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墙外天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61215发布日期:2021-08-13 16:22阅读:1125来源:国知局
女儿墙外天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天沟建筑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女儿墙外天沟结构。



背景技术:

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

但是,一般的屋顶防水保护层施工在隔热层上面,但防水保护层经过一定的年限便会因被腐蚀等而出现老化现象,下大雨时,屋顶容易积水,屋顶积水容易因排出不及时而从屋顶板面渗漏到室内,极大地影响了房屋的居住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屋顶的水排出不及时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女儿墙外天沟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女儿墙外天沟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女儿墙外天沟结构,包括顶板、墙体、沟体、排水管、防水布和扣合件;

所述墙体围设于所述顶板的四周的边缘,所述沟体呈上端开口的凹槽状,所述沟体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沟体位于所述墙体的下方,所述墙体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从所述顶板连通至所述沟体的上端开口,所述排水管连通于所述沟体内,且所述排水管用于排出所述沟体内的积水;

所述防水布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铺设至所述沟体远离所述墙体一侧的内侧壁上,且所述防水布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沟体侧壁的顶端端面上,所述扣合件适配卡接于所述沟体外侧壁的顶端端面和底端端面上以将所述防水布的端部扣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板上有积水时,积水沿着排水口流入沟体内,然后再通过排水管排出,使积水不容易从顶板渗漏到室内,而防水布不仅铺设在顶板上,而且能进一步将积水阻隔在防水布上,对顶板的防水效果更好,而且防水布还铺设在沟体的内底壁和侧壁上,也能减少积水在沟体内渗透,防水效果更好,而且扣合件能将防水布的端部牢固地固定在沟体侧壁的顶端,使防水布不容易向下垂落。

优选的,所述排水口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由高到低倾斜开通至所述沟体的上端开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和沟体通过排水口进行连通,方便积水排入沟体内,而顶板上表面的倾斜地段对积水具有导向作用,使积水快速流入沟体内,加快积水的排出效率。

优选的,所述隔离布包括单层布和双层布,所述单层布铺设于所述顶板上表面的平整地段,所述双层布的一部分倾斜铺设于所述顶板开设有所述排水口的位置,所述双层布的另一部分铺设于所述沟体的内底壁后延伸固定在所述沟体侧壁的顶端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板的外侧壁设计了专门用于收集积水的沟体,所以在顶板的上表面,只需要铺设单层布就能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有效节省了施工材料,而排水口附近的顶板和沟体经常接触积水,铺设双层布以后,两者的防水效果更好,积水也不容易从沟体内渗漏。

优选的,所述扣合件包括竖直卡板、底卡板和顶卡板;

所述底卡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竖直卡板的一端,所述顶卡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竖直卡板的另一端,所述顶卡板呈l形状,所述竖直卡板贴合于所述沟体周侧的外侧壁上,且所述底卡板卡接于所述沟体底端的下表面,所述顶卡板横跨所述沟体周侧的外侧壁的顶端端面后再卡接于所述沟体的内侧壁上,且所述双层布的端部被所述顶卡板扣合于所述沟体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卡板通过顶卡板和底卡板卡接在沟体的外侧壁上,竖直卡板对沟体的外侧壁能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而且顶卡板的水平段和竖直段刚好可以将双层布的端部牢固地卡接在沟体侧壁的顶端,双层布的端部不容易从沟体的侧壁上滑落,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优选的,所述沟体底端的下表面开设有缺口,所述底卡板插入所述缺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卡板不容易从沟体底端的下表面脱落,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优选的,所述底卡板和所述顶卡板均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布设,且所述竖直卡板的长度与所述沟体侧壁的高度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卡板和顶卡板之间的距离长度小于竖直卡板的长度,所以当底卡板和顶卡板卡接在沟体侧壁上的底端和顶端时,两者能更加牢固地被沟体的侧壁卡住,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沟体侧壁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预固定件,所述双层布的端部固定于所述预固定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防水布时,可以先将双层布的端部预先固定在预固定件上,后期再通过扣合件扣住双层布时更加方便、省力。

优选的,所述预固定件包括硬塑料板和胶水层,所述硬塑料板固定于所述沟体外侧壁的顶端端面上,所述胶水层设置于所述硬塑料板的上表面,所述双层布的端部粘接固定于所述胶水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沟体一般都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将双层布的端部直接粘接在沟体上时,粘接力度不强,而在硬塑料板上涂覆胶水层后,就能将双层布的端部粘接在硬塑料板上,然后再由扣合件扣合压住即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顶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收集积水的沟体,积水从排水口流入沟体内,然后由排水管排出,积水不容易在顶板的上表面渗漏,而且防水布也能加强顶板和沟体的防水作用,积水也不容易在沟体内渗漏;

