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幕墙抗风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4381发布日期:2021-04-06 12:3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幕墙抗风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幕墙抗风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在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是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墙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由于幕墙设置在建筑外围,长时间处于暴露的环境中,经受风吹雨打、冷暖交替,尤其是处于西北的气候条件下,夏季温度高达40摄氏度,基本风压为0.9kn/,最大风速达到52m/s;处于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冬季温度低至零下35摄氏度。因此,对建筑幕墙外的保温、节能和装饰要求大大提高,按照常规技术施工的建筑幕墙存在抗风性能差、保温性能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幕墙抗风保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幕墙保温性能较差、抗风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幕墙抗风保温结构,包括:

幕墙板,用于连接在墙体上,幕墙板自外向内依次包括装饰层、保温层和连接层,保温层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温层、水层和第二保温层,水层由两端封闭且内部装有水的水管形成,水管嵌入在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之间;

定位台,设置在幕墙板的上下两端,用于对幕墙板进行定位,相邻两幕墙板之间的支撑台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中填充有密封发泡条;

固定台,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幕墙板;

支撑台,与所述固定台滑动连接,同时支撑台与相邻两幕墙板之间的两个定位台均固定连接,支撑台与固定台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幕墙抗风保温结构通过定位台将幕墙板进行定位,便于幕墙板的安装;在幕墙板中设有保温层,而保温层中又包括嵌装的充满水的水管,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温效果更好,提高幕墙板的保温性能。另外,定位台通过固定台与支撑台与墙体连接,三者一同起到对幕墙板的支撑作用,由于固定台与支撑台滑动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缓冲弹簧,一旦风力过大,风吹在幕墙板上时,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支撑台会朝向墙体移动,形成一个缓冲;并且相邻两幕墙板之间的两个定位台之间的间隙由密封发泡条填充,避免风从外部进入到室内,整体有效提高了幕墙板的抗风性能,降低幕墙板在强风下的破损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上设有用于容纳固定台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其中一侧槽壁上设有朝下延伸的滑柱,固定台上设有与滑柱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缓冲弹簧一端顶压容纳槽槽底,一端顶压固定台;或者所述固定台上设有用于容纳支撑台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其中一侧槽壁上设有朝下延伸的滑柱,支撑台上设有与滑柱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缓冲弹簧一端顶压容纳槽槽底,一端顶压支撑台。

有益效果:采用滑槽与滑柱的配合形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台的截面呈l形,包括水平边和竖直边,幕墙板紧靠定位台竖直边和水平边,相邻两幕墙板之间的两个定位台上下对称布置。

有益效果:采用l形的定位台,不影响幕墙板的外观,且l形定位台的水平边与竖直边分贝与幕墙板紧靠,定位快速方便;两幕墙板之间的两个定位台上下对称布置时也能整体保证建筑幕墙的外观整齐。

进一步的,所述幕墙板与墙体之间还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为伸缩杆。

有益效果:支撑杆能够对幕墙板起一定的支撑作用,抵消部分风施加给幕墙板的压力,提高幕墙板的抗风性能;支撑杆采用伸缩杆能够适应支撑台与固定台之间的相对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沿上下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

有益效果:支撑杆设有多个时,提供多个幕墙板支撑点,保证幕墙板安装稳定性,在遇到强劲风时,抵消更大部分的风力,提高幕墙板的抗风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还包括防火层,防火层位于第一保温层的外侧。

有益效果:减小发生火灾的隐患,保证消防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幕墙抗风保温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幕墙抗风保温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幕墙抗风保温结构中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幕墙板,2-装饰层,3-保温层,4-连接层,5-第一保温层,6-水层,7-第二保温层,8-防火层,9-密封发泡条,10-支撑台,11-固定台,12-容纳槽,13-滑槽,14-滑柱,15-缓冲弹簧,16-上定位台,17-下定位台,18-墙体,19-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幕墙抗风保温结构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建筑幕墙抗风保温结构包括用于连接在墙体18上的若干个幕墙板1和用于定位支撑幕墙板1的支撑定位结构。

