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阳光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5853发布日期:2022-08-31 11:4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阳光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阳光房,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阳光房。


背景技术:

2.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外文名:winter garden。阳光房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
3.传统的阳光房存在以下问题:玻璃与金属框架之间用胶填充,防水性能较差,同时由于主材料为玻璃,使得屋面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阳光房,用新型建筑板代替传统玻璃屋顶,第一建筑板实现阻止太阳光线照射进入阳光房,同时第二建筑板来调节光线的射入量,增加阳光房在高温天气时的使用率。建筑板之间搭接无缝隙,防水性能好,同时强度高,施工更加安全。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新型阳光房,所述阳光房的屋顶由建筑板相互搭接安装组成,建筑板包括有压型钢板,所述建筑板包括第一建筑板和第二建筑板,所述压型钢板包括第一压型钢板和第二压型钢板,所述第一建筑板包括第一压型钢板和上表面通过胶膜复合的透光层,所述第二建筑包括第二压型钢板和上表面通过胶膜复合的透光层;
7.所述第二压型钢上开设有通槽,外界的阳光通过穿过所述透光层从所述第二压型钢的通槽照射进屋内。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型钢板分为中部的平坦部和两侧的折弯部,所述平坦部开设有所述通槽,所述折弯部包括波谷部和波峰部,所述螺丝穿过每块所述第二压型钢板的所述波峰部固定在所述檀条上;
9.所述第一压型钢板除所述通槽外的其他结构与所述第二压型钢板类似,相邻所述压型钢板通过互相的所述波谷部搭接在一起。
10.进一步地,在横向相邻两块压型钢板搭接在一起的折弯部上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从其两侧向中间为阶梯状上升,位于所述折弯部的所述波谷部上部的所述盖板为所述盖板的最高处,位于所述折弯部的所述波峰部上部的所述盖板与所述波峰面平行,在位于所述波峰部上部所述盖板上打入铆钉,所述铆钉穿过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波峰部上;
11.纵向的所述第一建筑板为上下间隔设置,纵向的所述第一建筑板下边缘搭接在位于其下方的所述第一建筑板的上边缘。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横向相邻两块压型钢板搭接在一起的折弯部上设置盖板,盖板盖住折弯部,在相邻两块压型钢板的折弯部波峰上打入螺丝到檀条上,使得相邻压型钢板固定在檀条上,同时在盖板上打入铆钉,铆钉穿过盖板固定在相邻两块压型钢板的折弯部波峰上,使得盖板固定在压型钢板上,在容易积水的折弯部波谷上设置盖板,且位
于折弯部波谷上部的盖板向上凸起,同时压型钢板固定在檀条上打入螺丝的位置位于折弯部波峰上,盖板固定在相邻两块压型钢板上打入铆钉的位置也位于折弯部波峰上,这样使得压型钢板中用于固定来连接的所有铆钉和螺丝均位于不容易积水的波峰上,经过实施,这样的防水结构漏水率降低了90%以上,极大的改善了现有的建筑板折弯部波谷内的积水容易渗透入第一螺丝与折弯部的波谷内部分钢板之间的缝隙内而造成建筑屋面发生漏水现象,使得阳光房的防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阳光房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建筑板的搭接安装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建筑板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第一建筑板,3、檀条,5、螺丝,6、盖板,7、铆钉,8、第二建筑板,9、透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16.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17.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阳光房,阳光房的屋顶由建筑板相互搭接安装组成,建筑板包括有压型钢板,建筑板包括第一建筑板1和第二建筑板8,压型钢板包括第一压型钢板和第二压型钢板,第一建筑板1包括第一压型钢板和上表面通过胶膜复合的透光层9,第二建筑板8包括第二压型钢板和上表面通过胶膜复合的透光层9;第二压型钢板上开设有通槽,外界的阳光通过穿过所述透光层从所述第二压型钢板的通槽照射进屋内。
18.进一步地,第一压型钢板分为中部的平坦部和两侧的折弯部,透光层9设置在钢板的平坦部上,折弯部包括波谷部和波峰部,螺丝5穿过每块第一压型钢板的波峰部固定在檀条3上。第一压型钢板除通槽外的其他结构与第二压型钢板类似,相邻压型钢板通过互相的波谷部搭接在一起
