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PV与绿色建筑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46608发布日期:2022-10-26 04:4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BIPV与绿色建筑安装方法与流程
一种bipv与绿色建筑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ipv与绿色建筑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bipv即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光伏建筑—体化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的形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在这两种方式中,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
3.目前bipv安装仅适合钢构厂房一体化安装或者通过特定的金属龙骨框架安装在居民楼屋顶或侧墙,一体化安装适用范围小,同时金属支架安装需要在屋顶或安装点打膨胀螺栓安装支架龙骨,可能会造成居民楼屋顶渗水的现象,支架安装牢固性低,遇大风恶劣天气容易脱落坠楼,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然而目前没有合适的居民住宅楼宇批量bipv一体化安装方法克服上述困难,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bipv与绿色建筑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bipv与绿色建筑安装方法,该bipv与绿色建筑安装方法采用预制板制作的方法将bipv光伏板预先嵌入预制板内,并在建筑施工时进行拼接,大大增加了bipv光伏板安装使用范围,有效解决了传统bipv安装使用限制,也避免了传统安装方法造成屋顶或侧墙渗水和易掉落的弊端,且无需后期打孔安装,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效率,值得推广。
5.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bipv与绿色建筑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先根据绿色建筑施工需求生产对应尺寸的混凝土预制板,并在混凝土预制板生产时根据bipv光伏板尺寸预留对应的安装凹槽和穿线管,得到绿色建筑预制板;
7.步骤二、在绿色建筑预制板预留的安装凹槽中注入薄层混凝土,然后在混凝土上铺设防水膜和隔热膜,最后将换热水管盘设在隔热膜上层,得到预制备用板;
8.步骤三、在步骤二中薄层混凝土未干时,对应尺寸的bipv光伏板嵌入预制备用板中的安装凹槽中的换热水管上层,待混凝土凝固将bipv光伏板拆下后在换热水管上压设一层热传导层,再将bipv光伏板安装至安装凹槽中得到bipv预制件;
9.步骤四、在bipv预制件上的bipv光伏板四周缝隙中填入发泡剂,并预留发泡空间,随后在bipv光伏板与绿色建筑预制板之间的预留缝隙中嵌入耐腐蚀密封胶条,即得到待拼接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
10.步骤五、将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与建筑其余的预制板进行拼接形成bipv一体化绿色建筑。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生产混凝土预制板时预留的安装凹槽尺寸稍大于bipv光伏板的尺寸,预留安装凹槽的同时将bipv光伏板穿线管也一并插入预留,穿线管应贯穿预制板且管长与预制板厚度相同;所述步骤一中绿色建筑预制板成型后进行养护处理。
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薄层混凝土厚度控制在5-8厘米,注入薄层混凝土时将绿色建筑预制板水平放置并调平,所述防水膜侧边伸出安装凹槽并搭在安装凹槽外的预制板面上,所述隔热膜粘接在防水膜外侧且只铺设在安装凹槽底端,所述防水膜和隔热膜上与穿线管对应位置挖开通孔套在穿线管上。
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布设换热水管时将进出水口预留在安装凹槽两侧与bipv光伏板间隙处,然后通过固定框将换热水管盘设在安装凹槽内,固定框外侧框边大小与安装凹槽大小相同,换热水管布设好之后对管体进行漏水检测。
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安装bipv光伏板前将穿线管高度裁切与隔热膜平齐后在穿线管上下端部胶粘安装内径小于穿线管直径的密封圈,密封圈外边沿直径大于穿线管直径且分别与预制板下表面和隔热膜紧密贴合。
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bipv光伏板时将连接电线穿过密封圈和穿线管,将bipv光伏板嵌入安装凹槽中并通过垫层调节至bipv光伏板上表面与预制板上表面平齐,同时保证光伏板背面与热传导层外表面贴合,安装后移至室外照射阳光检测bipv光伏板线路状态,线路正常后在穿线管的密封圈之间填充发泡剂密封。