具体的,如图2所示,幕墙板1自外向内依次包括装饰层2、保温层3和连接层4,装饰层2用于对墙体进行装饰,人眼望上去显得美观;保温层用于保温,保证室内外的温度差处于稳定的范围内;连接层4用于将幕墙板连接在支撑定位结构上。如图3所示,保温层3具体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防火层8、第一保温层5、水层6和第二保温层7。其中,防火层8用于减小建筑幕墙发生火灾的隐患,保证消防安全。水层6由两端封闭且内部装有水的水管形成,水管嵌入在第一保温层5与第二保温层7之间。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第一保温层5和第二保温层7的基础上,设置水层6能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装饰层2为镀锌钢板,表面光滑明亮。第一保温层5和第二保温层7均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材质,材质轻,成本低,使室内温度不易流失,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防火层8采用防火网格布。连接层4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也可以采用玻璃棉、气凝胶毡、岩棉、膨胀珍珠岩、发泡聚氨酯等无机保温材料。

如图2所示,支撑定位结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定位台、支撑台10和固定台11。其中,定位台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每个幕墙板1的上下两端,用于对幕墙板1进行定位。定义处于同一个幕墙板1上端的定位台为上定位台16,处于幕墙板1下端的定位台为下定位台17。上定位台16和下定位台17的截面均呈“l”形,均包括水平边和竖直边,但是两个定位台在布置时,关于幕墙板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布置。即上定位台16与下定位台17的水平边对应与幕墙板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紧密连接,上定位台16与下定位台17的竖直边与幕墙板1的背面同时紧密连接,这样一来,幕墙板1的前端面外露,其上无任何结构,显得更为美观。由于各定位台的位置固定,安装时,直接将幕墙板1与对应定位台的水平边和竖直边紧密贴合即可实现幕墙板1的定位。

由图2可以看出,相邻的两块幕墙板之间的两个定位台也上下对称布置,并且这两个定位台之间留有间隙。为避免风从该间隙中进入到室内,在该间隙中填充有密封发泡条9,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无论是竖直方向相邻的两块幕墙板还是水平方向相邻的两块幕墙板,它们之间的间隙均由密封发泡条9填充以密封。

固定台11通过膨胀螺栓垂直连接在墙体18上,支撑台10连接在定位台与固定台11之间。参考图2,支撑台10的一端同时与相邻两幕墙板之间的两个定位台固定连接,支撑台10的另一端与固定台11滑动连接。其中,支撑台10内设有容纳槽12,固定台11部分伸入到容纳槽12内。容纳槽12的上侧槽壁上设有垂直向下的滑柱14,固定台11的顶面上设有与滑柱14滑动配合的滑槽13。为减小支撑台10对固定台11的冲击,在容纳槽12中还设有缓冲弹簧15,缓冲弹簧15为螺旋弹簧,其一端顶压容纳槽12的槽底,另一端顶压固定台11的前端部。一旦风力过大,风吹在幕墙板1上时,在缓冲弹簧15的作用下,支撑台10会朝向墙体18移动,形成一个缓冲,从而最大程度减小幕墙板的破损,提高幕墙板的抗风性能。

为进一步提高幕墙板1的抗风性能,在幕墙板1的背面与墙体18之间设有对幕墙板1进行支撑的支撑杆19。支撑杆19为伸缩杆,能随着支撑台10与固定台11之间的相对滑动来自动调整自身的长度,并且支撑杆19提供一个支撑点,能够抵消风对幕墙板产生的压力,使幕墙板手里更为均匀,从而避免受力集中而破损。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9沿幕墙板的延伸方向上下间隔设置有两个,有助于分散风对幕墙板产生的压力,提高幕墙板的抗风性能。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幕墙板的大小去设置不同数量的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幕墙抗风保温结构通过定位台将幕墙板进行定位,便于幕墙板的安装;在幕墙板中设有保温层,而保温层中又包括嵌装的充满水的水管,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温效果更好,提高幕墙板的保温性能。另外,定位台通过固定台与支撑台与墙体连接,三者一同起到对幕墙板的支撑作用,由于固定台与支撑台滑动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缓冲弹簧,一旦风力过大,风吹在幕墙板上时,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支撑台会朝向墙体移动,形成一个缓冲;并且相邻两幕墙板之间的两个定位台之间的间隙由密封发泡条填充,避免风从外部进入到室内,整体有效提高了幕墙板的抗风性能,降低幕墙板在强风下的破损率。

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固定台上设有用于容纳支撑台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其中一侧槽壁上设有朝下延伸的滑柱,支撑台上设有与滑柱滑动配合的滑槽,缓冲弹簧一端顶压容纳槽槽底,一端顶压支撑台。

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台也可以采用凵形件,包括两个竖直边和一个水平边,安装时,直接将幕墙板插入凵形件的凵形槽中即可实现自身定位。

其他实施例中,在固定台和支撑台的作用已能抵抗强风的前提下,可以不设置支撑杆。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