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性能好的混凝土空心楼盖用薄壁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40042发布日期:2022-02-16 16:4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浮性能好的混凝土空心楼盖用薄壁方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浮性能好的混凝土空心楼盖用薄壁方箱。


背景技术:

2.空心楼盖是一种现浇钢筋砼楼盖结构,也称作现浇无梁空心楼盖,它是安装芯模产品后现浇而成的空心无明梁楼盖。空心楼盖包括钢筋、砼和芯模,芯模埋置在钢筋砼中,芯模一般为轻质材料。空心楼盖因其具有减轻建筑自重、增加建筑净空、节省建筑材料、降低综合造价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薄壁方箱空心楼盖是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有规则的埋入薄壁方箱模,使钢筋混凝土楼盖内部形成一定间隔的混凝土空心楼盖。薄壁方箱空心楼盖大幅抽空砼、减轻楼板自重、增加钢筋到截面中性轴的距离,从而大幅增加了楼板的抗弯刚度,减少了钢筋用量。薄壁方箱是一种全内置芯模,它是一种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薄壁空心小尺寸全封闭无通孔方箱。薄壁方箱可以有效约束现浇混凝土的变形,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优点。
3.现有技术中的薄壁方箱在使用时通常是将其放置在钢筋桁架间格中,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薄壁方箱上下浮动或者朝四周发生水平浮动,在薄壁方箱的上方设置抗浮钢筋,通常在位于每个薄壁方箱外围四周的模板上均打孔,再采用钢丝穿过模板将抗浮钢筋网片固定在桁架上。
4.然而上述技术中抗浮钢筋虽然解决了薄壁方箱上下浮动的问题,但是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其依然会发生水平方向的浮动,抗浮效果不佳,其次需要的固定点位较多,加之模板上打孔的数量较多,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费时费力,降低了施工效率。
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浮性能好的混凝土空心楼盖用薄壁方箱,具有抗浮效果好,施工简单,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浮性能好的混凝土空心楼盖用薄壁方箱,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方箱,所述方箱的四周侧壁上与方箱一体成型有支撑部,并且所述支撑部设置在靠近方箱的顶部的位置,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相邻侧壁上的第一支撑部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二相邻侧壁上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凸起,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一个第二支撑凸起,所述方箱的底部环形阵列有若干锥形垫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部的设置,使用过程中将若干方箱分别卡入钢筋桁架间格中,由于支撑部与方箱一体成型,支撑部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可抵紧在钢筋桁架间格的内侧壁上,因此在浇灌混凝土时,方箱不容易发生水平方向的浮动,并且每相邻的两个方箱之间总是一个方箱上的第二支撑凸起位于另一个方箱上的两个第一支撑凸起之
间,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交错分布,这样避免了第一支撑凸起和第二支撑凸起两两相对,造成其相对面无法进入混凝土的情况,从而可以增加第一支撑凸起和第二支撑凸起之间混凝土的包覆面,增强了空心楼盖的整体结构强度。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凸起和第二支撑凸起内均设置有与中空腔体内部连通的空腔。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的间距大于第二支撑凸起的宽度。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箱为pp材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箱位于其棱边和棱角处圆弧过渡。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过程中,通过锥形垫脚的设置,施工时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垫块即可保证方箱底部与底板钢筋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保证了混凝土浇板的厚度,通过支撑部的设置,支撑部抵紧在钢筋桁架间格的内侧壁上,从而方箱不容易发生水平方向的浮动,此外也无需在模板上打孔,一方面提高了模板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也不需要使用钢丝穿过模板将抗浮钢筋网片固定在桁架上,因此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钢筋桁架间格中的安装示意图。
18.图中:1、方箱;11、第一相邻侧壁;12、第二相邻侧壁;2、第一支撑部;21、第一支撑凸起;3、第二支撑凸起;4、钢筋桁架间格;5、锥形垫脚。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浮性能好的混凝土空心楼盖用薄壁方箱,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方箱1。所述方箱1的四周侧壁上与方箱1一体成型有支撑部,并且所述支撑部设置在靠近方箱1的顶部的位置,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相邻侧壁11上的第一支撑部2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二相邻侧壁12上的第二支撑部,也就是说方箱1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凸起21,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一个第二支撑凸起3,所述方箱1的底部环形阵列有若干锥形垫脚5。
21.工作过程中,通过锥形垫脚5的设置,施工时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垫块即可保证方箱1底部与底板钢筋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保证了混凝土浇板的厚度,通过支撑部的设置,使用过程中将若干方箱1分别卡入钢筋桁架间格4中。由于支撑部与方箱1一体成型,支撑部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可抵紧在钢筋桁架间格4的内侧壁上,因此在浇灌混凝土时,方箱1不容易
发生水平方向的浮动。并且每相邻的两个方箱1之间总是一个方箱1上的第二支撑凸起3位于另一个方箱1上的两个第一支撑凸起21之间,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交错分布,这样避免了第一支撑凸起21和第二支撑凸起3两两相对,造成其相对面无法进入混凝土的情况,从而可以增加第一支撑凸起21和第二支撑凸起3之间混凝土的包覆面,增强了空心楼盖的整体结构强度。
22.本实施例通过锥形垫脚5的设置,施工时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垫块,简化了施工步骤,通过支撑部的设置,不容易发生水平方向的浮动,此外也无需在模板上打孔,一方面提高了模板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也不需要使用钢丝穿过模板将抗浮钢筋网片固定在桁架上,因此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3.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一支撑凸起21和第二支撑凸起3内均设置有与中空腔体内部连通的空腔。
24.实际生产过程中,中空腔体和空腔内均注入有气体,通过气体的注入,一方面可以起到支撑方箱1的作用,使得方箱1可以达到更好的轻量化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支撑部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得支撑部卡入钢筋桁架间格4后可以抵紧在其内侧壁上,进一步增强了方箱1的抗浮能力。
25.在上述基础上,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21的间距大于第二支撑凸起3的宽度。
26.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21的间距大于第二支撑凸起3的宽度,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方箱1之间总是一个方箱1上的第二支撑凸起3位于另一个方箱1上的两个第一支撑凸起21之间,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交错分布。
27.这样避免了第一支撑凸起21和第二支撑凸起3两两相对,造成其相对面无法进入混凝土的情况,从而可以增加第一支撑凸起21和第二支撑凸起3之间混凝土的包覆面,增强了空心楼盖的整体结构强度。
28.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方箱1为pp材质,pp材质其具体指聚丙烯材质,使用温度范围为-30~140℃,在80℃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而空心楼盖普遍处于常温状态,不容易发生腐蚀,因而提高了方箱1的使用寿命。
29.在上述基础上,为了增强方箱1的耐磨性以及整体结构强度,所述方箱1位于其棱边和棱角处圆弧过渡。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