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排蓄水结构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及种植屋面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5640发布日期:2021-06-18 16:3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带排蓄水结构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及种植屋面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防水领域,具体涉及带排蓄水结构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及种植屋面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大量基础设施必然与绿化用地发生矛盾,而种植屋面作为一种不占有土地的绿化形式,不仅可以解决绿地和休闲场地的问题,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美化城市、改善城市气候环境。

相比于普通屋面来说,种植屋面需要具备基本的防水、保温功能,防水层需要设置两道,且其中一层具有阻止植物根系穿透的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另外种植屋面还应具有调节雨水平衡的功能,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同时又能避免植物根系长时间被水浸泡出现沤根的现象。对于种植屋面来说,其结构层以上的基本构造层次包括保温隔热层、找坡找平层、普通防水层、耐根穿刺防水层、保护层、排(蓄)水层、过滤层、种植土层及植被层,各个层次相互独立,分开施工。

例如,现有公开专利中,申请号为201910346327.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种植植被屋面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种植制备屋面防水结构包括保温层、普通防水卷材、耐根穿刺防水卷材、保护层、排水层和过滤层;普通防水卷材处于混凝土楼板上侧,保温层处于普通防水卷材上侧,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处于保温层上侧,保护层处于耐根穿刺防水卷材上侧,排水层处于保护层上侧,过滤层处于排水层上侧,种植土层可以铺设在过滤层上。

这种种植屋面构造层次繁多,为了保证保温效果,避免植物根系破坏保温层,通常是先施工保温层再做防水层,该种做法会使得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存在窜水层,防水效果大打折扣,一旦渗漏后期很难维修;另外,传统种植屋面施工工期相对较长,且不同工种交叉作业,会相互影响,无法保证屋面工程质量。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屋面种植防水的方案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带排蓄水结构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其包括下防水层、保温芯层、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该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将隔层结构一体化形成,便于施工,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简化结构,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排蓄水结构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防水层、保温芯层、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所述下防水层、保温芯层、耐根穿刺防水层以及排蓄水层依次固定成一体。

通过这样设置,将下防水层、保温芯层、耐根穿刺防水层以及排蓄水层形成一整体,极大地简化施工过程,减少交叉施工的麻烦,还能存储以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裁切。

优选地,所述下防水层为水泥基卷材或自粘卷材;

所述保温芯层为无机保温材料层或有机保温材料层;

所述耐根穿刺防水层为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或高分子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所述排蓄水层为塑料排水板;

所述下防水层、所述保温芯层与所述耐根穿刺防水层三者通过粘结剂粘结形成或通过聚氨酯发泡工艺热压形成;

所述塑料排水板采用胶黏材料或热风焊接的方式与所述耐根穿刺防水层进行点粘固定。

通过这样设置,将下防水层、保温芯层、耐根穿刺防水层以及排蓄水层形成一整体,防水保温一体化板中,下防水层为水泥基卷材或自粘卷材,下防水层采用水泥基卷材时,水泥基卷材主要起界面处理作用,增强板材与待施工的基层的粘结强度,而采用自粘卷材时,自粘卷材不仅具有粘结作用,还可作为单独的防水层;保温芯层可选用无机保温材料层或有机保温材料层,并通过粘结或者发泡热压的方式一体成型;而后通过胶黏或热风焊接的方式将塑料防水排水板固定于耐根穿刺防水层的上方,从而将四层结构形成为一体化的板件,采用此防水保温一体化板,极大地简化施工过程,减少交叉施工的麻烦,还能存储以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裁切,具有较佳的运用前景。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芯层为pu硬泡聚氨酯层或岩棉层。

通过这样设置,ppu硬泡聚氨酯层为有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低,保温隔热性能好,在满足相同保温隔热性能的同时厚度更薄;无机保温材料可选用岩棉层。

作为优选,所述耐根穿刺防水层为选择pvc防水卷材或tpo防水卷材。

作为优选,在所述耐根穿刺防水层上预制有多个安装凸起,所述排蓄水层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安装凸起配合的安装插接槽,所述安装插接槽与所述安装凸起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这样设置,在耐根穿刺防水层上预制安装凸起,使其与排蓄水层下表面的安装插接槽配合,提高排蓄水层与耐根穿刺防水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减少排蓄水层沿耐根穿刺防水层表面发生滑移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凸起为锥状或柱状。

通过这样设置,将安装凸起优选地设置为锥状,定位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凸起为长条状。

通过这样设置,进一步便于安装凸起与安装插接槽之间的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凸起呈交叉的网格状布置。

通过这样设置,将安装凸起布置为交叉的网格状,从而有利于减少排蓄水层在耐根穿刺防水层表面上沿不同水平方向发生滑移,进一步提高排蓄水层与耐根穿刺防水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屋面防水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基层,在所述混凝土结构基层上设置上述的带排蓄水结构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板,防水保温一体化板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基层之间设置水泥基粘结层,防水保温一体化板上表面依次铺设有过滤层以及种植层;

