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张法钢骨预应力柱柱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5835发布日期:2022-05-18 14:3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张法钢骨预应力柱柱脚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张法钢骨预应力柱柱脚。


背景技术:

2.预应力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载荷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常用于混凝土结构,是在混凝土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传统的预应力柱柱脚设置在承台内,承台内钢筋密集,不易于后续施工,而且在施工以前需要提前安装预应力筋,施工过程复杂且精密度要求较高,使得施工过程十分复杂,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缩短工期,本技术提供一种后张法钢骨预应力柱柱脚。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后张法钢骨预应力柱柱脚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后张法钢骨预应力柱柱脚,包括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承台、固定连接在承台上的预应力柱和用于连接预应力柱与承台的钢骨结构;所述钢骨结构包括底端锚固在承台内的主受力钢骨和底端锚固在承台内的数根预留钢骨,预留钢管固定连接在主受力钢骨的侧壁上,主受力钢骨和预留钢骨伸出承台的部分设置在预应力柱内部;预留钢骨远离主受力钢骨的侧壁上开有一贯穿预留钢骨顶面和底面的预留通道;所述预应力柱上穿设有数根接通预留通道的预留管,预留管和预留钢骨一一对应,预留管内设有延伸至预留通道内的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柱分为先浇筑柱体和便于安装预应力筋的后浇筑柱体,后浇筑柱体设置在先浇筑柱体的下方。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应力柱分成先浇筑柱体和后浇筑柱体,先浇筑柱体内设有预留管,预留钢骨开设有预留通道,预留出安装预应力筋的操作空间,降低操作难度,缩短施工工期。
8.可选的,所述钢骨结构还包括两根加强钢骨,两根加强钢骨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呈十字型,两根加强钢骨均固定连接在主受力钢骨的底端,两根加强钢骨锚固在承台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钢骨用于增强主受力钢骨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增加主受力钢骨的稳定性。
10.可选的,所述加强钢骨设置在承台内部下1/3的范围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钢骨必须设置在承台靠下的部分,增强主受力钢骨和加强钢骨之间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钢骨结构还包括两块竖向传力构造板,两块竖向传力构造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主受力钢骨两侧,所述预留钢骨固定连接在竖向传力构造板远离主受力钢骨的侧
面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向传力构造板能够增强钢骨结构的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钢骨结构还包括横向传力构造板,横向传力构造板固定连接在同块竖向传力构造板上相邻的两根预留钢骨之间,横向传力构造板和竖向传力构造板之间呈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传力构造板将竖向传力构造板和数个预留钢骨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强整体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主受力钢骨的侧壁和预留钢骨避开预留通道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数个栓钉。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栓钉增强了主受力钢骨、预留钢骨和预应力柱之间的握裹力,增强整体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预留钢骨上固定连接有锚固端板,锚固端板设置在预留通道内,锚固端板上贯穿开设有一接通预留管的预留孔,预留管与锚固端板之间呈固定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固端板便于安装预应力筋。
20.可选的,所述主受力钢骨埋入承台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传力加劲板,传力加劲板设置在靠近承台上表面处,传力加劲板穿过主受力钢骨,传力加劲板的四边均伸出主受力钢骨,传力加劲板与承台之间呈固定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力加劲板将主受力钢骨和承台固定连接在一起,增强整体的稳定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预留出预留管和预留通道,将预应力柱分成先浇筑柱体和后浇筑柱体,不用提前插入预应力筋,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竖向剖面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横向剖面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承台;2、预应力柱;21、先浇筑柱体;22、后浇筑柱体;23、预留管;24、普通钢筋;3、钢骨结构;31、主受力钢骨;32、加强钢骨;33、竖向传力构造板;34、横向传力构造板;35、预留钢骨;351、预留通道;36、传力加劲板;37、连接板;38、栓钉;39、锚固端板;391、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后张法钢骨预应力柱2柱脚。参照图1,一种后张法钢骨预应力柱2柱脚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承台1、固定连接在承台1上的预应力柱2和用于连接预应力柱2与承台1的钢骨结构3。
