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落地双摇臂抱杆组装、立塔及拆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8500发布日期:2022-12-24 01:4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装、立塔及拆装工艺。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安装中全面推广应用了双摇臂落地抱杆;这种抱杆在抱杆主柱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摇臂,主柱上端设有桅杆,桅杆与两个摇臂固定在主柱上部的回转支撑上,桅杆和摇臂可以实现轴向转动,转动有的是电驱动,有的是人工干扰实现;同时摇臂可以实现起伏,来实现吊点及被吊重物的对中心距离,实现铁塔的安装位置;随着特高压电力线路铁塔组立的发展,对高抱杆使用越来越普遍,比如双平臂抱杆,双摇臂抱杆,最高的抱杆已经达到400米,普通高抱杆也达到150米之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引入一种更快更迅速的双摇臂抱杆组装、立塔及拆装的工艺,这种新的工艺可以有效的提高双摇臂抱杆的组装、立塔及拆装的效率,同时也提高安全性及提升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该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顶升落地双摇臂抱杆组装、立塔及拆装工艺,该发明结构简单,组装、立塔及其拆装工艺可靠,能够快速的实现操作,且操作过程安全可靠,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步骤一:先利用长辅助抱杆,安装液压顶升套架;均为分片组立,顺序为:底座—下套架—上套架—液压缸—顶升卡架—工作平台—连接液压泵站—轨道及小车;最后安装底座四方拉线和套架四方拉线;步骤二:将桅杆帽和桅杆顶节连接好,置于套架内部,利用钢丝绳套或专用卡具,将桅杆顶节顶升一个行程,将1节桅杆标准节置于轨道小车上,推入套架内,将桅杆顶节和这节标准节连接紧固,再次利用钢丝绳套将已安装好部分顶升一个行程,接着推入第二节桅杆标准节,并与之前部分连接紧固;步骤三:顶升卡架的提升卡钩刚好位于已组立抱杆中部的提升拉槽处;步骤四:安装就位后,开动液压泵站,进行液压顶升;顶升时注意两边液压缸顶升速度保持同步;步骤五:待一个行程结束后,顶升套架下部空出一个标准节的长度,而后将一节新的标准节置于小车之上推入套架内,液压缸稍稍回落,安装抱杆法兰螺栓;而后液压缸继续泄压,直至顶升架卡钩落入下一标准节拉槽内;步骤六:重复第步骤四和步骤五,依次顶升4节桅杆标准节、桅杆底节、回转组件、基座节、转线节及2节加强节,同时注意转线装置不需安装,桅杆座上的4只摇臂连接座也暂时不需要安装;步骤七:回转组件及转线节伸出套架后,先连接好四方拉线,安装好摇臂连接座和转线装置,此时可利用已组立好的抱杆进行两侧摇臂的整体吊装,将吊钩滑车组固定于摇
