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墙机

文档序号:28478942发布日期:2022-01-12 11:5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砌墙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砌墙机。


背景技术:

2.工程中常用的墙板长度达三米,每块墙板的重量约200公斤,对长条状且十分沉重的墙板进行人工翻转,非常吃力、不安全,难以实现灵活翻转,平面布置不够灵活,且工作效率很低,对安装操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砌墙机,其目的是解决人工翻转墙板不方便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砌墙机,其包括底板;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前轮和后轮,顶面上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设置有壳体,壳体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有轴承,所轴承内设置有转轴,转轴上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位于壳体内部;转轴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置物板,置物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上转动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夹持组件;
6.夹持组件包括设置有设置在转盘上的十字形滑道,十字形滑道中设置有水平滑动的第一夹持件和垂直滑动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第一夹块固定在十字形滑道的一水平端,第二夹块滑动在十字形滑道的另一水平端;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夹块和第四夹块,第三夹块固定在十字形滑道的一垂直端,第四夹块滑动在十字形滑道的另一垂直端;十字形滑道的另一水平端和另一垂直端上均设置有限位器。
7.进一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安转在壳体内部,第一驱动电机的轴端安装有第一齿轮,转轴上安装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位于壳体内部。
8.进一步,后轮上设置有驱动部,驱动部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的轴端设置有第三齿轮,两个后轮的连接轴上设置有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第三驱动电机安装在底板的底面上,连接轴转动设置在轴承座中,轴承座固定在底板的底面上。
9.进一步,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限位器均匀控制器连接。
10.进一步,前轮为万向轮。
11.进一步,转盘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夹块和第四夹块分别在十字形滑道中滑动的气缸。
12.进一步,支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移动的工作原理:第三驱动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后轮转动,前轮为万向轮作为导向轮,后轮做为
驱动轮,从而使砌墙机在地面上移动。
15.2、翻转的工作原理:控制支撑机构,使夹持组件位于墙体处。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置物板转动,使夹持组件再次接近墙体处。第二驱动电机带动减速箱转动,减速箱带动转盘转动到合适位置,使夹持组件与墙体正对。控制气缸使墙体被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第三夹块和第四夹块所构成的夹持腔所夹持。第二驱动电机带动减速箱转动,减速箱带动转盘转动90
°
或任意角度,实现墙体的翻转;还可以实现墙体的移动和升降。
16.综上可得,本方案不需人力推拉、搬移,通过自动的方式实现了对墙体、板材等进行装载、翻转、移动和调整。
17.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砌墙机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后轮;2、前轮;3、底板;4、支撑机构;5、壳体;7、轴承;8、第二齿轮;9、转轴;10、第一齿轮;11、第一驱动电机;13、置物板;14、第二驱动电机;15、减速箱;16、限位器;17、第四夹块;18、转盘;19、第一夹块;20、第二夹块;21、第三夹块;22、十字形滑道;23、连接轴;24、轴承座;25、第三齿轮;26、第四齿轮;27、第三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砌墙机,其包括底板3;底板3的底部设置有前轮2和后轮1,后轮1上设置有驱动部,驱动部包括第三驱动电机 27,第三驱动电机27的轴端设置有第三齿轮25,两个后轮1的连接轴23上设置有与第三齿轮25啮合的第四齿轮26,第三驱动电机27螺栓连接在底板3的底面上,连接轴23转动设置在轴承座24中,轴承座24固定在底板3的底面上;
25.具体的,轴承座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座24螺栓或焊接在底板3的底面上,连接轴23插接在两个轴承座24的轴承7中,前轮2为万向轮。第三齿轮25和第四齿轮26均为圆柱齿轮。
26.底板3的顶面上螺栓设置有支撑机构4;两个支撑机构4的支撑柱顶部螺栓或焊接在壳体5的底面上,壳体5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安装有轴承7,转轴9插接在轴承7内圈中,转轴9上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位于壳体5内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2,第一驱动电机12螺栓连接在壳体5的内顶壁或内侧壁上,第一驱动电机12的轴端安装有第一齿轮10,转轴9上安装有与第一齿轮 10啮合的第二齿轮8,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8位于壳体5内部,且均为圆柱齿轮。
27.具体的,支撑机构4可以是液压伸缩机构、气压伸缩机构或电动推杆中的任意一种。
28.转轴9的顶部螺栓或焊接在置物板13的底面中部,第二驱动电机14螺栓连接在置物板13的顶面中部,第二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与减速箱15的输入轴采用联轴器连接,减速箱15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轴套,转盘18的中部焊接在轴套上,转盘18上设置有夹持组件。
29.参考图1和2,夹持组件包括设置有设置在转盘18上的十字形滑道22,十字形滑道22中设置有水平滑动的第一夹持件和垂直滑动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块19和第二夹块20,第一夹块19焊接在十字形滑道22的一水平端上,第二夹块20滑动在十字形滑道22的另一水平端;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三夹块21和第四夹块17,第三夹块21焊接在十字形滑道22的一垂直端,第四夹块17滑动在十字形滑道22的另一垂直端;十字形滑道22的另一水平端和另一垂直端上均设置有限位器16。
30.具体的,第二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为水平状态,减速箱15的输出轴为水平状态。十字形滑道22的另一水平端和另一垂直端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挡块。转盘18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夹块20和第四夹块17分别在十字形滑道22中滑动的气缸,通过气缸的带动第二夹块20和第四夹块17在十字形滑道22中滑动,实现夹持或放开板材、墙体等。第一夹块19、第二夹块20、第三夹块21 和第四夹块17的端部采用圆弧处理,便于夹取。当第二夹块20和第四夹块17 滑动到限位器16处时,气缸使第二夹块20和第四夹块17停止滑动,避免第二夹块20和第四夹块17碰到挡块。
31.第一驱动电机12、第二驱动电机14、第三驱动电机27、限位器16均匀控制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2、第二驱动电机14、第三驱动电机27、限位器16 和控制器与电源连接。
32.工作原理:
33.1、移动的工作原理:第三驱动电机27带动第三齿轮25转动,第三齿轮25 带动第四齿轮26转动,第四齿轮26带动连接轴23转动,连接轴23带动后轮1 转动,前轮2为万向轮作为导向轮,后轮1做为驱动轮,从而使砌墙机在地面上移动。
34.2、翻转的工作原理:控制支撑机构4,使夹持组件位于墙体处。第一驱动电机12带动第一齿轮10转动,第二齿轮8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第二齿轮8 带动转轴9转动,转轴9带动置物板13转动,使夹持组件再次接近墙体处。第二驱动电机14带动减速箱15转动,减速箱15带动转盘18转动到合适位置,使夹持组件与墙体正对。控制气缸使墙体被第一夹块19和第二夹块20、第三夹块21和第四夹块17所构成的夹持腔所夹持。第二驱动电机14带动减速箱15 转动,减速箱15带动转盘18转动90
°
或任意角度,实现墙体的翻转;还可以实现墙体的移动和升降。
35.综上可得,本方案不需人力推拉、搬移,通过自动的方式实现了对墙体、板材等进行装载、翻转、移动和调整。
36.需要说明的是,底板3的侧面上还安装有推杆,便于推动和掌握。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