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模块化建筑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5153发布日期:2021-10-30 09:5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模块化建筑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模块化建筑墙。


背景技术:

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3.模块化建筑是一种单元体结构,如同积木城堡一样,由若干个建筑模块组成,但又不局限于四边形的方体。每个单元体可以是多边形的,呈现不同的形体构造。这些利用特殊新型节能材料修建起来的单元体,将通过插件拼插链接在一起。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搭建、拼插积木玩具。
4.目前,普通装配式建筑墙体一般分为混凝土结构和岩棉保温板两种,发明人发现,现有装配式建筑墙功能单一,安装较为困难,占用大量现场安装时间,而且运输难度大,抗震和隔热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模块化建筑墙,该建筑墙区别于一般的建筑装配式墙体,可以缩短相关建筑物的施工时间,减少人力和人工费,并且提高建筑房屋的抗震和隔热性能。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7.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模块化建筑墙,包括墙体,墙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外部框架、隔热层、内部框架;所述外部框架和内部框架均设置多个支撑木,相邻支撑木之间充填发泡隔热材料;所述隔热层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带孔隔热板,两带孔隔热板之间具有间隙,二者间隙中设置多个发泡材料注入管。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带孔隔热板的间隙处于墙体中部位置,多个发泡材料注入管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部框架的外侧设置外墙板,内部框架的外侧设置内墙板。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部框架设置的多个支撑木位于外墙板内侧,多个支撑木由上至下设置,相邻支撑木之间具有间隙。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部框架设置的多个支撑木位于内墙板内侧,多个支撑木由上至下设置,相邻支撑木之间具有间隙。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带孔隔热板为板体结构,板体结构开设多个隔热板贯穿孔,多个隔热板贯穿孔在带孔隔热板均匀布设。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带孔隔热板的间隙、隔热板贯穿孔内也充填有发泡隔热材料。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墙体设置有排气孔。
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墙体内嵌设水电管路和轻钢骨架。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发泡材料注入管水平设置。
17.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墙,由带孔隔热板、外部框架、内部框架、发泡隔热材料、支撑木、发泡材料注入管等结合在一起形成墙体,发泡材料通过发泡材料注入管注入到墙体芯层,经由带孔隔热板的隔热板贯穿孔扩散到墙体芯层每个空间内,通过加压注入提高墙体芯层发泡材料密度,强化了墙体的隔热和抗压强度,使得带孔隔热板、外部框架、内部框架、发泡隔热材料、支撑木等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模块化建筑墙体。
19.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墙,模块化房屋现场施工过程更加简化,可以缩短相关建筑物的施工时间,减少人力和人工费,并且提高建筑房屋的抗震和隔热性能,同时墙体内可根据应用部位嵌入水电管路、轻钢骨架等功能配件。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建筑墙侧视剖面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建筑墙主视部分剖面图;
23.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24.其中,1外部框架,2内部框架,3隔热层,4外墙板,5内墙板,6支撑木,7发泡隔热材料,8带孔隔热板,9发泡材料注入管,10隔热板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实用新型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7.为了方便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术语解释部分:本实用新型中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29.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
新型提出了一种一体式模块化建筑墙。
3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出一种一体式模块化建筑墙,包括墙体,墙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外部框架1、隔热层3、内部框架2。
31.其中,外部框架和内部框架间隔设置,以使隔热层夹设于二者之间。
32.外部框架1的外侧设置外墙板4,内部框架的外侧设置内墙板5。
33.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内侧、外侧的定义为:以墙体为基准,墙体内部为内侧,墙体外部为外侧,也即墙体中靠近隔热层的为内侧,远离隔热层的为外侧;基于该基础方位,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外被准确限定。
34.外部框架对应于外墙板内侧由上至下设置多个支撑木6,相邻支撑木之间具有间隙,且相邻支撑木之间充填发泡隔热材料7。
35.应当理解的,墙体为上下结构,以此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方位参考系。
36.内部框架对应于内墙板内侧由上至下设置多个支撑木,相邻支撑木之间具有间隙,且相邻支撑木之间充填发泡隔热材料。
3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泡隔热材料为即发性发泡隔热材料;本实施例中发泡隔热材料采用聚氨酯泡沫。
38.隔热层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带孔隔热板8,两带孔隔热板之间具有间隙,二者间隙处于墙体中部位置,二者间隙中设置多个依次排列的发泡材料注入管9。
39.发泡材料注入管可水平设置。
40.带孔隔热板为板体结构,板体结构开设多个隔热板贯穿孔10,隔热板贯穿孔为通孔,多个隔热板贯穿孔在带孔隔热板均匀布设。
41.两带孔隔热板中其中之一邻近外部框架设置,其中之另一邻近内部框架设置,隔热板贯穿孔可连通两带孔隔热板的间隙与内外墙板内侧(也即支撑木设置位置)。
42.两带孔隔热板的间隙、隔热板贯穿孔内也充填有发泡隔热材料。
43.由此,发泡材料通过发泡材料注入管注入到墙体芯层,经由带孔隔热板的隔热板贯穿孔扩散到墙体芯层每个空间内,充填完成后,发泡材料充填于相邻支撑木之间、两带孔隔热板的间隙、带孔隔热板的隔热板贯穿孔内;通过加压注入提高墙体芯层发泡材料密度,强化了墙体的隔热和抗压强度,使得带孔隔热板、外部框架、内部框架、发泡隔热材料、支撑木等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模块化建筑墙体。
44.本实施例中,带孔隔热板为塑料泡沫材料制成。
4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墙体设置有排气孔,使发泡材料注入时的多余空气便于排出。具体设置时,可以选择将排气孔设置于内墙板和外墙板。
4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墙体内嵌设水电管路和轻钢骨架。具体设置时,水电管路和轻钢骨架可以选择设置于内外部框架以及内外部框架之间,根据应用部位嵌入即可。
47.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墙的施工过程为:
48.首先把轻钢骨架、水电管路等部分嵌入进墙体框架内,将隔热层夹设于内外部框架之间,而后进行框架内发泡隔热材料充填,随着墙体内部发泡材料的密度增大,可以强化该墙体的隔热及墙体抗冲击强度,同时通过隔热层的和其他各部分的紧密连接,使墙体更加牢固耐用。
49.该建筑墙,通过一次成型方式形成隔热层,由带孔隔热板和墙体两侧框架和骨架
及水电管路等功能配件、外装修一体化成型,使模块化房屋现场施工过程更加简化,可以缩短相关建筑物的施工时间,减少人力和人工费,并且提高建筑房屋的抗震和隔热性能。该一体式模块化建筑墙把轻钢骨架、水电管路、装饰面板等集成在墙体内,工厂化生产,可以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抗震和隔热性能,是一种更加环保、高品质、低成本的合理建筑墙。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