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硅片线切机用槽轮槽型及槽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7514发布日期:2022-04-09 11:08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硅片线切机用槽轮槽型及槽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硅片线切机用槽轮槽型及槽轮。


背景技术:

2.现有太阳能硅片线切机用槽轮(也称线网导轮)为左右对称开槽,槽型为左右对称;现有太阳硅片线切机切割硅材料布线网原理基本为“斜线网”(两侧距离轴箱端面距离不等,非平行于轴箱端面)简称“斜线网”;在“斜线网”下,槽轮槽型会发生偏磨导致一侧磨损,需要切割一段时间后才可生成一个适应性(适应金刚线)槽型,达到理想承载钢线状态,从而导致左右对称开槽技术下的槽型上机切割初期会降低硅片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硅片线切机用槽轮槽型及槽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或者其他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硅片线切机用槽轮槽型,包括侧壁一、侧壁二、底壁一和底壁二,侧壁一与底壁一连接,侧壁二与底壁二连接,侧壁一与侧壁二非对称设置,底壁一与底壁二非对称设置。
5.进一步的,侧壁一与侧壁二相交设置,底壁一与底壁二相交设置,侧壁一与侧壁二的交点和底壁一与底壁二的交点构造成第一直线。
6.进一步的,侧壁一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为15
°‑
20
°

7.进一步的,侧壁一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为17.5
°

8.进一步的,侧壁二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为13
°‑
17
°

9.进一步的,侧壁二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为15
°

10.进一步的,底壁一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为43
°‑
47
°

11.进一步的,底壁一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

12.进一步的,底壁二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为28
°‑
32
°

13.进一步的,底壁二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为30
°

14.进一步的,侧壁一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大于侧壁二至第一直线的距离。
15.进一步的,底壁一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大于底壁二至第一直线的距离。
16.一种太阳能硅片线切机用槽轮,包括如上述的太阳能硅片线切机用槽轮槽型。
1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型结构简单,制备方便,该槽型为非对称槽结构,侧壁一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大于侧壁二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底壁一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大于底壁二至第一直线的距离,使得槽型为适应性槽型,金刚线不会对侧壁一与底壁一进行磨损,不会出现偏磨现象,在斜线网状态下,避免新槽轮上机的切割不良,提高切割初期硅片的品质。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槽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20.1、侧壁一 2、侧壁二 3、底壁一
21.4、底壁二 a、侧壁一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 b、侧壁二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
22.c、底壁一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 d、底壁二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 5.底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实施例涉及一种太阳能硅片线切机用槽轮槽型及槽轮,该槽轮的槽型为非对称槽结构,在斜线网的切割状态下,该槽型为适应性槽型,为理想承载钢线状态,避免新槽轮上机的切割不良,提高切割初期的硅片品质。
25.一种太阳能硅片线切机用槽轮槽型,如图1所示,为非对称槽结构,即,该槽型在左右方向上为非对称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对称槽型结构不同,使得具有该槽型的槽轮在进行金刚线布线时,金刚线进行斜线网布线时,金刚线不会对槽型的一侧进行磨损,使得该槽型在使用之初即为适应性槽型,在对金刚线进行承载时即为理想承载状态,避免新槽轮上机的切割不良,提高切割初期的硅片的品质。
26.具体地,该槽型包括侧壁一1、侧壁二2、底壁一3和底壁二4,侧壁一1与底壁一3连接,侧壁二2与底壁二4连接,侧壁一1与侧壁二2非对称设置,底壁一3与底壁二4非对称设置,使得该槽型为非对称槽结构。该槽型还包括底槽5,底壁一3的一端与底槽5的一端连接,底壁的另一端与侧壁一1的一端连接,底壁二4的一端与底槽5的另一端连接,底壁二4的另一端与侧壁二2的一端连接,构造成该槽型结构,为具有一定槽深的槽结构。
27.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该底槽5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2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该侧壁一1、侧壁二2、底壁一3与底壁二4的截面形状均为直线型。
29.侧壁一1与侧壁二2相交设置,底壁一3与底壁二4相交设置,设定:侧壁一1与侧壁二2相交的点和底壁一3与底壁二4相交的点构造成的直线为第一直线,则,侧壁一1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大于侧壁二2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底壁一3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大于底壁二4至第一直线的距离,使得该槽型在左右方向上为非对称结构,不是沿着第一直线对称设置。
30.在本实施例中,当槽轮水平放置时,此时,第一直线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则,槽型在水平方向上为非对称结构,两侧的侧壁至竖直方向的距离不相同。侧壁一1、侧壁二2、底壁一3与底壁二4倾斜设置,且侧壁一1、侧壁二2、底壁一3与底壁二4分别与第一直线具有一定的夹角,构造成槽结构,用于对金刚线进行容纳。
31.具体地,侧壁一1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a为15
°‑
20
°
,该侧壁一1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a可以是15
°
、15.5
°
、16
°
、16.5
°
、17
°
、17.5
°
、18
°
、18.5
°
、19
°
、19.5
°
、20
°
等介于15
°‑
20
°
之间的任意角度值,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该夹角的设置,使得侧壁一1相对第一直线倾斜设置,具有一定的距离,以便于金刚线进入该槽型内,并对该金刚线进行容纳。
3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侧壁一1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a为17.5
°

