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跨房间隔墙防火封堵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0869发布日期:2022-04-09 09:38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跨房间隔墙防火封堵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跨房间隔墙防火封堵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用于大型公共设施或者人口密集的场所的建筑通常具有较为严格的防火要求,从而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在一些文旅主题建筑中,为了提高建筑墙体的美观性,并对建筑墙体进行造型设计,突破传统形态,往往需要采用轻钢龙骨、薄壁型钢等材料作为隔墙体系,这类型隔墙体系通常对防火封堵要求更为严苛,为了增强隔墙体系的防火能力,传统常规做法是在隔墙和屋面的连接处采用膨胀螺丝将沿顶龙骨与沿顶龙骨上部的钢-混凝土楼板进行固定,对于压型钢板的内部间隙不做填充,仅仅在防火石膏板与钢-混凝土楼板的连接处用密封胶填实。由于压型钢板的板面凹凸,从而导致防火石膏板与钢-混凝土楼板的连接处具有孔洞和缝隙,这些孔洞和缝隙使得隔墙体系的耐火等级难以达到设计标准,增加发生火灾的几率,并使火情能够在孔洞和缝隙中蔓延至其他独立间隔的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诞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跨房间隔墙防火封堵施工结构,以解决传统隔墙防火封堵结构防火性能差,无法阻止火势蔓延,有效防火年限短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跨房间隔墙防火封堵施工结构,包括:已施工完成的隔墙,以及设于隔墙外侧的钢化玻璃;钢化玻璃通过铝型材边框与竖龙骨固定,相邻所述竖龙骨之间设有横龙骨,隔墙端面与钢化玻璃垂直或成锐角夹角设置,相邻所述竖龙骨之间设有保温防火结构,所述保温防火结构包括两侧背衬铝板和设于背衬铝板之间的防火岩棉,所述横龙骨设于保温防火结构上下两侧;所述隔墙端面与外侧背衬铝板之间设有防火封堵结构,防火封堵结构包括两侧镀锌钢板和设于镀锌钢板之间的防火岩棉,两侧镀锌钢板均为一端面抵接在背衬铝板板面上通过l型连接件与背衬铝板固定,另一端部铺贴在隔墙外壁通过自攻钉与墙体固定,内侧所述背衬铝板上设有与防火封堵结构宽度相适应的断口,且断口处背衬铝板端板与所述镀锌钢板板面通过l型连接件固定,位于隔墙的镀锌钢板外侧面设有装饰面。
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铝型材边框包括固定于竖龙骨外侧的幕墙附框和压板,所述幕墙附框和压板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幕墙附框和压板之间留有空隙。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幕墙附框和压板之间的空隙一侧夹持钢化玻璃的一端,另一侧设置有铝合金封口型材,所述钢化玻璃和铝合金封口型材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幕墙附框和压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相对于钢化玻璃的外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中部向竖龙骨方向凹陷形成的灯槽和位于灯槽两侧的挡板,所述灯槽内固定有灯具,
所述挡板相对设置有同心螺孔,螺孔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有造型钢化玻璃。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两侧设置有铝合金扣盖,所述铝合金扣盖通过限位卡勾固定于挡板的两端。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火岩棉的缝隙间设置有防火密封胶。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火岩棉的厚度为100mm,所述竖龙骨为120*80*4mm厚钢管,表面经过氟碳喷涂处理。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采用防火岩棉将隔墙与龙骨的缝隙进行填充,使火势不会沿隔墙从一个独立空间蔓延到另一个独立空间,通过l型连接件和背衬铝板对防火岩棉进行多角度定位,加强防火岩棉的稳定性,从而长久的保证防火岩棉和隔墙、龙骨的接触面的密封性,从而极大加强了跨房间隔墙防火性能,使得跨房间隔墙防火封堵体系达到标准,推广使用能够产生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处放大图。