臂顶部,将吊装好的摇臂和桅杆固定在一起;此时就可以安装保险绳,穿引起吊绳索和变幅绳索;步骤八:绳索穿引好后,重复第4、5步,边顶升抱杆,边配合放松拉线,待顶升高度满足立塔需求后,固定拉线,即可进行立塔作业;回转组件以下依次为基座节、转线节、8节加强节、标准节;步骤九:待现有高度无法满足立塔需求后,继续重复第4、5步进行顶升;步骤十:立塔完成后,再进行抱杆拆除;即收紧摇臂,将摇臂和桅杆捆绑固定后,拆除起吊绳索、变幅绳索及保险绳;步骤十一:先将液压缸顶至最大行程,拆除最下一节,下部空间留出后,油缸泄压,缓慢下落,而后再将油缸推至最大行程,重复以上动作,进行抱杆的拆除;步骤十二:重复进行步骤十一,配合拆除对应高度的腰箍;步骤十三:待转线节的转线装置到达套架瓶口时,拆除撞线装置,继续下落拆除,待回转组件到达套架瓶口时,先利用桅杆依次整体拆除两根摇臂,而后拆除摇臂连接座,接着重复步骤十一,直至无法再利用套架进行拆除为止;步骤十四:拆除套架后,再拆除剩下的抱杆,直至全部拆除。
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该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顶升落地双摇臂抱杆组装、立塔及拆装工艺,该发明结构简单,组装、立塔及其拆装工艺可靠,能够快速的实现操作,且操作过程安全可靠,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本发明进步一改进,为了保证杆帽、桅杆顶节及2节标准节能够顺利安全稳定的进行安装;所述步骤二中,该套架内已组装抱杆包含桅杆帽、桅杆顶节及2节标准节;之后的抱杆组装过程就可以利用液压顶升套架的提升卡架进行顶升倒装。
6.作为本发明进步一改进,为了保证卡钩能够顺利稳定的落入下一卡卡槽中,同时提高安全性可靠性;所述步骤五中,液压缸泄压时,顶升架卡钩自然脱出上一标准节卡槽,由于卡钩采用偏心设计,待卡钩下落至下一标准节的卡槽时,卡钩因为重力原因自动落入下一卡槽。
7.作为本发明进步一改进,为了保证摇臂连接座及转线装置能够快速的进行二次安装;步骤六中,所述回转组件分为桅杆座、回转支承、大垫圈及回转支承座,回转组件的高度加桅杆底节的高度为2米,摇臂连接座及转线装置无法通过顶升套架安装并要在顶升出套架后进行二次安装。
8.作为本发明进步一改进,为了保证安装稳定可靠,而且确保安全性;所述步骤九中,每间隔12—16米需设置一道腰箍并需加拉线与已立铁塔的瓶口连接并形成内拉线。
9.本发明工作时,先利用长辅助抱杆,安装液压顶升套架;均为分片组立,顺序为:底座—下套架—上套架—液压缸—顶升卡架—工作平台—连接液压泵站—轨道及小车;最后安装底座四方拉线和套架四方拉线;将桅杆帽和桅杆顶节连接好,置于套架内部,利用钢丝绳套或专用卡具,将桅杆顶节顶升一个行程,将1节桅杆标准节置于轨道小车上,推入套架内,将桅杆顶节和这节标准节连接紧固,再次利用钢丝绳套将已安装好部分顶升一个行程,接着推入第二节桅杆标准节,并与之前部分连接紧固;顶升卡架的提升卡钩刚好位于已组立抱杆中部的提升拉槽处;安装就位后,开动液压泵站,进行液压顶升;顶升时注意两边液压缸顶升速度保持同步;待一个行程结束后,顶升套架下部空出一个标准节的长度,而后将
一节新的标准节置于小车之上推入套架内,液压缸稍稍回落,安装抱杆法兰螺栓;而后液压缸继续泄压,直至顶升架卡钩落入下一标准节拉槽内;重复第步骤四和步骤五,依次顶升4节桅杆标准节、桅杆底节、回转组件、基座节、转线节及2节加强节,同时注意转线装置不需安装,桅杆座上的4只摇臂连接座也暂时不需要安装;回转组件及转线节伸出套架后,先连接好四方拉线,安装好摇臂连接座和转线装置,此时可利用已组立好的抱杆进行两侧摇臂的整体吊装,将吊钩滑车组固定于摇臂顶部,将吊装好的摇臂和桅杆固定在一起;此时就可以安装保险绳,穿引起吊绳索和变幅绳索;绳索穿引好后,重复第4、5步,边顶升抱杆,边配合放松拉线,待顶升高度满足