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节能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3726发布日期:2022-05-31 08:1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节能建筑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节能建筑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节能建筑。


背景技术:

2.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推广,bim技术逐渐应用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装饰等领域中,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装饰的过程中,通过bim平台建立建筑模型,以获取建筑物中的各组成构件及规格,从而获取下料清单,以便于进行定制化生产,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施工效率。
3.目前,装配式建筑建造完成后,受建筑外墙的遮挡,室内的光线通常比较昏暗,使得白天在室内进行装饰施工等办公活动时,通常需要额外使用照明设备进行辅助照明,从而增加了电能的使用,不符合绿色节能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建筑在白天时进行室内办公活动还需要使用照明设备进行辅助照明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节能建筑。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节能建筑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节能建筑,包括建筑体,所述建筑体的屋顶开设有多个贯通室内的采光通道,所述采光通道穿设有导光管,所述导光管的顶端穿出建筑体的屋顶,所述导光管的顶端设置有透光的采光罩,所述采光罩内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导光管的透光度的透光调节组件;所述导光管的底端穿入室内,所述导光管的底端设置有透光的漫反射罩。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白天时,光线穿过采光罩,并通过采光管照射进入室内,当光线穿过采光管底端的漫反射罩时,光线产生漫反射效应并穿过漫反射罩,经漫反射后的光线照射入室内,由此对室内起到照明的作用,从而减少室内在白天时使用照明设备的频率,减少了电能的使用。
7.优选的,所述透光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采光罩内的内罩以及罩设于所述内罩外的外罩,所述内罩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光管,所述外罩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连接于导光管的转动套,所述内罩与外罩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透光孔,所述外罩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遮挡内罩的透光孔的遮光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无需照明时,或需要调整室内的光照强度时,可驱动外罩转动,以使外罩的遮光区局部或全部遮挡透光孔,从而降低室内的亮度,以便于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9.优选的,所述转动套外设置有外齿环,所述采光罩内转动设置有与所述外齿环啮合连接的齿轮,所述采光罩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无需照明时,或需要调整室内的光照强度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从而驱动外罩转动,以使外罩的遮光区局部或全部遮挡透光孔,从而降低室内的亮度,以便于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11.优选的,所述导光管外还套设有喇叭状的防雨罩,所述防雨罩的小口端连接于所述采光罩,所述防雨罩的大口端设置有与建筑物的屋顶连接的连接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雨水不易从导光管渗入室内。
13.优选的,所述采光罩设置有卡接配合于所述防雨罩的小口端的卡接沿,所述卡接沿罩设于所述防雨罩的小口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采光罩与防雨罩之间的拆装更便捷,有利于后期进行维护工作。
15.优选的,所述卡接沿设置有波浪纹,所述防雨罩的小口端设置有与所述波浪纹卡接配合的凹凸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提高了防雨罩与采光罩之间的卡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使得雨水以及灰尘杂物不易从导光管进入到室内。
17.优选的,所述卡接沿与所述防雨罩的小口端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密封垫以增加防雨罩与采光罩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阻挡杂物及蚊虫类动物从导光管进入室内。
19.优选的,所述建筑物屋顶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吊顶环,所述导光管的底端穿设于所述吊顶环,所述吊顶环的内侧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漫反射罩设置有卡接配合于所述圆形凹槽的环形凸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工作人员拆装漫反射罩更便捷,有利于后期对漫反射罩进行拆卸和更换。
21.优选的,所述漫反射罩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光管的底端插接配合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设于所述导光管外。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导向套对漫反射罩进行导向,使得安装漫反射罩时更容易对位。
