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技术涉及墙体防水涂层的领域,尤其是涉及装配式住宅防水墙。
背景技术:2.目前,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09471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防水涂层结构,包括包覆在外墙表面上的内层结构,以及面层结构,所述外墙表面固设有槽钢,所述槽钢嵌在内层结构上;所述槽钢的截面为梯形,且槽钢槽口为梯形面积较小的顶面,并且槽口连通于内层结构表面;所述内层结构表面包覆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内层结构的一侧设有卡条,所述卡条连带部分防水层一同卡接于槽钢内;所述内层结构包覆在防水层上。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防水墙上涂覆的防水涂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剥落的情况,需要人工根据具体的剥落位置进行涂覆,虽然同样可以使用机器对刷涂位置进行涂覆,但是会出现机器无法自动识别涂层剥落位置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人工对机器的涂覆位置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改善对于涂层剥落位置无法自动识别的问题,本技术提供装配式住宅防水墙。
5.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住宅防水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装配式住宅防水墙,包括墙体以及涂覆于所述墙体表面的涂层,所述墙体内固定有用于存放涂料的密封箱以及嵌设于所述墙体内的涂料箱;所述涂料箱与所述密封箱之间设置有泵体;所述墙体内设置有若干组涂覆组件;所述涂料箱底部连接有若干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涂覆组件连接;所述涂覆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墙体内的梯板;所述梯板的斜梯面上开设有出料孔;所述墙体表面开设有转槽,所述梯板两侧分别与所述转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槽一侧固定有电磁铁二,另一侧沿所述梯板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梯板侧壁开设有可与所述转动轴啮合的转动槽;所述转动轴端部固定有可与所述电磁铁二吸附的磁吸片二;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槽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梯板翻转的转动组件;所述梯板上固定有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与所述电磁铁二、电源形成串联电路。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层剥落后,光敏电阻失去涂层的阻挡后暴露于光线中,从而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光敏电阻与电磁铁二串联的电路中电流增加,电磁铁二的磁性增强。电磁铁二对磁吸片二产生吸附作用,从而使转动轴向靠近电磁铁二一侧移动;转动轴移动过程中,转动轴与梯板啮合从而带动梯板转动。梯板转动过程中梯板上的出料孔朝向靠近涂层一侧,便于流入梯板内的涂料由出料孔流出,从而对剥落的涂层进行修补。
7.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沿所述转动轴周向均布于所述转动轴周侧的若干个螺旋状凸起以及沿所述转动槽周向均布于所述转动槽内壁的若干个螺旋状凹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状凸起沿转动轴轴向移动过程中,通过抵压螺旋状凹槽,从而对梯板施加转动力矩,进而带动梯板转动。
9.可选的,所述转槽侧壁开设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远离所述第一连通槽的侧壁固定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靠近所述第一连通槽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二转动轴提供向远离电磁铁一侧复位的弹力。
