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7450发布日期:2021-02-05 19:5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钢筋马镫是当钢筋笼自重太大,自身无法承重,为避免在浇注混凝土前变形太大不符合设计的要求,架设的辅助钢筋,通常在钢筋混凝土板类构件中,用于支撑顶面上层钢筋网防止踩塌,通过对以往市政工程箱涵的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箱涵板传统采用钢筋马登和混凝土垫块控制板厚,焊接竖向短钢筋、模板弹线的方法控制板平整度;在实际操作中,现有的钢筋马镫结构简单,使用后常埋入混凝土内,无法继续使用,从而造成钢材的浪费,而且无法有效的控制和调节板厚。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
[0005]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包括:水平支撑架,水平支撑架由多个杆状件首尾依次相连构成,并呈闭合的多边形状,水平支撑架放置于板上层钢筋的上方;多个固定环,每个固定环设于一个杆状件上,固定环用于将水平支撑架固定到板上层钢筋上;多个竖直支撑杆,可拆卸地与水平支撑架相连;其中,水平支撑架上对应每一个竖直支撑杆设有一个第一连接部,每个竖直支撑杆上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使第一连接部与位于不同高度上的任一个第二连接部相连。
[0006]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将水平支撑架放置于板上层钢筋的上方,且多个竖直支撑杆可拆卸地与水平支撑杆相连,以便于在箱涵板浇注完成后,将竖直支撑杆拆卸后抽出,以利于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控制工具的循环使用,避免钢材的浪费;并且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在竖直支撑杆上设置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连接部,通过任一个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的配合,使水平支撑杆可以连接在不同高度的第二连接部上,从而可以根据箱涵板的厚度,灵活选择水平支撑杆在竖直支撑杆上的安装位置,有效的控制和调节板厚。
[0007]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为水平支撑架上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通孔;第二连接部为竖直支撑杆上沿水平方向凸出的柱状部;柱状部可以伸入通孔中,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
[0008]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为水平支撑架上向斜下方伸出的突出部;第二连接部为竖直支撑杆上的开口朝向上方的凹槽;突出部可以伸入凹槽内,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
[0009]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均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圆孔,通过销轴穿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
[0010]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杆,与任一相邻的两个竖直支撑杆的顶端相连,使多个竖直支撑杆形成一体结构。
[0011]
进一步地,杆状件的数量为四个,水平支撑架呈矩形状。
[0012]
进一步地,固定环为u型环,固定环焊接于杆状件上。
[0013]
进一步地,杆状件、竖直支撑杆为钢筋。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可以循环使用,避免钢材的浪费;并且需要强调的是,可以根据箱涵板的厚度,灵活选择水平支撑杆在竖直支撑杆上的安装位置,有效的控制和调节板厚。
附图说明
[0016]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水平支撑架与竖直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水平支撑架与竖直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水平支撑架与竖直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22]
1水平支撑架,14第一连接部,142通孔,144突出部,146第一圆孔,10板上层钢筋,16固定环,2竖直支撑杆,22第二连接部,222柱状部,224凹槽,226第二圆孔,3销轴,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限定了:
[0025]
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包括:水平支撑架1,水平支撑架1由多个杆状件首尾依次相连构成,并呈闭合的多边形状,水平支撑架1放置于板上层钢筋10的上方;多个固定环16,每个固定环16设于一个杆状件上,固定环16用于将水平支撑架1固定到板上层钢筋10上;多个竖直支撑杆2,可拆卸地与水平支撑架1相连;其中,水平支撑架1上对应每一个竖直支撑杆2设有一个第一连接部14,每个竖直支撑杆2上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与第一连接部14配合的第二连接部22,使第一连接部14与位于不同高度上的任一个第二连接部22相连。
[0026]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将水平支撑架1放置于板上层钢筋10的上方,且多个竖直支撑杆2可拆卸地与水平支撑杆相连,以便于在箱涵板浇注完成后,将竖直支撑杆2拆卸后抽出,以利于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控制工具的循环使用,避免钢材的浪费;并且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在竖直支撑杆2上设置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连接部22,通过任一个第二连接部22与第一连接部14的配合,使水平支撑杆可以连接在不同高
度的第二连接部22上,从而可以根据箱涵板的厚度,灵活选择水平支撑杆在竖直支撑杆2上的安装位置,有效的控制和调节板厚。
[0027]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4为水平支撑架1上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通孔142;第二连接部22为竖直支撑杆2上沿水平方向凸出的柱状部222;柱状部222可以伸入通孔142中,实现第一连接部14与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且在箱涵板浇注完成后,可以将竖直支撑杆2从水平支撑杆上拆卸,并将竖直支撑杆2抽出,以便重复使用。
[0028]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4为水平支撑架1上向斜下方伸出的突出部144;第二连接部22为竖直支撑杆2上的开口朝向上方的凹槽224;突出部144可以伸入凹槽224内,实现第一连接部14与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且在箱涵板浇注完成后,可以将竖直支撑杆2从水平支撑杆上拆卸,并将竖直支撑杆2抽出,以便重复使用。
[0029]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4、第二连接部22分别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圆孔146、第二圆孔226,通过销轴3穿过第一圆孔146和第二圆孔226,实现第一连接部14与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且在箱涵板浇注完成后,可以将竖直支撑杆2从水平支撑杆上拆卸,并将竖直支撑杆2抽出,以便重复使用。
[0030]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杆4,与任一相邻的两个竖直支撑杆2的顶端相连,使多个竖直支撑杆2形成一体结构。
[0031]
进一步地,杆状件的数量为四个,水平支撑架1呈矩形状。
[0032]
进一步地,固定环16为u型环,固定环16焊接于杆状件上。
[0033]
进一步地,杆状件、竖直支撑杆2为钢筋。
[0034]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箱涵板厚度控制工具,可以循环使用,避免钢材的浪费;并且需要强调的是,可以根据箱涵板的厚度,灵活选择水平支撑杆在竖直支撑杆上的安装位置,有效的控制和调节板厚。
[0035]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