立塔需求后,固定拉线,即可进行立塔作业;回转组件以下依次为基座节、转线节、8节加强节、标准节;待现有高度无法满足立塔需求后,继续重复第4、5步进行顶升;立塔完成后,再进行抱杆拆除;即收紧摇臂,将摇臂和桅杆捆绑固定后,拆除起吊绳索、变幅绳索及保险绳;先将液压缸顶至最大行程,拆除最下一节,下部空间留出后,油缸泄压,缓慢下落,而后再将油缸推至最大行程,重复以上动作,进行抱杆的拆除;重复进行步骤十一,配合拆除对应高度的腰箍;待转线节的转线装置到达套架瓶口时,拆除撞线装置,继续下落拆除,待回转组件到达套架瓶口时,先利用桅杆依次整体拆除两根摇臂,而后拆除摇臂连接座,接着重复步骤十一,直至无法再利用套架进行拆除为止;拆除套架后,再拆除剩下的抱杆,直至全部拆除。
附图说明
1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中安装液压顶升套架视图。
11.图2为本发明中安装底座四方拉线及套架四方拉线视图。
12.图3为本发明中连接桅杆帽及桅杆顶节视图。
13.图4为本发明中提升连接桅杆帽及桅杆顶节视图。
14.图5为本发明中提升卡钩的局部主视图。
15.图6为本发明中顶升桅杆底节的主视图。
16.图7为本发明中转线节及转线装置视图。
17.图8为本发明中双摇臂抱杆组装完成视图。
18.其中,1上套架、2顶升架、3液压缸、4下套架、5底座、6套架四方拉线、7底座四方拉线、8塔脚、9桅杆帽、10桅杆顶节、11钢丝套绳、12预留提升板、13提升卡勾、14桅杆底节、15桅杆座、16摇臂连接座、17回转支承、18大垫圈、19回转支承座、20转线节、21转线装置、22变幅绳、23保险绳、24起吊绳、25桅杆标准节。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8所示,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步骤一:先利用长辅助抱杆,安装液压顶升套架;均为分片组立,顺序为:底座—下套架—上套架—液压缸—顶升卡架—工作平台—连接液压泵站—轨道及小车;最后安装底座四方拉线和套架四方拉线;步骤二:将桅杆帽和桅杆顶节连接好,置于套架内部,利用钢丝绳套或专用卡具,将桅杆顶节顶升一个行程,将1节桅杆标准节置于轨道小车上,推入套架内,将桅杆顶节和
这节标准节连接紧固,再次利用钢丝绳套将已安装好部分顶升一个行程,接着推入第二节桅杆标准节,并与之前部分连接紧固;步骤三:顶升卡架的提升卡钩刚好位于已组立抱杆中部的提升拉槽处;步骤四:安装就位后,开动液压泵站,进行液压顶升;顶升时注意两边液压缸顶升速度保持同步;步骤五:待一个行程结束后,顶升套架下部空出一个标准节的长度,而后将一节新的标准节置于小车之上推入套架内,液压缸稍稍回落,安装抱杆法兰螺栓;而后液压缸继续泄压,直至顶升架卡钩落入下一标准节拉槽内;步骤六:重复第步骤四和步骤五,依次顶升4节桅杆标准节、桅杆底节、回转组件、基座节、转线节及2节加强节,同时注意转线装置不需安装,桅杆座上的4只摇臂连接座也暂时不需要安装;步骤七:回转组件及转线节伸出套架后,先连接好四方拉线,安装好摇臂连接座和转线装置,此时可利用已组立好的抱杆进行两侧摇臂的整体吊装,将吊钩滑车组固定于摇臂顶部,将吊装好的摇臂和桅杆固定在一起;此时就可以安装保险绳,穿引起吊绳索和变幅绳索;步骤八:绳索穿引好后,重复第4、5步,边顶升抱杆,边配合放松拉线,待顶升高度满足立塔需求后,固定拉线,即可进行立塔作业;回转组件以下依次为基座节、转线节、8节加强节、标准节;步骤九:待现有高度无法满足立塔需求后,继续重复第4、5步进行顶升