所述过滤层为无纺布层。

通过这样设置,通过水泥基粘结层将防水保温一体化板粘结与混凝土结构基层,再在防水保温一体化板的排蓄水层上铺设过滤成以及种植层,结构简单,施工工艺简单,减少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有效减少交叉施工的麻烦,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1、提供一种带排蓄水结构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板,采用此防水保温一体化板,能极大地简化施工过程,减少交叉施工的麻烦,还能存储以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裁切,具有较大的市场运用前景。

2、提供一种基于防水保温一体化板的屋面种植防水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1、防水保温一体化板;101、下防水层;102、保温芯层;103、耐根穿刺防水层;1031、安装凸起;104、排蓄水层;1041、安装插接槽;2、混凝土结构基层;3、水泥基粘结层;4、过滤层;5、种植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排蓄水结构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板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防水层101、保温芯层102、耐根穿刺防水层103、排蓄水层104,下防水层101、保温芯层102、耐根穿刺防水层103、排蓄水层104依次固定连接成一体。

其中:

下防水层101为水泥基卷材或自粘卷材。

采用水泥基卷材作为下防水层101时,水泥基卷材主要起界面处理作用,增强板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而采用自粘卷材作为下防水层101时,自粘卷材不仅具有粘结作用,还可作为单独的防水层。

保温芯层102为无机保温材料层或有机保温材料层。

其中,有机保温材料层可选择综合性能优异的pu硬泡聚氨酯层,硬泡聚氨酯层的导热系数低,保温隔热性能好,在满足相同保温隔热性能的同时厚度更薄;

无机保温材料层可选择岩棉层。

耐根穿刺防水层103为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或高分子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其中,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可选择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耐根穿刺自粘防水卷材;

高分子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可选择pvc防水卷材或tpo防水卷材。

排蓄水层104为塑料排水板,就有重量轻,便于设计结构造型的优点。

下防水层101、保温芯层102与耐根穿刺防水层103三者通过粘结剂粘结形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或通过聚氨酯发泡工艺热压形成,即先在保温芯层102上薄喷一层聚氨酯在生产线上发泡,再将下防水层101与耐根穿刺防水卷材通过一次性热压复合成型工艺制成板材;

以上粘结方式、发泡、热压成型的工艺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具体的工艺步骤。

塑料排水板采用胶黏材料或热风焊接的方式与耐根穿刺防水层103进行点粘固定,具体地,当耐根穿刺防水层103为耐根穿刺自粘防水卷材时,塑料排水板可采用胶黏材料如非固化涂料与耐根穿刺防水层103粘结在一起;

当耐根穿刺防水层103为高分子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时,可采用热风焊接的方式与耐根穿刺防水层103进行粘结。

实施例2

参考图2、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带排蓄水结构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板1,基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的地方在于:

在耐根穿刺防水层103上预制有多个安装凸起1031,排蓄水层10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与安装凸起1031配合的安装插接槽1041,安装插接槽1041与安装凸起1031一一对应设置。

安装凸起1031为锥状或柱状,本实施例中,安装凸起1031为圆锥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凸起1031还可以带圆弧倒角的圆柱状或棱柱状。

实施例3

参考图4、图5,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带排蓄水结构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板1,基于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区别的地方在于:

安装凸起1031设置为长条状,安装凸起1031的截面为半球状

安装凸起1031呈交叉的网格状布置,多根安装凸起1031可以以呈90°的布置方式纵横交错设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种植屋面防水结构,运用上述实施例中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板1,参考图6,包括混凝土结构基层2,在混凝土结构基层2上设置防水保温一体化板1,防水保温一体化板1与混凝土结构基层2之间设置水泥基粘结层3,防水保温一体化板1上表面依次铺设有过滤层4以及种植层5;

过滤层4为无纺布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防水保温一体化板1材施工前,可先对混凝土结构基层2进行处理,即先在混凝土结构基层2上喷涂一道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或粘贴一层湿铺防水卷材进行防水加强处理,然后通过水泥基粘结材料如专用防水粘结砂浆作为水泥基粘结层3将防水保温一体化板1与混凝土粘结层基层紧密粘结,板材施工完成后,在其上表面只需再铺设过滤层4及种植土层,就完成了整个屋面工程,从而可通过几道工序就同时完成防水、保温、排蓄水三种功能,施工非常便捷。

综上,利用工厂一体化的生产技术将防水层、保温层、排蓄水层104复合成板材,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提升防水与保温的功能。

传统的种植屋面为了避免植物根系破坏保温层,通常先做保温层,再做防水层(含耐根穿刺防水层103),但该做法使得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存在窜水层,渗漏隐患大,后期维修困难。本实用新型将耐根穿刺防水层103与保温层复合成整体,保护了保温层不易被破坏,同时通过水泥基粘结材料与基层紧密粘结,消除了窜水层,进一步提升了防水与保温功能。

2、简化屋面构造层次。

传统的种植屋面所包含的构造层次多达10层以上,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简化屋面构造层次,也可节省找平层、保护层等构造层次,不仅节省了综合成本,也进一步节省了工期。

另外,屋面构造层次的简化也意味着不同工种的交叉作业减少,这也有利于保证屋面工程质量。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