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性能好的光伏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09326发布日期:2022-01-22 12:1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性能好的光伏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水性能好的光伏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bipv是指光伏建筑一体化,即将光伏组件通过专用的支撑装置直接安装于屋面檩条上,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能满足光伏发电功能,达到了bipv的双重功能和美观效果。现有bipv项目的组件支撑装置种类繁多,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是利用w型型钢作为主支撑件再配以其他紧固件的方式,其w水槽的固定方式为:利用自攻螺钉从w水槽中部打入并同时贯穿其底部的檩条,从而起到固定w水槽的作用;组件的固定方式为:将自攻螺钉穿过组件压块,再将自攻螺钉打入w水槽中部,从而达到通过压块将组件固定的目的。该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3.1、自攻螺钉打入w水槽的过程易打滑,容易打歪打偏,造成组件的固定不够稳固,还有就是若组件安装有偏移而需调整,必须拆除已打螺钉,待组件调整好后再在相邻部位重新打钉,组件调整、拆换很不方便,还会造成w水槽上存在不必要的孔洞,是屋面漏水的重大隐患;
4.2、组件中需要多个零部件配合使用,例如组装在w水槽上的连接扣、挤压固定光伏组件的压块、连接压块和连接扣之间的螺钉,且在固定光伏组件前,连接扣和压块不连接,因此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排水性能好的光伏板支撑装置。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7.一种排水性能好的光伏板支撑装置,包括檀条、光伏组件和能够相互扣合的光伏瓦,光伏瓦包括瓦本体,瓦本体上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部、连接部, 连接部两侧设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部,连接部的上端面高于支撑部的上端面,且连接部两侧设有向下的竖直板,连接部和支撑部之间形成排水槽,连接部上端面中央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且向下凹陷的连接槽,连接槽为缩口槽,缩口槽卡合匹配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连接件。
8.优选的,瓦本体上还设有用于增加瓦本体强度的凸起部。
9.优选的,凸起部上端面与支撑部的上端面平齐。
10.优选的,连接件包括下板、棱柱、上板、螺栓,下板的宽度尺寸小于连接槽槽口的宽度尺寸,下板的长度尺寸大于连接槽槽口的宽度尺寸,且小于连接槽内腔的最大宽度尺寸,下板顶部中央设有竖直的棱柱,棱柱柱身套设有能够上下活动的上板,棱柱上端面中央设有与螺栓匹配的螺纹孔,螺栓的螺杆配合在螺纹孔内,螺栓的头部压合在上板的上端面上,
且上板压合在光伏组件的上端面上。
11.优选的,螺栓为蝶形螺栓。
12.优选的,上板的下端面设有弹性件。
13.优选的,支撑部的上端面设有弹性层或胶结构。
14.优选的,凸起部上端面设有弹性层或胶结构。
15.优选的,排水槽下端面与瓦本体下端面平齐。
16.有益效果在于:
17.1、可以通过自攻螺钉把瓦本体固定在檀条上,进而实现整个光伏瓦的固定,使得固定瓦本体更加的方便,且及时把孔打偏重新打钉后留下的孔也不会造成屋面漏水;
18.2、还可以通过支撑部对光伏组件进行支撑,通过连接部的侧板对光伏组件进行定位,以及通过连接件对光伏组件进行固定,实现了固定安装光伏组件的功能;
19.3、由于连接件与缩口状的连接槽配合使用,即使瓦本体21上的孔打偏,也保证了排水通道的密封性。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2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的i局部放大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瓦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7.1、檀条;2、光伏瓦;21、瓦本体;22、支撑结构;221、支撑部;222、连接部;2221、连接槽;223、排水槽;23、凸起部;3、连接件;31、下板;32、棱柱;33、上板;34、螺栓;35、弹性件;4、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排水性能好的光伏板支撑装置,包括檀条1、光伏组件4和能够相互扣合的光伏瓦2,光伏瓦2包括瓦本体21,瓦本体2上且并非两侧边的位置处设有支撑结构22,支撑结构22包括支撑部221、连接部222, 连接部222两侧设有用于支撑光
