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加工设备及其主轴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4971发布日期:2022-02-12 11:4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石墨加工设备及其主轴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加工设备及其主轴模组。


背景技术:

2.石墨是性能优良的导电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相应的,随着石墨需求量的增大,石墨加工设备的技术也不断成熟。
3.现有的石墨加工设备一般包括底座、工作台、工作台驱动机构、支撑横梁、主轴、主轴水平驱动机构、主轴垂直驱动机构以及刀库;其中被加工的石墨件固定在工作台上,工作台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工作台在底座台面上沿着水平面的x轴滑动,并且,主轴水平驱动机构可以驱动主轴沿着支撑横梁在水平面的y轴上滑动,主轴垂直驱动机构可以驱动主轴沿着垂直的z轴滑动,从而调节对石墨件的加工位置;刀库安装在主轴之上,刀库内集成多种用于石墨件加工的刀具;该石墨加工设备可以实现数字编程控制、加工部位调整、多种加工刀具自动更换等功能。
4.石墨粉尘的防护与回收也是石墨加工设备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石墨粉尘细碎而具有导电性,不但容易弄脏加工设备,堆积在加工设备的缝隙处会妨碍设备运动,而且也有可能对设备的电路造成破坏。
5.目前来说,主轴垂直驱动结构及主轴水平驱动机构是驱动主轴运动的重要结构,而市面上石墨加工设备鲜有对主轴、主轴水平移动机构及主轴垂直驱动机构进行防护防尘,因此对主轴及主轴的驱动结构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6.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对主轴及主轴驱动结构进行防护的石墨加工设备及其主轴模组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主轴及主轴驱动结构进行防护的主轴模组。
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主轴及主轴驱动结构进行防护的石墨加工设备。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轴模组包括主轴机架、主轴、z轴驱动单元、安装架、y轴驱动单元、第一伸缩防护套及第二伸缩防护套,所述主轴安装于所述z轴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z轴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y轴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上,所述y轴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主轴机架上,所述y轴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带动所述安装架、z轴驱动单元及主轴三者一起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z轴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带动所述主轴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伸缩防护套罩于所述y轴驱动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一伸缩防护套为两个并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伸缩防护套的一端与所述主轴机架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防护套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安装架的移动带动两侧的所述第一伸缩防护套做伸缩运动;所述第二伸缩防护套罩于所述z轴驱动单元的外侧,所
述第二伸缩防护套的顶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防护套的底端与所述主轴或者所述z轴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z轴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带动所述第二伸缩防护套的底端相对顶端上下移动。
10.较佳地,所述左侧的所述第一伸缩防护套的左端与所述主轴机架连接,左侧的所述第一伸缩防护套的右端与所述安装架的左侧连接;右侧的所述第一伸缩防护套的右端与所述主轴机架连接,右侧的所述第一伸缩防护套的左端与所述安装架的右侧连接。
11.较佳地,所述第一伸缩防护套为风琴罩。
12.较佳地,所述第一伸缩防护套包括罩于所述y轴驱动单元的顶面的顶罩面及罩于所述y轴驱动单元的前侧面的前罩面,所述顶罩面与所述前罩面一体连接。
13.较佳地,所述安装架的顶部高于所述y轴驱动单元,所述安装架的顶部朝后延伸有位于所述y轴驱动单元上方的横板,所述顶罩面与所述横板连接。
14.较佳地,所述顶罩面的侧边设有与所述安装架连接的顶部安装条,所述前罩面的侧边设有与所述安装架连接的侧部安装条,所述顶部安装条和所述侧部安装条一体连接。
15.较佳地,所述第二伸缩防护套包括顶部防护套和底部防护套,所述底部防护套部分位于所述顶部防护套内并与所述顶部防护套呈间隙配合。
16.较佳地,所述顶部防护套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顶部,所述底部防护套与所述主轴连接。
17.较佳地,所述底部防护套与所述主轴通过一主轴连接板连接,所述主轴及所述底部防护套安装于所述主轴连接板上,所述主轴连接板安装于所述z轴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上。
