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盘扣式快拆铝合金模板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26168发布日期:2023-03-03 23:22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盘扣式快拆铝合金模板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模板支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盘扣式快拆铝合金模板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2.铝合金模板全称为混凝土工程铝合金模板,是继胶合板模板、组合钢模板体系、钢框木(竹)胶合板体系、大模板体系、早拆模板体系后新一代模板系统。铝合金模板以铝合金型材为主要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和焊接等工艺制成的适用于混凝土工程的模板。
3.板在混凝土浇筑时起到支撑与定型的作用,而铝合金模板由于其轻便耐用,使用越来越广泛,但铝合金模板之间连接以及铝合金模板与支撑件连接,往往都是通过销钉或螺栓进行连接,在拆装过程中较为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另外铝合金模板拆卸后是单独的个体,不仅拼装麻烦且金属板非常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盘扣式快拆铝合金模板支撑系统,能够在不使用过多的销钉螺栓的情况下,方便模板之间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顶板,所述顶板有若干个呈矩形阵列排布且底部安装有盘扣架,位于首尾的所述顶板一侧中部转动连接有短连接杆,所述短连接杆端部转动连接在相邻顶板端部,其余的所述顶板中部均转动连接有长连接杆,所述长连接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相邻顶板的两端,且相邻所述长连接杆分别位于顶板两侧;
6.所述顶板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在支撑部两侧,所述支撑部内开设有安装槽和插接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相向移动的连接齿条,所述连接齿条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与插接槽相匹配的插接块,所述连接齿条之间啮合有与支撑部转动连接的连接齿轮。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盘扣架包括立杆、连接相邻立杆的横杆、斜杆和与支撑部固定连接的圆柱台,所述圆柱台端部开设有方形槽,所述立杆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方形槽相匹配的方形块。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齿轮端部固定连接有圆柱套,所述圆柱套端部开设有扇形槽,所述扇形槽内插接有扇形块,所述扇形块固定连接有套设在立杆上的限位套。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套与立杆均开设有销槽,所述销槽内插接有贯穿立杆和限位套的销钉。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长连接杆和短连接杆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连接部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与连接部均开设有连接孔。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齿轮啮合有装卸齿轮,所述装卸齿轮同轴固
定连接有螺栓。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立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一侧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配重块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部与连接部两端均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倒角。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中,通过移动顶层的顶板,顶层的顶板通过长连接杆与连接杆带动相邻的顶板展开,第二层顶板通过长连接杆作用第三层顶板,以此类推,直至顶板全部首尾相连,顶板完全展开并且组成一个完整的纵向模板,首先,顶板之间通过短连接杆与长连接杆连接,不容易丢失,其次相邻顶板端部的倒角相互配合,使纵向相邻的顶板相互作用,通过插接块与插接槽配合使横向相邻的顶板相互支撑,在不使用过多销钉或螺栓的情况下,实现模板的拼接,即能够实现快速安装与拆卸模板,也避免混凝土浇筑位置承受过大的压力而下沉,能够避免横向相邻的模板之间存在高度差,导致混凝土凝固后出现阶梯状,增加后续打磨处理的时间与成本,无需使用过多的螺栓与销钉即可实现模板之间的。