15.图中,100、隔墙;110、横梁;120、龙骨;130、镀锌钢板;140、l型连接件;200、装饰面;300、钢化玻璃;400、背衬铝板;500、防火岩棉;600、铝型材边框;610、幕墙附框;620、压板;630、铝合金封口型材;640、盖板;650、挡板;651、铝合金扣盖;660、灯具;700、造型钢化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玻璃跨房间隔墙100防火封堵施工结构,包括:已施工完成的隔墙100,以及设于隔墙100外侧的钢化玻璃300;钢化玻璃
300通过铝型材边框600与竖龙骨120固定,相邻竖龙骨120之间设有横龙骨110,隔墙100端面与钢化玻璃300垂直或成锐角夹角设置,相邻竖龙骨120之间设有保温防火结构,保温防火结构包括两侧背衬铝板400和设于背衬铝板400之间的防火岩棉500,横龙骨110设于保温防火结构上下两侧;隔墙100端面与外侧背衬铝板400之间设有防火封堵结构,防火封堵结构包括两侧镀锌钢板130和设于镀锌钢板130之间的防火岩棉500,两侧镀锌钢板130均为一端面抵接在背衬铝板400板面上通过l型连接件140与背衬铝板400固定,另一端部铺贴在隔墙100外壁通过自攻钉与墙体固定,内侧背衬铝板400上设有与防火封堵结构宽度相适应的断口,且断口处背衬铝板400端板与镀锌钢板130板面通过l型连接件140固定,位于隔墙100的镀锌钢板130外侧面设有装饰面200。
2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背衬铝板400经过氟碳喷涂处理,具有良好的抗褪色性、抗起霜性、抗大气污染(酸雨等)的腐蚀性,抗紫外线能力强,抗裂性,有效保护防火岩棉500。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铝型材边框600包括固定于竖龙骨120外侧的幕墙附框610和压板620,幕墙附框610和压板620中部通过螺栓连接,幕墙附框610和压板620之间留有空隙。
2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幕墙附框610和压板620之间的空隙一侧夹持钢化玻璃300的一端,另一侧设置有铝合金封口型材630,钢化玻璃300和铝合金封口型材630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幕墙附框610和压板620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2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压板620相对于钢化玻璃300的外侧设置有盖板640,盖板640包括中部向竖龙骨120方向凹陷形成的灯槽和位于灯槽两侧的挡板650,灯槽内固定有灯具660,挡板650相对设置有同心螺孔,螺孔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有造型钢化玻璃700300。
2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板650的两侧设置有铝合金扣盖651,铝合金扣盖651通过限位卡勾固定于挡板650的两端。
2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防火岩棉500的缝隙间设置有防火密封胶。
2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防火岩棉500的厚度为100mm,竖龙骨120为120*80*4mm厚钢管,竖龙骨120的表面经过氟碳喷涂处理。
28.综上,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玻璃跨房间隔墙防火封堵施工结构,包括:已施工完成的隔墙,设于隔墙外侧的钢化玻璃;钢化玻璃与竖龙骨固定,相邻竖龙骨之间设有横龙骨,隔墙端面与钢化玻璃垂直或成锐角夹角设置,相邻竖龙骨之间设有保温防火结构,保温防火结构包括两侧背衬铝板和设于背衬铝板之间的防火岩棉,横龙骨设于保温防火结构上下两侧;隔墙端面与外侧背衬铝板之间设有防火封堵结构,防火封堵结构包括两侧镀锌钢板和设于镀锌钢板之间的防火岩棉,内侧背衬铝板上设有与防火封堵结构宽度相适应的断口,且断口处背衬铝板端板与镀锌钢板板面通过l型连接件固定,位于隔墙的镀锌钢板外侧面设有装饰面,防火效果显著已施工完成的隔墙,设于隔墙外侧的钢化玻璃;钢化玻璃与竖龙骨固定,相邻竖龙骨之间设有横龙骨,隔墙端面与钢化玻璃垂直或成锐角夹角设置,相邻竖龙骨之间设有保温防火结构,保温防火结构包括两侧背衬铝板和设于背衬铝板之间的防火岩棉,横龙骨设于保温防火结构上下两侧;隔墙端面与外侧背衬铝板之间设有防火封堵结构,防火封堵结构包括两侧镀锌钢板和设于镀锌钢板之间的防火岩棉,内侧背衬铝板上设有与防火封堵结构宽度相适应的断口,且断口处背衬铝板端
板与镀锌钢板板面通过l型连接件固定,位于隔墙的镀锌钢板外侧面设有装饰面,防火效果显著。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