19.螺丝5设置在压型钢板的波峰部上,折弯部波峰不容易积水,有效的防止了折弯部的波谷内的积水容易渗透入第一螺丝与折弯部的波谷内部分钢板之间的缝隙内,使得波谷发挥第一建筑板导水槽的作用。
20.进一步地,在相邻两块压型钢板搭接在一起的折弯部上设置盖板6,盖板6从其两侧向中间为阶梯状上升,位于折弯部的波谷部上部的盖板6为盖板6的最高处,位于折弯部的波峰部上部的盖板6与波峰面平行,在位于波峰部上部盖板6上打入铆钉7,铆钉7穿过盖板6固定在波峰部上。
21.在横向相邻两块压型钢板搭接在一起的折弯部上设置盖板6,盖板6盖住折弯部,在相邻两块压型钢板的折弯部波峰上打入螺丝5到檀条3上,使得相邻压型钢板固定在檀条3上,同时在盖板6上打入铆钉7,铆钉7穿过盖板6固定在相邻两块压型钢板的折弯部波峰上,使得盖板6固定在压型钢板上,在容易积水的折弯部波谷上设置盖板6,且位于折弯部波谷上部的盖板6向上凸起,同时压型钢板固定在檀条3上打入螺丝5的位置位于折弯部波峰
上,盖板6固定在相邻两块压型钢板上打入铆钉7的位置也位于折弯部波峰上,这样使得压型钢板中用于固定来连接的所有铆钉7和螺丝均位于不容易积水的波峰上,经过实施,这样的防水结构漏水率降低了90%以上,极大的改善了现有的建筑板折弯部波谷内的积水容易渗透入第一螺丝与折弯部的波谷内部分钢板之间的缝隙内而造成建筑屋面发生漏水现象,使得阳光房的防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2.纵向的第一建筑板为上下搭接设置,纵向的第一建筑板下边缘搭接在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建筑板的上边缘,从而实现纵向防水。
2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阳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房的屋顶由建筑板相互搭接安装组成,建筑板包括有压型钢板,所述建筑板包括第一建筑板和第二建筑板,所述压型钢板包括第一压型钢板和第二压型钢板,所述第一建筑板包括第一压型钢板和上表面通过胶膜复合的透光层,所述第二建筑包括第二压型钢板和上表面通过胶膜复合的透光层;所述第二压型钢上开设有通槽,外界的阳光通过穿过所述透光层从所述第二压型钢的通槽照射进屋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阳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可以为全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非钢化玻璃以及透光板的一种,厚度为1.8mm-4.2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阳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的厚度为0.25-2.3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阳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型钢板分为中部的平坦部和两侧的折弯部,所述平坦部开设有所述通槽,所述折弯部包括波谷部和波峰部,螺丝穿过每块所述第二压型钢板的所述波峰部固定在檀条上;所述第一压型钢板除所述通槽外的其他结构与所述第二压型钢板类似,相邻所述压型钢板通过互相的所述波谷部搭接在一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阳光房,其特征在于:在横向相邻两块压型钢板搭接在一起的折弯部上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从其两侧向中间为阶梯状上升,位于所述折弯部的所述波谷部上部的所述盖板为所述盖板的最高处,位于所述折弯部的所述波峰部上部的所述盖板与所述波峰面平行,在位于所述波峰部上部所述盖板上打入铆钉,所述铆钉穿过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波峰部上;纵向的所述第一建筑板为上下搭接设置,纵向的所述第一建筑板下边缘搭接在位于其下方的所述第一建筑板的上边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阳光房,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阳光房。一种新型阳光房,阳光房的屋顶包括第一建筑板和第二建筑板、防水结构以及用于支撑第一建筑板的和第二建筑板的支撑结构,第一建筑板包括第一压型钢板和上表面通过胶膜复合的透光层,第二建筑板包括开有通槽的第二压型钢板和第二压型钢板上表面通过胶膜复合的透光层,外界的阳光通过穿过透光层从第二建筑板的通槽照射进屋内,组件之间连接无缝隙,防水性能好,同时强度高,施工更加安全。施工更加安全。施工更加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邝亚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顶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5
技术公布日:2022/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