16.2、本发明中,当顶板首尾相连时,转动支撑部两侧的连接部,使连接部带动短连接杆与长连接杆翻转至顶板底部,顶板露出平整的侧壁,能够避免短连接杆与长连接杆遮挡,导致横向顶板之间存在间隙无法贴合,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横向顶板之间的间隙中流走或者造成凸起,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导致混凝土凝固后需要打磨凸起部分,导致劳动力增加。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完整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单个纵向模板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单个顶板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盘扣架与顶板连接处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配重块及其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使用顶板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一;
26.图9为本发明使用顶板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二;
27.图10为本发明图8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本发明使用顶板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三;
29.图12为本发明连接套结构示意图;
3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1.1、顶板;2、支撑部;3、安装槽;4、插接槽;5、连接齿条;6、插接块;7、连接齿轮;8、圆柱套;9、扇形槽;10、扇形块;11、限位套;12、销槽;13、销钉;14、连接部;15、盘扣架;16、立
杆;17、配重块;18、滚轮;19、防滑垫;20、圆柱台;21、方形槽;22、方形块;23、短连接杆;24、长连接杆;25、连接套;26、连接孔;27、装卸齿轮;28、螺栓;29、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顶板1,顶板1有若干个呈矩形阵列排布且底部安装有盘扣架15,位于首尾的顶板1一侧中部转动连接有短连接杆23,短连接杆23端部转动连接在相邻顶板1端部,其余的顶板1中部均转动连接有长连接杆24,长连接杆24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相邻顶板1的两端,且相邻长连接杆24分别位于顶板1两侧;
34.顶板1包括支撑部2和连接部14,连接部14转动连接在支撑部2两侧,支撑部2内开设有安装槽3和插接槽4,安装槽3内滑动连接有相向移动的连接齿条5,连接齿条5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与插接槽4相匹配的插接块6,连接齿条5之间啮合有与支撑部2转动连接的连接齿轮7;
35.使用时,工人将顶部的顶板1向抬起并向一侧移动,顶板1带动短连接杆23和长连接杆24移动,短连接杆23和长连接杆24在相邻顶板1的作用下转动,与顶层顶板1转动连接的长连接杆24另一端在与其转动连接的顶板1的作用下转动,使顶层和第二层的顶板1进一步向前移动,与第二层顶板1转动连接的长连接杆24在第三层顶板1的作用下转动,使第二层顶板1继续向前移动,以此类推,直至顶板1之间首尾相连,顶板1完全展开并且组成一个完整的纵向模板,首先,顶板1之间通过短连接杆23与长连接杆24连接,不容易丢失,其次,相邻顶板1端部相互配合,使纵向相邻的顶板1相互作用,在不使用过多销钉或螺栓的情况下,实现模板的拼接,即能够实现快速安装与拆卸模板,也避免混凝土浇筑位置承受过大的压力而下沉,能够避免横向相邻的模板之间存在高度差,导致混凝土凝固后出现阶梯状,增加后续打磨处理的时间与成本,无需使用过多的螺栓与销钉即可实现模板之间的
36.当顶板1首尾相连时,转动支撑部2两侧的连接部14,使连接部14带动短连接杆23与长连接杆24翻转至顶板1底部,顶板1露出平整的侧壁,能够避免短连接杆23与长连接杆24遮挡,导致横向顶板1之间存在间隙无法贴合,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横向顶板1之间的间隙中流走或者造成凸起,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导致混凝土凝固后需要打磨凸起部分,导致劳动力增加;
37.当连接部14转动至支撑部2底部时,将纵向模板两端安装上盘扣架15将纵向模板撑起,并将纵向的模板侧壁相互贴合,然后转动连接齿轮7,连接齿轮7驱动与其啮合的连接齿条5向支撑部2外移动,连接齿条5带动端部的插接块6插入相邻支撑部2侧壁的插接槽4内,使横向相邻的支撑部2相互连接并且相互支撑,避免混凝土浇筑位置的支撑部2承受过大的压力而下沉,能够避免横向相邻的支撑部2之间存在高度差,导致混凝土凝固后出现阶梯状,增加后续打磨处理的时间与成本。
3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盘扣架15包括立杆16、连接相邻立杆16的横杆、斜杆和与支撑部2固定连接的圆柱台20,圆柱台20端部开设有方形槽21,立杆16顶部固定连接有与
方形槽21相匹配的方形块22;
39.顶板1与盘扣架15装配时,将立杆16顶部的方形块22插入圆柱台20内的方形槽21内,立杆16即可对支撑部2进行支撑,方形槽21与方形块22的配合能够避免立杆16转动,从而影响立杆16的稳定性;横杆用于加强立杆16之间的稳定性。
4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连接齿轮7端部固定连接有圆柱套8,圆柱套8端部开设有扇形槽9,扇形槽9内插接有扇形块10,扇形块10固定连接有套设在立杆16上的限位套11;
