

所述第一立板1和所述第二立板3的顶端设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斜面板303与所述上横板204之间的角度大于95°,所述第一凹面103、第二凹面202和第三凹面203均为梯形凹面,所述第二凹面20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凹面203。

具体实施时,将滑轨分别卡扣在第一卡槽101和第二卡槽304内,这样利用第一卡槽101和第二卡槽304能够与滑轨进行支撑,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从而便于阳光棚的组装和搭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沿型材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包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通过横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立板、所述横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三者相接围成“凹”字形,所述第一立板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凹槽、第一凹面和凸起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横板相接处通过第一圆弧角和第二圆弧角进行过度相接,所述第一圆弧角为内角,所述第二圆弧角为外角,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横板之间呈垂直关系,所述第二立板设有上横板、下横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将所述上横板和所述下横板相连接,所述下横板上设有第二凹面和第三凹面,所述第二凹面设在所述下横板的左部,所述第三凹面设在所述下横板的左部,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横板通过第三圆弧角和第四圆弧角进行过度相接,所述第二立板端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立板内侧设有斜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第一凹槽和凸起板设于第一立板正面,所述第一凹面设于所述第一立板的背面,所述第一卡槽设于所述第一立板的端部,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下方,所述凸起板垂直设于所述第一立板的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上横板、所述下横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围成左腔体,所述左腔体设于所述横板的左部,所述左腔体内设有圆弧形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板、所述上横板、所述下横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围成右腔体,所述右腔体设于所述横板的右部,所述右腔体内设有圆弧形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的顶端设于同一水平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板与所述上横板之间的角度大于9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面、第二凹面和第三凹面均为梯形凹面,所述第二凹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凹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阳光棚上轨,沿型材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包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通过横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立板、所述横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三者相接围成“凹”字形,所述第一立板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凹槽、第一凹面和凸起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横板相接处通过第一圆弧角和第二圆弧角进行过度相接,所述第一圆弧角为内角,所述第二圆弧角为外角,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横板之间呈垂直关系,所述第二立板设有上横板、下横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将所述上横板和所述下横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安装和结构简单的新型阳光棚上轨。

技术研发人员:蒙卡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雄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8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