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0290发布日期:2021-03-23 11:2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杆,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输电线杆。



背景技术:

输电线杆是一种输电线装置,通过输电线杆实现架设电线。输电线杆具有高度较大、分布领域广泛的特点。

现有技术中的公开的输电线杆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应用在沿海城市的输电线杆经常发生电线杆倾斜,具体是在大风情形下,尤其是台风的作用下,输电线杆发生倾斜。导致上述技术缺陷的实质原因在于:

现有技术公开的输电线杆多采用单一的杆体结构,杆体上并未设计相应的牵拉装置,导致在较强风力下容易倾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输电线杆,包括电线杆,所述电线杆的上端装配有搭线组件;

所述搭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电线杆上的矩形安装板,所述矩形安装板上具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有安装座盘,所述安装座盘固定连接在电线杆上;

所述电线杆上固定连接有中心座,所述中心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端盘体,所述端盘体的盘廓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开口;

所述开口上铰接有牵拉杆;

所述输电线杆还包括装配若干个所述牵拉杆的环体杆,所述牵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

所述环体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安装座配合的第二安装座;

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通过螺杆装配连接,所述环体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钉杆。

优选地,所述牵拉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体,所述转轴体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开口上。

优选地,所述钉杆的底部具有锥尖。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水平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座焊接在环体杆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座的顶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与螺杆配合的通孔,所述螺杆朝上贯穿通孔;

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有螺母。

优选地,所述矩形安装板底部的左、右两端通过朝下倾斜设置的连接杆焊接在中心座上;

所述中心座位于安装座盘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电线杆,包括电线杆,所述电线杆的上端装配有搭线组件;所述搭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电线杆上的矩形安装板,所述矩形安装板上具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有安装座盘,所述安装座盘固定连接在电线杆上;所述电线杆上固定连接有中心座,所述中心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端盘体,所述端盘体的盘廓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开口;所述开口上铰接有牵拉杆;所述输电线杆还包括装配若干个所述牵拉杆的环体杆,所述牵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环体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安装座配合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通过螺杆装配连接,所述环体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钉杆。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不仅提高了电线杆的架设安装稳定性,且上述装置部件设计实现多方位牵拉电线杆,提高了电线杆抗风力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输电线杆,包括电线杆1,所述电线杆1的上端装配有搭线组件;搭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电线杆1上的矩形安装板11,所述矩形安装板11上具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有安装座盘,所述安装座盘固定连接在电线杆1上。按照现有方式,在矩形安装板11的顶部装配陶瓷电阻,输电线架设在陶瓷电阻上。

上述电线杆1上固定连接有中心座。上述矩形安装板11底部的左、右两端通过朝下倾斜设置的连接杆111焊接在中心座12上;中心座12位于安装座盘的下端。

中心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端盘体31,所述端盘体31的盘廓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开口;开口上铰接有牵拉杆32,具体是,牵拉杆3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体321,所述转轴体321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开口上。

上述输电线杆1还包括装配若干个所述牵拉杆32的环体杆4,所述牵拉杆3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322;环体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安装座322配合的第二安装座41。第一安装座322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41水平设置。

第一安装座322与第二安装座41之间通过螺杆411装配连接,所述环体杆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钉杆412。钉杆412的底部具有锥尖。通过将钉杆412打入到地面内实现将环体杆4固定在地面上,同时形成一个支持部位。

上述第二安装座41焊接在环体杆4的顶部。螺杆41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座41的顶部,所述第一安装座322上开设有与螺杆411配合的通孔,所述螺杆411朝上贯穿通孔;螺杆411螺纹连接有螺母。

按照上述方式将钉杆412打入到地面内实现将环体杆4固定在地面上,同时形成一个支持部位,此时,转动牵拉杆32至牵拉杆32上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座322与环体杆4上的第二安装座41平行,此时螺杆套在第一安装座322上,紧固上螺母实现将牵拉杆32紧固,上述方式实现了通过牵拉杆32将电线杆1充分定位、牵拉,进而提高了电线杆1的稳定性。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不仅提高了电线杆1的架设安装稳定性,且上述装置部件设计实现多方位牵拉电线杆1,提高了电线杆1抗风力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输电线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线杆,所述电线杆的上端装配有搭线组件;

所述搭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电线杆上的矩形安装板,所述矩形安装板上具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有安装座盘,所述安装座盘固定连接在电线杆上;

所述电线杆上固定连接有中心座,所述中心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端盘体,所述端盘体的盘廓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开口;

所述开口上铰接有牵拉杆;

所述输电线杆还包括装配若干个所述牵拉杆的环体杆,所述牵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

所述环体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安装座配合的第二安装座;

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通过螺杆装配连接,所述环体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钉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体,所述转轴体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开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杆的底部具有锥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焊接在环体杆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座的顶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与螺杆配合的通孔,所述螺杆朝上贯穿通孔;

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有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安装板底部的左、右两端通过朝下倾斜设置的连接杆焊接在中心座上;

所述中心座位于安装座盘的下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电线杆,包括电线杆,电线杆的上端装配有搭线组件;搭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电线杆上的矩形安装板,矩形安装板上具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有安装座盘,安装座盘固定连接在电线杆上;电线杆上固定连接有中心座,中心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端盘体,端盘体的盘廓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开口;开口上铰接有牵拉杆;输电线杆还包括装配若干个牵拉杆的环体杆,牵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环体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安装座配合的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装配连接,环体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钉杆。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不仅提高了电线杆的架设安装稳定性,且提高了电线杆抗风力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邓成;吴新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威施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2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