11.可选的,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包括固定于所述进料管上的阀体,所述阀体周侧固定有阀管,所述阀管内沿自身轴向滑移连接有阀轴;所述阀轴远离所述进料管一端固定有阀板;所述墙体内开设有可与所述阀板沿所述进料管径向滑移连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进料管的内壁固定有电磁铁一,所述阀板远离所述进料管一侧固定有可与所述电磁铁一进行吸附的磁吸片一;所述光敏电阻与所述电磁铁一、电源串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敏电阻阻值减小后,通过电磁铁一的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铁一的磁性增强,电磁铁一对通过吸附磁吸片一带动阀板移动,阀板用于阻挡流体流动,当阀板移动后,电磁阀打开。
13.可选的,所述阀板远离所述进料管一侧固定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远离所述阀板一端与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进料管一侧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一用于为阀板提供向远离电磁铁一一侧复位的弹力。
15.可选的,所述转槽的顶面、侧面以及底面分别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墙体通过所述容置槽滑动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远离所述梯板一侧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所述梯板一端与所述容置槽内壁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滑动的压板,可以扩大容置槽的体积,便于梯板进行转动。
17.可选的,所述梯板靠近涂层一侧开设有留置槽;所述梯板通过所述留置槽沿竖向滑移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底部固定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底端与所述留置槽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板远离涂层一侧固定有燕尾块一,所述留置槽远离涂层一侧开设有燕尾槽一,所述燕尾块一通过所述燕尾槽一沿竖向与所述梯板滑移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一为燕尾块一提供导向作用,降低防撞板沿竖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弹簧三为防撞板提供向上复位的弹力。
19.可选的,所述梯板底面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梯板通过所述滑槽一沿竖向滑移连接滑片一;所述留置槽远离涂层的侧壁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梯板通过所述滑槽二沿自身宽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滑片二;所述滑片一与所述滑片二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斜面一;所述防撞板远离涂层一侧开设有可与所述滑片二插接的插槽,所述滑片二靠近涂层一侧的顶部以及所述插槽的顶壁分别开设有可相互抵接的斜面二。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板与安装槽槽壁抵接时,滑片一抵压滑片二,并使滑片与防撞板的插槽保持插接状态,从而使防撞板保持向上移动的状态。降低涂料向下流过防撞板时,涂料流入安装槽内的可能性。
21.可选的,所述滑片二顶面固定有导向片,所述滑槽二顶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
片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梯板滑移连接;所述导向片远离所述防撞板一侧固定有弹簧四,所述弹簧四远离所述防撞板一端与所述滑槽二远离所述防撞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四为滑片二提供向靠近滑片一一侧移动的弹力,便于滑片一与安装槽槽壁分离后,使滑片二与插槽分离。
