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节能绿色建筑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7315发布日期:2022-06-15 15:3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节能绿色建筑房屋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节能绿色建筑房屋。


背景技术:

2.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且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性发展的建筑。
3.目前,在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591440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绿色屋顶结构,包括屋顶和设置于屋顶周边的女儿墙。屋顶位于女儿墙内的位置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防水层、土工膜、轻石层、第一土工布,在第一土工布上设置有机肥,用于种植绿色植物。另外,屋顶上还设置有排水部,用于排放屋顶上多余的水。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下雨天时,雨水通过排水部从屋顶上流走;当需要灌溉绿色植物时,由于绿色屋顶结构上没有储存雨水,因此只能通过自来水进行浇灌,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节能绿色建筑房屋。
6.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节能绿色建筑房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复合节能绿色建筑房屋,包括屋顶,还包括设置于屋顶上的种植箱;所述屋顶上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设置有用于灌溉植被的供水结构,所述供水结构包括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包括位于出水端处的连接管、位于进水端处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蓄水池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与种植箱之间设置有连通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灌溉时,利用抽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灌输至种植箱内,便可利用雨水浇灌种植箱内的植被,具有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连通件为用于搅拌种植养料的搅拌筒,所述连接管与搅拌筒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所述搅拌筒的底部连通有与种植箱相连通的灌溉管,所述灌溉管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所述搅拌筒上设置有将搅拌筒内的水排入连接管内的增压泵,所述搅拌筒上设置有用于供种植养料投入搅拌筒内的投放门,所述搅拌筒内转动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筒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叶片旋转的驱动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打开投放门,然后将种植养料投入搅拌筒内;接着关闭第一止回阀且启动第二止回阀,然后利用抽水泵将蓄水池内的雨水灌输至搅拌筒内;利用驱动件推动搅拌叶片在搅拌筒内转动,从而将种植养料充分溶解于水中;最后,关闭第二止回阀且启动第一止回阀,利用增压泵将搅拌灌内的水灌输至种植箱内。
11.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叶片相连接;所述搅拌筒上设置有用于供电机供电的控制电箱,所述控制电箱上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增压泵的控制线与控制电箱相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利用控制电箱
将电能输送至电机上,使得电机带动搅拌叶片转动,从而具有合理利用电能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搅拌筒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水位刻度尺。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水灌注搅拌筒的过程中,可利用水位刻度尺观察搅拌筒内的水位是否已达到所需的水量,以便于与种植养料合理配比。另外,在搅拌过程中,还可通过观察窗观察搅拌筒内的种植养料溶解情况,
15.可选的,所述种植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种植养料的储物箱。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物箱用于放置种植养料,以便于养护植被。
17.可选的,所述蓄水池包括种植部和供水部,所述进水端与供水部相连通;所述种植部与供水部之间设置有过滤层,所述供水部的顶部设置有截污罩。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池中的种植部可用于种植水生植物,以扩大屋顶的绿化面积。另外,过滤层用于过滤从种植部流向供水部的水,截污罩用于拦截垃圾掉落于供水部内,从而保障灌输至种植箱内的水质。
19.可选的,所述屋顶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供水部上设置有与排水口相连通的第一溢流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供水部的水过多时,可通过第一溢流口排入排水口内。
21.可选的,所述种植箱上设置有与排水口相连通的第二溢流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种植箱内的水过多时,可通过第二溢流口排入排水口内。
