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护栏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29898发布日期:2022-04-13 15:38阅读:9201来源:国知局
防撞护栏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施工工程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深坑施工的防撞护栏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室内电梯井、地下深坑和高层建筑窗口在建造期间一般会设置有围墙、护栏等用于警示、阻挡。而随着电动助力推车在施工领域中的普及,一旦电动助力推车失控便会冲毁护栏、围墙,导致车毁人亡,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3.现有的围栏、护栏一般是直接固定在墙体出口处,并且通过在墙体上预制焊接、浇筑有固定门框、支架,但是助力车在冲撞时容易将护栏连带门框一起撞坏,且护栏、围栏的结构过于简单直接,没有缓冲余地。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撞护栏及其施工方法,有效降低了助力车冲击时对护栏的损害,避免了护栏在冲击下一起剥离墙体的风险,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同时整体结构便于施工设置安装、拆卸,有效提高整体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5.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撞护栏,包括:
6.护栏本体;
7.分别连接于所述护栏本体的四角处的四个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至所述护栏本体周围墙体的底座以及固定于所述底座并用于连接所述护栏本体的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第一端部倾斜固定于所述底座、中部设有拦挡于所述护栏本体内侧的若干个凸缘或螺纹状凸起、第二端部插设于所述护栏本体;
8.横向固定于位于所述护栏本体底部的两个所述支架之间的挡板,所述挡板抵顶至所述护栏本体的内侧。
9.本发明防撞护栏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墙体上预埋有固定杆,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杆插接的第一固定孔。
10.本发明防撞护栏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挡板通过两个折角板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架上并抵顶于所述护栏本体的内侧,两个所述折角板的第一端部分别与所述挡板的两端固定,两个所述折角板的第二端部分别对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杆插接的第二固定孔。
11.本发明防撞护栏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护栏本体的外侧设有示意牌。
12.本发明防撞护栏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示意牌上设有用于检测光线强度的光线传感器以及根据所述光线强度发出不同亮度的警示灯。
13.本发明防撞护栏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示意牌沿所述护栏本体的宽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光线传感器分别固定于所述示意牌的两个端部。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撞护栏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15.于待安装护栏本体的周围墙体上对应于所述护栏本体的四角处分别标注出四个支架的固定位置;
16.提供四个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以及固定于所述底座的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第一端部倾斜固定于所述底座、中部设有若干个凸缘或螺纹状凸起,将四个所述支架的底座分别固定至相应的所述固定位置上;
17.提供挡板,将所述挡板横向固定于位于所述护栏本体底部的两个所述支架之间,且所述挡板的固定位置满足在安装所述护栏本体后抵顶至所述护栏本体的内侧;
18.提供所述护栏本体,使所述护栏本体的四角分别对应于四个所述支架,将所述缓冲柱的第二端部对应插接至所述护栏本体上,并使所述凸缘或螺纹状凸起拦挡于所述护栏本体内侧。
19.本发明防撞护栏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20.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
21.在标注出所述固定位置之后,于每个所述固定位置处预埋固定杆;
22.在固定四个所述支架时,将所述固定杆插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孔。
23.本发明防撞护栏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24.提供挡板时,提供两个折角板,将两个所述折角板的第一端部分别与所述挡板的两端固定,于两个所述折角板的第二端部分别开设第二固定孔;
