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光房框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3992发布日期:2021-01-26 11:2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阳光房框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框架的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阳光房框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阳光房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金属框架包括立柱和顶部框架,顶部框架由横梁、纵梁以及桁架梁等架设在立柱上形成;拼装时,横梁、纵梁以及桁架梁之间利用螺钉进行连接锁紧,整个框架的重力形成对螺钉的剪切应力,容易导致螺钉容易因应力而变形甚至断裂,造成阳光房坍塌。
[0003]
同时,现有单独在立柱上安装横梁、纵梁以及桁架梁时,常需要几个人把纵梁、桁架梁托住悬在半空中,才能把螺钉穿进纵梁、桁架梁与横梁连接的位置,不但人工安装成本高,利用人工托住而悬在半空中的纵梁、桁架梁还可能因工人的疲劳或操作不当等原因滑落,砸伤工人,造成施工事故。
[0004]
故需要对现有的阳光房框架连接结构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阳光房框架连接结构。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阳光房框架连接结构,包括架设在立柱上的横梁、连接在横梁上的纵梁、连接在纵梁上的桁架梁,所述横梁与纵梁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插入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纵梁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固定在第一容纳腔内,所述横梁上设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第一槽钩,所述第一槽钩勾在第一沟槽内使纵梁架在横梁上,所述横梁上设有承托位,所述第一沟槽设置在承托位内,所述第一插入部压在承托位上并使第一槽钩勾在第一沟槽内。
[0008]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桁架梁与纵梁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桁架梁上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纵梁上设有供第二连接件挂在其身上的第二挂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插入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固定在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第二槽钩,所述第二槽钩勾在第二挂槽内使桁架梁架在纵梁上。
[0009]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限制其自身插入到第一容纳腔内深度的限位凸台。
[0010]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柱、横梁、纵梁均为金属型材,均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减轻框架重量的空腔。
[0011]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梁上设有覆盖在承托位上的第一梁盖。
[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纵梁上设有开口开放的锁紧槽,所述纵梁上设有覆盖封闭锁紧槽开口的第二梁盖。
[001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桁架梁上端或下端设有剖开第二容纳腔的第一开口,所述
桁架梁上设有覆盖封闭第一开口的第三梁盖,
[0014]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限定凸台,所述限定凸台与第二容纳腔的腔底形成限制第二插入部上下摆动的夹槽,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到夹槽中。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压在横梁的承托位,另一端插入到纵梁上,从而使纵梁与横梁上逐渐相连为框架,而框架组成后所产生的剪切应力由第一连接件承受,避免传统螺钉因承受剪切力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框架的稳定性,有效防止阳光房坍塌。而且纵梁的一端被第一连接件限制悬在半空中,不可从横梁上滑落,避免砸人事故的发生,保障安装工人的生命安全。在本实用新型中,桁架梁与纵梁还通过第二连接件互相连接,桁架梁安装后所产生的剪切应力由第二连接件承受,能进一步加强框架的稳定性,增强防止阳光房坍塌的性能,而且还同样能起到避免砸人事故的发生。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使纵梁、桁架梁悬在在半空中,完成多个人托住纵梁、桁架悬空的工作,从而可以减少安装工人,降低阳光房框架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为横梁与纵梁连接的立体图;
