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行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9917发布日期:2021-11-22 20:2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行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行人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行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管廊包括管道区和线缆区;管道区两侧设置水管、供热管、再生水管等管路;线缆区两侧设置各类线缆。为了便于检修,管道区和线缆区内分别设有检修通道;需要对管廊内管线进行检修时,检修人员通过检修通道到达相应的检修区;但由于管廊内支撑各类管线的支架易腐蚀生锈,导致支架易松脱或局部管线滑落,检修人员在检修通道内行走时存在被压被埋的风险。但目前的管廊内并没有行人保护装置,也没有单独的供管廊内检修人员使用的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管廊内缺乏行人保护装置的问题,提供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行人保护装置,包括立架、横梁、防护栏和行走机构;所述立架有两个,且相平行间距设置;每个所述立架包括一个水平杆及设于所述水平杆的两端的竖立杆;两个所述立架的相正对面或相背对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防护栏;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架的水平杆连接;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地轨、行走轮和导向轮;所述地轨沿管廊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地轨为水平设置的内凹面朝上的槽钢;所述竖立杆的下端设有转轴相垂直的所述行走轮和所述导向轮;所述行走轮的周向端抵接于所述地轨的水平底端面,所述导向轮的周向端抵接于所述地轨的竖直侧端面。
4.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水平设于所述地轨的侧端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可通过安装板将地轨固定在管廊的地面上,保证地轨的平整度。
5.进一步,所述竖立杆的下端的所述行走轮的两背对轴向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导向轮。
6.进一步,所述立架或所述防护栏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扶手。
7.进一步,所述防护栏包括多个相连接的横栏杆和竖栏杆;所述横栏杆的两端与所述立架的竖立杆连接,所述竖栏杆的上端与所述立架的水平杆连接。
8.进一步,所述横栏杆与所述竖栏杆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横栏杆和所述竖栏杆上分别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连接螺栓配合的连接螺纹孔。多个横栏杆与多个竖栏杆可根据需要调整连接数量和连接位置,以便于调整横栏杆与竖栏杆连接形成的检修口的大小。
9.进一步,两个所述立架的两端之间还设有加强杆。加强杆可进一步增加保护装置的整体刚度,提升抗压效果。
10.进一步,两个所述立架之间的间距大于1米。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管廊内设置由立架、横梁及防护栏组成的防护框,并在立架的下端设置行走机构,使保护装置可沿管廊长度方向自由移动和停止;检修人员在管廊内行走或对管廊内管线进行定点检修时,均可处于立架、横梁及防护栏组成的防护框的内部,不会存在被管线压埋的风险,有效的保证了管廊内行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行人保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图1中立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图1中防护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7为图6中地轨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立架;1.1

竖立杆;1.2

水平杆;2

横梁;3

防护栏;3.1

横栏杆;3.2

竖栏杆;3.3

连接螺纹孔;3.4

连接螺栓;4

加强杆;5

扶手;6

地轨;7

行走轮;8

导向轮;9

安装板;10

安装螺栓;11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1.如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行人保护装置,包括防护框及设于防护框的下端的行走机构,检修人员或行人处于防护框内,检修人员在管廊内行走时推动防护框同步移动,使防护框始终保护检修人员免受管廊内管线的挤压或压埋。
22.具体的:防护框包括立架1、横梁2和防护栏3;立架1有两个,且相平行间距设置;每个立架1包括一个水平杆1.2及设于水平杆1.2的两端的竖立杆1.1;两个立架1的相正对面或相背对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防护栏3;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架1的水平杆1.2连接。参见图1至3,两个立架1之间为检修人员的行走区间;为了便于行走和检修作业,两个立架1之间的间距大于1米,当然,两个立架1之间的间距应小于管廊内检修通道的宽度。为了保证防护框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刚度,两个立架1的两端之间还设有加强杆4。本实施例中的加强杆4采用扁钢呈x形焊接于两个立架1的两端。横梁2有多个,多个横梁2沿立架1的水平杆1.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23.防护栏3包括多个相连接的横栏杆3.1和竖栏杆3.2;横栏杆3.1的两端与立架1的竖立杆1.1连接,竖栏杆3.2的上端与立架1的水平杆1.2连接。横栏杆3.1与竖栏杆3.2通过连接螺栓3.4连接;横栏杆3.1和竖栏杆3.2上分别设有多个用于与连接螺栓3.4配合的连接螺纹孔3.3。本实施例中,防护栏3包括两个横栏杆3.1和三个竖栏杆3.2;横栏杆3.1和竖栏杆3.2上均设有多个连接螺纹孔3.3,检修人员可根据检修需要,通过调整与连接螺栓3.4配合的连接螺纹孔3.3的位置即可调整两个横栏杆3.1或三个竖栏杆3.2之间的间距;当然,也可减小横栏杆3.1或竖栏杆3.2的数量,参见图5,防护栏3具有两个矩形的检修口,若需要更大的检修口,可将左起第二根竖栏杆3.2上的连接螺栓3.4拧下后,将该第二根竖栏杆3.2向左或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后再次通过连接螺栓3.4安装在横栏杆3.1上。
2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防护框的尺寸调整,立架1的竖立杆1.1、水平杆1.2、横梁2均可为伸缩杆结构,以调整防护框的尺寸,便于扩大行走区间或适应管廊内检修通道的宽度。
25.立架1或防护栏3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扶手5。本实施例中优选扶手5设置在竖栏杆3.2上,处于防护框内的检修人员握住扶手5推动防护框使其在管廊内的检修通道内移动。
26.本实施例中的行走机构包括地轨6、行走轮7、导向轮8和安装板9;地轨6沿管廊长度方向设置,地轨6为水平设置的内凹面朝上的槽钢;竖立杆1.1的下端设有转轴相垂直的行走轮7和导向轮8;行走轮7的周向端抵接于地轨6的水平底端面,导向轮8的周向端抵接于地轨6的竖直侧端面。
27.参见图7,地轨6的两侧端分别焊接有一个水平的安装板9,安装板9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安装孔11。安装板9的上端与地轨6的上端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地轨6安装时,先根据管廊内检修通道的宽度及两个立架1的间距设定拟设置地轨6的位置,确定地轨6位置后,在拟设置地轨6位置的管廊地面开槽,开出的槽口的深度大于等于地轨6的高度,开出的槽口的宽度大于等于地轨6的宽度但小于两个安装板9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地轨6可水平放置在管廊地面开出的槽口内,并保证地轨6处于水平,为了使地轨6安装稳定,地轨6与管廊地面的槽口之间还可填充水泥砂浆。通过与安装孔11配合的安装螺栓10进一步将安装板9固定在管廊地面开出的槽口的两侧,还可通过在安装螺栓10上套设垫片调整地轨6的水平度。
28.参见图6,竖立杆1.1的下端的行走轮7的两背对轴向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向轮8。由于本实施例的地轨6为槽钢,导向轮8和行走轮7均处于槽钢的凹槽内,导向轮8的作用使竖立杆1.1的下端始终处于槽钢内的居中位置,使手动推动防护框移动更省力。为了更省力,可将行走轮7替换为现有常规电动驱动轮以驱动防护框沿地轨6移动。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