1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嵌入耐腐蚀密封胶条时在发泡剂未发泡时快速嵌入并利用辅助压条将耐腐蚀密封胶条压紧,等待发泡剂发泡完成后将辅助压条取下。
1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根据建筑使用多组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拼接成型后在内部利用线管将多组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的光伏板连接线采用并接的方式连接输出至室内蓄电装置和用电设备中;换热水管也采用相同的方式将多组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上的管路连接至室内储水设备中收集产生的热水。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采用预制板制作的方法将bipv光伏板预先嵌入预制板内,并在建筑施工时进行拼接,大大增加了bipv光伏板安装使用范围,有效解决了传统bipv安装使用限制,也避免了传统安装方法造成屋顶或侧墙渗水和易掉落的弊端,且无需后期打孔安装,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效率,同时通过换热水管的设置使得光伏热能得到有效利用,能源转换效率更高,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生产安装流程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预制板截面图。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生产安装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23.实施例1
24.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ipv与绿色建筑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步骤一、先根据绿色建筑施工需求生产对应尺寸的混凝土预制板,并在混凝土预制板生产时根据bipv光伏板尺寸预留对应的安装凹槽和穿线管,绿色建筑预制板成型后进行养护处理,得到绿色建筑预制板;
26.安装凹槽尺寸稍大于bipv光伏板的尺寸,安装凹槽与bipv光伏板上下左右间距控制在4-6厘米,预留安装凹槽的同时将bipv光伏板穿线管也一并插入预留,预留时穿线管长度大于预制板厚度,成型后将穿线管管长裁切至与预制板厚度相同且底面与预制板底面平齐。
27.步骤二、在绿色建筑预制板预留的安装凹槽中注入薄层混凝土,厚度控制在5-8厘米,注入薄层混凝土时先将绿色建筑预制板水平放置并调平,然后在混凝土上铺设防水膜和隔热膜,最后将换热水管盘设在隔热膜上层,得到预制备用板;
28.其中防水膜侧边伸出安装凹槽并搭在安装凹槽外的预制板面上,隔热膜粘接在防水膜外侧且只铺设在安装凹槽底端,侧面不留延伸侧边,防水膜和隔热膜上与穿线管对应位置挖开通孔套在穿线管上,通孔挖开前先将膜裁切至合适大小,再将膜与安装凹槽对应将穿线管位置在膜上画出标记,然后将对应位置挖开与穿线管直径相同的通孔,最后将膜放入安装凹槽中;
29.布设换热水管时先将固定框嵌入安装凹槽中,固定框外侧框边大小与安装凹槽大小相同,然后将进出水口预留在安装凹槽两侧与bipv光伏板间隙处,再将换热水管盘设在安装凹槽内的固定框中,换热水管布设好之后通水对管体进行漏水检测。
30.步骤三、在步骤二中薄层混凝土未干时,将穿线管高度裁切与隔热膜平齐后在穿线管上下端部胶粘安装内径小于穿线管直径的密封圈,密封圈外边沿直径大于穿线管直径且分别与预制板下表面和隔热膜紧密贴合,然后将对应尺寸的bipv光伏板嵌入预制备用板中的安装凹槽中的换热水管上层,待混凝土凝固将bipv光伏板拆下后在换热水管上压设一层热传导层,再将bipv光伏板安装至安装凹槽中得到bipv预制件,热传导层对换热水管既起到保护效果又保证了光伏板受日照吸热的热量传导;
31.安装bipv光伏板时将连接电线穿过密封圈和穿线管,将bipv光伏板嵌入安装凹槽中并通过垫层调节至bipv光伏板上表面与预制板上表面平齐,同时保证光伏板背面与热传导层外表面贴合,安装后移至室外照射阳光检测bipv光伏板线路状态,线路正常后在穿线管的密封圈之间填充发泡剂密封。
32.步骤四、在bipv预制件上的bipv光伏板四周缝隙中填入发泡剂,并预留发泡空间,随后在bipv光伏板与绿色建筑预制板之间的预留缝隙中嵌入耐腐蚀密封胶条,即得到待拼接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
33.在嵌入耐腐蚀密封胶条时在发泡剂未发泡时快速嵌入并利用辅助压条将耐腐蚀密封胶条压紧,等待发泡剂发泡完成后将辅助压条取下,耐腐蚀密封胶条嵌入前在胶条下表面涂布一层粘胶,使其与预制板安装凹槽上侧边和bipv光伏板侧边沿粘结贴合。
34.步骤五、将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与建筑其余的预制板进行拼接形成bipv一体化绿色建筑;
