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5601发布日期:2021-02-23 14:51阅读:68来源:国知局
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对拉螺栓,用于墙体内、外侧模板之间的拉结,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其他荷载,确保内外侧模板的间距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也是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支点。通常在施工时需要先在内外侧模板上设置对拉螺栓洞,然后在对拉螺栓洞内设置pvc管,利用对拉螺栓贯穿所述pvc管以拉结内外模板。建筑墙体施工结束后,需要将所述对拉螺栓洞进行封堵,通常的做法是:在所述pvc管的一段注入发泡胶直到另一端见到发泡胶溢出,然后铲掉溢出的发泡胶,在pvc管的两端用掺防水剂的砂浆堵塞紧。
[0003]
然而,这种封堵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发泡胶堵塞时有空隙,且发泡胶不能与pvc管紧密地粘结为一体,当处于有水环境时,极易发生水从所述建筑墙体的一侧通过对拉螺栓洞达到另一侧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堵装置,能够显著提高止水效果,施工方便且施工成本低。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堵装置,包括:
[0006]
pvc管,设置在所述对拉螺栓洞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对拉螺栓洞的两端齐平;
[0007]
两根pvc棒材,位于所述pvc管内且分别设置在所述pvc管的两端,所述pvc棒材与所述pvc管之间缝隙内填充有胶水;
[0008]
止水密封材料,位于所述pvc管内且设置于两根所述pvc棒材之间。
[0009]
可选的,两根所述pvc棒材分别位于所述建筑墙体的背水侧和迎水侧,位于所述迎水侧的pvc棒材靠近所述对拉螺栓洞洞口的一端设置有砂帽,所述砂帽位于所述对拉螺栓洞的洞口外。
[0010]
可选的,所述砂帽背离所述建筑墙体的表面为粗糙面。
[0011]
可选的,所述砂帽背离所述建筑墙体的表面上镶嵌有若干砂粒。
[0012]
可选的,所述pvc棒材的直径与所述pvc管的直径之差介于0.5mm-1.5mm之间。
[0013]
可选的,两根所述pvc棒材的长度相等且均为所述对拉螺栓洞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0014]
可选的,所述止水密封材料为发泡胶或遇水膨胀止水条。
[0015]
可选的,所述胶水为pvc专用胶。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堵装置,用于封堵建筑墙体上的对拉螺栓洞,所述封堵装置包括:pvc管,设置在所述对拉螺栓洞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对拉螺栓洞的两端齐平;两根pvc棒材,位于所述pvc管内且分别设置在所述pvc管的两端,所述pvc棒材与所述pvc管之间缝隙内填充有胶水;止水密封材料,位于所述pvc管内且设置于两根所述pvc棒材之间。通过pvc棒材填充pvc管,并在pvc棒材与所述pvc管之间的缝隙内填充胶水,实现了pvc棒材与
pvc管的有效粘结,使其融合为一体,实现了pvc管内完全密封,有效防止水的流动。同时,通过在两根所述pvc棒材之间填充止水密封材料,进一步提升了止水效果,并且还能减少pvc棒材的长度,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其中,附图标记为:
[0019]
10-建筑墙体;20-pvc管;30-pvc棒材;40-胶水;50-止水密封材料;60-砂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002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堵装置,用于封堵建筑墙体10上的对拉螺栓洞,包括:
[0022]
pvc管20,设置在所述对拉螺栓洞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对拉螺栓洞的两端齐平;
[0023]
两根pvc棒材30,位于所述pvc管20内且分别设置在所述pvc管20的两端,所述pvc棒材30与所述pvc管20之间缝隙内填充有胶水40;
[0024]
止水密封材料50,位于所述pvc管20内且设置于两根所述pvc棒材30之间。
[0025]
具体的,所述封堵装置用于封堵建筑墙体10上的对拉螺栓洞,防止水从建筑墙体10的一侧流向另一侧,防止出现建筑墙体10渗水等问题,避免后期进行防渗漏处理。
[0026]