30.参照图1,承台1为用钢筋和混凝土浇筑成的长方体块。预应力柱2包括先浇筑柱体21和后浇筑柱体22,先浇筑柱体21和后浇筑柱体22均为圆柱体,先浇筑柱体21的直径等于后浇筑柱体22。先浇筑柱体21与后浇筑柱体22之间呈同轴设置,先浇筑柱体21靠近后浇筑
柱体22的一端和后浇筑柱体22靠近先浇筑柱体21的一端相抵接,先浇筑柱体21与后浇筑柱体22之间呈固定连接。钢骨结构3穿过预应力柱2,钢骨结构3的底端设置在承台1内。
31.参照图1和图2,钢骨结构3包括主受力钢骨31、加强钢骨32、竖向传力构造板33、横向传力构造板34和预留钢骨35。竖向传力构造板33为长方形板,竖向传力构造板33有两块,两块竖向传力构造板33之间呈平行设置。主受力钢骨31为h型钢,主受力钢骨31设置在两块竖向传力构造板33之间,竖向传力构造板33的侧面和主受力钢骨31的腹板的侧面之间呈平行设置。竖向传力构造板33翼板的竖直侧壁之间呈焊接。加强钢骨32为h型钢,加强钢骨32有两根,两根加强钢骨32均设置在主受力钢骨31的底端,一根加强钢骨32穿过另一根加强钢骨32的腹板,两根加强钢骨32的长度方向垂直,两根加强钢骨32之间呈焊接。其中一根加强钢骨32穿过主受力钢骨31的腹板和两块竖向传力构造板33,另一根钢骨穿过主受力钢骨31的两块翼板,主受力钢骨31与两根加强钢骨32之间呈焊接。加强钢骨32的长度方向与主受力钢骨31的长度方向之间呈垂直设置。预留钢骨35为四棱柱,预留钢骨35有四根,四根预留钢骨35分成两组,两组预留钢骨35分别设置在两块竖向传力构造板33上。每组的两根预留钢骨35均设置在竖向传力构造板33远离主受力钢骨31的侧面上,预留钢骨35的侧面与竖向传力构造板33之间呈焊接。预留钢骨35的长度方向与竖向传力构造板33的长度方向之间呈平行设置,设置在同一块竖向传力构造板33上的两根预留钢骨35沿着竖向传力构造板33的短边的竖直中心线对称。预留钢骨35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为直角梯形,预留钢骨35的倾斜面为顶面,预留钢骨35的顶面沿着背离主受力钢骨31的方向倾斜向下,预留钢骨35的底面与主受力钢骨31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横向传力构造板34为长方形板,横向传力构造板34有两块,两块横向传力构造板34分别设置在两块竖向传力构造板33上,横向传力构造板34设置在同一块竖向传力构造板33上的两根预留钢骨35之间。横向传力构造板34与竖向传力构造板33之间呈焊接,横向传力构造板34与预留钢骨35之间呈焊接。
32.参照图1,钢骨结构3的底端部分预埋在承台1内,两根加强钢骨32预埋在承台1内部下1/3的范围内,加强钢骨32的水平长度为600mm,主受力钢骨3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承台1的顶面。预留钢骨35的顶端伸出承台1顶面,预留钢骨35伸出承台1顶面的高度为500mm。主受力钢骨31伸出承台1的部分和预留钢骨35伸出承台1的部分设置在预应力柱2内,主受力钢骨31的长度方向与预应力柱2的长度方向之间呈平行设置。
33.参照图1,主受力钢骨31预埋在承台1内的部分上设有一传力加劲板36,传力加劲板36为长方形板,传力加劲板36穿过主受力钢骨31,主受力钢骨31的长度方向与传力加劲板36的平面之间呈垂直设置。主受力钢骨31在水平平面内的投影被传力加劲板36在水平平面内的投影完全覆盖,传力加劲板36的四边均伸出主受力钢骨31。传力加劲板36设置在靠近承台1上表面处,传力加劲板36的四个竖直侧壁上均焊接有一连接板37,连接板37与承台1内部的钢筋之间呈焊接。
34.参照图1和图2,预留钢骨35远离主受力钢骨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预留通道351,预留通道351沿着预留钢骨35的长度方向开设,预留通道351贯穿预留钢骨35的顶面和底面。主受力钢骨31和和预留钢骨35上设有数个栓钉38,数个栓钉38分别设置在主受力钢骨31的翼板、主受力钢骨31的腹板两侧面和预留钢骨35避开预留通道351的外侧壁上。设置在主受力钢骨31的翼板上的数个栓钉38分成三列,每列的数个栓钉38沿着主受力钢骨3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栓钉38与主受力钢骨31的翼板之间呈焊接。设置在主受力钢骨31的腹板的侧
面上的栓钉38沿着主受力钢骨3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栓钉38与主受力钢骨31的腹板之间呈焊接。设置在预留钢骨35的竖直外侧壁上的栓钉38沿着预留钢骨35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栓钉38与预留钢骨35的竖直外侧壁之间呈焊接。
35.参照图1和图2,预留钢骨35上设有一锚固端板39,锚固端板39为长方形板,锚固端板39设置在预留通道351内,锚固端板39的竖直侧壁与预留通道351的内壁之间呈焊接。预留钢骨35的长度方向与锚固端板39的平面之间呈垂直设置,预留钢骨35顶面的几何中心处贯穿开有一预留孔391。后浇筑柱体22的高度等于承台1顶面到锚固端板39底面的距离。先浇筑柱体21内穿设有四根预留管23,预留管23贯穿先浇筑柱体21的顶面和底面,预留管23的轴向与先浇筑柱体21的轴向之间呈平行设置,预留管23与预留孔391之间呈同轴设置。预留管23靠近锚固端板39的一端与锚固端板39的上表面之间呈固定连接。预留管23内设有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穿过预留管23和预留孔391,预应力筋的底端插入后浇筑柱体22内,预应力筋和后浇筑柱体22之间呈固定连接。
36.参照图1,预应力柱2内穿设有数根普通钢筋24,普通钢筋24沿着预应力柱2的轴向穿设,数根普通钢筋24沿着预应力柱2的周向呈均匀设置。钢筋的长度方向与预应力柱2的轴向之间呈平行设置,钢筋穿过预应力柱2穿入承台1内。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后张法钢骨预应力柱2柱脚的实施原理为:先在地面上浇筑好承台1,将钢骨结构3底端预埋进承台1内,将连接板37和承台1内部的钢筋焊接在一起,将连接板37焊接在传力构造板上。浇筑先浇筑柱体21,安装普通钢筋24,安装预应力筋。待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浇筑后浇筑柱体22。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