35.建筑拼接成型后,根据建筑使用多组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在内部利用线管将多组
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的光伏板连接线采用并接的方式连接输出至室内蓄电装置和用电设备中;换热水管也采用相同的方式将多组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上的管路连接至室内储水设备中收集产生的热水。
36.实施例2
37.根据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ipv与绿色建筑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8.步骤一、根据设定尺寸制作安装bipv光伏板的混凝土预制件的钢筋骨,然后将其拼接形成钢筋笼,将其放入模具中,再根据bipv光伏板指定的安装位置放入预留模具,最后注入混凝土等待成型,成型后进行常规养护处理;
39.注入混凝土前根据预制件安装的位置选择放置预留排水管,当预制件为居民住宅斜面屋顶时,在bipv光伏板安装凹槽预留模具内与凹槽底面平行放置排水管伸至模具外或与模具侧面紧密贴合;当预制件为居民住宅平顶时,在bipv光伏板安装凹槽预留模具内与凹槽底面向下倾斜放置排水管伸至模具外或与模具侧面紧密贴合;当预制件为居民住宅侧墙时,在bipv光伏板安装凹槽预留模具内与凹槽底面向上倾斜放置排水管伸至模具外或与模具侧面紧密贴合。
40.步骤二、先根据绿色建筑施工需求生产对应尺寸的混凝土预制板,并在混凝土预制板生产时根据bipv光伏板尺寸预留对应的安装凹槽和穿线管,得到绿色建筑预制板;
41.安装凹槽尺寸稍大于bipv光伏板的尺寸,安装凹槽与bipv光伏板上下左右间距控制在4-6厘米,预留安装凹槽的同时将bipv光伏板穿线管也一并插入预留,预留时穿线管长度大于预制板厚度,成型后将穿线管管长裁切至与预制板厚度相同且底面与预制板底面平齐。
42.步骤三、在绿色建筑预制板预留的安装凹槽中注入薄层混凝土,厚度控制在5-8厘米,注入薄层混凝土时先将绿色建筑预制板水平放置并调平,然后在混凝土上铺设防水膜和隔热膜,最后将换热水管盘设在隔热膜上层,得到预制备用板;
43.其中防水膜侧边伸出安装凹槽并搭在安装凹槽外的预制板面上,隔热膜粘接在防水膜外侧且只铺设在安装凹槽底端,侧面不留延伸侧边,防水膜和隔热膜上与穿线管对应位置挖开通孔套在穿线管上,通孔挖开前先将膜裁切至合适大小,再将膜与安装凹槽对应将穿线管位置在膜上画出标记,然后将对应位置挖开与穿线管直径相同的通孔,最后将膜放入安装凹槽中;
44.布设换热水管时先将固定框嵌入安装凹槽中,固定框外侧框边大小与安装凹槽大小相同,然后将进出水口预留在安装凹槽两侧与bipv光伏板间隙处,再将换热水管盘设在安装凹槽内的固定框中,换热水管布设好之后通水对管体进行漏水检测。
45.步骤四、在步骤三中薄层混凝土未干时,将穿线管高度裁切与隔热膜平齐后在穿线管上下端部胶粘安装内径小于穿线管直径的密封圈,密封圈外边沿直径大于穿线管直径且分别与预制板下表面和隔热膜紧密贴合,然后将对应尺寸的bipv光伏板嵌入预制备用板中的安装凹槽中的换热水管上层,待混凝土凝固将bipv光伏板拆下后在换热水管上压设一层热传导层,再将bipv光伏板安装至安装凹槽中得到bipv预制件,热传导层对换热水管既起到保护效果又保证了光伏板受日照吸热的热量传导;
46.安装bipv光伏板时将连接电线穿过密封圈和穿线管,将bipv光伏板嵌入安装凹槽
中并通过垫层调节至bipv光伏板上表面与预制板上表面平齐,同时保证光伏板背面与热传导层外表面贴合,安装后移至室外照射阳光检测bipv光伏板线路状态,线路正常后在穿线管的密封圈之间填充发泡剂密封。
47.步骤五、在bipv预制件上的bipv光伏板四周缝隙中填入发泡剂,并预留发泡空间,随后在bipv光伏板与绿色建筑预制板之间的预留缝隙中嵌入耐腐蚀密封胶条,即得到待拼接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
48.在嵌入耐腐蚀密封胶条时在发泡剂未发泡时快速嵌入并利用辅助压条将耐腐蚀密封胶条压紧,等待发泡剂发泡完成后将辅助压条取下,耐腐蚀密封胶条嵌入前在胶条下表面涂布一层粘胶,使其与预制板安装凹槽上侧边和bipv光伏板侧边沿粘结贴合。
49.步骤六、将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与建筑其余的预制板进行拼接形成bipv一体化绿色建筑;
50.建筑拼接成型后,根据建筑使用多组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在内部利用线管将多组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的光伏板连接线采用并接的方式连接输出至室内蓄电装置和用电设备中;换热水管也采用相同的方式将多组绿色建筑bipv预制件上的管路连接至室内储水设备中收集产生的热水。
51.本发明中抽取其中四组光伏板置于同一光照条件下测量转换效率,数据如下表所示
52.光伏板转换效率数据表
[0053][0054]
其中t0为修正温度,g为辐照度测试数值,v
max
为最大工作电压测试数值,i
max
为最大工作电流测试数值,p
max
为最大工作功率数值,ηc为被测光伏组件效率数值。
[005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