23.可选的,所述蓄水池上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沿蓄水池的周侧分布;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三通管件,所述三通管件包括与连接管相连通的进水部、与搅拌筒相连通的第一出水部、与喷淋管相连通的第二出水部;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管与搅拌筒连通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出水部与喷淋管相连通,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喷淋管与喷淋头连通的第二控制阀,所述喷淋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喷淋时,关闭第一控制阀且打开第二控制阀,然后启动抽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灌入喷淋管内,使得喷淋管内的水喷淋头喷射而出,且形成水雾,具有加湿植被生活环境的效果;在炎热天气时,还能对屋顶起到降温的作用。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6.1.利用蓄水池收集雨水,当需要灌溉时,启动抽水泵对种植箱内的植被进行灌溉,具有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效果;
27.2.通过在蓄水池和种植箱之间设置用于搅拌种植养料的搅拌灌,以便于对植被进行施肥。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0.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本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屋顶;2、蓄水池;211、种植部;212、供水部;3、种植箱;4、过滤层;5、截污罩;6、抽水泵;7、连通管;8、连接管;811、三通管件;8111、进水部;8112、第一出水部;
8113、第二出水部;812、输水管;9、搅拌筒;10、增压泵;11、第一止回阀;12、灌溉管;13、第二止回阀;14、投放门;15、电机;16、观察窗;17、水位刻度尺;18、控制电箱;19、支撑杆;20、太阳能板;21、储物箱;22、排水口;23、第一溢流管;24、第二溢流管;25、喷淋管;26、通管;27、第一控制阀;28、第二控制阀;29、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复合节能绿色建筑房屋,参照图1,复合节能绿色建筑房屋包括屋顶1,屋顶1上安装有蓄水池2,用于收集雨水。另外,屋顶1的顶部上放置有种植箱3,用于种植花草或蔬菜等植被。种植箱3位于屋顶靠近蓄水池2的位置上,以便于利用蓄水池2内的水灌溉植被。
35.参照图1,蓄水池2的顶部呈开口状结构,以便于将雨水收集于蓄水池2内。蓄水池2包括种植部211,种植部211位于蓄水池2的中部位置,用于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例如荷花、浮萍等植被。蓄水池2还包括供水部212,供水部212用于灌溉种植箱3内的植被。供水部212和种植部211之间设置有过滤层4,用于过滤从种植部211流入供水部212的水,从而阻挡种植部211的杂物流入供水部212内。此外,供水部212的顶部固定有截污罩5,用于拦截杂物掉入供水部212内,以保障供水部212内的水质。
36.参照图2,蓄水池2的外壁上设置有供水结构,用于灌溉种植箱3内的植被。供水结构包括抽水泵6,抽水泵6包括进水端,进水端上安装有与供水部212相连通的连通管7。抽水泵6还包括出水端,出水端上安装有连接管8。
37.参照图2和图3,连接管8与种植箱3之间设置有连通件,连通件用于搅拌种植养料和水,以便于对植被进行施肥。连通件为放置于屋顶1上的搅拌筒9,搅拌筒9位于屋顶1的其中一个边角处。连接管8上安装有三通管件811,三通管件811包括与连接管8相连通的进水部8111、与搅拌筒9相连桶的第一出水部8112。第一出水部8112上安装有输水管812,输水管812远离三通管件811的一端与搅拌筒9相连通。搅拌筒9的侧壁位于靠近搅拌筒9底部位置上安装有灌溉管12,灌溉管12与种植箱3连通,用于灌溉植被。
38.参照图3和图4,另外,搅拌筒9的侧壁靠近搅拌筒9底部的位置处安装有增压泵10,增压泵10用于增大搅拌筒9内的气压,以便于将搅拌筒9内的水排入灌溉管12内。输水管812上安装有第一止回阀11,第一止回阀11用于阻挡搅拌筒9内的水回流输水管812内。灌溉管12位于靠近搅拌筒9出安装有第二止回阀13,用于阻挡灌溉管12内的水回流搅拌筒9内。
39.参照图3,为便于将种植养料投入搅拌筒9内,搅拌筒9的侧壁上安装有投放门14。另外,搅拌筒9内转连接有搅拌叶片(图中未示出),用于搅拌种植养料和水,以便于将种植养料充分溶解于水中形成营养液。搅拌筒9的顶部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轴与搅拌叶片固定连接。使用时,利用电机15带动搅拌叶片旋转。为便于观察搅拌筒9内种植养料的溶解情况,搅拌筒9的侧壁上安装有观察窗16,观察窗16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另外,观察窗16上设置有水位刻度尺17,用于判定搅拌筒9内的水量是否达到所需的量,从而便于将种植养料与水进行合理配比。
40.参照图3,搅拌筒9的侧壁位于增压泵10的正上方位置处安装有控制电箱18,用于控制电机15启闭。搅拌筒9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20,控
制电箱18内放置有与太阳能板20相连接的蓄电池(图中未示出),且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机15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
41.参照图3,为便于储存种植养料,种植箱3的底部安装有储物箱21。另外,储物箱21还可放置种植所需的工具。
42.参照图3和图4,屋顶1的顶部位于靠近屋顶1其中一个边角处开设有排水口22,用于排放屋顶1上多余的水。供水部212位于靠近其顶部的侧壁上连通有第一溢流管23,用于排放蓄水池2内过多的雨水;且第一溢流管23与排水口22相连通。种植箱3的侧壁位于靠近种植相顶部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二溢流管24。在暴雨天气时,第二溢流管24用于排放种植箱3内多余的水,以避免植被烂根。
43.参照图1和图2,蓄水池2侧壁位于靠近蓄水池2顶部的位置上安装有喷淋管25,喷淋管25沿蓄水池2的四周侧分布。三通管件811还包括与喷淋管25相连通的第二出水部8113。第二出水部8113上安装有通管26,通管26与喷淋管25相连通。连接管8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27,用于控制连接管8与连通管7连通。通管26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28,用于控制喷淋管25与通管26连通。
[0044] 参照图4,喷淋管25上间隔连通有喷淋头29,用于将喷淋管25内的水喷洒于屋顶1上。当需要喷淋时,关闭第一控制阀27且打开第二控制阀28;然后启动抽水泵6,将蓄水池2内的水灌入喷淋管25内,使得喷淋管25内的水喷淋头29喷射而出,在屋顶1上形成水雾,具有加湿植被生活环境的效果。另外,在炎热天气时使用喷淋头29喷淋,还能对屋顶1起到降温的作用,从而降低空调的使用。
[0045]
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复合节能绿色建筑房屋的实施原理为:在屋顶1上设置蓄水池2,用于收集雨水。当需要灌溉时,利用抽水泵6将供水部212内的水灌输至种植箱3内,对种植箱3内的植被进行灌溉。利用雨水灌溉植被,具有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效果。
[0046]
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