23.优选的,所述防雨罩和导光管之间设置有降温箱,所述降温箱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的一端穿出所述防雨罩外。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夏天时,可在降温箱内储存一定量的水,如使用空调产生的冷凝水或自来水,从而对导光管进行降温,由此降低照射进入室内的光线的热量,减少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白天时,利用外界光线对室内进行照射,从而有效减少室内的照明设备的使用频率,节约电能;2.当室内无需照明时,或需要调整室内的光照强度时,可驱动外罩转动,以使外罩的遮光区局部或全部遮挡透光孔,从而降低室内的亮度,以便于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27.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建筑体;101、屋顶;2、导光管;3、密封止水条;4、采光罩;41、卡接沿;42、动力腔;5、防雨罩;51、连接沿;6、降温箱;61、进水管;62、出水管;7、内罩;71、插接沿;72、第一半罩;721、卡环;73、第二半罩;731、卡沿;8、外罩;81、转动套;9、透光孔;10、外齿环;11、驱动电机;12、齿轮;13、吊顶环;131、圆形凹槽;14、漫反射罩;141、环形凸沿;142、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9.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节能建筑,参照图1和图2,包括建筑体1,建筑体1的屋顶101开设有多个贯通室内的采光通道,采光通道呈圆柱状设置,且采光通道贯通建筑体1的室内。采光通道内穿设有导光管2,导光管2的顶端穿出建筑体1的屋顶101,底端穿入室内,导光管2的侧壁与采光通道的内壁之间填充有密封止水条3,从而有效地减少雨水从导光管2与采光通道之间的缝隙渗入室内。本实施例中,导光管2为金属导光管2,导光管2的内侧设有镜面,以便于反射光线,减少光线照射入室内时的光线亮度的损耗。
30.参照图1和图2,导光管2的顶端罩设有采光罩4,采光罩4可以为任意形状,本实施中,采光罩4呈中空的球型设置,且采光罩4为白色透光材质制成。
31.导光管2的顶端还设有防雨罩5,防雨罩5呈喇叭状设置,防雨罩5包括大口端和小口端,防雨罩5的大口端焊接有连接沿51,连接沿51抵接于屋顶101,且连接沿5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屋顶101。防雨罩5的小口端连接于采光罩4。
32.具体的,参照图2和图3,采光罩4连接于导光管2的一侧设置有卡接沿41,卡接沿41罩设于防雨罩5的小口端外。卡接沿41与防雨罩5的小口端之间还设有密封垫,以提高卡接沿41与防雨罩5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此外,卡接沿41处设置有波浪纹,防雨罩5的小口端处设置有与波浪纹的形状相适配的凹凸纹,且凹凸纹与波浪纹卡接配合,从而使得防雨罩5与采光罩4之间的连接更牢固,且密封性更好。
33.参照图2和图3,导光管2凸出于房顶的一端的侧壁焊接有降温箱6,降温箱6位于防雨罩5内。降温箱6内储存有水,以用于对导光管2进行降温。降温箱6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连接有进水管61和出水管62,进水管61和出水管62的一端穿出防雨罩5外,以便于向降温箱6注水和排水。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建筑体1的侧壁增设用于储存水的集水箱,集水箱上开设有开口,以便于向集水箱内加水。同时,集水箱与空调的冷凝管连接,从而充分地收集冷凝水。进水管61连接集水箱,并在集水箱内增设小型水泵,水泵的出水口与进水管61连接,从而可定期或不定期的向降温箱6供水,以更换降温箱6内的水。
34.此外,参照图2和图3,采光罩4内设置有透光调节组件,透光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导光管2的透光度,以便于调节照射入室内的光照强度。
35.具体的,透光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采光罩4内的内罩7以及罩设在内罩7外的外罩8,内罩7和外罩8均呈球型设置,内罩7与导光管2的顶端固定连接,外罩8与导光管2的顶端转动连接。内罩7和外罩8均开设有透光孔9,内罩7的透光孔9与外罩8的透光孔9一一对应。同时,外罩8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遮挡内罩7的透光孔9的遮光区。本实施例中,内套的内侧设有镜面,且内罩7和外罩8均由黑色的塑胶材质制成,以使得转动外罩8,令外罩8的遮光区
遮挡内罩7的透光孔9后,能够遮挡光线进入导光管2内。
36.参照图2和图3,内罩7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插接配合于导光管2的插接沿71。插接沿71插接配合于导光管2后,可涂抹胶水以令内罩7与导光管2粘接固定。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内罩7包括第一半罩72和第二半罩73,第一半罩72的切面边沿设置有卡环721,卡环721的侧壁开设有卡槽,卡槽沿卡环721的周向方向开设。第二半罩73的切面边沿设有卡接配合于卡槽的卡沿731,以便于第一半罩72和第二半罩73的拼接固定,且将内罩7分为第一半罩72和第二半罩73,以便于对内罩7的内侧进行镜面加工。
37.参照图2和图3,外罩8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有转动套81,转动套81套设于导光管2外,且转动套81与导光管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以使得外罩8能够相对导光管2转动。转动套81外固定套设有外齿环10,采光罩4内设有向外凸的动力腔42,动力腔42内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齿轮12,齿轮12与外齿环10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1驱动齿轮12转动,从而使得外齿环10转动,由此带动外罩8相对内罩7转动。
38.参照图2和图3,建筑物的屋顶101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吊顶环13,吊顶环13为预埋于建筑物的屋顶101,用于供导光管2的底端穿设。导光管2穿过吊顶环13的一端罩设有透光的漫反射罩14,漫反射罩14呈弧形设置,且漫反射罩14的凸起部向下朝向室内,以使得照射入的光能够均匀发散到室内,从而对室内进行照明。
39.具体的,参照图2和图3,漫反射罩14的边沿一体成型有环形凸沿141,吊顶环13的内侧开设有与环形凸沿141卡接配合的圆形凹槽131,以便于漫反射罩14的安装固定。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因此,在漫反射罩14的内侧设有导向套142,导向套142与导光管2插接配合,且导向套142套设于导光管2外。
40.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白天时,光线穿过采光罩4,并通过采光管照射进入室内,当光线穿过采光管底端的漫反射罩14时,光线产生漫反射效应并穿过漫反射罩14,经漫反射后的光线均匀照射入室内,由此对室内起到照明的作用,从而减少室内在白天时使用照明设备的频率,减少了电能的使用。而当室内无需照明时,通过驱动电机11驱动齿轮12转动,从而驱动外罩8相对内罩7转动,以使外罩8的遮光区局部或全部遮挡透光孔9,从而降低室内的亮度,以便于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是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