41.使用时,安装与拆卸横向相邻支撑部2时,转动限位套11,限位套11带动扇形块10转动,扇形块10通过扇形槽9带动圆柱套8转动,圆柱套8带动连接齿轮7转动,连接齿轮7通过连接齿条5将插接块6推出或拉回支撑部2,将装卸作用点远离盘扣架15,使工人能够有更大的装卸空间,使横向相邻的顶板1连接与分离更加的方便。
4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限位套11与立杆16均开设有销槽12,销槽12内插接有贯穿立杆16和限位套11的销钉13;
43.横向顶板1相互连接后,将销钉13插入销槽12内,即可对限位套11进行限位,从而避免限位套11出现转动,从而导致与其固定连接的扇形块10转动,导致连接齿轮7转动将连接齿条5端部的插接块6收回支撑部2内,导致横向相邻的支撑部2分离,降低横向相邻支撑部2之间的连接强度,导致浇筑混凝土时横向相邻的支撑部2分离或者出现间隙,混凝土流下或者流入其中,造成资源的浪费或增加后续的打磨工作,另外,限位套11将连接齿轮7的限位下移,从而方便销钉13的安装与拆卸,降低组装相邻支撑部2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4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长连接杆24和短连接杆23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套25,连接套25与连接部14螺纹连接,连接套25与连接部14均开设有连接孔26;
45.连接部14转动至支撑部2底部时,横向相邻的连接部14相互贴合,将连杆穿过连接孔26,在连接孔26两端拧上螺母,即可将横向相邻的连接部14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横向相邻的顶板1连接更加牢靠,配合插接块6、插接槽4能够进一步避免横向相邻的顶板1之间产生间隙,导致混凝土流下,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增加混凝土凝固后的打磨工作,连接套25与连接部14螺纹连接能够增加相互连接的顶板1的展开状态长度,使其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顶部支撑使用。
4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连接齿轮7啮合有装卸齿轮27,装卸齿轮27同轴固定连接有螺栓28;
47.安装与拆卸过程中,工人使用扳手转动螺栓28,螺栓28带动装卸齿轮27转动,装卸齿轮27带动与其啮合的连接齿轮7转动,连接齿轮7带动连接齿条5相向移动,从而使连接齿条5端部的插接块6伸出或收回支撑部2,使横斜相邻的顶板1相互连接或者分离,通过装卸齿轮27与螺栓28将装卸作用点远离盘扣架15,使工人能够有更大的装卸空间,使横向相邻的顶板1连接与分离更加的方便。
4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立杆16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7,配重块17一侧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18,配重块17底部设置有防滑垫19;
49.使用时,配重块17能够使立杆16更加稳定,避免立杆16出现倾斜,导致顶板1坍塌,提高立杆16的稳定性,防滑垫19能够增大配重块17与地面的摩擦,进一步提高立杆16的稳定性;在移动立杆16时,手握立杆16使配重块17倾斜,滚轮18接触地面,然后通过立杆16拖动配重块17移动,降低了盘扣架15移动的难度。
5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支撑部2与连接部14两端均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倒角29;
51.使用时,当支撑系统完全展开后,相邻支撑部2首尾相连,倒角29相互配合,能够使相邻的支撑部2相互支撑,使顶板1之间相互作用,使其整体受力更加均匀,避免顶板1出现局部下沉,导致混凝土浇筑时出现凸起,增加混凝土浇筑后的打磨时间与难度。
52.盘扣架施工工艺:
53.施工准备

操作脚手架定位

设置底座

搭设立杆

纵、横向横杆安装

斜拉杆安装

设置顶板。
54.1)盘扣架立杆立于基础楼层板面上。
55.2)定距定位。在核心筒的楼板的一角四角用尺量出外侧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粉笔点出立杆标记;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底座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
56.3)盘扣架搭设应按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杆的顺序搭设,形成基本架体单元,应以此扩展搭设成整体盘扣架体系;
57.4)横杆扣接头与连接盘的插销应用铁锤击紧至规定插入深度的刻度线,横杆采用钢管扣件连接。
58.5)每搭完一步支模架后,应及时校正横杆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模板盘扣架总高度的1/500,且不得大于50mm。
59.6)本工程架体设计为模板早拆体系,故在多层楼板上连续设置模板盘扣架,应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
60.7)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管理人员应组织对搭设的盘扣架进行验收,并应确认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后浇筑混凝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