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石墨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工作台、x轴驱动单元、刀库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主轴模组,所述工作台安装于所述x轴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上,所述刀库位于所述主轴模组的旁侧,所述主轴模组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石墨加工设备借助第一伸缩防护套罩于y轴驱动单元的外侧,且随着安装架的移动而伸缩;借助第二伸缩防护套罩于z轴驱动单元的外侧,且随着主轴的移动而升降,从而保护y轴驱动单元及z轴驱动单元免受石墨与粉尘的干扰,从而提高石墨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石墨加工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石墨加工设备的隐藏机架的顶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轴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轴模组的第二伸缩防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25.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石墨加工设备100包括机架50、工作台10、x轴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刀库(图中未示)及主轴模组40。工作台10安装于x轴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上,刀库位于主轴模组40的旁侧,主轴模组40位于工作台10的上方。较优的是,机架50具有
密闭分隔开的第一空间(图中未示)及第二空间52,刀库位于第一空间,工作台10、x轴驱动单元及主轴模组40位于第二空间52。可理解的是,工作台10、x轴驱动单元、刀库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
26.请参阅图2至图3,主轴模组40包括模组机架1、主轴(图中未示)、z轴驱动单元3、安装架4、y轴驱动单元5、第一伸缩防护套6及第二伸缩防护套7。主轴安装于z轴驱动单元3的输出端,z轴驱动单元3安装于安装架4上,安装架4安装于y轴驱动单元5的输出端上,y轴驱动单元5安装于模组机架1上,y轴驱动单元5的输出端带动安装架4、z轴驱动单元3及主轴三者一起沿左右方向移动,z轴驱动单元3的输出端带动主轴沿上下方向移动。第一伸缩防护套6罩于y轴驱动单元5的外侧,第一伸缩防护套6为两个并分别连接于安装架4的左右两侧,第一伸缩防护套6的一端与模组机架1连接,第一伸缩防护套6的另一端与安装架4连接,安装架4的移动带动两侧的第一伸缩防护套6做伸缩运动。借助第一伸缩防护套6,有利于y轴驱动单元5避免石墨和粉尘的干扰。另外,第一伸缩防护套6无论在y轴驱动单元5处于静态或者动态都能防护到位。第二伸缩防护套7罩于z轴驱动单元3的外侧,第二伸缩防护套7的顶端与安装架4连接,第二伸缩防护套7的底端与主轴或者z轴驱动单元3的输出端连接,z轴驱动单元3的输出端带动第二伸缩防护套7的底端相对顶端上下移动。可理解的是,z轴驱动单元3同时带动主轴上下移动时,第二伸缩防护套7也随着上下移动,从而更好地保护z轴驱动单元3避免石墨和粉尘的干扰。更具体地,如下:
27.请参阅图3,左侧的第一伸缩防护套6的左端与模组机架1连接,左侧的第一伸缩防护套6的右端与安装架4的左侧连接;右侧的第一伸缩防护套6的右端与模组机架1连接,右侧的第一伸缩防护套6的左端与安装架4的右侧连接。举例而言,第一伸缩防护套6为风琴罩,跟随移动的同时不会对y轴驱动单元5的运动造成影响。具体地,第一伸缩防护套6包括罩于y轴驱动单元5的顶面的顶罩面61及罩于y轴驱动单元5的前侧面的前罩面62,顶罩面61与前罩面62一体连接。较优的是,安装架4的顶部高于y轴驱动单元5,安装架4的顶部朝后延伸有位于y轴驱动单元5上方的横板41,顶罩面61与横板41连接。更具体地,顶罩面61的侧边设有与安装架4连接的顶部安装条63,前罩面62的侧边设有与安装架4连接的侧部安装条64,顶部安装条63和侧部安装条64一体连接。
28.请参阅图3及图4,第二伸缩防护套7包括顶部防护套71和底部防护套72,底部防护套72部分位于顶部防护套71内并与顶部防护套71呈间隙配合。顶部防护套71安装于安装架4的顶部,底部防护套72与主轴连接。具体地,底部防护套72与主轴通过一主轴连接板8连接,主轴及底部防护套72安装于主轴连接板8上,主轴连接板8安装于z轴驱动单元3的输出端上。举例而言,顶部防护套71及底部防护套72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较优的是,底部防护套72还包括位于底面的底板721,底板721设有供主轴穿出的穿孔722。
29.可理解的是,y轴驱动单元5及z轴驱动单元3的结构及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
30.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石墨加工设备100及主轴模组4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石墨待加工件定位在工作台10上,工作台10在x轴驱动单元的作用下移动,主轴模组40在y轴驱动单元5的作用下移动到刀库取刀,然后在y轴驱动单元5的移动下移动至工作台10的上方,配合z轴驱动单元3对石墨加工件加工,在移动或者加工的过程中,第一防护伸缩防护套6随着安装架4的移动而伸缩,第二伸缩防护套7随着主轴的移动而上下移动,从而保护y
轴驱动单元5及z轴驱动单元3免受石墨和粉尘的污染,以免损坏y轴驱动单元5及z轴驱动单元3的精度,同时,提高石墨加工设备100的使用寿命。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石墨加工设备100借助第一伸缩防护套6罩于y轴驱动单元5的外侧,且随着安装架4的移动而伸缩;借助第二伸缩防护套7罩于z轴驱动单元3的外侧,且随着主轴的移动而升降,从而保护y轴驱动单元5及z轴驱动单元3免受石墨与粉尘的干扰,从而提高石墨加工设备100的使用寿命,保证加工精度。
32.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