25.在将所述固定杆插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孔时,将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并形成一延伸段;
26.在将所述挡板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架之间时,使所述第二固定孔对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并套接至相应的所述延伸段。
27.本发明防撞护栏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28.所述护栏本体的外侧设有示意牌,所述示意牌上设有光线传感器以及警示灯;
29.在所述护栏本体安装完毕后,利用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外部环境的光线强度,根据所述光线强度判断当前是夜间、阴天或日间,然后根据所述夜间、阴天和日间分别对应的亮度标准控制所述警示灯的亮度。
30.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31.1、通过缓冲柱和挡板的设置形成两次缓冲和两次阻挡,有效降低了助力车冲击时对护栏的损害,避免了护栏在冲击下一起剥离墙体的风险,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
32.2、通过采用固定杆共同插接支架和挡板的连接结构,并配合支架与护栏本体的插接连接形式,使得护栏本体和挡板能够便利地卸下,无需进行切割,不会阻挡车辆、人员的出入,进而方便后续施工处理。
33.3、通过示意牌的设置,为现场的施工人员提供了有效的警示作用。进一步地,通过光线传感器和警示灯的配合控制,能够有效节省电能,延长示意牌的使用时常,并且使得警示更加醒目,进一步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34.图1示出了本发明防撞护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示出了本发明防撞护栏安装状态整体示意图。
36.图3示出了本发明防撞护栏安装状态侧面剖视图。
37.图4示出了本发明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8.图5示出了本发明示意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解决现有护栏因结构过于简单、没有缓冲余地而导致容易被撞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撞护栏及其施工方法,有效降低了助力车冲击时对护栏的损害,避免了护栏在冲击下一起剥离墙体的风险,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同时整体结构便于施工设置安装、拆卸,有效提高整体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40.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该防撞护栏及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41.参阅图1~图4所示,一种防撞护栏,包括:护栏本体1;分别连接于该护栏本体1的四角处的四个支架2,该支架2包括用于固定至该护栏本体1周围墙体3的底座21以及固定于该底座21并用于连接该护栏本体1的缓冲柱22,该缓冲柱22的第一端部倾斜固定于该底座21、中部设有拦挡于该护栏本体1内侧的若干个凸缘或螺纹状凸起211、第二端部插设于该护栏本体1;横向固定于位于该护栏本体1底部的两个该支架2之间的挡板4,该挡板4抵顶至该护栏本体1的内侧。
4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护栏本体1包括框架,该框架内设置有多个立柱,该框架的四角处开设有供第二端部插接的插孔,该支架2的底座21为矩形板,其上并排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211,该墙体3上对应于该护栏本体1四角的待安装位置处分别垂直预埋有两个固定杆31(可以采用钢筋),通过将第一固定孔211对应套接于固定杆31来实现对支架2的定位安装,该固定杆31与相应该第一固定孔211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该缓冲柱22位于该底座21上与两个该第一固定孔211相对的一侧,该第二端部穿过插孔并通过螺母固定,该凸缘或螺纹状凸起211的外径大于插孔的直径,在该缓冲柱22固定后,该凸缘或螺纹状凸起211刚好拦挡于该护栏本体1的内侧。该挡板4通过两个折角板5固定于两个该支架2上并抵顶于该护栏本体1的内侧,两个该折角板5的第一端部分别与该挡板4的两端固定,两个该折角板5的第二端部分别对位于两个该第一固定孔211的位置处开设有供该固定杆31插接的第二固定孔(未标注),通过固定杆31、第一固定孔211和第二固定孔的设置实现对支架2和挡板4的共同插接连接。
43.通过上述结构,在该护栏本体1收到撞击时,该凸缘或螺纹状凸起211通过摩擦形变形成第一道缓冲,该斜立缓冲段受力形变形成第二道缓冲,同时,该斜立缓冲段的倾斜抵顶形成对该护栏本体1的第一道拦挡,该挡板4形成对该护栏本体1的第二道拦挡。通过两次缓冲和两次拦挡,有效降低了助力车冲击时对护栏的损害,避免了该护栏在冲击下一起剥离墙体的风险,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另外,通过护栏本体1、支架2、固定杆31以及挡板4的插接连接形式,使得该防撞护栏更加方便拆、装,无需进行切割,不会阻挡车辆、人员的出入,进而方便后续施工处理。
44.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配合图5所示,该护栏本体1的外侧设有示意牌6。进一步地,该示意牌6上设有用于检测光线强度的光线传感器61以及根据该光线强度发出不同亮度的警示灯62。
