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复位的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

文档序号:33478898发布日期:2023-03-15 11: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可自复位的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内部中空的钢柱(1),所述钢柱(1)包括上连接柱(101)与下连接柱(102),所述上连接柱(101)与下连接柱(102)之间通过连接接头(3)连接,连接接头(3)处水平设置有钢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3)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弹簧组构件(4),弹簧组构件(4)的弹性形变延伸方向与钢梁(2)方向一致;钢柱(1)内沿钢柱(1)方向设置有纵向钢绞线(5),所述纵向钢绞线(5)贯穿所述连接接头(3),钢梁(2)沿钢梁(2)方向设置有横向钢绞线(6),横向钢绞线(6)贯穿所述弹簧组构件(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复位的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柱(101)包括上柱法兰(103),所述下连接柱(102)包括下柱法兰(104),所述上连接柱(101)与所述下连接柱(102)内部均设置有有凹凸嵌座(105),所述连接接头(3)包括凹凸嵌环(301),凹凸嵌座(105)与凹凸嵌环(301)互相匹配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复位的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3)包括上连接板(302)、下连接板(303)与中柱(304),所述上连接板(302)与所述下连接板(303)平行设置在所述中柱(304)的开口两端且通过肋板(305)进行定位,所述上连接板(302)与所述下连接板(30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凹凸嵌环(30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复位的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2)的端部设有上翼缘(201)与下翼缘(202),所述上翼缘(201)与所述上连接板(302)连接,所述下翼缘(202)与所述下连接板(303)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复位的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2)的内侧设有加劲板(203)与腹板(204),所述加劲板(203)与所述腹板(204)相互垂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复位的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构件(4)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肋板(305)与所述腹板(204)上。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复位的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嵌环(301)的嵌口(3010)上卡接有隔板(306),所述纵向钢绞线(5)贯穿所述隔板(306)且通过所述隔板(306)进行定位。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自复位的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构件(4)包括沟槽板(401),所述沟槽板(401)上设置有十字板(402)、卡扣板(403)以及弹簧盒(404),所述十字板(402)设置在沟槽板(401)之间,所述卡扣板(403)卡接在所述十字板(402)侧面并与所述沟槽板(401)和十字板(402)形成腔室,所述弹簧盒(404)安装在所述腔室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自复位的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盒(404)包括一对侧板(4040)、设置于侧板(4040)之间的弹簧(4041)与弹簧杆(4042),所述弹簧(4041)缠绕设置于在所述弹簧杆(4042)上,所述弹簧杆(4042)两端连接在两块所述侧板(4040)上。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自复位的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板(401)与所述十字板(402)为卯榫式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抗震效果更好的可自复位的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内部中空的钢柱,所述钢柱包括上连接柱与下连接柱,所述上连接柱与下连接柱之间通过连接接头连接,连接接头处水平设置有钢梁,所述连接接头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弹簧组构件,弹簧组构件的弹性形变延伸方向与钢梁方向一致;钢柱内沿钢柱方向设置有纵向钢绞线,所述纵向钢绞线贯穿所述连接接头,钢梁沿钢梁方向设置有横向钢绞线,横向钢绞线贯穿所述弹簧组构件。本发明适用于需要结构抗震效果高的建筑施工之中。用于需要结构抗震效果高的建筑施工之中。用于需要结构抗震效果高的建筑施工之中。


技术研发人员:杨威 钟燕 袁星 胡伟山 肖立鲜 刘昌文 陈敏 褚云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科技大学 十九冶成都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3/3/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