23.可选的,所述梯板通过所述留置槽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抵接片;所述抵接片顶部远离涂层一侧开设有可与所述防撞板底部抵接的倒角;所述抵接片底部固定有燕尾块二,所述留置槽顶面开设有可与所述燕尾块二滑移连接的燕尾槽二;所述燕尾块二远离涂层一侧固定有弹簧五,所述弹簧五远离涂层一端与所述燕尾槽二远离涂层一侧固定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撞板向上移动后,抵接片远离梯板一侧与防撞板远离梯板一侧共面,降低涂料流入防撞板与梯板之间缝隙的可能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涂层剥落后,光敏电阻失去涂层的阻挡后暴露于光线中,从而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光敏电阻与电磁铁二串联的电路中电流增加,电磁铁二的磁性增强。电磁铁二对磁吸片二产生吸附作用,从而使转动轴向靠近电磁铁二一侧移动;转动轴移动过程中,转动轴与梯板啮合从而带动梯板转动。梯板转动过程中梯板上的出料孔朝向靠近涂层一侧,便于流入梯板内的涂料由出料孔流出,从而对剥落的涂层进行修补;2.梯板与安装槽槽壁抵接时,滑片一抵压滑片二,并使滑片与防撞板的插槽保持插接状态,从而使防撞板保持向上移动的状态。降低涂料向下流过防撞板时,涂料流入安装槽内的可能性;3.当防撞板向上移动后,抵接片远离梯板一侧与防撞板远离梯板一侧共面,降低涂料流入防撞板与梯板之间缝隙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墙体的剖视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补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涂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31.附图标记:1、墙体;11、密封箱;12、涂料箱;13、泵体;14、安装槽;15、弹簧一;2、补漆系统;21、电磁铁一;22、磁吸片一;23、留置槽;24、电磁铁二;25、弹簧五;26、弹簧二;3、电磁阀;31、阀体;32、阀管;33、阀轴;34、阀板;4、涂覆组件;41、复位弹簧;42、出料孔;43、转槽;44、容置槽;45、压板;5、转动轴;51、转动槽;52、磁吸片二;53、螺旋状凸起;54、螺旋状凹槽;6、梯板;61、进料管;62、防撞板;63、弹簧三;7、弹簧四;71、滑槽一;72、滑片一;73、滑槽二;74、滑片二;75、斜面一;76、;77、;78、导向片;79、导向槽;8、光敏电阻;81、抵接片;82、倒角;83、燕尾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装配式住宅防水墙。参照图1及图2,装配式住宅防水墙包括墙体1以及涂覆于墙体1表面的涂层。墙体1内设置有用于为墙体1修补涂层的补漆系统2。
34.参照图1及图2,补漆系统2包括嵌设于墙体1内且用于存放涂料的密封箱11以及嵌设于墙体1内的涂料箱12。密封箱11设置于墙体1底部,涂料箱12设置于墙体1顶部;密封箱11用于封存涂料,涂料箱12与密封箱11之间设置有泵体13,用于将密封箱11内的涂料吸至涂料箱12内。
35.参照图2,涂料箱12底部连接有若干个进料管61,进料管61上设置有电磁阀3。墙体1内设置有若干组涂覆组件4,用于墙体1涂层脱落后对墙体1涂层进行涂覆。进料管61的出料端与涂覆组件4连接。
36.参照图1、图2及图3,电磁阀3包括固定于进料管61上的阀体31,阀体31周侧固定有阀管32,阀管32内沿自身轴向滑移连接有阀轴33。阀轴33远离进料管61一端固定有阀板34;墙体1内开设有可与阀板34沿进料管61径向滑移连接的安装槽14;阀板34远离进料管61一侧固定有弹簧一15,弹簧一15远离阀板34一端与安装槽14远离进料管61一侧固定连接。安装槽14远离进料管61的内壁固定有电磁铁一21,阀板34远离进料管61一侧固定有可与电磁铁一21进行吸附的磁吸片一22。
37.阀轴33用于伸入阀管32内,对阀体31内的涂料进行隔断。弹簧一15为阀轴33向靠近进料管61一侧的移动提供动力;电磁铁一21通过对磁吸片一22进行吸附,可使阀轴33远离进料管61。
38.参照图2及图4,涂覆组件4包括转动设置于墙体1内的梯板6;梯板6为中空,梯板6的斜梯面上开设有出料孔42;进料管61的出料端与梯板6连接,用于将涂料输送至梯板6内,并由梯板6的出料孔42流出。墙体1表面开设有用于设置梯板6的转槽43,转槽43为方形槽,转槽43的顶面、侧面以及底面分别开设有容置槽44。墙体1通过容置槽44滑动安装有压板45,三个压板45分别与梯板6的短底面、长底面以及侧面抵接。压板45远离梯板6一侧固定有复位弹簧41,复位弹簧41远离梯板6一端与容置槽44内壁固定连接。
39.由于梯板6翻转时,梯板6顶角距离转动轴5心的距离较大,导致安装槽14的边长需要增加。通过设置压板45,梯板6翻转时通过抵压压板45可以增加安装槽14的内体积。
40.参照图2及图4,梯板6两侧分别与转槽43的内壁转动连接。转槽43一侧开设有第一连通槽,第一连通槽远离转槽43的内壁固定有电磁铁二24;转槽43远离第一连通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连通槽,第二连通槽远离第一连通槽的侧壁固定有弹簧二26,弹簧二26靠近第一连通槽一端固定有转动轴5;梯板6侧壁开设有可与转动轴5啮合的转动槽51。转动轴5远离弹簧二26一端固定有可与电磁铁二24吸附的磁吸片二52。转动轴5沿自身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螺旋状凸起53,转动槽51内壁沿自身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螺旋状凹槽54。
