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建筑涂料腻子外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0158发布日期:2022-05-26 10:1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性建筑涂料腻子外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墙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建筑涂料腻子外墙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外墙连接在内墙上时,一般通过墙体以为的其他零件将外墙固定在内墙上,仅靠现有的零件将外墙固定于内墙上,外墙和内墙之间难免出现间隙,使得外墙出现晃动,从而导致外墙出现开裂、脱落等问题;而且根据《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现有的外墙不仅应具有防水功能,外墙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保温以及隔音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的综合质量;另外,外墙上需要进行粉刷染料涂层,由于染料涂层具有一定的气味,污染环境,不利于进行粉刷外墙。
3.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2314901.9中提供的一种弹性防裂腻子粉外墙结构,其公开了:“包括内墙,所述的内墙的外侧设有顶端限位板和底端限位板,顶端限位板粘接固定在内墙的外壁顶端上,底端限位板粘接固定在内墙的外壁底端上,顶端限位板和底端限位板之间设有膨胀聚苯板,膨胀聚苯板卡固在顶端限位板和底端限位板之间,膨胀聚苯板的外侧设有隔音净化板,隔音净化板与膨胀聚苯板之间设有抗裂砂浆层,隔音净化板通过抗裂砂浆层粘接固定在膨胀聚苯板的外壁上,隔音净化板的外侧设有耐水腻子层,隔音净化板与耐水腻子层之间设有防护网格布,隔音净化板与耐水腻子层分别粘接固定在防护网格布上。”膨胀聚苯板通过顶端限位板和底端限位板进行限位,在其安装时容易导致膨胀聚苯板或顶端限位板和底端限位板相对滑动位移,不具有防脱效果,且容易导致膨胀聚苯板与内墙之间具有间隙,导致外墙出现开裂、脱落等现象,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强膨胀聚苯板与内墙之间的紧密性且安装稳定、可靠的水性建筑涂料腻子外墙结构。
5.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建筑涂料腻子外墙结构,包括内墙,所述内墙外侧设有第一膨胀聚苯板,所述第一膨胀聚苯板的外侧设有第二膨胀聚苯板,所述第一膨胀聚苯板朝向第二膨胀聚苯板的一侧设有相对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防脱块,所述第二膨胀聚苯板上设有与防脱块相插接配合的防脱槽,所述防脱块的截面呈燕尾形,所述防脱槽相对第二膨胀聚苯板一端呈开口,另一端呈闭口,所述防脱槽的闭口端内设有连接柱,所述防脱块上与所述闭口相对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柱相适配的插接孔,所述第二膨胀聚苯板上设有若干个锚栓孔,所述锚栓孔贯穿第二膨胀聚苯板及第二膨胀聚苯板至内墙内,且设有四个,其均布于第二膨胀聚苯板的四个边角处,所述第二膨胀聚苯板的外侧依次设有抗裂砂浆层、隔音净化板、耐水腻子层。
6.上述结构中,第一膨胀聚苯板通过防脱块与第二膨胀聚苯板的防脱槽相插接配合能够使其相对内墙方向具有防脱效果,且通过插接孔与连接柱相配合能够提高第一膨胀聚
苯板与第二膨胀聚苯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其安装时的稳定性,提高了第一膨胀聚苯板与内墙之间的紧密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第一膨胀聚苯板通过膨胀螺栓与锚栓孔相配合,将其牢牢的紧贴于内墙上,且将锚栓孔设置于第二膨胀聚苯板的四个边角处,能够提高第二膨胀聚苯板压设第一膨胀聚苯板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柱端部呈半球形。
8.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连接柱插设入插接孔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安装的便捷性。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柱端部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弹性弧形片,所述弹性弧形片相对连接柱中心轴线对称设有两组。
10.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得连接柱抵接于插接孔内,能够防止第一膨胀聚苯板相对其轴向方向位移,提高了第一膨胀聚苯板的防脱效果,从而提高了第一膨胀聚苯板安装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膨胀聚苯板安装于内墙上时的紧密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膨胀聚苯板的外侧嵌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两端延伸至第一膨胀聚苯板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条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膨胀聚苯板上。
12.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条能够提高第一膨胀聚苯板与第二膨胀聚苯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两者安装时的稳定性。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块与防脱槽相对第一膨胀聚苯板的高度方向均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14.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膨胀聚苯板与第二膨胀聚苯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且能够提高第一膨胀聚苯板相对第二膨胀聚苯板的防脱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条位于相邻两防脱槽之间。
16.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降低第二膨胀聚苯板防脱曹处的强度,提高了第一膨胀聚苯板与第二膨胀聚苯板之间的紧凑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膨胀聚苯板的外侧面上设有交叉形纹路。
18.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涂刷抗裂砂浆层,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块的外棱边倒圆角设置。