在施工时需要先在内外侧模板上设置对拉螺栓洞,然后在对拉螺栓洞内设置pvc管20,pvc管20不仅可以在现浇建筑墙体10时要保证其刚度,并且还能便于在建筑墙体10浇筑完成后将对拉螺栓拆除,以便于回收利用所述对拉螺栓,节约生产成本。由于在所述pvc管20内需要设置对拉螺栓,故所述pvc管20在建筑墙体10现浇后其长度应大于所述对拉螺栓洞的长度,为便于对所述对拉螺栓洞进行封堵,在封堵施工前应先割除所述pvc管20伸出所述对拉螺栓洞的部分,剩余部分可留在所述对拉螺栓洞内,避免拆除所述pvc管20对浇筑好的建筑墙体10产生影响。
[0027]
本实施例中,所述pvc管20可根据建筑墙体10的大小以及施工要求选择不同的型号,即可采用不同管径的pvc管20。当然,所述pvc管20还可用其他材质的管件进行替代,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0028]
所述pvc管20内设置有两根pvc棒材30,所述pvc棒材30位于所述pvc管20的两端,所述pvc棒材30为实心,用于对所述pvc管20进行封堵,防止流体从所述pvc管20的一端流向另一端。pvc棒材30是一种阻燃,化学稳定性好,只产生低张裂内力的非结晶性材料,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通用型合成树脂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低吸水性以及便于生产加工等特点,可广泛的应用于对拉螺栓洞的封堵。
[0029]
本实施例中,两根所述pvc棒材30的长度相等且均为所述对拉螺栓洞的长度的三分之一。应当理解的是,采用相等的pvc棒材30是为了便于其标准化生产,提高pvc棒材30的可替换性及通用性,当然,所述pvc棒材30的长度也可以长于对拉螺栓洞的三分之一,也可
以短于对拉螺栓洞的三分之一,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制。且两根pvc棒材30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本申请对此亦不作任何限制。
[0030]
本实施例中,所述pvc棒材30的直径与所述pvc管20的直径之差介于0.5mm-1.5mm之间,以便于将所述pvc棒材30塞入到所述pvc管20中。同时,所述pvc棒材30与所述pvc管20之间缝隙内填充有胶水40,实现了pvc棒材30与pvc管20的有效粘结,使其融合为一体,实现了pvc管20内完全密封,有效防止水的流动。
[0031]
本实施例中,所述胶水40为pvc专用胶。pvc专用胶为单组份新型全透明溶液胶,专为解除难粘的透明或白色pvc塑料制品而研发的专用全透明pvc塑料胶水40产品,具有可室温固化、操作方便、粘接强度高,耐水性好、耐腐蚀性好等优良特性,实现pvc棒材30与所述pvc管20之间的无缝隙封堵。
[0032]
请继续参照图1,两根所述pvc棒材30分别位于所述建筑墙体10的背水侧和迎水侧,位于所述迎水侧的pvc棒材30靠近所述对拉螺栓洞洞口的一端设置有砂帽60,所述砂帽60位于所述对拉螺栓洞的洞口外。通过设置所述砂帽60以便于满足墙面抹灰的要求,同时还能作为堵头以提高防水性能。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帽60可以是与所述pvc棒材30一体成型的结构,例如在浇筑时通过浇筑模板一体形成。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卡扣连接等连接方式连接为一体的结构,例如所述砂帽6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pvc棒材30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将所述砂帽60旋入所述pvc棒材30的端部以实现连接。因此,本申请对于所述砂帽60与所述pvc棒材30的连接方式不作任何限制。
[0034]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帽60呈圆盘状,其直径大于所述pvc棒材30,以便于对所述pvc棒材30位于迎水侧的一端进行有效封堵。所述砂帽60的材质可以是pvc材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质,例如金属或者塑料,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帽60的背离所述建筑墙体10的表面为粗糙面。由于后续建筑墙体10的表面还需要进行抹灰,通过将所述砂帽60背离所述建筑墙体10表面设计为粗糙面以防止抹灰时不会空鼓甚至脱落,并使得砂帽60的背离所述建筑墙体10表面抹灰后更加饱满,避免环形裂缝的产生。
[0036]
进一步的,所述砂帽60背离所述建筑墙体10的表面上镶嵌有若干砂粒。所述砂粒可在浇筑形成所述砂帽60时进行镶嵌,使得浇筑成型的砂帽60的背离所述建筑墙体10的表面具有若干凸起,形成所述粗糙面。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在所述砂帽60背离所述建筑墙体10的表面形成粗糙面,例如,通过高压冲击的方式击打所述砂帽60背离所述建筑墙体10的表面,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0037]
