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51269发布日期:2021-07-13 15:3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拼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钢结构的电梯需求量大的增加,国家对低碳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而目前主流的电梯装配是现场焊接的方式,而后在表面涂装及安装相应的玻璃,这种方式对现场环境的破坏较大及施工区域生活影响大,特别是旧建筑增装电梯,同时受现场条件限制,施工周期长、难度大、成本高,且质量不易保证,存在安全隐患,大幅减少现场施工工期新型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的模块化安装存在结构复杂、外形不美观等问题。装配孔位难对齐,装配易产生重心偏移,特别针对高层或超高层施工、调效时间无法缩短。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拼装固定装置,旨在解决解决现有电梯井模块化安装存在结构复杂、外形不美观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拼装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层,置于所述装置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部件;第二安装层,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层上面,所述第二安装层下面、上面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部件和第三安装部件,所述第二安装部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相配合;以及第三安装层,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层上面,设有第四安装部件,所述第四安装部件与所述第三安装部件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层为多个。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层还包括底板。优选地,所述第三安装层还包括封板。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与所述第三安装部件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件与所述第四安装部件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件、所述第三安装部件均为定位销。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件、所述第四安装部件包括安装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件、所述第三安装部件包括安装孔。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件、所述第四安装部件均为定位销。本实用新型拼装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层、第二安装层、第三安装层,在第一安装层的上面、第二安装层的上面和下面、第三安装层的下面均设有安装部件;第一安装层的上面与第二安装层的下面相配合,第二安装层的上面与第三安装层的下面相配合,实现三个安装层的固定连接,吊装后对位完成即可保证电梯井的拼装固定,结构简单,能大幅减少或消除现场焊接工作,能够快速进行固定连接,可以形成模块化,适合批量生产,能快速并高精度的完成电梯安装装配,在节省人力的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普遍适用于建筑工程领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拼装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安装部件与第二安装部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中第一安装部件的主视图;图6是图1中第一安装部件的侧视图;图7是图1中第一安装部件的后视图;图8是图1中第二安装部件的主视图;图9是图1中第二安装部件的侧视图;图10是图1中第二安装部件的后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拼装固定装置在电梯井中的应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第一安装层1-1轴套2第二安装层1-2定位销3第三安装层1-3法兰11第一安装部件1-4矩形管21第二安装部件31第四安装部件22第三安装部件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拼装固定装置。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井道顶部有电梯机房。本实用新型以设置第一安装层、第二安装层、第三安装层的拼装固定装置为例,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图1为本实用新型拼装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拼装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层1,置于装置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部件11;第二安装层2,置于第一安装层1上面,第二安装层2下面、上面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部件21和第三安装部件22,第二安装部件21与第一安装部件11相配合;以及第三安装层3,置于第二安装层2上面,设有第四安装部件31,第四安装部件31与第三安装部件22相配合。具体实施时,第二安装层2可以根据需要设为多个。这样则构成底层是第一安装层1,中间是若干个第二安装层2,上面是第三安装层3的拼装固定装置。图2为图1中第一安装部件与第二安装部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中第一安装部件的主视图;图6是图1中第一安装部件的侧视图;图7是图1中第一安装部件的后视图;图8是图1中第二安装部件的主视图;图9是图1中第二安装部件的侧视图;图10是图1中第二安装部件的后视图。如图2-图10所示,具体实施时,第一安装部件11与第三安装部件22相同;第二安装部件21与第四安装部件31相同。可以将第一安装部件11、第三安装部件22均设为定位销,第二安装部件21、第四安装部件31均包括安装孔;或者反过来设置为第一安装部件11、第三安装部件22均设包括安装孔;第二安装部件21、第四安装部件31均为定位销。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相互配合,实现两个安装件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第一安装层1的第一安装部件11、第二安装层2的第三安装部件22均设设为定位销,第二安装层2的第二安装部件21、第三安装层3的第四安装部件31均设为安装孔。具体实施时,安装孔选择法兰1-3上的安装孔为优选设置。法兰的作用是采用机械方法把两条或更多的金属管道、阀门等附件连接起来。通常适用于中小直径管子的连接。为了保证管子法兰装配方便准确,有时事先在法兰上安装个定位销钉,另一个法兰则在须要的位置钻个大小合适的孔,方便对接。虽然定位销打孔固定或者电焊焊接两者都可以,但是优选制作方便,质量好,能满足施工需要。本实施例选择焊接固定的方式,焊接固定的优点是所须加工设备简单,有焊机配合即可。法兰均单面开坡口。焊接时开坡口是为了让铁水流进去,并且铁水和原料结合面更大一些,方便保证接头根部焊透,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而且坡口还可以调节焊缝的融合比,选择坡口时应考虑,保证焊件焊透,容易加工,节省焊材,提高生产效率,焊后变形等。焊接坡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以保证较厚板材或其他结构能够焊透、融合好;可以调整焊接热量输入;可以提高焊缝接头强度。定位销是参与限制物体自由度的零件。凡是物体在空间内,必定有六个自由度,x、y、z三个轴向的直线运动,以及绕着x、y、z的旋转运动。此处定位销1-2与法兰1-3配对使用,则使得两个安装件被固定的更坚实。具体实施时,法兰1-3周围均设有轴套1-1。轴套1-1是做成整圆筒形的套筒。本实施例采取金属轴套,如采用铜轴套。铜轴套在机械中的作用有固定,在轴进行运动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它因为振动而出现方向偏移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铜轴套来帮助其固定。铜轴套在机械中的最重要作用便是固定位置,这是铜轴套的所有的性能。根据轴承的轴向来对滑动轴承进行设计轴套的厚度,而事实上铜轴套就是一种滑动轴承,当机械的转动比较低,间隙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的环境下可以用铜轴套来代替滚动轴承进行运作。铜轴套具有耐磨性,能够使用的时间比较长久,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这样便可以帮助其节约成本费用。第一安装层1还包括底板,作为拼装固定装置的重力支撑主体。底板置于第一安装层1的底部;还设置多个根据承重需要、大小不一的矩形管1-4。第二安装层还可以根据承重需要,设置多个大小不一,方向不一致的矩形管1-4。第三安装层2还包括封板,设于顶部。第一安装层1的上面的定位销1-2与第二安装层2的下面的法兰1-3相配合,第二安装层的上面的定位销1-2与第三安装层的下面的法兰相配合,实现三个安装层的固定连接,吊装后对位完成即可保证电梯井的拼装固定。实施例二图11是本实用新型拼装固定装置在电梯井中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一种电梯井,包括拼装固定装置,该拼装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层1、第二安装层2、第三安装层3。第一安装层1的上面的定位销1-2与第二安装层2的下面的法兰1-3相配合,第二安装层的上面的定位销1-2与第三安装层的下面的法兰相配合,实现三个安装层的固定连接,吊装后对位完成即可保证电梯井的拼装固定。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