;步骤十:立塔完成后,再进行抱杆拆除;即收紧摇臂,将摇臂和桅杆捆绑固定后,拆除起吊绳索、变幅绳索及保险绳;步骤十一:先将液压缸顶至最大行程,拆除最下一节,下部空间留出后,油缸泄压,缓慢下落,而后再将油缸推至最大行程,重复以上动作,进行抱杆的拆除;步骤十二:重复进行步骤十一,配合拆除对应高度的腰箍;步骤十三:待转线节的转线装置到达套架瓶口时,拆除撞线装置,继续下落拆除,待回转组件到达套架瓶口时,先利用桅杆依次整体拆除两根摇臂,而后拆除摇臂连接座,接着重复步骤十一,直至无法再利用套架进行拆除为止;步骤十四:拆除套架后,再拆除剩下的抱杆,直至全部拆除。
20.所述步骤二中,该套架内已组装抱杆包含桅杆帽、桅杆顶节及2节标准节;之后的抱杆组装过程就可以利用液压顶升套架的提升卡架进行顶升倒装。
21.所述步骤五中,液压缸泄压时,顶升架卡钩自然脱出上一标准节卡槽,由于卡钩采用偏心设计,待卡钩下落至下一标准节的卡槽时,卡钩因为重力原因自动落入下一卡槽。
22.步骤六中,所述回转组件分为桅杆座、回转支承、大垫圈及回转支承座,回转组件的高度加桅杆底节的高度为2米,摇臂连接座及转线装置无法通过顶升套架安装并要在顶升出套架后进行二次安装。
23.所述步骤九中,每间隔12—16米需设置一道腰箍并需加拉线与已立铁塔的瓶口连接并形成内拉线。
24.本发明工作时,先利用长辅助抱杆,安装液压顶升套架;均为分片组立,顺序为:底座—下套架—上套架—液压缸—顶升卡架—工作平台—连接液压泵站—轨道及小车;最后
安装底座四方拉线和套架四方拉线;将桅杆帽和桅杆顶节连接好,置于套架内部,利用钢丝绳套或专用卡具,将桅杆顶节顶升一个行程,将1节桅杆标准节置于轨道小车上,推入套架内,将桅杆顶节和这节标准节连接紧固,再次利用钢丝绳套将已安装好部分顶升一个行程,接着推入第二节桅杆标准节,并与之前部分连接紧固;顶升卡架的提升卡钩刚好位于已组立抱杆中部的提升拉槽处;安装就位后,开动液压泵站,进行液压顶升;顶升时注意两边液压缸顶升速度保持同步;待一个行程结束后,顶升套架下部空出一个标准节的长度,而后将一节新的标准节置于小车之上推入套架内,液压缸稍稍回落,安装抱杆法兰螺栓;而后液压缸继续泄压,直至顶升架卡钩落入下一标准节拉槽内;重复第步骤四和步骤五,依次顶升4节桅杆标准节、桅杆底节、回转组件、基座节、转线节及2节加强节,同时注意转线装置不需安装,桅杆座上的4只摇臂连接座也暂时不需要安装;回转组件及转线节伸出套架后,先连接好四方拉线,安装好摇臂连接座和转线装置,此时可利用已组立好的抱杆进行两侧摇臂的整体吊装,将吊钩滑车组固定于摇臂顶部,将吊装好的摇臂和桅杆固定在一起;此时就可以安装保险绳,穿引起吊绳索和变幅绳索;绳索穿引好后,重复第4、5步,边顶升抱杆,边配合放松拉线,待顶升高度满足立塔需求后,固定拉线,即可进行立塔作业;回转组件以下依次为基座节、转线节、8节加强节、标准节;待现有高度无法满足立塔需求后,继续重复第4、5步进行顶升;立塔完成后,再进行抱杆拆除;即收紧摇臂,将摇臂和桅杆捆绑固定后,拆除起吊绳索、变幅绳索及保险绳;先将液压缸顶至最大行程,拆除最下一节,下部空间留出后,油缸泄压,缓慢下落,而后再将油缸推至最大行程,重复以上动作,进行抱杆的拆除;重复进行步骤十一,配合拆除对应高度的腰箍;待转线节的转线装置到达套架瓶口时,拆除撞线装置,继续下落拆除,待回转组件到达套架瓶口时,先利用桅杆依次整体拆除两根摇臂,而后拆除摇臂连接座,接着重复步骤十一,直至无法再利用套架进行拆除为止;拆除套架后,再拆除剩下的抱杆,直至全部拆除。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