[0018]
图2为横梁与纵梁连接的俯视图;
[0019]
图3为图2中a-a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图2中b-b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桁架梁的截面示意图;
[0022]
图6为纵梁的截面示意图;
[0023]
图7为第一连接件的截面示意图;
[0024]
图8为横梁的截面示意图;
[0025]
图9为第二连接件的截面示意图;
[0026]
图10为第一梁盖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
参照图1~10, 一种阳光房框架连接结构,包括架设在立柱上的横梁2、连接在横梁2上的纵梁3、连接在纵梁3上的桁架梁4,所述立柱、横梁2、纵梁3均为金属型材,均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减轻框架重量的空腔10。进一步的,所述横梁2与纵梁3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5包括第一插入部5a和第一支撑部5b,所述纵梁3设有第一容纳腔3b,所述第一插入部5a插入固定在第一容纳腔3b内,所述横梁2上设有第一沟槽2a,所述第一支撑部5b具有第一槽钩5c,所述第一槽钩5c勾在第一沟槽2a内使纵梁3架在横梁2上;由此利用第一连接件5来承受剪切应力,进而提高了阳光房框架的稳定性,有效避免阳光房坍塌;而且由于纵梁3的一端挂在横梁2上,不可滑落,从而降低砸人事故的发生可能性,工人可再在相应位置上打入螺钉以完全固定横梁2、纵梁3、第一连接件5。再进一步的,所述横梁2上设有承托位2b,所述第一沟槽2a设置在承托位2b内,所述第一插入部5a压在承托位2b上并使第一
槽钩5c勾在第一沟槽2a内,如此增大横梁2支撑顶部框架的面积,减少应力集中。
[0029]
优选的,当第一插入部5a插入到第一容纳腔3b内时,所述第一插入部5a的上下两端贴合于第一容纳腔3b的腔顶面和腔底面,从而加强第一连接件5与纵梁3连接的质量,保证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5上设有限制其自身插入到第一容纳腔3b内深度的限位凸台5d,以便于第一连接件5快速且精准地安装在纵梁3的第二容纳腔3b内。
[0030]
优选的,所述横梁2上设有覆盖在承托位2b上的第一梁盖7,以防止外部的污染物进入到承托位2b中侵蚀承托位2b内的结构;所述横梁2上设有两个设置在不同位置上的边盖沟槽2c,所述第一梁盖7上具有两个分别插入两个边盖沟槽2c中的边盖卡钩7a,第一梁盖7通过边盖卡钩7a插入到边盖沟槽2c中而安装在横梁2上,简单便捷。
[0031]
优选的,所述纵梁3上设有开口开放的锁紧槽,工人伸入锁紧槽内打自攻钉,把纵梁3和第一插入部5a完全固定在一起;所述纵梁3上设有覆盖封闭锁紧槽开口的第二梁盖8,所述第二梁盖8嵌入安装在纵梁3的凹位ⅰ内,所述锁紧槽腔开口内设有扣槽ⅰ,所述第二梁盖8上设有可扣入到扣槽ⅰ中的扣合部ⅰ,当第二梁盖8嵌入到凹位ⅰ时,扣合部ⅰ扣入到扣槽ⅰ中。
[0032]
优选的,所述桁架梁4与纵梁3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件6,所述桁架梁4上设有第二容纳腔4a,所述纵梁3上设有供第二连接件6挂在其身上的第二挂槽3a,所述第二连接件6包括第二插入部6a和第二支撑部6b,所述第二插入部6a插入固定在第二容纳腔4a内,所述第二支撑部6b具有第二槽钩6c,所述第二槽钩6c勾在第二挂槽3a内使桁架梁4架在纵梁3上;如此使桁架梁4的一端被纵梁3挂住不可滑落,从而降低砸人事故的发生可能性,工人可在相应位置上打入螺钉,把桁架梁4、纵梁3、第二连接件6完全固定在一起;如此通过第二连接件6分担框架的剪切应力,从而提高框架的稳定性,防止阳光房坍塌。
[0033]
优选的,所述第二插入部6a连接在第二支撑部6b的底端上组合为截面为l形的第二连接件6;所述第二容纳腔4a内设有限定凸台4b,所述限定凸台4b与第二容纳腔4a的腔底形成限制第二插入部6a上下摆动的夹槽,所述第二插入部6a插入到夹槽中,从而加强第二连接件6与桁架梁4连接的质量,保证连接的稳定性。第二支撑部6b和第二插入部6a依次嵌入到第二容纳腔4a内,此时,第二支撑部6b远离第二容纳腔4a的面平齐于桁架梁4的端面,以便于桁架梁4的端面更紧密的靠近或接触纵梁3的侧面,以保证连接效果。
[0034]
优选的,所述桁架梁4上端或下端设有剖开第二容纳腔4a的第一开口,以便于与工人从第一开口伸入第二容纳腔4a内打自攻钉,利用自攻钉把第二连接件6完全固定在桁架梁4和纵梁3上;而且所述第二插入部6a上设有便于螺钉打入第二插入部6a与桁架梁4连接的定心沟槽,方便工人准确地打入自攻钉。进一步的,所述桁架梁4上设有覆盖封闭第一开口的第三梁盖9,所述第三梁盖9嵌入安装在桁架梁4的凹位ⅱ内,所述第二容纳腔4a内设有靠近第一开口的扣槽ⅱ,所述第三梁盖9上设有可扣入到扣槽ⅱ中的扣合部ⅱ,当第三梁盖9嵌入到凹位ⅱ时,扣合部ⅱ扣入到扣槽ⅱ中。
[0035]
优选的,所述立柱上同样可以设置有与承托位2b所起效果相同的承托位ⅰ、与第二槽钩6c或第一沟槽2a形状相同的沟槽ⅰ、与第一梁盖7形状相同的立盖,所述沟槽ⅰ可供第二槽钩6c或第一槽钩5c插入以使桁架梁4或横梁2架在立柱上,立柱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
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