20.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防脱块插入防脱槽内,且能够避免在安装时,工人硌手,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墙、第一膨胀聚苯板与第二膨胀聚苯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膨胀聚苯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4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膨胀聚苯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号含义:1-内墙;2-第一膨胀聚苯板;3-第二膨胀聚苯板;21-防脱块;31-防脱槽;32-连接柱;22-插接孔;4-锚栓孔;5-抗裂砂浆层;6-隔音净化板;7-耐水腻子层;321-弹性弧形片;8-固定条。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 . .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0.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水性建筑涂料腻子外墙结构,包括内墙1,所述内墙1外侧设有第一膨胀聚苯板2,所述第一膨胀聚苯板2的外侧设有第二膨胀聚苯板3,所述第一膨胀聚苯板2朝向第二膨胀聚苯板3的一侧设有相对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防脱块21,所述第二膨胀聚苯板3上设有与防脱块21相插接配合的防脱槽31,所述防脱块21的截面呈燕尾形,所述防脱槽31相对第二膨胀聚苯板3一端呈开口,另一端呈闭口,所述防脱槽31的闭口端内设有连接柱32,所述防脱块21上与所述闭口相对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柱32相适配的插接孔22,所述第二膨胀聚苯板3上设有若干个锚栓孔4,所述锚栓孔4贯穿第二膨胀聚苯板3及第二膨胀聚苯板3至内墙1内,且设有四个,其均布于第二膨胀聚苯板3的四个边角处,所述第二膨胀聚苯板3的外侧依次设有抗裂砂浆层5、隔音净化板6、耐水腻子层7。
31.上述结构中,第一膨胀聚苯板2通过防脱块21与第二膨胀聚苯板3的防脱槽31相插接配合能够使其相对内墙1方向具有防脱效果,且通过插接孔22与连接柱32相配合能够提高第一膨胀聚苯板2与第二膨胀聚苯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其安装时的稳定性,提高了第一膨胀聚苯板2与内墙1之间的紧密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第一膨胀聚苯板2通过膨胀螺栓与锚栓孔4相配合,将其牢牢的紧贴于内墙1上,且将锚栓孔4设置于第二膨胀聚苯板3的四个边角处,能够提高第二膨胀聚苯板3压设第一膨胀聚苯板2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32.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32端部呈半球形。
33.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连接柱32插设入插接孔22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安装的便捷性。
34.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32端部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弹性弧形片321,所述弹性弧形片321相对连接柱32中心轴线对称设有两组。
35.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得连接柱32抵接于插接孔22内,能够防止第一膨胀聚苯板2相对其轴向方向位移,提高了第一膨胀聚苯板2的防脱效果,从而提高了第一膨胀聚苯板2安装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膨胀聚苯板2安装于内墙1上时的紧密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3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膨胀聚苯板3的外侧嵌设有固定条8,所述固定条8两端延伸至第一膨胀聚苯板2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条8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膨胀聚苯板2上。
37.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条8能够提高第一膨胀聚苯板2与第二膨胀聚苯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两者安装时的稳定性。
38.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脱块21与防脱槽31相对第一膨胀聚苯板2的高度方向均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39.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膨胀聚苯板2与第二膨胀聚苯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且能够提高第一膨胀聚苯板2相对第二膨胀聚苯板3的防脱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40.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条8位于相邻两防脱槽31之间。
41.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降低第二膨胀聚苯板3防脱曹处的强度,提高了第一膨胀聚苯板2与第二膨胀聚苯板3之间的紧凑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4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膨胀聚苯板3的外侧面上设有交叉形纹路。
43.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涂刷抗裂砂浆层5,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44.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脱块21的外棱边倒圆角设置。
45.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防脱块21插入防脱槽31内,且能够避免在安装时,工人硌手,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及安全性。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