请继续参照图1,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止水密封材料50,所述止水密封材料50位于所述pvc管20内且设置于两根所述pvc棒材30之间。所述止水密封材料50的设置具有两大优点:其一,减少pvc棒材30的长度,节约成本;其二,止水密封材料50遇水膨胀,提升止水效果。此外,由于所述止水密封材料50位于两根所述pvc棒材30之间,因此不论流体从所述建筑墙体10的哪一侧渗漏,都能实现有效的封堵。
[0038]
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水密封材料50为发泡胶或遇水膨胀止水条。发泡胶是一种具有发泡特性和粘结特性的胶,是依靠湿气固化的聚氨酯弹性密封发泡材料,将发泡胶注入所述pvc管20后,沫状的聚氨酯物料会迅速膨胀并与空气或接触到的pvc管20中的水分发生
固化反应形成泡沫。固化后的发泡胶泡沫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的建筑材料。遇水膨胀止水条是一种独特的橡胶新产品,在遇水后会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并充满接缝的所有不规则表面、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彻底防止渗漏。除此之外,所述止水密封材料50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止水性能的材质,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0039]
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结合图1,包括:
[0040]
步骤s1:从建筑墙体10的背水侧向pvc管20内注入止水密封材料50;
[0041]
步骤s2:将两根凃有胶水40的pvc棒材30分别从所述pvc管20的两端塞入所述pvc管20内直至所述胶水40逸出,所述止水密封材料50位于两根所述pvc棒材30之间。
[0042]
具体的,在执行步骤s1之前,所述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还包括:
[0043]
将所述pvc管20露出对拉螺栓洞的部分割除;
[0044]
用空气压缩机将pvc管20内的垃圾清理干净。
[0045]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pvc管20的长度过长,需要先割除所述pvc管20露出对拉螺栓洞的部分,然后将对拉螺栓孔的洞口周边的砂浆以及建渣进行清理,然后再利用空气压缩机将pvc管20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在此过程中,若pvc管20内有油迹则用易挥发有机溶剂清洗干净,并用毛刷擦干。
[0046]
然后再执行步骤s1,从建筑墙体10的背水侧向pvc管20内注入止水密封材料50,例如是注入发泡胶。
[0047]
接着执行步骤s2,两根所述pvc棒材30分别位于所述建筑墙体10的背水侧和迎水侧,先将位于所述建筑墙体10背水侧的pvc棒材30塞入到所述pvc管20内,所述pvc棒材30上涂满了pvc专用胶,然后再将所述建筑墙体10迎水侧的pvc棒材30塞入到所述pvc管20内,直至pvc专用胶溢出。
[0048]
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迎水侧的pvc棒材30靠近所述对拉螺栓洞洞口的一端设置有砂帽60,将位于所述迎水侧的pvc棒材30塞入所述pvc管20内时,使所述砂帽60露出所述pvc管20。
[0049]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帽60背离所述建筑墙体10的表面上镶嵌有若干砂粒,将位于所述迎水侧的pvc棒材30塞入所述pvc管20内之后,在所述建筑墙体10的迎水侧进行抹灰并覆盖所述砂帽60。
[0050]
完成封堵后,pvc棒与pvc管20通过专用pvc胶粘结融合为一体,期间有2/3墙厚部分为整体的pvc材料,可以有效防止流体从所述建筑墙体10的一侧进入另一侧,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以及止水效果好。
[0051]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堵装置,用于封堵建筑墙体上的对拉螺栓洞,所述封堵装置包括:pvc管,设置在所述对拉螺栓洞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对拉螺栓洞的两端齐平;两根pvc棒材,位于所述pvc管内且分别设置在所述pvc管的两端,所述pvc棒材与所述pvc管之间缝隙内填充有胶水;止水密封材料,位于所述pvc管内且设置于两根所述pvc棒材之间。通过pvc棒材填充pvc管,并在pvc棒材与所述pvc管之间的缝隙内填充胶水,实现了pvc棒材与pvc管的有效粘结,使其融合为一体,实现了pvc管内完全密封,有效防止水的流动。同时,通过在两根所述pvc棒材之间填充止水密封材料,进一步提升了止水效果,并且还能减少pvc棒材的长度,节约了成本。
[0052]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