45.在本实施例中,该示意牌6通过螺栓安装在护栏本体1上,该示意牌6上阵列设置有若干个警示灯62,可以设置为警告示意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等,该示意牌6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光线传感器61和警示灯62的主控板以及用于供电的锂电池(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加设太阳能板)。通过该示意牌6的设置,为现场的施工人员提供了有效的警示作用。进一步通过对光线传感器61和警示灯62的配合控制,能够有效节省电能,延长示意牌的使用时常,并且使得警示更加醒目,进一步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降低了施工成本。
46.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该示意牌6沿该护栏本体1的宽度方向通长设置,该光线传感器6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该光线传感器61分别固定于该示意牌6的两个端部。
47.具体地,通过两端设置的光线传感器61判断当前环境亮度,以调整警告示意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等的亮度,而光线传感器61设置在两端是为了区分光线斜射造成的干扰,以判断当前是夜间、阴天、日间。
4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撞护栏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49.步骤1、于待安装护栏本体1的周围墙体3上对应于该护栏本体1的四角处分别标注出四个支架2的固定位置,于每个该固定位置处预埋固定杆31,该固定杆31。
50.步骤2、提供四个该支架2,该支架2包括底座21以及固定于该底座21的缓冲柱22,该缓冲柱22的第一端部倾斜固定于该底座21、中部设有若干个凸缘或螺纹状凸起221,将四个该支架2的底座21分别固定至相应的该固定位置上。
51.具体地,该底座2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11,将该支架2就位后,使固定杆31对应插入相应第一固定孔211,并焊接固定。
52.步骤3、提供挡板4,将该挡板4横向固定于位于该护栏本体1底部的两个该支架2之间,且该挡板4的固定位置满足在安装该护栏本体1后抵顶至该护栏本体1的内侧。
53.具体地:提供两个折角板5,将两个该折角板5的第一端部分别与该挡板4的两端固定,于两个该折角板5的第二端部分别开设第二固定孔(未标注);在将该固定杆31插接至对应的该第一固定孔211时,将该固定杆31穿过该第一固定孔211并形成一延伸段;在将该挡板4固定于两个该支架2之间时,使该第二固定孔对位于对应的该第一固定孔211,并套接至相应的该延伸段,进而使得该固定杆31同时插接于相应支架2和折角板5,以达到同时固定支架2和挡板4的目的。其中,折角板5的弯折角度应满足在将护栏本体1安装于四个支架2上之后,该挡板4刚好抵顶至该护栏本体1的内侧,且该挡板4的高度不高于助力车车轮的高度。
54.步骤4、提供该护栏本体1,使该护栏本体1的四角分别对应于四个该支架2,将该缓冲柱22的第二端部对应插接至该护栏本体1上,并使该凸缘或螺纹状凸起221拦挡于该护栏本体1内侧。
55.具体地,该第二端部穿过插孔后通过螺母固定,在拧上螺母时用扳手对第二端部向护栏本体1外围方向进行敲打,以避免护栏本体1在拧合螺母前滑脱。
56.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
57.该护栏本体1的外侧设有示意牌6,该示意牌6上设有光线传感器61以及警示灯62;
58.在该护栏本体1安装完毕后,利用该光线传感器61检测外部环境的光线强度,根据该光线强度判断当前是夜间、阴天或日间,然后根据该夜间、阴天和日间分别对应的亮度标准控制该警示灯62的亮度。
59.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示意牌6沿该护栏本体1的宽度方向通长设置,该光线传感器6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该光线传感器61分别固定于该示意牌6的两个端部。通过两端设置的光线传感器61判断当前环境亮度,以调整警告示意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等的亮度,而光线传感器61设置在两端是为了区分光线斜射造成的干扰,以判断当前是夜间、阴天、日间。判断方式:两光线传感器61检测为低亮度,则判断为夜间或阴天(检测数值在主控板内设置的触发阈值范围内);两光线传感器61检测为高亮度,则判断为日间;两光线传感器61检测为亮度差异较大,则光线为斜射或其他干扰状态。控制方式:对于判断为夜间或阴天时,提高警告示意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等的亮度,对于判断为日间时,降低警告示意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等的亮度,对于判断为光线斜射或其他干扰状态时,将警告示意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等调整为最低亮度。通过上述判断方式和控制方式,实现节省电能、延长示意牌6使用时长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警告示意灯一般是在夜间进行闪烁提示,安全出口指示灯一般是常亮,以达到醒目的目的。
60.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