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水钢板安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8660发布日期:2022-03-02 05:3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水钢板安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止水钢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止水钢板安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止水钢板是电力管道沉井结构竖向构件无法一次性浇筑时,设置在施工缝位置的宽度为300或400的钢板,该钢板一侧两端翘起,能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但现有的止水钢板大部分采用先采用支架进行固定,随后利用电焊进行焊接,其操作复杂,且浪费时间,单人无法进行操作,且采用支架固定后的质量往往受控制,从而可能会导致止水钢板发生偏离。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水钢板安装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止水钢板大部分采用先采用支架进行固定,随后利用电焊进行焊接,其操作复杂,且浪费时间,单人无法进行操作,且采用支架固定后的质量往往受控制,从而可能会导致止水钢板发生偏离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止水钢板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止水钢板本体,所述止水钢板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止水钢板本体内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隔板,两个限位隔板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阻力弹簧,两个卡槽内均设置有限位器,两个限位器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阻力弹簧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伸缩转动杆,所述伸缩转动杆正面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控制盒内壁的背面铰接。
5.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两个拉绳,两个拉绳相对的一端与同一个伸缩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拉绳相远离的一端穿过两个限位隔板分别与两个限位器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止水钢板本体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止水钢板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转纽,所述转纽的正面的一端卡接在第一限位槽内,所述伸缩转动杆背面的一端穿过控制盒与转纽的正面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止水钢板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与转纽的背面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纽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转纽的形状和第一限位块的形状与第一限位槽的形状相适配。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止水钢板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丝杆螺母,所述止水钢板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四个丝杆。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所述止水钢板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四个限位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丝杆背面的一端与限位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止水钢板本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形状与卡槽的形状相适配,所
述第二限位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该止水钢板安装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卡槽、控制盒、限位隔板和阻力弹簧,当需要对若干个止水钢板本体进行组装时,先将止水钢板本体左侧的卡槽对准另一个止水钢板本体右侧的第二限位块,随后将两个止水钢板本体同时向中间推动,两个第二限位块将两个限位器向内推动,到达适当位置后第二限位块与卡槽贴合,同时限位器在阻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配合着限位隔板,推动限位器卡入第二限位块内,完成组装,该方式通过将另一个限位环卡入本卡槽内,通过阻力弹簧推动限位器卡入第二限位块内,完成对另一个止水钢板本体进行组装,原理简单,操作容易,配合限位环使得止水钢板本体更为稳定,节约了时间,便于人们使用。
14.2、该止水钢板安装固定装置,通过设置转纽,在拆卸中通过将固定块向内推动,使得第一限位块和转纽与第一限位槽卡接,完成对另一个止水钢板本体解除限制,通过向左拉动另一个止水钢板本体即可完成拆卸,该方式通过转纽和第一限位块卡入第一限位槽中,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伸缩转动杆发生自转而导致无法拆卸的情况发生。
15.3、该止水钢板安装固定装置,通过设置限位环,转动限位环带动丝杆在与丝杆螺母对长度进行调整,随后通过限位环将钢筋进行限位,该方式通过转动限位环,在丝杆螺母与丝杆的配合下对长度进行调整,其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根据需求自主对限位环进行调控,且限位环的形状与外置钢条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使得止水钢板本体在安装后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止水钢板本体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丝杆螺母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止水钢板本体、2卡槽、3控制盒、4限位隔板、5阻力弹簧、6限位器、7伸缩转动杆、8拉绳、9第一限位槽、10转纽、11固定块、12第一限位块、13丝杆螺母、14丝杆、15限位环、16第二限位块、17第二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2.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止水钢板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止水钢板本体1,止水钢板本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卡槽2,止水钢板本体1内固定连接有控制盒3,控制盒3内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隔板4,两个限位隔板4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阻力弹簧5,两个卡槽2内均设置有限位器6,两个限位器6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阻力弹簧5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控制盒3内设置有伸缩转动杆7,伸缩转动杆7正面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控制盒3内壁的背面铰接。
23.控制盒3内设置有两个拉绳8,两个拉绳8相对的一端与同一个伸缩转动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拉绳8相远离的一端穿过两个限位隔板4分别与两个限位器6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止水钢板本体1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9,止水钢板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转纽
10,转纽10的正面的一端卡接在第一限位槽9内,伸缩转动杆7背面的一端穿过控制盒3与转纽10的正面固定连接。
24.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止水钢板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丝杆螺母13,止水钢板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四个丝杆14,通过设置丝杆14,在转动限位环15中带动丝杆14进行旋转,便于使用者根据需求自主对限位环15进行调控,述丝杆1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13,止水钢板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四个限位环15,通过设置限位环15,其限位环15的形状与外置钢条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使得止水钢板本体1在安装后更为稳定,丝杆14背面的一端与限位环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止水钢板本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6,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块16,其第二限位块16的形状和限位器6的形状均为梯形,在卡接中减少了阻力,便于人们使用,第二限位块16的形状与卡槽2的形状相适配,第二限位块1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7,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槽17,其第二限位槽17的形状与限位器6的形状相适配,在安装后使得止水钢板本体1更为稳定,不易发生晃动。
25.具体的,如图4所示,止水钢板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块11,通过设置固定块11,其固定块11的形状为长方形,长方形的结构更加便于使用者对转纽10进行按动或拔出,固定块11的正面与转纽10的背面固定连接,转纽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2,转纽10的形状和第一限位块12的形状与第一限位槽9的形状相适配。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7.当需要对若干个止水钢板本体1进行组装时,先将止水钢板本体1左侧的卡槽2对准另一个止水钢板本体1右侧的第二限位块16,随后将两个止水钢板本体1同时向中间推动,两个第二限位块16将两个限位器6向内推动,到达适当位置后第二限位块16与卡槽2贴合,同时限位器6在阻力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配合着限位隔板4,推动限位器6卡入第二限位块16内,完成组装,通过转动限位环15带动丝杆14在与丝杆螺母13对长度进行调整,随后通过限位环15将钢条进行限位,当需要拆卸时,先将止水钢板本体1背面的固定块11进行转动,带动转纽10和伸缩转动杆7转动,将拉绳8进行收卷,拉绳8在收卷中通过限位隔板4使得限位器6向内收缩,随后将固定块11向内推动,使得第一限位块12和转纽10与第一限位槽9卡接,完成对另一个止水钢板本体1解除限制,通过向左拉动另一个止水钢板本体1即可完成拆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