33.侧壁二2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b为13
°‑
17
°
,该侧壁二2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b可以是13
°
、13.5
°
、14
°
、14.5
°
、15
°
、15.5
°
、16
°
、16.5
°
、17
°
等介于13
°‑
17
°
之间的任意角度值,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该夹角的设置,使得侧壁二2相对第一直线倾斜设置,具有一定的距离,且侧壁二2相对第一直线的倾斜方向与侧壁一1相对第一直线的倾斜方向相反,使得侧壁一1与侧壁二2构造出该槽型的两个侧壁,对金刚线进行容纳。由于侧壁一1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a大于侧壁二2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b,使得在竖直方向上的同一高度,侧壁一1至第一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侧壁二2至第一直线之间的距离。
3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侧壁二2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b为15
°

35.底壁一3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c为43
°‑
47
°
,该底壁一3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c可以是43
°
、43.5
°
、44
°
、44.5
°
、45
°
、45.5
°
、46
°
、46.5
°
、47
°
等介于43
°‑
47
°
之间的任意角度值,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该夹角的设置,使得底壁一3相对第一直线倾斜设置,具有一定距离,以便于对金刚线进行容纳。
3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壁一3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c为45
°

37.底壁二4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d为28
°‑
32
°
,该底壁二4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d可以是28
°
、28.5
°
、29
°
、29.5
°
、30
°
、30.5
°
、31
°
、31.5
°
、32
°
等介于28
°‑
32
°
之间的任意角度值,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该夹角的设置,使得底壁二4相对第一直线倾斜设置,具有一定的距离,且底壁二4相对第一直线的倾斜方向与底壁一3相对第一直线的倾斜方向相反,使得底壁一3与底壁二4构造出该槽型的两个侧壁,对金刚线进行容纳。由于底壁一3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c大于底壁二4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d,使得在竖直方向上的同一高度,底壁一3至第一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底壁二4至第一直线之间的距离。
3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壁二4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d为30
°

39.在本实施例中,当槽轮水平设置时,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中,位于槽轮上方的多个槽型中的第一直线均与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此时,侧壁一1与底壁二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侧壁一1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大于侧壁二2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底壁一3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大于底壁二4至第一直线的距离,使得在每一个槽型中,第一直线的一侧的距离大于另一侧的距离,使得槽轮在进行斜线网布线时,金刚线不会对距离第一直线距离大的侧壁进行磨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上机切割初期金刚线对槽型进行偏磨的现象出现,使得槽型为适应性槽型,在对金刚线进行承载时为理想承载状态,避免新槽轮上机初期的切割不良,提高切割初期硅片的品质。
40.一种太阳能硅片线切机用槽轮,包括上述的太阳能硅片线切机用槽轮槽型,多个槽型沿着槽轮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
41.在槽轮上设置上述的槽型时,通过开槽成型,槽型具有一定的深度,该槽型的深度(槽深)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42.多个槽型沿着槽轮的轴线依次设置,构造成槽轮的结构;
43.将槽轮安装在线切机上,进行金刚线布线,金刚线在布线时为斜线网布置,由于侧壁一1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大于侧壁二2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底壁一3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大于底壁二4至第一直线的距离,使得金刚线不会对侧壁一1和底壁一3进行磨损,避免了新槽轮上机的切割初期的金刚线对槽型的偏磨现象,避免了新槽轮上机的切割初期的不良,提高了切割初期的硅片的品质。
44.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型结构简单,制备方便,该槽型为非对称槽结构,侧壁一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大于侧壁二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底壁一至第一直线的距离大于底壁二至第一直线的距离,使得槽型为适应性槽型,金刚线不会对侧壁一与底壁一进行磨损,不会出现偏磨现象,在斜线网状态下,避免新槽轮上机的切割不良,提高切割初期硅片的品质。
4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