41.电磁铁二24通电后,电磁铁二24通过吸附磁吸片二52可以驱动转动轴5向靠近电磁铁二24一侧移动。转动轴5移动过程中与转动槽51啮合,从而带动梯板6翻转。梯板6由直角面面对涂层翻转至梯面面对涂层。
42.参照图4及图5,梯板6靠近涂层一侧开设有留置槽23。梯板6通过留置槽23沿竖向滑移连接有防撞板62。防撞板62底部固定有弹簧三63,弹簧三63底端与留置槽23底壁固定连接。防撞板62远离涂层一侧固定有燕尾块一,留置槽23远离涂层一侧开设有燕尾槽一,燕尾块一通过燕尾槽一沿竖向与梯板6滑移连接。
43.梯板6向靠近涂层一侧翻转时,由于梯板6顶角距离梯板6转动轴5心较大,梯板6翻转时会导致梯板6顶角接触涂层,并抵压更多的涂层脱落。梯板6翻转时,通过向下移动防撞板62可以缩短梯板6顶角距离梯板6转动轴5心的距离。
44.参照图5,梯板6底面开设有滑槽一71,梯板6通过滑槽一71沿竖向滑移连接滑片一72;留置槽23远离涂层的侧壁开设有滑槽二73,梯板6通过滑槽二73沿自身宽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滑片二74。滑片一72与滑片二74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斜面一75。防撞板62远离涂层一侧开设有可与滑片二74插接的插槽,滑片二74靠近涂层一侧的顶部以及插槽的顶壁分别开设有可相互抵接的斜面二。滑片二74顶面固定有导向片78,滑槽二73顶面开设有导向槽79,导向片78通过导向槽79与梯板6滑移连接;导向片78远离防撞板62一侧固定有弹簧四7,弹簧四7远离防撞板62一端与滑槽二73远离防撞板62的侧壁固定连接。
45.梯板6处于静止状态时,梯板6的直角面与留置槽23的侧壁或底壁抵接,滑片一72收缩于滑槽二73内;此时滑片一72与滑片二74处于抵接状态,滑片二74通过与插槽插接,从而使防撞板62向上移动;防撞板62可以对梯板6靠近涂层一侧起到防护作用,降低涂料向下滑动时落入留置槽23内的可能性。当梯板6翻转时,滑片二74在弹簧四7作用下向远离防撞板62一侧移动,从而使滑片二74与防撞板62分离;防撞板62在弹簧三63的拉力作用下向下复位。
46.参照图5,梯板6通过留置槽23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抵接片81。抵接片81顶部远离涂层一侧开设有可与防撞板62底部抵接的倒角82。抵接片81底部固定有燕尾块二83,留置槽23顶面开设有可与燕尾块二83滑移连接的燕尾槽二。燕尾块二83远离涂层一侧固定有弹簧五25,弹簧五25远离涂层一端与燕尾槽二远离涂层一侧固定连接。
47.抵接片81用于阻止涂料落入防撞板62底部与留置槽23底面之间的空隙内,当抵接片81向下移动时,抵接片81向靠近涂层一侧移动,当抵接片81向上复位后,抵接片81向靠近进料管61一侧移动,从而使抵接片81与远离出料管一侧与防撞板62远离出料管一侧共面。
48.参照图1,防撞板62顶部的顶角位置嵌设固定有光敏电阻8,光敏电阻8与电磁铁一21、光敏电阻8与电磁铁二24分别形成串联电路。光敏电阻8与电源串联。设置光敏电阻8的防撞板62与设置电磁铁一21的电磁阀3相对应,从而使光敏电阻8阻值变化时,通过电磁铁一21的磁性变化影响物料进入进料管61内。设置光敏电阻8的防撞板62与设置电磁铁二24的涂覆组件4相对应,从而使光敏电阻8阻值变化时,通过电磁铁二24的磁性变化影响梯板6的转动涂层剥落后,光敏电阻8遇光阻值减小,从而使光敏电阻8与电磁铁一21、光敏电阻8与电磁铁二24组成的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一21与电磁铁二24的磁性增强。
49.本技术实施例装配式住宅防水墙的实施原理为:涂层剥落后,光敏电阻8遇光阻值减小,从而使光敏电阻8与电磁铁一21、光敏电阻8与电磁铁二24组成的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一21与电磁铁二24的磁性增强。
50.接通泵体13电源,密封箱11内的涂料吸被吸至涂料箱12内,此时与光敏电阻8串联的电磁铁一21处于开启状态,电磁铁一21通过对磁吸片一22进行吸附,可使阀轴33远离进料管61,电磁阀3打开,涂料进入进料管61内,并流入光敏电阻8对应的梯板6内。
51.光敏电阻8阻值变化后,对应的电磁铁二24启动,电磁铁二24通过吸附磁吸片二52可以驱动转动轴5向靠近电磁铁二24一侧移动。转动轴5移动过程中与转动槽51啮合,从而
带动梯板6翻转。梯板6由直角面面对涂层翻转至梯面面对涂层。同时流入梯板6内的涂料由斜梯面上的出料孔42向下流出,涂料流出过程中,对墙体1上涂料剥落的部分进行修补。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