伏组件4的支撑部221,连接部222的上端面高于支撑部221的上端面,且连接部222两侧设有向下的竖直板,连接部222和支撑部221之间形成排水槽223,连接部222上端面中央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且向下凹陷的连接槽2221,连接槽2221为缩口槽,缩口槽具体为内腔宽度尺寸大于口部的宽度尺寸,例如横截面为燕尾状、阶梯状等,缩口槽匹配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4的连接件3,具体的连接件3下端卡合在连接槽2221内壁上,上端压合在光伏组件4上端面上,因此实现对光伏组件4的固定,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自攻螺钉把瓦本体21固定在檀条1上,还可以通过支撑部221对光伏组件4进行支撑,通过连接部222的侧板对光伏组件4进行定位,以及通过连接件3对光伏组件4进行固定,实现了固定安装光伏组件4的功能,由于连接件3与缩口状的连接槽2221配合使用,即使瓦本体21上的孔打偏,也保证了排水通道的密封性。
31.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瓦本体21上还设有用于增加瓦本体21强度的凸起部23,这样设置可以增加瓦本体21的强度。
32.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凸起部23上端面与支撑部221的上端面平齐,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凸起部23对光伏组件4进行支撑,增加了光伏组件4的稳定性。
33.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连接件3包括下板31、棱柱32、上板33、螺栓34,下板31的宽度尺寸小于连接槽2221槽口的宽度尺寸,下板31的长度尺寸大于连接槽2221槽口的宽度尺寸,且小于连接槽2221内腔的最大宽度尺寸,下板31顶部中央设有竖直的棱柱32,棱柱32柱身套设有能够上下活动的上板33,棱柱32上端面中央设有与螺栓34匹配的螺纹孔,螺栓34的螺杆配合在螺纹孔内,螺栓34的头部压合在上板33的上端面上,且上板33压合在光伏组件4的上端面上,当连接槽2221为燕尾状时,下板31的长度尺寸还要保证小于连接槽2221槽底的宽度尺寸,具体的,当下板31稳定卡合在连接槽2221内腔中, 上板33稳定压合在光伏组件4上端面时, 上板33的上端面高于棱柱32的上端面, 上板33的下端面底于棱柱32的上端面,这样设置可以把连接件3从连接槽2221顶部的任意位置安装在连接槽2221内侧,方便对连接件3的安装,还可以通过转动螺栓34,螺栓34的头部挤压上板33,上板33压合在光伏组件4上端面,实现了对光伏组件4稳定的压合功能。
34.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螺栓34为蝶形螺栓,这样设置方便了转动螺栓34。
35.实施例六,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上板33的下端面设有弹性件35,这样设置可以防止上板33与光伏组件4上端面硬性接触,造成光伏组件4损坏。
36.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支撑部221的上端面设有弹性层或胶结构,这样设置不仅可以防止对光伏组件4下端面硬性支撑,还增加了光伏组件4与支撑部221的密封性。
37.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凸起部23上端面设有弹性层或胶结构,这样设置可以防止对光伏组件4下端面硬性支撑。
38.实施例九,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排水槽223下端面与瓦本体21下端面平齐,这样设置可以增加支撑结构22的强度。
39.上述结构中,安装时,首先利用自攻螺钉把光伏瓦2固定在檀条1上,并保证自攻螺钉位于瓦本体21区域,然后铺设光伏组件4,并保证光伏组件4下端面支撑在支撑部221上,光伏组件4侧面抵在连接部222的侧板上,相邻的光伏组件4铺设完成后,把连接件3的下板
31插入到连接槽2221内腔中,然后转动连接件3的上板33至90度,使得下板31卡合在连接槽2221内,然后转动螺栓34,螺栓34的头部挤压上板33,使得上板33对光伏组件4上端面进行压合固定即可。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