2.在顶板的平整底端铺设单层布,在排水口附近的顶板和沟体铺设双层布,即有效节省了施工材料,也保证了足够的防水效果;

3.扣合件能将双层布的端部牢固地压住,双层布的端部不容易垂落,而且双层布的端部通过预固定件预先固定在沟体侧壁的顶端,扣合双层布的端部更加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顶板;2、墙体;21、排水口;3、沟体;31、缺口;4、排水管;5、防水布;51、单层布;52、双层布;6、扣合件;61、竖直卡板;62、底卡板;63、顶卡板;7、预固定件;71、硬塑料板;72、胶水层;8、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女儿墙外天沟结构。参照图1,女儿墙外天沟结构包括顶板1、墙体2、沟体3、排水管4、防水布5和扣合件6;顶板1和沟体3均包括依次从下至上浇筑而成的混凝土层、石棉水泥层和水泥砂浆层,且两者的混凝土层的外侧均包裹有保温板8,沟体3与顶板1一体浇筑而成,沟体3呈上端开口的凹槽状,且顶板1和沟体3中的水泥砂浆层的上表面均浇筑有压顶。

墙体2围设于顶板1上表面的周侧边缘以形成女儿墙,且沟体3位于墙体2的下方,墙体2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21,排水口21将顶板1的上表面与沟体3的上端开口相互连通,且排水口21从顶板1的上表面由高到低倾斜开通至沟体3的上端开口处,沟体3内竖向连通有排水管4,当顶板1上的积水沿着排水口21流入沟体3内时,积水再通过排水管4排出沟体3。

参照图1和图2,防水布5包括单层布51和双层布52,单层布51铺设于顶板1上表面的平整区域,其中单层布51位于水泥砂浆层和压顶之间,双层布52的一部分倾斜铺设在排水口21的附近区域,另一部分铺设在沟体3的内表面,且双层布52远离单层布51的一端的端部固定于沟体3远离顶板1一侧的沟壁的顶端端面上,排水口21附近的倾斜区域和沟体3经常接触积水,双层的防水布5防水效果更好,顶板1其他平整的区域铺设一层防水布5也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也有效节省了施工材料。

扣合件6包括竖直卡板61、底卡板62和顶卡板63;竖直卡板61、底卡板62以及顶卡板63均由带有弹性的铝合金板一体制成,且底卡板62横向固定于竖直卡板61的底端,顶卡板63横向固定于竖直卡板61的顶端,且顶卡板63和底卡板62均朝向相互靠拢的方向倾斜设置,即顶卡板63和底卡板62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竖直卡板61的长度。

顶卡板63呈l形状,且顶卡板63的水平段是倾斜布设的,扣合件6适配卡接用于沟体3的外侧壁上时,竖直卡板61紧密贴合于沟体3周侧的外侧壁上,底卡板62卡接于沟体3底端的下表面(即保温板8的下表面,同时,保温板8的下表面开设有供底卡板62插入的倾斜的缺口31),顶卡板63的水平段横跨沟体3沟壁的顶端端面后再卡接于沟体3沟壁的内壁,且双层布52的一部分端部被顶卡板63的水平段压紧在沟壁的顶端端面,另一部分端部被顶卡板63的竖直段压紧在沟壁的内壁上。

而在施工时,是需要先将双层布52的端部铺设在沟壁的顶端端面上,然后再通过扣合件6压紧的,所以,为了方便扣合扣合件6,在沟壁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预固定件7对双层布52的端部进行预固定,然后再进行扣合压紧,更加方便、省力。

其中,预固定件7包括固定于沟体3沟壁顶端端面上的硬塑料板71和涂覆在硬塑料板71上表面的胶水层72,硬塑料板71的宽度与沟体3沟壁的厚度一致,胶水层72的涂覆宽度也与两者一致,且胶水层72为快干型的建筑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女儿墙外天沟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顶板1上有积水时,积水沿着排水口21流入沟体3内,然后再通过排水管4排出,使积水不容易从顶板1渗漏到室内,而且在顶板1的平整区域铺设单层布51,在排水口21附近的区域铺设双层布52,既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也有效节省了施工材料,而且扣合件6能将双层布52的端部牢固地固定在沟体3沟壁的顶端,使双层布52不容易向下垂落,在将双层布52的端部压住时,预固定件7可以先将双层布52的端部预先粘接住,扣合时更加方便、省力。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